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

正文 第3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1122:25:51

    攻取西河以后,李渊又用开仓济贫的方法大量募兵,竭尽全力的扩充自己的势力。

    与此同时,李渊建大将军府,以做为举事的领导机构,他自己担任大将军,没人和他抢,估计也是抢不过他,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大将军府司马。

    现在的李渊年过半百,已经是个老人了,老人最信任的就是儿子,因为他们饱经世事的风霜,承受了太多的事情,他们只认为自己的儿子才是可以信任的。

    李渊更加没有例外,自从他起兵开始李建成和李世民就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就连“三无青年”李元吉也派与了留守老家的重任。(“三无青年”,即没有能力,没有文化,没有良心)

    于是李建成被封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被封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

    随从李渊起兵的还有很多人,他们都在李氏家族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建立的难以泯灭的功勋,有的人还在李唐王朝的国家建设中建立可圈可点的功绩。他们中有:刘弘基、殷开山、唐俭、柴绍、长孙顺德、温大有、温大雅、武士彟等人。

    有必要说一句,武士彟就是武则天的老爹,但是对于他是否参加了太原首义还是一个有着很大争议的问题,虽然正史(如《资治通鉴》、新旧《唐书》)上都写了武士彟参加了太原首义,但是不排除有武则天当了皇帝后美化他父亲的的可能,因为在温大雅所著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唐王朝创业历史的一本书,其作者温大雅参加了太原首义)中就没有提到武士彟参加了太原首义。

    在份参加太原首义的名单中,应该主要说两个人,一个是刘文静。

    刘文静,字肇仁,自称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业末年担任晋阳令(今山西太原),他和李密是儿女亲家,在李密上瓦冈公开反隋后,受到牵连,被逮捕入狱。李世民是一个慧眼识英才的人,知道刘文静是一个人才,就入狱探视刘文静。刘文静也素知李世民不是池中之物,对李世民说:“现在天下大乱,没有周武王姬发,汉高祖刘邦那样有能力的人,是不可以平定的。”

    刘文静是一个聪明人,同时李世民也是一个聪明人,两个聪明人在一起说话不需要拐弯抹角。李世民说:“我来不只是为了看你,还有一个更主要的目的就是和你一起讨论一下天下大事。”

    刘文静在心中想: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李世民在心中想:我的眼光果真没有错。

    正所谓,英雄惜英雄,二人谈话甚是投机,刘文静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建议李渊立即起兵,大有当年诸葛亮卧居草庐之中便知天下三分的气魄。更重要的是,刘文静为李渊做了一个战略图——乘虚攻入关中,以关中为根据地,进而统一全中国。

    刘文静的这个战略是很有理论依据的,秦始皇以关中为根据地统一天下,刘邦以关中为大后方统一天下。

    刘文静为李渊父子提出这个大的战略方针是他的第一大功绩,出使突厥顺利完成任务是他的第二大功绩。这两个功绩都是其他人难以匹敌的。在以后的征战中刘文静还会建立他的第三大功绩,但是依旧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