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南明帝国复兴之路》——如果清朝没有统一中国,如果南明复国,历史将会如何

正文 第5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1518:20:03

    (二)

    但是实际上,杨铭化凭借着他的声望,在山东秘密进行着一番大事,招募军队。很明显,山东对于明朝的重要性,杨铭化不可能不知道,因而对于清兵占据济南,南明主动放弃山东很是痛心,在它的心中,一直存在“致君尧舜,使民小康”的理想,也就是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他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他毕生努力的方向,他今生奋斗的目标,因为这个理想,他绝不放弃,不管处境有多么艰难,他都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山东不能丢,但又不能与清廷正面为敌,又不能向那个不思进取盲目无知的朝廷寻求帮助,所以只能隐忍,只能韬光养晦,只能靠自己了。好在局势尚且对自己有利,清廷目前最大的敌人是李自成,无暇顾及山东,杨铭化自清军进入济南之后,便退到青州,实质上依然掌控着青州、兖州、莱州、登州四府之地(山东半岛及鲁西南),清廷所能实际控制的,也就是东昌、济南二府而已。

    原本,山东有可用的兵力十余万之多,却都非精兵良将,尽管如此,为了平定李自成之乱,兵力还是被朝廷调走了大部分,而到现在,留下来的两万兵力是杨铭化亲自训练的精兵,也可以称作是他的嫡系部队。这支不到两万人的军队有一文一武两位长官,武的一位是首将赵应元,字本初,原本是胶州游击,得到杨铭化的赏识,提拔为山东副总兵,是这支军队的主将。文的一位是军师王秉灵,字齐睿,浙江绍兴人,原本是杨铭化的幕僚,擅长兵法,因而成了这支军队实质上的军师。再来看看这支军队,所有的组成成员皆不是原本的卫所兵,而是杨铭化层层把选而出的农家子弟,标准的山东大汉,彪悍无比,在思想上绝对忠于杨铭化,曾参加过崇祯十五年年底兖州反击清军的战役,战斗力没得说。更要紧的是,这支军队人数不到两万,拥有的马匹的数量,却超过两万,大部分士兵一人拥有两匹战马,且每个士兵皆配有一支当时最精良的火枪或弓弩,十足是一支劲旅。

    但即便这样,在数量上,这支军队仅是清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根本无法与清廷抗衡,为了增加实力,杨铭化继续采用以往的一贯手段,招募新兵,实行屯田,从六月底到次年四月,杨铭化招募训练的新兵增加到五万,实力不说大大增强,也至少得到了巩固,清军只要不出动主力,守住鲁东、鲁南地区还是没有问题的。

    接下来的时间,南明朝廷一味偏安,没有什么积极的举动,唯一的是委派左懋第、陈洪范带领北使团北上议和,朝廷内部则是以马士英、阮大铖为首的三党余部与张慎言、姜曰广为首的东林党激烈的斗争,东林党及其关系密切的人员被纷纷排挤出朝,张慎言、高弘图、姜曰广、吕大器、刘宗周、路振飞都被排挤罢官,包括先前的杨铭化在内,都是这场党争风波的结果。朝内在斗,朝外也在斗,所谓江北四镇,驻徐泗的高杰、驻淮扬的刘泽清、驻濠寿的刘良佐、驻滁和的黄得功相互之间明争暗斗,争夺地盘、赋税、人丁,俨然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还不时向朝廷索要军饷,毫无北伐进取之意。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