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

正文 第10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3022:05:46

    平梁之战

    武德四年(621)五月,李世民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接着李渊动员全部巴蜀部队,命令李孝恭、李靖向梁国发动总攻。XX网站 www.xXx.com

    萧铣能否是二李的对手?二李能否平定萧铣?领土广阔,控甲四十万的梁国是那么容易战胜的吗?

    赵郡王李孝恭担任主帅,李靖是副主帅,九月李孝恭率战舰两千艘自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出发,沿长江东下。

    当时长江三峡水势正涨,不利于行军,将领们都建议等到水势稍缓时再进军也不迟,李靖不同意,说:“行军打仗,关键在一个‘快’字,疾如闪电,我们刚刚集结大军,萧铣还不知道,如果我们趁着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江陵城下,萧铣肯定不会戒备,发动攻击,一定可以取胜。”李孝恭同意李靖的建议。

    萧铣认为长江水势正涨,行舟不便,更不用说大规模的舰队了,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唐朝会对自己发动进攻,丝毫没有防备,二李大军一路攻陷梁国边防重镇,萧铣才回过味来,派大将文士弘驻防清江(在枝城注入长江)。XX网站 www.xXx.com

    李孝恭打算进攻文士弘,李靖不同意,李孝恭没有听从李靖的建议,一意孤行,向文士弘的军队发动攻击,命令李靖守营,李孝恭果真打了败仗,文士弘的士兵劫掠财物,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很重的东西,队形大乱,李靖乘机向文士弘发动攻击。

    李靖将文士弘打败,缴获四百余艘战船,斩首、淹死梁兵一万余人,梁将盖彦举率五个州投降。李孝恭派李靖率五千士兵担任先锋,进逼江陵城下。

    萧铣当初卸甲归天,只留下几千人当宫廷守卫,见李靖打到江陵城下,非常恐惧,下诏勤王,然而大部分军队都在长江、岭南以南,路途较远,道路不畅通,短时间内无法到达,萧铣只得动员现有的兵力登城据守。

    李孝恭率领主力部队和李靖在江陵城下会合,攻击江陵水城,攻克,缴获大量船只战舰,李孝恭下令将船舰放到江中,任他们飘荡,将领们反对:“我们缴获的战利品,应该自己用,怎么可以资助敌人呢?”

    面对属下们的不理解,李孝恭说:“梁国领土广阔,南到岭外,东到洞庭湖,如果我们攻城不克,援兵到达,我们则腹背受敌,即使有再多的船舰也用不上,如果让这些船只沿着长江向下游漂荡,救援的梁军,看到散乱的船舰,一定以为萧铣被打败了,消息来往需要一个月,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攻下江陵。X X 网 站 w-w-w.-x-Xx.c-o-m。”

    萧铣的救兵看到空的船舰蔽江而下,果然疑心江陵已经被攻克,犹豫着不敢进兵。李孝恭又封锁所有江陵城内的消息,于是来救援萧铣的梁将们,没有敢擅自行动的。

    《资治通鉴》中记载把船放入江中是李靖的建议,但是翻看新旧《唐书》李靖传的时候没有看到有关的记录,倒是在李孝恭的本传中看到这件事是李孝恭所为,我想如果真是李靖所为,新旧唐书不应该一笔没写,所以我采用是李孝恭传的说法。

    李孝恭包围江陵,萧铣和外面的联系全部切断,萧铣很郁闷,他向中书侍郎岑文本询问对策,岑文本向萧铣建议投降。

    萧铣表示接受,就像他起兵时没有迟疑一样,投降时萧铣也没有拖拖拉拉,这一点比王世充痛快多了,听完岑文本的意见,萧铣对满朝文武说:“上天不保佑我们梁国,我如果再坚持下去,受苦的将是老百姓,我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缘故,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十月,萧铣祭奠祖庙,打开城门,出城投降,身穿麻衣,率领文武百官走到唐军大营,对李孝恭说:“只是我一个人的罪过,该死的也只是我,人民没有罪,请不要杀戮抢劫。”

    他明知一死,在死前也要为百姓说话。

    萧铣是一个仁人,他之前所做的一切,似乎可以理解了,他猜忌部下,是因为他想和部下坦诚相待却做不到,他不想让部下有太多的杀戮,然而部下们不听,于是他很无奈的选择夺回权力,处死部下。

    从九月到十月,二李能够这么快的削平萧铣,这其中有着萧铣自己的功劳,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很简单,他自己已经说过,我不能因为我一个人,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知道投降的结局,死亡似乎是唯一的道路,然而他依旧不后悔自己所做的选择,因为他是一个真正“心忧天下”的人,他的能力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许并不突出,但是他所做的一切足以对得起所有人。

    在被押入长安后,面对李渊,萧铣没有求饶,没有哭泣,不卑不亢的说:“我是称王的田横,没有背叛汉朝。”(亦犹田横南方,非负汉朝)意思是说,我没有背叛隋朝,而你呢,你李渊硬生生的从隋朝的小皇帝手中夺去了皇位,你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

    偷东西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别人当面指责他是小偷,面对萧铣的话,李渊无言以对,于是他选择了最低级的应答方式——暴力。

    李渊下令,将萧铣在长安斩首,年三十九岁。

    李渊不知道,暴力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暴力只会加大仇恨。

    萧铣投降数日后,勤王军达到十余万人,听说萧铣已经投降,都失去了斗志,纷纷脱下铠甲向唐军投降。

    李世民打仗旷日持久,步骤每次都差不多,消磨对手的士气,等待有利的时机,一举歼敌,李世民的军事指挥艺术在于一个“静”字;李靖则是选择最恰当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快的时间,以胜利的方式解决战斗,李靖的军事指挥艺术在于一个“动”字,两个人指挥作战方法的不同由此可见一斑。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