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十三章 风起仲夏夜(中):争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参与晚宴的宾客衣着光鲜华丽,女士们更是群芳斗艳,数不清的礼服和长裙,让人有一种置身于天女撒下的花海一般的错觉。王公贵戚和政要名流们穿戴着世界各地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各式各样价值不菲的衣物和珠宝,令早已在此等候的记者们如获至宝。对于很多小报来说,既然写不出主流报纸那边犀利深刻的社论,就不得不依靠这些东西吸引读者,充实他们茶余饭后品评时尚的谈资。七嘴八舌所问,不过鸡毛蒜皮,也给希望从政要名流口中套取重大新闻的大报记者们带来了不小的干扰。</p>

    “公主殿下,在下是时报记者穆甜,可否耽误殿下一点时间提几个小问题?”对于这位高鼻大眼,棱角分明,扎着马尾,一身浅紫色连衣裙的女士,敏宁一直都是不时回头注视,而在两人眼神交汇之前便匆匆分开。她很欣赏这个女人身上的那种干练和自信,也根本没想到,鲜有小报记者关注的自己,为何会引起这位立宪派第一大报著名记者的关注。</p>

    “呵呵,在下正在执行公务,但上级交待也要耐心回答宾客的疑问,小姐但说无妨。”敏宁歪着头,眯着眼睛笑道。</p>

    “公务?我以为殿下只是参加今天的庆典。”看着一身军礼服却毫无严肃威武的公主,穆甜的脸上写满了疑问和不解,“布雷塔尼亚王室都只是作为参与庆典的贵宾,却未曾听说有王子公主亲自担任安全保卫人员的。”</p>

    “呵呵,记者小姐见笑了。我又怎比得太阳帝国那些宗室贵戚?从小父皇就教导我们要自食其力,不能做那些虚有其表,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女,所以自然没有这么逍遥自在咯。”公主略带揶揄地笑着,“在庆典开始之前,作为军队人员,我们被借调过来执行安全保卫任务,宴会正式开始后才作为宾客入场。”</p>

    “原来如此,看来皇帝陛下对晚宴的安全也十分看重啊,否则怎会让殿下亲自督阵?这普天同庆之时,人人都希望无忧无虑地尽情狂欢,自然会十分介意有芒刺在背。宪政乃是民心所向,少数人又如何能够左右和破坏呢?”</p>

    “姐姐过奖了,可以这么称呼你吗?”敏宁满脸崇敬地对穆甜笑着,看对方点头后,她接着说道:“我们也不过是提醒大家不要过于激动,以至于把地板踏坏罢了。军人也都希望只做这盛会的一道风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安分守己,各司其责,我们不也乐得清闲?”</p>

    “呵呵,殿下真会说话啊,难怪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这西洋各国就不行了,官宦子弟从小都是自力更生。请问您从军是自幼立志,还是受他人影响?据说祖皓祖将军是您儿时的玩伴,他的军衔,可是实打实的战功所赐哦。”穆甜凑到敏宁身边,挽着她的胳膊,态度如同亲密无间的姐妹。</p>

    “祖将军自然是少年英雄,令我辈羡慕不已。我就没有这个能力和志向咯,不过是依据国法祖制,承担相应义务,这不正是宪政要求的吗?”</p>

    “哈哈哈,殿下太幽默了。看来这笔友会不但促成了宪政,还让法制深入人心啊。殿下明白自己的能力和本分,我们这些记者也就不用总是严肃地提醒了。”</p>

    “姐姐的&#25991章敏宁也曾拜读,的确相当犀利啊。不过这也没什么,本身思想言论,百无禁忌,直言不讳就更应该兼容并包,即使言语不当,只要是求真务实便不是民众的公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也是宪政的特色吗?”</p>

    “殿下金玉良言,我等受益匪浅啊。今日虽和殿下一见如故,但职责所在,恕在下失陪。”穆甜只是淡淡一笑,微微鞠躬之后匆匆离去。</p>

    “麻烦大人取此人档案借在下一阅。”敏宁叫来附近一名内政部官员。</p>

    “怎么,大小姐,你跟这记者聊得这么开心,难不成是她对你青睐有加,你要约她深入交流?”曹永浜打趣道。</p>

    “这个写社论的女人果然大有&#25991章。”敏宁收起笑容,脸上的敏锐和杀气重又回归,“刚才言语间不断在讥讽朝廷和皇室,这就是喉舌的用途:尽心竭力赞美自己的主人和朋友,不遗余力贬损和诋毁对手。君主是鱼,民众是水,舆论就是把水的闸门。大门紧闭,即使再强壮的鱼也会干涸而死;大门突然洞开,即使再会水的鱼也会被乱流打得粉碎。”</p>

    “我也感觉到了,那个女人的亲密有些虚假和做作,而且那话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似乎军队的存在就是为了恐吓宾客,而你不过是个依靠血统家世获得特权的无能之辈罢了。”</p>

    “不过她这么说也没错,本身父皇今天命我穿军装参加晚宴,就是为了体现皇室对军队的控制;而你也知道的,如果不是皇储,没读过大学的我,年纪轻轻又如何成为帝国少将呢?”</p>

    “你倒是挺有自知之明,也只能说天佑我朝了,至少你不是个无能之辈。只是你之后就没法保证咯。”</p>

    “我连自己都没有指望过,又何曾指望下一代如何呢?”敏宁自嘲道,“父皇让林大人辅导我读书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父皇这一代有太多的羁绊和对手,而我能够理解政治的本质和现代政治的走向,所以最有可能见证新时代的来临。”</p>

    “林大人高瞻远瞩啊,不过他没想到那一天会在陛下这一代来临吧?”</p>

    “现在是不是那个时候,过了今晚就见分晓了……”</p>

    晚宴开始前半小时,数百名禁军士兵在皇家近卫骑兵队的引导下,簇拥着他们的最高统帅,也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唐铭铮,徐徐在华隆宫大门前的道路上前进。和皇帝一样,禁卫军官兵特地换上了参加庆典专用的白色金丝虎纹礼服,咆哮猛虎的图案,在金黄流苏和银质双排扣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威武和雄壮。与其他国家即使盛夏时节都不愿舍弃的熊毛帽不同,帝国禁军全部是与军官礼服一致的大沿军帽,加上士兵们几无差别的身高,使得整个队列如同一条永远铺在皇帝脚前的白色地毯一般,正好与禁军“为皇帝开山铺路,避风挡雨”的格言相映成趣。</p>

    随着宾客全部就坐,宴会正式开始,唐铭铮和唐铭奕在主桌正中的右边和左边就坐,皇帝一侧坐着皇后、侯博熙、王睿和敏宁,汉国公一侧则是大公妃、唐延桢、宋竺初和教育大臣公孙永。太后年事已高,因此没有到场,而没有返回封地的唐铭浮、唐铭锋则在旁桌就坐。</p>

    “各位尊贵的来宾,现在有请帝国皇帝、维国公、联邦盟主、帝国海陆军大元帅、扎马领天可汗,我们神圣而尊贵的君主唐铭铮陛下致辞!”司仪洪亮的声音让原本热闹的宴会厅突然安静下来,开国后帝国逐渐向西方习俗靠拢,皇帝没有了年号,而正式场合在头衔后可直呼其名讳。</p>

    “今日之盛会,吾国共享,吾民同庆。朕激昂豪迈之情,难以名状。天道茫茫,地势苍苍,历史的洪流把诸位推到了这风头浪尖之处。朕与朝廷,今日决计顺天应人,开东土立宪之先河,为国为民,创万世之繁荣幸福!”说到此处,四周掌声雷动,帝君挥手示意大家安静,“朕知道,大家今天都满怀憧憬,越是如此,朕越发感觉到使命之艰,责任之重啊。帝国或如某些人所言,民智未开,人心自利,故不可立宪,免生变乱。然&#25991明开化,是任何国家和民族自立富强的必经之路,若不如此,我国将永远成为化外之邦,永远为主流所排斥,若遇暴君昏主,则暗无天日,暮气沉沉。立宪正是集民智,顺民意,这一过程的确可能有反复或变故,但朕和诸位一样,决心义无反顾,不敢瞻前顾后,止步不前。朕与朝廷,愿为宪政保驾护航,尊重宪法,顺应民意。在此与诸位共勉,愿宪政之树,早日在我帝国开花结果!”</p>

    经久不息的掌声再次在宴会厅内响起,敏宁从人们的眼里可以看出,很多人的确是真心实意期盼立宪获得成功。毕竟,发达而富强如布雷塔尼亚者,采取的都是立宪制度,有朝一日能采用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几无区别的制度,在很多东夏人眼里,早已成为了逼近甚至赶超这个太阳帝国的象征。</p>

    “下面有请著名学者宋竺初先生讲话!”出人意料的是,汉国公并没有发言的准备,让这次《共同约法》的主要起草人在皇帝之后讲话,可见其在帝国各派中的名望和地位。</p>

    宋竺初一身黑色燕尾服,胸前扎着一个精美的蝴蝶领结,与他的两撇八字胡那样,构成了这位满怀理想、信念坚定的立宪派绅士那充满个人魅力的英俊和儒雅,他从容起身,向皇帝和宾客鞠躬致意:“立宪会议上,陛下称鄙人为国家再造之功臣。在下何德何能,不敢掠美。所言所思,不过是多年所见所闻。我相信在座的诸位,也与我一样,满怀着对这个国家无限的热爱和对未来无限的憧憬。自古以来,励精图治,变法革新,都是各国奋发图强之根本。开国以来,我东土和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使得经济繁荣,民生改善。既然器物上能够如此,我们又怎会对制度上这般缺乏信心呢?我一直认为,东方人不笨,也不迂,只要因地制宜,法治和宪政定会给我国带来更大之&#25991明与繁荣!我东土煌煌数千年&#25991化,自然会在这世界大放异彩!诚然,我知道前路可能荆棘遍地,也有人多次警告我,这帝国可是龙潭虎穴。大家不要笑,立宪的确得罪了不少人,要触动很多利益,但凡变法,也都有流血牺牲者。但宋某在这里郑重起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纵然千难万险,宪政之船,也必须通过浅滩暗礁,驶向光明的彼岸!”</p>

    全场掌声雷动,这里面有欣慰,有欢喜,也有得意。东夏人极为注重实用,官场中人既不会为了某种思想而过分付出,也不会盲目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很多人与唐铭铮一样,对意识形态并不在乎,只要能够壮大和稳固自己的势力,他们总会有明目和理由支持。</p>

    或许真的是我多虑了吧?敏宁心想,两派代表人物的发言,都是场面上的客套话,似乎立宪真的已成定局,双方都愿在这个框架里继续下去?父皇倾向实用,这样也并非不可理解。只是这一切来得似乎太过顺利了。宴会开始后的分桌敬酒,双方将有更多机会面对面接触,那时或许才是了解对方意图的最佳时机吧?</p>

    “皇兄,这第一杯酒臣弟本想先敬你的,但思前想后还是先敬嫂嫂为好。今晚皇后陛下可是光彩照人啊,诸位请看,嫂嫂这一身扎马长袍,庄重华丽而不失清新淡雅,放眼我东夏,还去哪里寻得这母仪天下的尊贵啊!”唐铭弈举杯,脸上堆满了欣赏和赞美。</p>

    “叔叔不愧是风流名士,懂得欣赏我们扎马人这与众不同的美。可很多人就没这个眼光咯。”皇后抬高了声调,“今天不穿朝服,而以我传统服饰示人,正是为了彰显我族的尊严和拥护宪政自由、平等、博爱之灵魂。”</p>

    “皇后陛下智虑深远,我等心悦诚服,连服饰打扮都是为了体现立宪的决心,宋某感激不尽。”宋竺初本以为扎马人很可能在宴会上与立宪派针锋相对,没想皇后却带头表示支持,诧异之余,他突然有一股豪迈与感动涌上心头。</p>

    “实不相瞒,这是我在京扎马贵族对近日来发生的某些事情的回应。我扎马族也是&#25991明开化之人,服饰更是自古传承,优美而中矩。实在无法理解为何某些帝都人要将我们视为蛮族异端,非要除之而后快。”皇后示意所有参加宴会的扎马贵族起身举杯,“皇上,请恕臣妾不敬,在此我阿穆尔泰.静芬代表扎马六部200万民众向帝国皇帝,扎马领保护人唐铭铮陛下递交请愿书,女儿,你也站起来!”皇后拉起身边东张西望的敏宁,她猛然想起自己也有一半的扎马血统,“请陛下下诏保护我扎马人免受皇民分子的骚扰,严惩理工大学事件的祸首,这不但是对少数民族的保护,也是对宪政思想的尊重!”</p>

    不知道自己懦弱而不善言辞的母亲今晚为何会在这种场合出面请愿?如果单纯出自对本族同胞的支持与同情,那岂不是给了众多东夏贵族和种族主义分子以攻击诋毁的口实?帝国理工的事情敏宁知道,种族主义一直在学生中颇有市场,群情激奋之下,学生们甚至抓住路过的一名穿着民族服装的扎马女生,百般谩骂纠缠,部分人甚至意图扯下女孩的衣服焚烧。虽然暴徒们的恶性被其他同学制止,事后帝都的舆论却偏袒肇事者,时报甚至认为是扎马女生蓄意挑衅,进而攻击扎马族人,历数其种种错误,最终得出结论——扎马人是帝君用于镇压民众的急先锋,故而享受种种特权,不可一世,飞扬跋扈。面对一片忠心和宽容遭到误解和歪曲,扎马人对于新政定然是百般抵制和反感。</p>

    “呵呵,这预备立宪刚开始,嫂嫂就带头垂范了,真是令人佩服啊。”唐铭弈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毫无准备,他不愿这举国欢庆的盛会再次变成兄弟阋墙、国家内斗的导火索。</p>

    “皇后陛下难道不认为,这次请愿有些不合时宜吗?”敏宁没敢回头,但她听得出来那是穆甜的声音,“扎马人与帝国人间的矛盾由来已久,难道就没有人反思过为何这种矛盾不见缓和,反而愈演愈烈呢?难道不是因为朝廷多年来赋予了扎马人过多的特权进而带来的一种优越感,导致了扎马人对帝国人的欺压?这次矛盾也暴露出朝廷在内外政策上的失当之处,我想这才是皇帝皇后陛下应该深思的!”</p>

    “这位就是穆小姐啊,”帝君止住想要和穆甜据理力争的皇后,“人不似名,言语犀利啊。只是这立宪首推协商合作,此次事件,朕以为不应牵扯过广过远,还是应以大局为重,精诚团结。毕竟这预备立宪也是我朝廷和各方人士团结协作所得嘛,只要这种合作一直保持下去,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解决的。”</p>

    果然,这次扎马人请愿不是一时冲动,是父皇有意为之的。敏宁的脑海里飞快的拆解着皇帝的每一句话:本身皇民派的背景就十分复杂,有赞同君主制的,也有立宪派,约束这样一个民族主义组织,不但不会引起各派过大的反应,也可以表示自己不偏不倚的仲裁位置。这或许就是父皇希望在立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吧?牢牢握住军政大权,利用各派之间的矛盾,而后以“团结”和“平衡”为名操控主流,或许不出几年,皇帝的权威将会因此而得到极大地加强。</p>

    “那陛下还是认为,我朝的扎马政策,没有任何需要修正的地方?”穆甜似乎不依不饶。</p>

    “穆小姐此言差矣,”一直边桌上默默饮酒的宋致武站起来打断了穆甜,“宪政之下,法治为先,法治者,归根结底就事论事耳。围攻一个路过的弱女子,于情于法都是说不过去的吧?法治不但在于一视同仁,更需要照章办事,否则人人以自身好恶行事,岂不是天下大乱?这国策妥当与否,自有朝廷斟酌,以对此的不解为由伤害无辜,无异于有人犯罪因此自身作恶也可逍遥法外这般荒唐吧。”</p>

    “宋先生,所谓知微见著,朝廷的政策和权贵的言行,必然会在民众间引起反弹。因此民众的这种做法,不过是对朝廷政策失当的反抗。法律是人制定的,为的也是惩恶扬善,如果毫无人情,甚至偏袒权贵,那这样的法律敢问到底是谁的法律?民众有必要遵守吗?”</p>

    “如果单纯诡辩的话毫无意义,我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宪政不就是协商议事吗?难道可以因为认为不合理就推翻决议?那要决议何用?”宋志武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神态,他仿佛回到了年轻时身为海员,在外洋那与风浪搏斗的惊心动魄之中。</p>

    “决议和法律不代表民众的意志,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屈服!”穆甜生气地转过头去。</p>

    “任何有良知的人也不会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吧?”坚定的水手没有退缩。</p>

    “好啦,两位,今天是我立宪庆典的大喜日子,各位忧国忧民,观点立场是一致的,何必如此计较呢?”接二连三的插曲,让唐铭弈有些难以接受,“我东土乃礼仪之邦,大会庆典自有典章礼制,怎能如此平添枝节?政见分歧,自留会后议论,如此这般,岂不让宾客笑话?”</p>

    会场渐渐静了下来,帝君和汉国公分别带着自己一边的人前往各桌敬酒,宾客们也似乎忘记了刚才的不快,整个宴会厅再次沉浸在喜悦和美好之中。</p>

    “来来来,我们让两位宋先生碰一杯,大家看如何啊?”王睿看宋竺初走到宋致武所在的一桌,便跑过来劝道。“两位都是学问高深之人,在我帝国也堪称智囊,这新政一开,就是像二位这样的人才大展宏图之时啊!”</p>

    “王大人,你这可就失职了,军队之责,在于保家卫国,这号角刚响,你就鸣金收兵,留我一个书生在这里独当一面啊。”宋致武打趣道。</p>

    “哎,致武兄,那可就是不给小弟面子了,王大人指挥千军万马,那枪口可是一致对外,绝不向着民众。你我嘛,就像你刚才所说,我们这可是共商国是啦!”宋竺初儒雅的脸上,胜利的美酒带来的洒脱和豪迈让他红光满面。</p>

    “好,竺初老弟,我敬你!”宋致武也举起了酒杯,“你可是我国的宪政专家啊,有陛下和王大人的支持,这华隆宫便是大展宏图的好舞台啊。”</p>

    “致武兄过奖,宪政自然是需要我国上下齐心,博采众长,当然离不开你这样的高人咯。”两人快乐地一饮而尽。</p>

    谈笑间,宋致武注意到,穿行于各桌之间最为积极的,便是穆甜和王睿……</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