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六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杨子钊将敏宁一行送上马车后,立刻前往上将军府与徐昭商议。回到帝国驻照国使馆用过晚饭的敏宁,突然派侍卫吩咐曹永浜准备外出。</p>

    “殿下悄悄外出,也不事先知会使馆或是照国人,末将以为定是有机密之事。”使馆专车里,换上平民服装的曹永浜问穿着一身白色长袍的敏宁道,“究竟是何等要是,非殿下亲自出马不可?”</p>

    “又不是见不得人的勾当,看你吓得。”敏宁轻拍曹永浜脑袋一下,“你没发现,马车一出大门,就有来路不明的身影跟随?”</p>

    “末将当然看到!”曹永浜越来越不习惯这个越来越喜欢故弄玄虚的上司,“既然殿下要换装换车,又不在乎照国人知晓,岂不多此一举?”</p>

    “这便是试探,到目的地你便明白。”敏宁只是神秘一笑。</p>

    马车在人流如织、车马不息的乌林大街小巷穿行,不久后便到达了学府区一栋老旧的宅邸门口。敏宁命令车夫先行离开,骑马随行的两名侍卫也只是跳下来直桩般戳在门口,背对着轻轻敲门的公主,警惕地扫视着狭窄黑暗的巷道。</p>

    “怎么是你!”开门的是一名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黑发中混着缕缕白丝的中年人,不须辨认就知那是辛苛。</p>

    “先生恕敏宁冒昧,今日讨论,七嘴八舌,根本都是些务虚之论。”敏宁微微拉起长裙两角,谨身一躬,“有些意犹未尽,又不愿早睡,故来找先生聊聊。”</p>

    “聊聊?就这么简单?”辛苛看着敏宁身旁的曹永浜和两名卫士,虽然为掩人耳目,三人都已脱去军装换上便服,但敏锐如辛苛者仍能差距到他们身上透出的武人气息。</p>

    “只是依照帝国法度所必须之随员,先生莫怪。”敏宁淡淡一笑。</p>

    “也罢,只是,今日万士坛上,辛某率先发难,殿下该不会是怀恨在心,意欲报复吧?”辛苛摇了摇头,苦笑道。</p>

    “若为私愤,敏宁不必前来。”公主敛起笑容,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早闻先生乃杂家名士,又兼合纵之时曾令接连四问令汉国公语塞,因此颇为好奇,特来讨教。”</p>

    “讨教什么?鄙人不过是囫囵吞枣,殿下愿听,进来喝茶就是!”辛苛一时不知所措,对唐铭铮所创立的法治体系,他虽然大加赞赏,却一直因时运不济,未遇伯乐而处在被束之高阁的状态。今日见得敲门者正是敏宁,他也能够猜得端倪:联盟,也就是外人所说的皇党,目前正处在主少国疑之际,而公主身边,除了曹永浜这样的新锐,多数是前朝旧臣。这些人在唐铭铮的领导下能够成就大业,却对这个极为低调,又从未独当一面的继承人持谨慎观望的态度。至于曹永浜,虽说韬略有余,但政治上则略显天真。且正如唐铭弈所说,当今东夏之纷争,绝非简单的南北对立,而是两种制度,两种命运之间的博弈,这绝不是谁的军力财力更为强大,谁就能够取得胜利的诸侯之战。力量对比,往往不在于土地财货,兵士武器这些账面上的数字,而是谁能够凝聚人心为己所用,谁能够给予这块大陆数千万民众以斗志和希望。若想实现此优势,则必须有能够奠定胜利根基的设计与主张。</p>

    “那就却之不恭了,”敏宁跟着辛苛进入院内,不待曹永浜转身,门外原本石像般矗立不动的卫士早已从两侧伸出手来把门带上。</p>

    照国崇士,因此只要各国士子通过学宫每季度向全东夏发榜求贤的国学考,就能进入学宫并领得月俸与住房。由于名额有限,因此考试极为严格,报名者不但要经过由诗&#25991、策论与外语组成的笔试,还须由学宫名士组成的委员会进行面试。而辛苛在其中属于特例,原本这位主张与照国士林背道而驰的乡村教师在策论时就已被考官判定为不合格,但是参与阅卷的杨子钊却通过私人关系,将其以国相府顾问的身份招入。同时,为免学究们纠缠,时任上大夫的杨并未给予辛苛学宫学士待遇,而是在学府区杂役与雇员居住处为其寻得一间小院。</p>

    甫一进门,敏宁便感觉到一股干净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粗略扫视便可得知,这只有一进的宅院虽说简陋,打扫修葺却极为频繁,整个院子每个角落几乎都一尘不染,连垃圾与取暖烧剩的煤渣都整齐地堆在角落,垃圾桶上甚至扣着一顶带栓木盖,防止老鼠或飞鸟捣乱。</p>

    “房间古旧了些,不过倒是非常齐整。”敏宁说道,“我还以为,名士多是不拘小节,不想先生竟是如此内外兼修。”</p>

    辛苛:“殿下差矣。这名士首先须得做人,且不论一屋不扫便扫不得天下,纵是扫得,肮脏杂乱,又与猪狗何分?”</p>

    “好一个猪狗何分!”敏宁莞尔道,“对了,这可是师母?”</p>

    顺着公主眼光望去的方向,只见一位身材同样矮胖的中年妇女在门前伫立,花白的头发,爬满皱纹的脸庞,因繁重家务劳作而显得苍白的双手,让人看不出这位女主人的年纪,但她目中那关切和慈祥的目光,却能够让自小在名媛贵妇包围中长大的公主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母性温暖。</p>

    “正是老妻,”辛苛上前搂住女人说道,“若不是当年鄙人在她家里教她和几个弟弟读书,如今我可能还是孑然一身哦。”</p>

    “你看你,客人面前,还提那些……”辛夫人羞涩地笑了,她走上前来,挽住敏宁的胳膊说道:“我们家老头子这里,除了杨大人,很少见到访客,看姑娘你也应该是个富贵人家的小姐,招呼不周,切莫见怪。”</p>

    “什么老头老头,我不过大你十岁罢了!”辛苛脸上透着顽皮,“要我说,还是我们那个时候的女孩子好,现在的那叫一个娇气啊!老妻家是村里最大的地主,她却对鄙人一往情深,操持这破家陋室也是任劳任怨,现在的小姐们呢?也不管什么真情实感,见面就先问你财产多寡,官爵高低!”</p>

    “十岁……”听得辛苛的牢骚,敏宁却是百感交集,“辛苛今年才过五十,而北方人喜欢论虚岁,因此他今年可能只有48,那么小他十岁的妻子,则应该只有38。母后要是还活着的话,现在也该48了吧……年近五旬的母后,竟显得比眼前这位辛夫人年轻许多。如此无双国士,却在这最重士子&#25991教的照国与家人一起被岁月折磨得面目全非。所幸老骥伏枥多年,尚有奔驰千里之时机。”</p>

    “先生家里倒是别有一番趣味,”敏宁终究把心中的想法咽了下去,“先生因博学而抱得美人,更得阖家美满幸福……”</p>

    “阖家,阖个啥家!”辛苛突然恨恨地说道,“这照国看似海纳百川,尊师重教,以国人安居乐业为国本,实则学霸横行,党同伐异!”</p>

    后来,敏宁才得知,辛苛婚后曾得一子,由于年仅四旬,在人均寿命不足50的当时已算老来得子,因此倍加珍惜。不想,儿子在七岁之时,突然感染风寒,而负责诊治的医生却为照顾学宫名士及其家属,而将病情更重的辛苛之子排在最后,孩子终因救治不及而亡,医生却有士子说情而免于受罚;而诉诸法律时,法官却将医生无罪释放。究其原因,乃是照国法度规定,全体国人可在一定限度内获得免费医疗与药物,但为保医生收入,却不禁止医生自行决定看诊顺序。因此只要付得起费用,即便乌林城中最好的医生也可轻易见到,而囊中羞涩如辛苛者,却不得不忍受漫长而难见盼头的等待……</p>

    “不提这些,辛某既知殿下所来为何,自不敢拖延敷衍。”辛苛吩咐妻子泡茶,而后招呼敏宁和曹永浜进屋。</p>

    杨子钊给辛苛安排的乃是图书管理员一职,即便年老且有家室,一月也不过10元,而一般学宫士子,即便初出茅庐,也能每月拿到国府200元津贴。好在妻子养了些土鸡,同时还打些浆洗缝补的零工,且由国相安排的小院,这才勉强维持了两人的生计。因此整个房屋,略微一扫便能见到全貌,里面除了一张北方特有的土炕,一方堆着书本稿纸,似乎是书写就餐并用的书桌,一个又高又扁的橱柜外,这位名士竟是身无长物。</p>

    “实在抱歉,屋内有些局促,又只有这一张凳子,只得麻烦两位坐在炕上了。”辛苛说道。</p>

    “无妨,炕上暖和,我等害先生受冻,惭愧万分!”敏宁转头看了一眼曹永浜,脸上竟透出一丝羞涩。</p>

    “今日拜访,恕敏宁冒昧,乃是为求安邦定国之长策。”公主开门见山地说道。</p>

    “殿下可知皇帝陛下失当之处?”辛苛的回答却有些不着边际。</p>

    敏宁回答:“我以为,父皇之失误有三,一在行事犹豫,当断不断,致使共和党人起于微末之间;二在一厢情愿,以为只要按着那些立宪派的教条,就可以把帝国变成布雷塔尼亚;三是自缚手脚,懒于绘制蓝图,使得民众被共和党人的谎言与画饼所惑。”</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