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南明帝国复兴之路》——如果清朝没有统一中国,如果南明复国,历史将会如何

正文 第7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2119:29:11

    (二)

    清军将帅的骄傲轻敌,给了江阴的军民更多的机会。闰六月下旬,刘良佐包围江阴之后,迅速展开攻势,但江阴城防严密,刘良佐数次进攻均告以失败,无论是驾云梯还是抛**弓箭,都没有办法攻破江阴的城防。屡攻不利之下,刘良佐对江阴军民进行劝降,一再派使者用弓箭**书信入城招降,甚至亲自到城下现身劝降,要阎应元投降。阎应元在城头痛斥刘良佐的投敌叛国的无耻行径,说道:“大明朝有投降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典史!”使得刘良佐无言以对。

    江阴城屡攻不下,多铎再一次重新审视江阴的局势,增派孔有德率领所部万余兵丁协助刘良佐攻城,并且调贝勒博洛、尼堪等率领八旗满兵携红夷大炮助攻。博洛当时正镇守杭州,处于明清对峙的前线,因为江阴军民的努力,成功将清军的注意力转移开浙江,博洛因此而调离浙江前线,给绍兴的隆武朝廷减轻了绝对的压力,但江阴方面的局势,却变得益发的艰难。

    博洛到达江阴之后,双方的力量对比有了明显的变化。一开始,江阴有军民九万余人,按照通常比例,军力至少在三万左右,但江阴城防坚固,虽然是三万缺乏训练的义军,但阻击刘良佐的军队,的确没有多大问题。而孔有德乃是辽东悍将,博洛、尼堪也是满洲的猛将,关键的是,清军运来了红夷大炮,在这种近代化的巨大威力的热兵器的打击下,江阴城的城防将变得脆弱不堪。

    针对这种艰难的局势,阎应元委派徽商程璧等人四处联络各地义军,甚至联络浙江的朝廷,希望找到援军,但当时浙江的局势也十分艰难,而各地的义军也十分分散,无法及时援救江阴,阎应元只能依靠仅有的实力做最后的拼死一搏。

    八月二十一,在浙江明军全线反击北伐的第四天,清军用大炮集中轰击江阴城的东北角,城墙崩塌,清军蜂拥而上,江阴失守,陈明遇巷战而死,阎应元身中数箭,负伤投水,但不幸水浅,被清军从水中拉出。清军将阎应元五花大绑,进行劝降,阎应元誓死不屈。博洛命阎应元下跪,阎应元坚决不跪,清兵用铁锥刺阎应元的膝盖,鲜血喷涌而膝盖绝不弯曲,最终遇害。而清军攻陷江阴后,进行了疯狂而没有人性的大屠杀,江阴九万军民,仅有五十三人藏于庙中而得以逃生,其余百姓,尽遭屠戮。当时的士人写了一副对联来赞扬江阴军民的英勇抗争的精神(亦或就是阎应元本人所留,尚且有待考证),“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希望这声音,能够永远为我华夏儿女所谨记。

    江阴士民的奋勇抗战,在两个多月里顶住了数万清军的围攻,城破以后,还拼死巷战,没有一个人投降。《江阴守城后记》总结道:“有明之季,士林无羞耻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陈、阎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隆武帝北伐之时,得知了江阴和宁国府泾县两地百姓坚贞不屈的悲壮之事,大为感动,说道:“吾家子孙遇此两县之人,虽三尺童子,亦当怜而敬之。”

    江阴战役虽不像一些野史所记清朝“七王”“十王”都阵亡于城下,但参加攻城的的确都是当时清军的悍将,像博洛、尼堪、孔有德。在江南各地望风而降的时候,陈、阎二人仅以典史这个微末的身份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能够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实在是真实的南明历史上最光彩而悲壮的一页。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