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南明帝国复兴之路》——如果清朝没有统一中国,如果南明复国,历史将会如何

正文 第8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2519:46:21

    (二)

    这一招狠啊,虽然是很平常的一招,明升暗降。可就是这么一招,让人无法抵挡。何腾蛟忙活了一辈子,苦读四书五经,经历科举的艰难考验,混迹于官场数十载,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位极人臣的大学士这个称号。

    没有斗争,没有**,问题就这样化解了。隆武二年正月初,何腾蛟带着微笑,离开长沙,踏上赴京任职的路,堵胤锡正式接任湖广总督,督师五省军务。

    湖广的形势,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堵胤锡接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行辕从常德移到了长沙。没办法,既然是接任,自然得到长沙去接任。

    堵督师干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收复岳州。忠贞营已经在元年的十一月底攻克了荆州,斩杀了顽抗的郑四维,刚到长沙,堵胤锡就发布了命令,忠贞营留部分兵力镇守荆州,其余主力十三万人顺江而下,直指岳州。战斗的结果是没有悬念的,忠贞营全歼岳州城的五千清军,一雪前耻。

    第三件大事,就是整顿内部了。收复岳州后,凭借着两战两捷的威望,和麾下三十万忠贞营的实力,堵胤锡对湖南的军务开始了整顿。

    首先就是罚罪,在岳州第一战不战自溃的四位“总兵”全部被革职,而且有被论罪下狱的倾向,这一招杀鸡儆猴,给那些打仗不足、凌虐地方有余的卫所土军阀以足够的警示。

    其次,他重新调整军内的职务。原本八镇被废除,刘承胤、黄朝宣、张先壁、曹志健之流被削去封爵,贬为普通将领,四人也不敢有怨言,谁让换了老板呢,自己实力又不咋的,只能默默忍受了。忠贞营原本的大将田见秀、袁宗第、刘芳亮、吴汝义、刘体纯等人被提拔委以总兵、副总兵等重要职务,而以李过为忠贞营主帅,以高一功、田建秀副之。李过是李自成之侄,威望极高,堵胤锡这样安排,既是顺应其实际情况,从而巩固军队战斗力凝聚力,又不乏笼络的目的性。

    再次,就是一些安抚民众、实行保甲、训练乡兵、发展生产、保证军需供应之类的分内之事了,这些都是一些合格封疆大吏应该干的事情,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却是必须做的,而且决不可小视,向来有牢固的后方支持,才能发挥出军队最强的战斗力出来。

    做好了这些,就该进一步挥师武昌,进而收复襄阳,进军河洛,匡复中原了。

    W.DSNT|-2519:48:56

    四、飞扬跋扈的飞黄将军

    要说两明之交这段历史,不说说海上的事,那这段历史就是残缺的历史,不说说海上霸王郑芝龙的事迹,那这段历史的色彩真的要暗淡了许多。

    【经商于日本】

    (一)

    郑芝龙,原名一官,号飞黄,福建泉州府南安人,生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郑芝龙的家境算不得贫寒,父亲郑绍祖在泉州知府蔡善继任下作管理仓库的小吏,但郑一官兄弟四人,父亲的微薄的俸禄无法养家糊口,因而到了万历四十八年,郑一官十七岁时,郑家的家境越发地贫寒。迫于维持生计,少年郑一官携带其兄弟郑芝虎、郑芝豹前往香山澳,开始了他与海洋打交道的一生。

    郑一官少时落魄,从小便熟悉海上的事务,性情逸荡,不喜爱读书,当然,以他的家庭条件,不一定读的起书。喜爱舞枪弄棒,在乡里凭借兄弟众多而横行称霸。说了这么多,我们也许已经发现了,其实郑芝龙就是标准的地痞,流氓。当然,是好流氓还是坏流氓,暂时不敢评定,但流氓地痞具有的某些特征,他都具有了。

    香山澳就是今天的澳门,在当时为葡萄牙人的租借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并非葡萄牙的殖民地,而是标标准准的大明的国土,居住在香山澳的葡萄牙人,必须接受大明律法的管理。在香山澳,除了几千名葡萄牙人以外,其余大部分数万人都是内地的汉人经商而汇集于此,是大明开放海禁之前与海外各国唯一的贸易港口,因而当年的香山澳,就初步具有了今天的澳门的繁荣的雏形。

    黄程就是这些汉商中的普通一员,并且稍显出色,算是香山澳知名的海商。黄程还是郑芝龙的舅父,郑芝龙前来投奔,被黄程留下,作为他经商的帮手,协助商务。

    郑芝龙虽然有些痞,但却很聪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领略到了经商的奥秘,逐渐在香山澳的商界崭露头角。黄程见郑芝龙资历非凡,逐渐将部分商务交给他处理。此间,他跟随商船,到达过安南、吕宋、台湾岛,见到过很多金发碧眼的洋人,眼界得到了极大的开拓。在马尼拉,郑芝龙还学习了卢西塔语和葡萄牙语,并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成了教徒,取教名贾斯帕,另名尼古拉,几十年后他也常被西洋人称作尼古拉?芝龙。

    天启三年1623年,黄程见郑芝龙有了独立经商的能力,便交代他携带一批货物,依附于当时正在香山澳的日本平户藩华侨李旦的商船,前往日本。郑芝龙抵达日本之后,将携带的白糖、奇楠、麝香、鹿皮很快销售一空,获得一定的利润之后,郑芝龙在日本长崎定居了下来。

    在日本的最初几年,郑芝龙过的倒是很艰苦,没办法,人生地不熟,混不好也是正常的。开始,他以卖鞋为生,估计除木屐外,草鞋、布鞋都有可能,要知道,日本人很少穿鞋的,有钱的还能穿木屐,没钱的只能赤脚,而且据说他们没有穿草鞋的习惯。但郑芝龙抓住了商机,将汉人布鞋作为商品向日本人出售,开始生意比较艰难,还要靠给别人缝纫修补来平衡生意中的亏损。

    但渐渐的,和族人越来越发现,中国人的布鞋穿起来真的很柔软,很舒适,比笨重而坚硬的木屐强多了,于是渐渐的,他的鞋店的生意越来越好,鞋店的名气越来越红,可惜史料太过于简略或残缺,否则肯定应该有郑芝龙在日本开布鞋连锁店的记载。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