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南明帝国复兴之路》——如果清朝没有统一中国,如果南明复国,历史将会如何

正文 第2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0212:41:28

    (一)

    形势在这时又发生了更大的突变,金声桓的反正以及长江流域抗清运动的**,使得占据广东的李成栋也受到了影响和鼓动。李成栋是高杰的部下,这在前面章节中说过,发起嘉定三屠,进军浙闽,占据广东,威胁广西,对汉人来讲,无非是一个为私利而使双手沾满同胞鲜血的刽子手而已,但对清廷来讲,绝对是一个功劳非凡的好奴才。既是奴才,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处的了,李成栋在广东遭到了与金声桓一样的待遇。李成栋遭到了清廷的猜忌与压制,没有因为军功而得到两广总督一职,并且受到总督佟养甲的节制,李成栋心有不甘,在得知了金声桓反正之后,下定决心,于这年四月初也宣布反正,效忠永历朝廷。

    同时,原湖广总兵刘承胤的部下陈有龙也在靖州城外宣布反清归明,并首先打响了北伐的第一战,攻克靖州,不久后又收复宝庆府(今邵阳),湖南清军在孔有德撤回汉阳以后,显得兵力异常空虚,陈有龙连战连克使得清军不得不放弃湖南大部州县,退守长沙,湖南一省几乎光复。

    从年初到现在,短短四个月,江西、广东、湖南三地连续光复,永历朝廷从绝境中起死回生,成了政治暴发户。李成栋反正之后,永历朝廷封其为广昌侯,不久进封惠国公。而李成栋也请求永历皇帝从南宁移驾广州,以广州为行在,图重整河山。但永历朝廷显然并没有完全信任李成栋,只将行在还于初任监国时的肇庆。而到达肇庆之后,李成栋对朝廷毕恭毕敬,并且将广东等地的官员任命权归还朝廷,李成栋没有凭借手中的军队要挟朝廷,也没有凭借自己的反正之功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在也属难能可贵。但矛盾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原本广西明军旧将以陈邦傅为首,要挟朝廷封公侯等,与李成栋的反正集团逐渐分化,矛盾也在暗中激化。

    永历朝廷与李成栋的结合,并没有十分完美,而同时,赣州的形势也并不乐观。金声桓率重兵包围赣州,而赣州清军只有七千兵马,本该一鼓作气,攻克赣州,但金声桓战术失误,想劝导刘武元、胡有升等投降,但当时李成栋尚未正式反清,赣州清军没有后顾之忧,招降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挫了明军的锐气。而赣州本就是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金声桓虽然此后大举攻城,但没有收到效果,旷日持久而不下的战局,对金声桓是想当不利的。而就在同时,五月初,清廷的援剿大军已经攻克九江,饶州也被占领,五月初七,清军逼近南昌,金声桓无奈回援南昌,固守待援,江西的局势,进入相持状态。

    W.DSNT|-0220:53:22

    (三)

    而在湖广,不仅陈有龙打响北伐第一枪,何腾蛟等也率领原湖南残兵收复湘南一带,一向富有远见的湖广巡抚堵胤锡也率领部众于这年四月十八收复常德。但堵胤锡认为,湖南的明军多为散兵游勇,在清军兵力空虚是方能有所为,却无法与清军主力交战,于是决定再次联络忠贞营李过、高一功等部。这年九月,忠贞营主力十余万出夔东,到达常德一带,一路所向,于十一月包围清军在湖南的最后据点长沙。湖广的局势,转有利于明廷的局面。

    江西明清对峙,湖南明军占据优势,大有收复山河的气势。除此之外,郑芝龙的长子郑森即郑成功,据守金厦二岛,继承了其父未降清的军队,又招募义民,兵力在十万以上,可以进取福建。鲁监国部将张名振、张煌言等,据守舟山群岛,也有水师部众五万余人,近可光复浙东,北可入长江直取南京。而此前,浙东有华夏诸君子密谋起义,苏州松江有吴胜兆密谋反正,郧阳有王光泰反清起义,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清廷的实力。

    更对永历朝廷有利的是,这年腊月初三,大同总兵姜瓖据大同反正抗清,一时间,山西各地纷纷响应,清廷在山西仅存太原一地,姜瓖反正之后,其部将王永强等在陕北反正,光复榆林、延安等地,而在此前这年四月份,几乎与李成栋反正同时,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等也掀起反清起义,连克甘州、肃州、凉州、兰州,整个河西四郡及陕西西部也成了抗清的根据地。而在山东,不仅有谢迁等义民起义,攻克淄川等数座县城,也有范县、朝城一带的榆园军起义。整个北方,也掀起了反清抗清的**。

    整个1648年是南明的福年,其形势对南明永历朝廷十分有利,整个中原,可谓处处见反清抗清的旗帜,这是清廷入关后第一次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清廷对大同的姜瓖反清尤为重视,因为大同扼守北京西面门户,大军东下,不过两日便能兵临北京城下,多尔衮曾在次年即永历三年两次亲征,可见清廷已经陷入十分的窘境。

    W.DSNT|-0220:54:49

    【无法理解的败亡】

    (一)

    永历二年全国的反清抗清**,客观上对于南明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北方山西大同的姜瓖反正,几乎是在清廷的“家门口”放置了定时炸弹,清廷不得不将重兵调往山西,对付姜瓖,而应对湖广和江西,只能分别由济郎哈尔、谭泰分别应付。也就是说,清廷在南方投入的兵力,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

    二年六月,谭泰部包围南昌,金声桓部固守待援,整个江西陷入僵局。但永历朝廷显然缺乏应有的统筹大局调动整体的能力,对于江西的僵局,并没有设法打破。而当时李成栋已经反正来归,并非无兵可调,按理本该由李成栋领兵北上,一举攻破赣州,亦或绕过赣州,北上与金声桓部会师,联合抵抗谭泰部清军,如此一来,胜算自然大大增加,能否击败清军不敢保证,但保住江西是绰绰有余的。

    但自四月至九月,永历朝廷陷入封官封爵的纠纷之中,李成栋也没有领兵北上,清军在赣州的防务益发坚固。直到九月下旬,李成栋才领兵北上,攻打赣州,然而这时清军在赣州的防务已经加强,李成栋不仅没有攻克赣州,反而损失了部分兵力,于十月初退回广东。江西依旧只有金声桓固守南昌,僵局依旧没有打破。

    而在湖广,本来局势对明朝有利,但明军方面依旧没有把握住机会。陈有龙反正之后,拥有一支万余人的武装,本已收复靖州宝庆等地,督师何腾蛟本应善加利用,使其继续北伐,扩大战果,但何腾蛟处于偏见和嫉妒之心,不仅没有将陈有龙重新揽于麾下,反而派兵突袭宝庆,挑起小规模内战,陈有龙溃败,退回广西,宝庆府被清军趁虚重新占领,何腾蛟不得不再次用武力收复宝庆,实在是做了太多的无用功。

    而在十一月,湖广巡抚堵胤锡率领忠贞营主力李过、高一功等部,已经包围长沙,清军即便聚集于长沙,与十几万忠贞营相比,实力显得极为微弱,收复长沙只是顷刻间事。但何腾蛟向来对农民军偏见颇深,又因为担心长沙收复的功劳被忠贞营抢去,与堵胤锡的矛盾渐渐加深。处于这些心理,何腾蛟竟不顾大局,责令忠贞营撤离长沙,东进江西,援救金声桓,堵胤锡势单力薄,加之何腾蛟内有大学士瞿式耜相助,因而不得已遵从调令,撤长沙之围。按说援救南昌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收复长沙乃是具有阶段性意义的,而且战场瞬息变换,机会可能在瞬间溜走。果不其然,忠贞营撤围之后,长沙的清军趁机加强防务,而何腾蛟领导的湘南军队实力很差,又远在永州,根本难以担当收复长沙的大任。湖南战场的有利局势就这样被人为地白白葬送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