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

正文 第1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814:49:49

    三征高句丽。

    鉴于杨广同学三征高句丽的行动影响深远,致使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从而加速了隋帝国的灭亡。也为了行文连贯,我们先说完三征高句丽,然后回头再说杨玄感之乱。

    在613年的下半年,杨玄感是个大问题,常常让杨广同学睡不着觉。之后在杨广同学手下几员大将的联合绞杀下,以及杨玄感同学刚愎自用,不听李密同学的正确意见,杨玄感同学终于失败了。

    自古以来,只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才叫问题,已经解决的问题叫历史。

    时间到了614年,即大业十年,出征高句丽又重新回到主要问题上来。

    这一年,杨广已经46岁了,依然壮心不已,还要继续闯南墙。

    二月三日,他命令文武百官商议讨伐高句丽的事宜。没有人说话,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仗不能再打了,前年动用了三百多万人,死了三十万;去年被杨玄感那么一搅和,二征高句丽也泡汤了;而且此时民变不断,黑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原有的黑社会组织成员也越来越多。总之一句话,全国上下黑社会组织发展形式一片大好。这些事大家都知道,只有一个人不知道——杨广同学。

    这仗真的不能再打了,文武百官在心里说,就是没有人敢当面和杨广同学说,耿询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弄不好可是掉脑袋的事,大家都是出来混饭吃的,至于吗?说几句话就要了人家的命。

    不是没人说话吗?也不用你们说什么,你们说什么也没用,杨广同学压根就没打算征求你们的意见。同意很好,不同意也得同意,要是还不同意呢?那就憋着,憋不住说出来呢?那我看你是想见阎王爷了,这个愿望一定满足你。

    助人为乐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杨广同学发扬光大了。

    “我想做的事没人能挡住我。”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人能挡住我前进的道路。杨广同学在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

    是的,更加没有人能挡住你加速走向灭亡的道路。

    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怪不得别人。这句话越来越有道理了,杨广同学正在一步步的为我们诠释着这句话更深的内涵。

    虽然士卒们也不愿意打仗,也有很多士卒实在没有办法加入了黑社会组织,但是杨广同学还是招募了一只大军。

    “高句丽小小一隅之国,竟然两次据我大军,为了挽回我的尊严我必须前进。”杨广同学高喊着,带领大军第三次出征高句丽。

    在路上有无数士卒偷偷跑掉。

    听说杨广又来打自己,高元同学明白了这位老兄是不做到,不罢休的主,对付这么一根筋的人实在没办法,在两次打败隋军之后,高元同学有了超乎寻常的勇气和信心,“命令大军抵抗,杨广怎么来的,就怎么给我打回去。”他认为他说的话很漂亮,很提气,现在他才真正找到一国之君,君临天下的感觉。

    现在他做什么事已经不用和乙支文德商量了,因为他认为自己做的即使不一定比乙支文德好,也不会比乙支文德次到哪里去。况且自己是国君,总听一个大臣的,怎么说也说不过去呀?

    这次他没有和乙支文德商量就下了命令,他想乙支文德会夸奖他,“大王,真有魄力。”

    但是,事实证明,想象就是想象,和现实差的很远,乙支文德不仅没有夸奖他,还表示反对。

    “反对无效。”高元同学越来越看不上这个整日指手画脚的老家伙了。

    “咱们投降吧。”乙支文德苦口婆心的说。

    “第一次杨广打过来的时候,大家都说要投降,你说不能投降;现在寡人要和杨广打,你又说要投降,你是不是和寡人做对呀?什么都让寡人听你的,你是国王,还是我是国王?”高元同学很不给面子的数落乙支文德。

    “此一时,彼一时。以前咱们国家兵精粮足,现在连年征战,百姓都吃不饱肚子了。百姓吃不饱肚子肯定要闹事,现在隋朝的样子我们要引以为戒。我们的矛盾是在国内而不是在国外,连年打仗是什么结果?我们得到了什么,隋朝又得到了什么,无非是两败俱伤。所以这仗不能再打了。”乙支文德说着说着哭了。

    看见老大臣流出浑浊的老泪,高元同学不禁生出恻隐之心,用怜悯的口气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先下去吧。”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