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南明帝国复兴之路》——如果清朝没有统一中国,如果南明复国,历史将会如何

正文 第4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0920:47:43

    (四)

    满清的政治。

    教科书最常说的,明清时期君主**的加强,无非是将朱元璋废除丞相及明代的内阁和满清设立军机处又强行“糅合”在一起。朱元璋废除丞相,加强了君主**,这是事实,不容争辩,但对明代内阁的认识,历来官方观点都存在偏见和明显的认识不足。晚明皇权的衰落是不争的事实,内阁成为国家政权不可缺少的中枢机构也是不争的事实,而满清标榜“清承明制”,其真像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满清也有内阁,但那个内阁,权力不是一般的小,实权掌握在皇帝和那些满人的议政王大臣的手中,内阁已经退化到相当于明太祖时期的顾问机构,与翰林院无异,至于票拟封驳等权力,更是遥不可谈,从满清一开始,权力就集中于满清的皇帝和贵族手中,而“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更是将皇权无限地加强,而内阁从此真正退化成了类同于翰林院这样的纯文职机构,根本没有参政决策的半点权力。而军机处与原本内阁设立的初衷就不一样,内阁是为了分担皇帝的责任,使得皇帝不至于过于劳累,因而有发展成中枢权力机构的可能,而军机处全然是为了皇帝加强皇权,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架空,因而从初衷上来看,军机处也没有发展成中枢权力机构的可能,军机大臣只能跪听圣旨,至于票拟。封驳等,绝对无从谈起,终满清一朝,军机处也没能发展成制约皇权的机构,与明朝相对比,其差距何等之大。

    而对于其他机构,满清也没能做到承袭,而是做了其“特色”的改变,所谓六部五寺都察院,六部的其每部的尚书竟设两位,满汉各居其一,满人掌实权,而汉官不过是个名号而已,并没有实权,而且地位还低于满官。而都察院,古为御史台,在**时代,一直是监督内外百官的机构,并且拥有上疏争谏的权力,皇帝再怎么牛,也不能因上谏而惩治御史言官,明代皇帝也只能搞出个廷杖,却不能正式对言官御史治罪,但满清皇帝就是牛,他可不管那么多,管你什么言官御史,只要不爽了,该杀杀,该斩斩,一点也不含糊,与明朝相比,御史再也没能发挥大的能量,不仅无法发起对皇帝的群狼式攻击,而且就连最基本的监察地方官吏的本职工作都难以做到,以至于满清的吏治,比之明朝更加黑暗。

    其实说白了,满清的政治特点与明朝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明朝是文官政治,皇族除皇帝外只享有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大小政务,由皇帝与士绅阶层为主体的文官集团共治天下,所谓君臣共治,名为家天下,实际也有公天下的特点。而满清恰恰与此相反,他们是单民族贵族政治,文官集团退化为二等势力,真正掌握中枢实权的是皇帝与满洲贵族,这才是真正的家天下,是他爱新觉罗氏的家天下,君臣共治无所谈起,汉族因为在政治上的失势而实质上沦为低等民族。

    满清的这种单民族贵族政治还带有严重的奴隶制色彩,这严重地破坏中国由久以来的文官政治,也扼杀了政治制度变革的可能,自然也就扼杀了民主政治的可能。明朝中后期党争不断,虽然于国家无益,但至少证明了皇权的衰弱,政治变革的可能,政治民主化的可能。但满清一朝,没有文官集团的党争,有的只是皇帝的几个贝勒儿子为了皇帝宝座的斗争而已,而那不仅不会促进皇权**的衰落,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反而会不断加强皇权,而与民主相差十万八千里。

    对待民间的党社,满清的政治本质也暴露出了对民主萌芽的极大摧残。满清的律法明文规定,禁止民间结社,像复社这样的先进的民间党社全部被取缔,有任何的超过三十人组成的任何性质的团体,都要被治罪,所有成员一概杀头,毫不留情,民间兴起的势力代表就这样被满清**政府轻易地摧残,民主政治的希望也因此而断绝,皇权因此更加肆无忌惮。直到近代,到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才恢复到明末党社活跃的那般的水平,可见满清对民主政治萌芽的摧残有多么严重。

    W.DSNT|-0921:30:41

    (五)

    满清的科学与思想。

    之所以要将科学与思想放在一起讲,是因为科学也罢,思想也罢,都是用来完善人和社会的。对于个人来讲,其可以使得人更加的理性,让人的个人素质越发提升,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其可以让整个社会树立最理想的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区分标准,从而使得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有序更加公平自由美好等等。说到底,科学与思想是人与社会不断成长的动力,没有这些,即不谈人类文明。

    满清的科学与思想如何呢?不用说,又很糟糕,满清以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侵入中原,他们尚且没有认识到科学对于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却偏偏意识到了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思想的不断发展,便会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进而便会导致满清的黑暗统治益发的不稳定,因而满清朝廷对于汉民族几千年发展起来的部分优秀思想,展开了清洗和压制。压制的最主要的手段有三个,一是禁止民间结社,二是修编《四库全书》,三是文字狱。

    禁止民间结社在上文已有叙述,它既有政治意图也有思想意图,政治上无非是防止民间势力做大,威胁满清朝廷自身的独裁统治,思想上则是为了防止先进的思想通过党社传播,从而启发民智,使得其独裁**统治的思想基础不复存在,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当然这么做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晚明的个性解放思想、民主萌芽思想通过党社传播,著名的复社巨子黄宗羲、王夫之等都受其影响并加以发展,并著述以传世,但终清一朝,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民主思想没有得到丝毫传播,直到十九世纪末期,西方完善的民主思想传入时,晚明的民主萌芽思想才被知识分子所发觉和重视。

    历来,学术界对《四库全书》的评价似乎很高,认为其是继《永乐大典》之后,中国历史上文献整合的最伟大的著作。当然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认为《四库全书》只是满清统治者欺世盗名的幌子,其恶劣的影响远比正面的影响严重的多。个人支持后一观点,修编《四库全书》不仅仅是满清欺世盗名的幌子,更借修书而毁书,实则是一场文化的大浩劫。首先要说的,就是“中国”这两个字眼,因为《四库全书》是汉人一笔一字写成的不假,但因此就说它是中国的书,怕是不妥当,倘若日本侵华时,也有倭寇组织投降的文人编书,那是否也可称之为“中国的书”呢?

    且不说这个话题,因为这个话题实在过大,目前国内外皆在争论,讨论满族入侵到底算是外族入侵还是外国入侵的问题,对于这个争论,个人持保留意见,实际上就是我也不能指定哪个是对的,哪个是有道理的,但是有一个曾经主流而今非主流的观点,认为满清入关是统一战争的,个人绝不可能持保留意见,个人会精神上灭其全家。谁都知道,在那血淋淋的现实面前,在无数祖先先烈挥洒的鲜血之下,持那种观点的没有良知之人只能亵渎祖先,亵渎整个华夏三千年文明史而已。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