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

正文 第7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2012-05-2921:30:31

    挫折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李世民率领大军开赴前线,在高墌(今甘肃省泾川县东)扎营,李世民知道薛举粮食将要用光,急于速战,所以深挖壕沟,高筑营垒,拒绝应战。XX网站 www.xXx.com

    正巧这时李世民患上了疟疾,就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并且特意嘱咐二人,无论如何不能出战。

    二人认为是李世民瞧不起自己,为了证明自己也是有能力的,于是二人私自率领部队应战,结果被薛举打败,士兵阵亡超过了一半(十之五六),很多大将被俘(包括刘弘基、李安远等)。

    李世民带领存活下来的士兵,回到长安,刘文静与殷开山被革职

    这样看来,唐军的失败和李世民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刘文静和殷开山的过错。

    但我认为,这个记载不真实,有些地方可能和真实的历史有出入,尤其是在战败的责任到底由谁来承担这个问题上。X X 网 站 w-w-w.-x-Xx.c-o-m。

    我观看李世民的战斗史,从太原起兵,一直到后来的平王灭窦,就是在他的整个青年阶段,历史记载的就只有这么一次败仗。而且对于这次败仗,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似乎也不是他本人的原因,难道李世民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神。

    我本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这样的说法,当然了,这个说法并不是我首创。

    这场战役的失败,原因在于李世民,史书上之所以没有这样写,是为了给李世民隐讳,让人们只看到他光辉、胜利的一面,而不是失败、挫折的一面。

    而且李世民到底有没有真的生病,还不好说,即使真的病了,也不是要命的病,日常事务可以不处理,大军出动这种大事,不能不处理吧?而且对于刘文静的智商来说,不应该犯这种低级的错误。(XX网站 www.xxx.com)李世民治军甚严,刘文静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也作出了违反军纪的事,实在是让人没有办法不产生怀疑。

    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军事指挥的改变,以此次战役为转折点的。

    在这次战役之前,我们称为李世民的早期军事指挥,早期的李世民就像一个刚入世事的少年,社会上有很多的潜规则他都不懂,他做事情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不考虑后果,遇见敌人就打,同时他的运气也很好,每次都打胜仗。属于那种急进过度、轻率型的,在霍邑打宋老生如此,第一次打薛仁果时也是如此。

    但是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运气并非总是很好的。

    这次李世民的运气突然变的不好了,打了败仗,他平生第一次遇见这么大的失败。

    世上有很多种人,有这么一种人经受不住挫折,遇见挫折就后退,他们也不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想安安稳稳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对于这种人,我祝福他们,但是在历史中,没有这种人的位置。

    有另外一种人和上一种人恰恰相反,遇见了挫折、失败、打击,他们也曾迷茫过,他们也曾自暴自弃过,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未来?

    然而,迷茫过后,是对未来的执着。

    自暴自弃后,有着别人所不理解的坚持。

    对于这一种人,不一定他们都能够进入史册,但是我想能否被写进史书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人生的那种经历,在失败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昂首挺**、斗志昂扬、永不服输的那种精神。

    李世民应该属于后一种人。(更加幸运的是,他进入了史册“彪炳史册”)

    之后,他认真分析自己哪里错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然后默默的告诉自己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我不敢说这次战败一定是李世民的过错,但是他一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李世民成长了,由一个男孩真正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他知道了,原来战争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并不是向前冲就肯定能够胜利。

    在战争中,勇气当然很重要,然而,智慧与坚忍更重要。

    有了勇气,你最多是一名勇将,有了智慧和坚忍你才能算做一名合格的统帅。

    年龄的增长,不能算做成熟,真正的成熟要从内心开始。挫折就是一个人成熟的催化剂。

    没有挫折不坚强,没有磨难不成长。

    李世民的这次战败,这次挫折,对于他本人是一件好事,对于李渊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对于尚在襁褓中大唐王朝更是一件好事。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