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31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3009:54:58

    9

    那时,全国平叛战事在不断地进行之中,官军叛军互有胜负,可最终的结局却谁也难以预料,还不是能够准确地判断究竟是鹿死谁手之时。

    皇帝李亨对前方战事的进展缓慢,勤王军的姗姗来迟,感到极度的恼怒和生气,甚至是非常的担心。

    所以,那段时间里,即使前方的官军取得了一系列的小胜,李亨也并没有真正地宽心和舒心。忧虑依然纠缠在他优柔寡断,但又猜忌不安的心里。尤其是军队的供应问题,更是令李亨彻夜揪心。

    直到天宝十五载(756年)十月,朝廷著名的理财专家,北海录事参军,江淮租庸使第五琦到彭原,来觐见新皇帝李亨时,才逐渐扫除了李亨心上的一些愁云。

    第五琦的到来,使李亨觉得自己渐渐有了依靠和信心。因为朝廷财政的窘困和拮据,始终是李亨新朝廷感到最为棘手,也最为要命的一个问题。

    第五琦适时地建议李亨:请收江淮的财赋,购买当地丝绸,逆长江,汉水而上,运到洋川郡(陕西省洋县),再由陆路运到凤翔郡,以济军务。

    这个建议,如雪中送炭,一下子缓解了长久困扰李亨的军费问题。李亨当即下旨实施。

    慰劳完第五琦后,李亨马上根据李泌等人的建议,下旨任命第五琦为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不久又加山南等五道度支使。

    第五琦并没有让李亨失望。第五琦走马上任,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的超凡的理财能力。他制定食盐专卖法等制度,终于使政府财政,渐渐得以富足,使朝廷慢慢摆脱了财赋粮食,军费开支十分拮据的窘境。

    10

    然而不久,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搞得李亨头都大了。这次的危机是来自于朝廷高层。

    李亨对韦见素,房琯等人不远千里,冒险前来对他进行册封的举动,一直心存感激。

    韦见素是杨国忠一党,李亨一向看不起他,就没有重用他。那时,为了表示对太上皇的尊崇,李亨就打算立即任命房琯担任朝廷的宰相,负责主持平叛事宜,并率领东征军讨伐叛军。不想,此举却遭到了贺兰进明,李泌等人的竭力反对,令李亨满脸阴云,一时不知如何裁决。

    那时,北海太守贺兰进明自河南来到彭原,前来朝见皇帝李亨。李亨的诏书下达,任命贺兰进明摄御史大夫、兼任岭南节度使。

    贺兰进明带着自己新的官职,入宫叩谢皇恩。李亨有些惊异,突然问道:“爱卿啊,朕告诉房琯,下旨任命你为正大夫的,如今怎么突然变成了摄理了呢?”

    贺兰进明闻听李亨的话语,知道房琯从中动了手脚,一下子衔恨起了房琯。

    贺兰进明遂趁机报复房琯说:“陛下啊,您知道晋乱的原因吗?只是因为崇尚虚名的缘故啊!晋朝廷任王衍为宰相,处事浮华,崇尚清谈,不过问天下大事,所以失败理所当然。如今,我们大唐中兴,朝廷应当使用踏踏实实的人才才是。而房琯性情疏阔,说话大言无当,名不副实,又没有宰相器量,怎么能够担当帝国的重任呢?陛下待房琯那么恩厚,然房琯肯为陛下尽心尽力吗?”

    李亨越发疑惑起来,不知贺兰进明所指何意。他不解地问道:“爱卿,你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什么事实根据吗?”

    贺兰进明直率地回答说:“陛下啊,微臣所讲的,全是事实,没有半点言语对皇上有欺瞒之意。

    不久前,陛下还是皇太子。朝廷制度,太子出朝叫做抚军,入朝叫做监国。

    而房琯却不管这些,他为圣皇建言说,请求圣皇派遣诸王为都统节度,管理四方。他不管陛下是太子的事实,而请求圣皇托付陛下管理朔方、河东、河北这些空虚边鄙之地,而令永王李璘(母郭顺仪)为江南节度、颍王李璬(母高婕妤)为剑南节度,盛王李琦(母武惠妃)为淮南节度,丰王李珙(母陈才人)等人统率四节度,掌握了很多膏腴之地。

    这件事对太上皇来说,好像他是忠臣;可对陛下来说,却不是忠臣啊!

    房琯的如意算盘是,太上皇诸子无论谁得天下,他自己都不会失去恩宠和信任。他又多树私党,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如此推想,房琯岂肯全心全意地忠实于陛下呢?

    况且,陛下任命第五琦为江淮租庸使,是为解决当前急迫的平叛所需的财赋粮食问题,为天下人谋利益,怎么能够与杨国忠的谋一己之私相比呢?这岂不是看轻了陛下,认为陛下也是杨国忠一类的人了吗?”

    贺兰进明的话说到了李亨的心坎上,李亨然其语,开始对房琯有了恶感,他就亲自下旨任命贺兰进明为御史大夫兼河南节度使。房琯吃了哑巴亏,只有隐忍在心。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