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4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1519:36:56

    然而,杖刑的处罚在实际执行中的出入却是很大的,可轻可重,轻者只是皮肉之苦,重者伤筋动骨,甚至送掉老命。

    接到皇帝的圣旨以后,李林甫很快觉察到皇上完了避免过多地牵涉到太子,可能有饶恕柳勣、杜有邻等人的意思。见柳勣、杜有邻等人可能逃出自己精心设计的陷阱,李林甫不禁恐惧万分。李林甫当然很清楚,这些人背后的庞大力量,他当然不会让柳勣、杜有邻等人轻易地活着,为自己留下后患,授人以把柄,给他们报复自己的机会。

    结果,杜有邻、柳勣等人,在李林甫的授意重处之下,均在重杖之下丧命,积尸大理寺。他们的妻儿家小,也全都被流徙远方。

    案件牵连到的李邕,他曾经是李林甫的亲信,也是李林甫的一门亲戚,李林甫对他依然是毫不心软。李林甫特命人奉敕,前往北海,将李邕立即决杀,李邕时年已经七十多岁。

    岳父杜有邻一案,使太子李亨更加地疑惧不安。为了再次表明自己的清白无私,李亨又故技重施,绝情地将自己的妻子杜良娣,抛了出去。李亨再次向父皇上书,请求和妻子杜良娣离婚。李隆基毫不迟疑地答应了。

    李亨无辜的妻子杜良娣,就这样被李隆基迁出了太子宫,废为了庶人。杜氏的家人也是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境遇十分凄惨,令人悲伤欲绝。

    9

    天宝五年(746年)发生的这两次大案,两次婚变,是接踵而至,令李亨心胆俱裂。这两件案件,都让太子李亨站在了死亡的悬崖边上,差点不能够幸免。

    太子李亨的心灵由此蒙受了巨大的创伤,他的精神也受到极大的打击。

    想起这两件大案,李亨就愤怒悲伤得不能自制。沉默了半晌,李亨不禁自言自语地感叹起来:

    “哎,世人都羡慕皇室的荣华富贵,哪里知道荣华富贵后面的凄惨与辛酸呢?也许,只有像朕这样,生活在帝王家的人,才能深刻地感知其中的悲戚和忧惧啊!只有朕才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的深意,也只有朕这样经历的人,才会最终发出,愿来世不生帝王家的感慨啊!”

    那时,李亨是深心凄怆,面容憔悴。不久,李亨奉命入宫,去觐见自己的父皇李隆基。

    父皇李隆基看见自己憔悴的儿子李亨,不禁悲从中来,大是同情,哀怜万分。在接受儿子李亨的拜见行礼时,李隆基突然惊异地发现,他这位刚到中年的儿子,头发却已经有了很多脱落,间或有几丝的花白,面容衰老不堪,有了一种进入暮年的感觉。

    久历政治风雨的李隆基,不免对自己的儿子李亨,心生了几分恻隐和怜悯、惋惜之意。李隆基这一向心硬的父亲,也不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愧疚,自责起来。

    李隆基的心里,其实对近年来发生的种种事情以及其中的内情,并不是完全一无所知的啊!他的内心其实是非常了解,十分清楚的,甚至有些事情,就是在他的授意下发生的。

    眼见皇上对自己的儿子-太子李亨心存同情之意,高力士不失时机地为太子说起情来。亲随高力士,一直对李隆基忠心耿耿。他不时地在李隆基的面前,传递出朝廷上的一些真实的信息,并且趁机替太子李亨说了不少好话。高力士还经常在李隆基的面前,赞誉太子李亨的仁孝与谨慎,赞扬太子面对危机,很识大体,没有伤及父子感情。高力士的努力终于有了效果。

    李隆基似乎也深深地感觉到了这一点。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太子李亨,就是在遭受别人的冲击时,也很能够忍辱负重,不由得对他心生了几分欣赏和怜悯之情。

    那时的太子李亨在向父皇的所有上表中,从没有向他的父皇祈求保护,而是按他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应付和处理发生的这些可能危及他的太子地位的事情。李隆基心中渐渐有了几丝的安慰,觉得太子李亨能够忍辱负重,足以可以托付帝国大事。

    然而,也正是太子李亨这种委曲求全的特殊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又让父皇李隆基的心中增添了几分的苦涩,与踌躇不决之意。

    可能是太子李亨应付事变的能力与忍受困顿的耐力,完全超出了李隆基的想象吧!看见儿子的表现,李隆基的心情很有些复杂,又有些态度暖昧。他还是始终不能够确信,太子是否是帝国皇位的最佳的接班人。

    所以,太子李亨的忍耐与孝谨,还是没有换来父皇李隆基的任何的政治许诺,因为父皇根本就没有打算立即放弃自己的权力。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