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江雪孤舟

正文 第二十一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照国南部,茵河岸边,拂晓的晨色懒懒地洒在青绿色的水面上。夏蝉和早起的飞鸟叽喳作鸣,却从未打扰周围居民的清梦。一栋刷得粉白的小楼里,主人依旧深深地沉醉在他那温柔的梦乡之中。不经意间,他肥胖的身躯向着床的另一头翻动,薄薄的丝被如同巨鲸翻滚过的水面,掀起一道道波澜。浪涛过后,床的另一头露出年轻女子白皙光滑的后背和手臂,这令人无法把持暧昧的春光,令到原本凉爽的卧室泛起一丝丝红晕。</p>

    还在春梦中不愿醒来的尉迟金似乎不大关心床伴睡得是否舒服,他咂了咂嘴,浓密的络腮胡上淌着道道白涎,粗壮的腿脚如婴儿一般缩成一团,鼾声如雷,仿佛刚刚降生人世,正在心安理得地享受拂晓时分的宁静一般。</p>

    同床的女子显然没有这般舒适和安闲。妆容未卸的脸上,是被男人折腾得凌乱不堪的唇膏和腮红;略微凹陷的眼窝边上,是一圈圈难以遮掩的黑色。虽说这位号称享誉东西的艺术大家人前人后囧然相异的表现在圈内早已人尽皆知,但仍有不计其数的年轻女性甘愿投怀送抱。女子明白,自己不过是这前赴后继的上钩者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过客,但与队列中的所有人一样,她们都希望通过出卖自己唯一宝贵的东西,换来这位“大师”只言片语的好评甚至吹捧。</p>

    知了的嘶鸣吵得本就神经敏感的女子再也闭不上眼睛,刺耳的声音就好像一把锋刃早已磨钝的钢锯,正在来来回回地划开自己的头骨。疼痛难耐之下,她踉跄地支起身来,连一条毛巾,一件睡衣都来不及裹上,便坐到梳妆台前。顾不得镜中憔悴的面容,她将桌上凌乱的杂物匆匆一扫,取来燃灯,点起烟枪开始吞云吐雾。</p>

    这便是尉迟金的手段,这位艺术大师将其称之为“激发创作灵感”。女子吸食的,不是寻常烟草,而是一种名叫“福寿膏”的提取物。此物便是后世用于制造鸦片、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最早由辛德拉和南洋土著种植,以花的分泌物提取而得,由于可以像烟一样点燃,且冒出更为浓烈的烟气,故也被称为“大烟”。尉迟金掌握着大量西洋谍报机构或富商贵族的捐款和基金,且在&#25991艺界颇具权威,因此身边总是围拢了一大批为求出名不惜出卖一切的&#25991艺男女。尉迟金既享受他们的吹捧、服侍甚至委身,更对这些没有底线的堕落者防备有加。除了挑唆内斗外,他也将这种极易成瘾的毒品半诱骗半强迫地交给他们使用,当时各国虽只有联盟禁止买卖大烟,它们的供应却被尉迟金牢牢把握。因此,任何人一旦陷入毒瘾之中,便能够被轻松控制,他们辛苦积攒的财富,也会在这吞云吐雾中燃烧殆尽。</p>

    屋内的男女还没有从梦中醒来,一声巨响却硬生生将他们从各自的仙境中打回了现实。卧室的木门被人一脚踢开,几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两名身着便服,腰间别着佩剑和手枪的男子带领下冲入屋内。毒烟灌入大脑的女子还没有完全苏醒,只是隐约觉得有人闯入,她惊恐地丢掉烟枪,将双腿蜷到椅子上,双手环过膝盖挡住了隐私部位。药物和恐惧的作用下,女子浑身打着冷战,用憔悴的双眼紧盯着那一个个模糊的身影。</p>

    “没错,正是此人。”其中一名便衣从衣袋中取出画像,对着床上还睡眼惺忪的男人说道,“你们几个,给他穿上衣服,然后铐起来。”</p>

    “你们干什么!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布雷塔尼亚公民,你们无权逮捕我!我要见领事!”尉迟金见士兵们围上来架住自己,这才清醒过来。恼羞成怒下,他朝着便衣吼道。</p>

    “不管你是哪国人,在联盟管区违法,都要依法受到惩处。”便衣没有理会抗议。</p>

    “我犯了什么罪,你们凭什么抓我,你们这是迫害!”尉迟金挣扎着叫道。</p>

    “尉迟金,你因涉嫌策划颠覆联盟地方政权、鼓动和参与叛乱,现已被统一国家党政治安全和保卫委员会传唤;此外,你还涉嫌走私贩卖违禁药物,参与洗钱和行贿,在接受政保委调查之后,照国地方刑事罪案调查部门也将请你协助调查。”便衣依旧没有解释,他取出逮捕令,向朝自己吹胡瞪眼的艺术大师宣读道,“除上述告知事项外,我们还通知你,在刑警审问期间,你可以请律师陪同,也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可能在法庭上成为对你不利的口供。尉迟金,请问你是否明白?”</p>

    “什么,什么意思!”听完宣读,尉迟金的声音已经由有恃无恐,变得如惊弓之鸟般颤抖,“我……我在政保委也可以请律师么,我可以,可以取保候审么……求求你们,我给你们钱,你们放过我,你们就说没找到我,反正没人知道,互惠双赢,大人觉得如何?”</p>

    “对不起,我们只是秉公办案,带走!”便衣轻蔑一笑,而后便向部属下令道。</p>

    “长官,这个女的怎办?”另一名便衣问自己的上司道。</p>

    “交给当地警方吧,官府会妥善安置的,任务要紧,我们走!”上司一挥手,士兵们便将肥胖的尉迟金连拖带拽地赶出了卧室。</p>

    “殿下,这次行动出乎意料地成功。”数日后,龙丘皇家植物园里,围绕着绽开旺盛的兰花,崔辅翻着一本本卷宗向唐敏宁报告,“周先生送过来的名单,里面173人一人不漏,全部落网。”</p>

    唐敏宁接过其中一本,大致翻了翻,轻松地笑道:“呵呵,也怪他们太过招摇,以为士子的身份就是免死金牌,上蹿下跳生怕外人不知道他们回来是干嘛的。”</p>

    “是的,多数人一进审讯室就把所知情况悉数交待了;少数几个嘴硬的,过一遍刑也都开了口。”崔辅答道,“这是他们交待的被乱党招为间谍,返回照国进行颠覆和破坏的资料,请殿下过目。”</p>

    “现在南边舆论,似乎在对我们大规模逮捕和镇压口诛笔伐啊。”公主翻完材料,对政保委员长点头道,“这些士子做间谍确实有些业余,不过,当个丑角倒是绰绰有余。找几个信得过的报纸,把卷宗里那些,呃,趣闻整理一下,出几篇报道,看看共和党人怎么接招。”</p>

    “下官这就去办。”崔辅会意,立马点头告退。</p>

    见政保委员长离开房间,曹永浜边整理材料,便问唐敏宁道:“如果徐昭没有按照你的设想,自己出兵镇压士子的话,你真的认为我军可以连照军一起收拾?”</p>

    “当然不行。”公主喝着放凉的毛峰茶,神色颇为淡然,“所以我才找了袁&#25991彬。而且,就算徐昭不想和士子们翻脸,那些书呆子也容不得他再稳坐摄政之位。更何况,他的身后,还有众多追随者和既得利益者,如果他不站出来,那自然会有人替他站出来。”</p>

    “这么说,士子们面对的,是一个必输的局咯?那他们这样上窜下跳还有何意义?”曹永浜摇头道。</p>

    “这可以说是读书人的劣根性吧。”敏宁笑道,“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因识&#25991断字而受到的优待乃是理所应当。”</p>

    “你的话里,怎么有些反智的倾向啊?”曹永浜眉头一皱,“如果读书人真的如此无用,那人们干嘛不把书都堆起来烧掉?这样还能取暖不是?”</p>

    “我的大将军啊,你这可就钻牛角尖了哦。”公主戏谑地刮了下曹永浜的鼻子,“知识即力量,谁又敢否认它的重要呢?只不过,如今的世道,早就不是当初老死不相往来的农耕村社了,无论工业生产,经商贸易,还是科学研究,哪样不需要群策群力?读书人重要,百工之人就不重要?一个人无论多么天才,都会有他力所不及的地方,如果还抱着旧时那种唯我独尊的心态,休说建立法治国家了,就是做好一件普通的事情,恐怕也是困难重重吧?”</p>

    曹永浜听罢,便是一叹:“唉,你这么说,倒是有些道理。只不过,把士大夫和百工之人相提并论,岂不是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p>

    “这可就不对了啊。”公主说道,“法治之要,在于赏罚分明,要想赏罚分明,不但要有规矩和尺度,还要人人平等。照国士子之所以敢于推翻国府,不就是以为刑不上大夫,自己天生拥有免死金牌吗?这次弹压,不但对他们是个警告,对世人,也可昭告我联盟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决心和能力。”</p>

    “好啦好啦,这些大道理,我就是辩不过你。”曹永浜摆摆手,“不过,你设这么一个局引照国人入套,该不会就为了体现联盟依法治国的决心和能力吧?”</p>

    “还有什么,以你的聪明才智,大可以放胆去猜。”唐敏宁说道,“等常务理事的名单一出来,你自然就知道了。”</p>

    常务理事?曹永浜这才如梦方醒,原来公主暗中操控照国乱局,也是在为即将召开的全代会做着铺垫和布局。原本照国呼声最高的人选并非徐昭,而是国相杨子钊,这可以说是一个任何派别都会欣然接受的人物。因为,无论在照国贵族还是士子之中,杨都有不错的名声,选他作为代表照国的常务理事,受到的阻力可以说是最小的。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无论林怀衷还是季若新,都会用这样一个位置作为礼物,换取新成立的全国理事会中照国出身理事的支持。不过,这个看起来一本万利的交易里,有一个瑕疵却被几乎所有人不知不觉地忽略,那就是徐昭。一旦杨子钊成为常务理事,这位政变上台后掌控照国的实权人物,必然会通过对杨的遥控向联盟和统一党施加影响,这也是照国士子们最不愿看到的局面。</p>

    为了给杨子钊排除干扰,也为了扫清控制照国的障碍,暗中联合发起运动推翻徐昭,就成了各派的共识。只不过,这些人都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在没有牢牢把握兵权之前,就冒失地向对手发起灭国大战,此种做法,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彻底失败。此外,这种依靠动乱夺权的方式,实际上并不为多数国人接受。因为对街头政治的纵容,意味着对法治的无视甚至践踏,如果任何人的任何不满,都不是通过法定途径,而是通过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来表达,那么这个国家定然充斥着戾气、无序和恣意妄为,这对于沉默务实的多数人来说,则是最大最深的伤害。</p>

    杨子钊的出局,意味着徐昭成为了代表照国的唯一人选。然而,为了巩固国内统治,照国人必须要接受联盟的军事保护。这就意味着,曾经河西最强、东夏最富的北方强邦,至此彻底沦为联盟的附庸。而唐敏宁在这次斗争中所收获的,则是照国统治者不得不付出的绝对支持。</p>

    “只可惜,这次崔大人本来安排了一个小小的计谋,让士子们自寻死路,”唐敏宁的话打断快乐曹永浜的思绪,“看来那群自以为是的书呆子里面,还是有这么几个明白人的。”</p>

    “肖剑波么?”曹永浜一愣,缓缓答道,“这人在照国也相当出名,虽然被归类为立宪派,却总以‘理性派’自居,否定暴力革命,宣扬东夏应‘甘心做西洋殖民地300年,以彻底开化’。由于想法太过偏激,因此在左右两翼都不受欢迎。”</p>

    “想不到,这么个不受待见的偏执狂,居然作出了最理智的决定。”唐敏宁冷笑,“政保委倒是专门调查过此人,与共和党人或者西洋势力并没有多少瓜葛,不过却一直在四方奔走组建党派,不能由得他乱来。”</p>

    曹永浜听罢,眉头一颤。他的父亲为官多年,自己也身在中枢,自然知道“组党”的严重性:如果单纯只是走上街头喊几句口号,或者募集一群亡命之徒干些刺杀、爆炸、绑架的勾当,官府除了依照法度处置,不会花更多经历关注。然而,一旦这些反对者结成有组织、有纪律、有目标、有纲领的政治团体,也就是政党的时候,便是越过了官府容忍的底线。因为,即使在多党执政的西洋议会制国家,统治集团不同派系间虽然斗争不断,其根本出发点,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此时,一旦有一个代表其他阶级的组织出现,定然会成为统治阶级中对立各派共同的目标。</p>

    “那么,你是打算派人把他干掉?”曹永浜自然清楚这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p>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松柏之间。”公主没有回答,却若有所思地吟起古&#25991来,“杀了他,只能让风汇聚到一起,进而变得更加强大。还是暂且将此人收监,等热潮冷后再放出来以观后效吧。”</p>

    “诸位,下面就由我来介绍,候任统一国家党照国理事会理事长,也是一位杰出的照国人,南宫挚先生!”动乱平息的乌林依旧是那么的闷热和令人烦躁,乌林宫的正殿内,统一党组织部的一名副部长正在向照国委员会的成员们介绍着。</p>

    委员会中的多数都是照国贵族,因此对这位前任驻龙丘公使并不陌生。虽然没有多少人猜到这样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人事任免,不过在场所有人还是对南宫挚的回归报以热烈的掌声。毕竟比起出身暮林,年仅35岁便执掌相权的袁&#25991彬,贵族们还是更信任老成稳坐,处事圆滑的南宫挚。即使理事长一职不是上级委员会任命而是本级自行推选,即便最终胜选者不是南宫挚,袁&#25991彬也断然没有机会身兼党政两权。这就是官场,讲求论资排辈,看重官声人脉,除非遇到魄力摇山的有位君主,否则只能循着规则的小径曲折向上。</p>

    作为鼓掌的一员,袁&#25991彬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波动或是异常,此时的他,就好比一个月前面对拒绝自己提案的杨子钊那般,在冰气的环绕下,充满了莫测和诡秘。</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