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8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2918:04:27

    第十四回满腹心事盼援军狐疑不定观形势

    1

    李辅国下去之后,李亨呆呆地坐在宝座上生着闷气,他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和神态,他又开始脸布愁云:

    “朕急切盼望的勤王之军,为什么至今依然没有一点踪影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讯息不通,还是那些家伙心怀二心呢?”李亨不断地问着自己。

    李亨这时已经得知了,在自己刚刚登基时,七月十五日那一天,太上皇的勤王诏书,就已经向全国发出了。全国官民百姓,都已经慢慢地知道了太上皇的踪迹,以及新皇帝李亨的临时朝廷的所在地。

    然而至今,却依然没有一支勤王之军,能够主动迅速地前来拱卫新兴的朝廷,而安禄山叛军的追击大军,却随时都可能降临灵武。这怎么不令李亨忧心如焚呢?

    李亨的这种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完全没有道理的。

    李亨起初冒着被父皇猜忌的种种危险,苦心地经营,才在哥舒翰拒贼于潼关的二十万大军中,渐渐地培植了一些亲近他的势力。

    这支守卫潼关的大军,主要由河陇朔方镇将士,蕃兵以及高仙芝封常清的旧卒组成,总共有二十一万八千人。

    然而,李亨培植自己的势力并不容易。这支守军的将领中,就存在着亲太子党和亲宰相党两派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斗争。

    主将-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哥舒翰,御史中丞充行军司马田良丘,基本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保持着中立。但随着战事的发展,他们与宰相杨国忠的关系不断地恶化,才渐渐地倾向于太子李亨。

    行军判官(掌书记)萧昕(潼关兵败后追随李隆基到了西蜀,任命为司门郎中)、步军都将李承光为亲杨党的势力;只有马军都将王思礼等将领,旗帜鲜明地支持太子李亨。

    各率所部的蕃汉将领,还有钳耳大福、苏法鼎、管崇嗣及蕃将火拔归仁、李武定、浑蕚、契苾宁等禆将,以及率领四郡郡兵的河东防御使吕崇贲、华州防御使魏仲犀、冯翊防御使李彭州、上雒防御使杨黯等人,他们的倾向并不十分的明显。

    没有想到,潼关失守,李亨一心经营的部队,顷刻间就化为了灰烬。所以,李亨后来才会冒着生命危险,前去长安附近,收集残兵。

    这就是李亨为什么急于下令召集勤王之军的原因。汇聚自己的军事力量这件事,就成为了李亨新朝廷最为急迫的事情。

    2

    然而,勤王之军并没有按时到来,坏消息却总是接踵而至,而且是祸不单行。

    长安军民惨遭叛军残杀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李亨所在的灵武郡,令李亨更加地气愤和担心。

    李亨得知,在关中,那些没有来得及逃出长安的皇族,王妃,驸马等,凡是不降服安禄山叛贼的,几乎都被安贼诛杀殆尽。他们有的人竟然被安禄山残忍地挖出心肝,用来祭奠在长安被朝廷诛杀的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

    其他官员的亲戚朋友,以及被安贼厌恶的一些人,也难以幸免,很多被叛贼诛杀。他们有的甚至被叛贼强行揭开天灵盖,脑浆四流而死。

    李亨新朝廷的官员们,见叛贼势大,而李亨的实力弱小,局势不妙,也纷纷叛离李亨,投靠安禄山叛军。

    虽然郡守薛明,徐榖等叛逃,早已经被李亨抓回处死,但却依然没有能够阻止住部下叛变的苗头,没有彻底遏制住叛逃的声势。

    李亨刚刚登极时,就曾经训令各战区迅速派兵到灵武来护驾,但至今却没有一个郡县与节度使前来响应。因而李亨越发地疑虑重重,忧心如焚:

    “难道天下的忠贞之士都快要死绝了吗?还是他们首鼠两端,二心观望呢?”

    李亨就快要控制不住他的情绪了。李泌看见皇上烦恼忧郁的情形,只有尽量想办法,对皇上不停地安慰和打气。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