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

正文 第6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2622:17:26

    李渊知道机会早晚会来的。

    这个机会是什么,李渊并不知道,他也不清楚这个机会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但是他知道,做为一个政治家自己有着很高的政治敏感度,只要机会出现,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李渊都相信自己能够把握的住。

    这不是自负,而是一种遍观沧海桑田,历经世事变迁后的自信。

    李渊现在已不再年轻,自己的儿子都已成长为少年英雄,年过半百,对于今人来说,是正当年,可是对于古人来说,已经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

    之前的三十年,李渊一直在隋朝的官场上摸爬滚打,什么人都遇见过,什么事情都经历过。

    以前当看到不公平的现象时,他也冲动过;以前看到这个社会的黑暗面,他也气愤过;以前愈来愈感到现实的无奈时,他也悲伤过。

    后来,他不再冲动,他不在气愤,也不在悲伤。

    因为在经历了很多,受了很多的挫折,吃了很多的苦痛之后,他知道了,冲动、气愤、悲伤都是没有用的。

    社会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渐渐地他学会了改变自己。

    自那以后他有了城府,有了心机,有了别人不懂的一面,他也感觉到自己似乎正在向一种东西靠近,那种东西——所谓的“成熟”。

    又过了很多年,他把自己练成了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城府极深,不怎么多说话,却心里比谁都明白。别人没有想到的,他能想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他能看到;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越来越能理解别人,越来越能了解社会,难道这就是成熟——所谓的成熟。

    李渊在官场三十年锻炼出来的东西,正是李世民缺少的。

    李世民现在正处于冲动、气愤、悲伤的阶段,更进一步,也不过是对其有着思索,根本就达不到李渊的水平。所以不是李世民领导李渊,而是李渊领导李世民。也许后来的李世民要比李渊优秀的多,但是我认为作为开国皇帝的李渊也一样优秀。

    对于这一问题,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我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

    各人有各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各个时代有各自的时代背景,不能一概而论,李渊和李世民虽为父子,相差不过几十年,亦是如此。

    我只能这样说。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