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南明帝国复兴之路》——如果清朝没有统一中国,如果南明复国,历史将会如何

正文 第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2-1515:51:00

    明末纷争,最后一个汉族政权灭亡,中国从此沦为被异族统治的时代,泱泱华夏陷入漫漫长夜,近代百年耻辱历史,试想,如果明朝没有最终灭亡,而是经过与满清的较量而生存下来,汉人政权继续延续下去,历史将会如何发展……

    第一章真实历史中的大明日落

    一、崇祯朝的内忧外患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病危,由于张皇后的劝导,皇帝传位于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就在同年秋,朱由校驾崩,朱由检即皇帝位,改元崇祯,是为明毅宗。

    从这一年算起,到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春,朱由检在位执政的时间有十六年半。这十六年半,可以说是北明朝历史上最混乱的时刻。开初,还有魏忠贤等一大批阉党把持朝政,而关外女真人的后金政权又不断威胁着中原的统治及生民安危,关内则有星火燎原般的农民起义。恰恰是这个最危难的时刻,即位的崇祯皇帝偏偏不是个亡国之君,勤政而又并不昏庸,但却偏偏做了亡国之君,其间原因纷繁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的清的。

    在历史学上,崇祯十七年是史学家最关注的一块,关于这段历史的史学著作不胜枚举,这里也不作列举了。

    在总结明朝为什么会灭亡这一方面,那些著述给出了大概这么几种论断。一种是自然灾害灭亡论,即将明朝灭亡归结于当时小冰河气候导致的寒冷与干旱,才导致明末农民大起义和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侵扰。一种是政策不当灭亡论,即认为即便有天灾,明朝君臣也可以力挽狂澜,避免亡国,但由于政策失当,才导致最终亡国。一种是气数已尽灭亡论,即认为明朝立国近三百年,各种制度等等都已经落后腐朽,积弊已成,亡国无可避免。

    总的来说,大概就这么三种。可说了这么多,很多压根就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恐怕早就头昏眼花了,这都说的什么呀。

    所以,要想细细分析,就得先将明末这十七年的历史简单介绍一番。

    2012-02-1515:53:23

    【崇祯朝十七年】

    (一)

    朱由检登基后,面临的最要紧的问题,就是阉党把持朝政的问题,此弊不除,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皇帝先是隐忍,并不露出要整治阉党的意图,而是暗中慢慢地撤阉党的后台,比如策反魏忠贤的心腹太监。这样做使得阉党毫无防范,绝对地放松警惕。短短一两个月,朱由检开始动手了。

    首先要除掉魏忠贤。皇帝很精明,先是将魏忠贤最铁的搭档,先帝朱由校的奶妈奉圣夫人客氏驱逐出宫,再罢免魏忠贤最依赖的阉党骨干崔呈秀等人,紧接着一鼓作气,将魏忠贤发配到凤阳守皇陵。魏忠贤自知大势已去,在中途肃宁,也是他自己的老家附近上吊自尽了。

    时间就这样到了崇祯元年,皇帝一鼓作气除掉大阉,可谓天下无不为之庆贺。但魏忠贤仅仅只是阉党的头目,还有一大批“党员”,这才是最难处理的。

    皇帝的作风依旧没有改变,仍然一鼓作气,责令群臣上疏,检举阉党成员。到这一年秋,与魏忠贤有瓜葛没瓜葛的人的名单都汇报到了朱由检那里,几百号人,大概占了天下七品以上官员的三分之一。朱由检毫不犹豫,责令三法司严审,到次年三月,钦定“逆案”,入案官员225人,尽皆遭惩处,或贬谪,或充军,或处死。

    就在清扫阉党的同时,皇帝没有忘了边关军事和朝廷政事。这年七月,诏对袁崇焕于平台,委之以兵部尚书、右都御史的职称督师蓟辽,对付后金。这年十一月,会推内阁阁臣,温体仁、周延儒与东林党人发生严重冲突。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