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独雁萍踪

正文 家国旧事 4 下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雾都重庆,梅园。</p>

    阴晴无常春夏交替的总统官邸虽然树木葱笼绿草如茵,可是、当国民政府的军政部长何应钦走过枝叶繁茂群芳竟艳的林间小路踩着腾云驾雾一般七色缤纷的殿堂地毯跨进那道房门的时候,本来已经心情沉重的他看到的是个窗帘低垂悲光隐忍的场面。</p>

    随着雪白丝帕的飘动,国民政府第一夫人宋美龄揩去了再次流出的泪水:“无论如何,都得给我和她的后人一个虽然于事无补但可聊以自慰的公道;尽管是个小小的商人,可为了党国大业她立下的汗马功劳非同一般。”</p>

    “不、纵然损失无法弥补,但绝不能聊以自慰那么简单。”党国总裁蒋中正把刚刚揭开的窗幔很劲拉笼,转身时、他看见了一声不响神情不安的军政部长何应钦。</p>

    何应钦脚跟一靠腰杆一挺敬了个十分神气的军礼:“校长。”</p>

    蒋中正的一脸肌肉瞬间松驰,手指沙发的同时口气亲切:“噢、敬之,坐。”</p>

    何应钦一边落坐一边抓住侍从上茶的时机瞟了一瞥宋美龄的姿态:“?”</p>

    蒋中正等侍从的背影消失才问:“漏洞找到了?”何应钦两眼茫然:“漏洞!”</p>

    宋美龄短叹一声:“敬之请用茶……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何应钦抬手抠了抠箍得太紧的衣领:“夫人稍安勿燥,事已……”</p>

    “我能平心静气吗?”宋美龄缩回伸向茶碗的手,“人家一个女流之辈离乡背井鏖战商场已经不易,能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际为党国的抗战大业伸出慷慨解囊的援助之手纯属难能可贵;可你们呐,非要把一个懂事明理心地善良的女子推上什么‘明珠走廊’的版图。”</p>

    “好了好了,夫人;”蒋中正在宋美龄身边坐下,“敬之说的没错,事已至此、任何感伤皆于事无补,唯今之计就是替她报仇申冤、讨还血债;再说浮萍生前的最大理想就是要为多灾多难的人类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将她划上那个版图也是遂了她的愿;因为‘明珠走廊’既不为共党做事也不为党国效力而是为地球上的人类做事,所以关于‘走廊’的核心机密在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敬之和我谁都不知道。可是敬之,究竟哪里出了漏洞?”</p>

    何应钦叮的一声盖上茶碗:“没有任何漏洞,因为整个‘明珠走廊’的运行根本没有启动。”</p>

    宋美龄也叮的一声盖上茶碗:“那么敬之,浮萍的事如何解释?”</p>

    “毫无疑问,这是歪打正着的意外巧合;但无论是怎样的巧合,我都非得查个水落石出不可。”</p>

    “不,”蒋中正说:“为了‘明珠走廊’的长治久安,这个案子我要交给雨农去办,因为他是局外人;再说云南站已经开始行动,我一再电令、无论凶犯是土匪是共党还是党国败类,一经查实不管多少格杀勿论。”</p>

    “也好。”何应钦点了点头,“那,要不要通知浮萍女士的家人?”</p>

    宋美龄说:“为了避免乱中添乱,等拿到凶手再说。”</p>

    何应钦又问:“遗体呢?”宋美龄说:“电告龙云,验明正身尽快火化、狄浮萍的骨灰交给安家处理;如男似女分别送回她们各自的家乡厚葬,人是家乡好土是故乡亲呐。”</p>

    “是,夫人。”</p>

    “达令,”何应钦立正转身刚一出门,宋美龄就斜起不太柔软的眼角;“您真以为戴笠能把这桩来无影去无踪的命案弄个水落石出?只怕到时不仅九泉之下的冤魂得不到安息,还得拖累一些无辜百姓遭受祸殃;你不会不知道、这戴笠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的出格行径早晚必坏大事。”</p>

    越过沙发之间的茶几,蒋中正把掌心贴在宋美龄的手背上:“多虑了夫人,我知道您因金兰姊妹的不幸遇难而心情不好,但也不能因此否定雨农为党国立下的功勋是滥得虚名;至于心狠手辣杀人什么的嘛,对于那些不习王化的边地野人而言未必不是……好了好了,别想那些瞻前顾后令人心烦的事了夫人,目前最主要的为无辜死难的浮萍讨还血债。”</p>

    宋美岭把从鼻孔吸进的悠悠长气慢慢吐出,随着一丝满含歉意的微笑浮上脸庞,她的语气软了下来:“对不起呀、达令,看我、您身为一国之领袖,居然让您为一民间女子的事操心。”</p>

    “夫人哪里话,”蒋中正说,“您身为党国第一夫人,能跟一民间女子结下如此深厚的姊妹情谊,这是恐怕前无古人、也许后无来者的传世佳话;此等胸怀,绝非‘母仪天下’之类的美誉所能尽致;光凭这一点,中正都要将此案纳入特别国事办理。”</p>

    宋美龄深感欣慰地点了点头:“难为您了,达令;对了,要不要知会周恩来一下?”</p>

    “不必了,”蒋中正将伸向茶杯的手停在空中,“免得红岩村那帮人又讥笑我小题大作。”</p>

    </p>

    延安,杨家岭。</p>

    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走到门口的时候、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正在与夫人江青闹口角,他进也不是,走也不好;正在左右为难之际,中共中央秘书长任弼时一掀门帘钻出头来:“还不进去,主席等你多时了。”</p>

    “这……”康生只好与他擦肩而过,硬着头皮钻了进去。</p>

    毛泽东抚案而起,目光离开了桌上的照片:“我已跟你解释过,这是埃德加.斯诺刚寄来的。”</p>

    江青寸步不让:“埃德加亲自送来的又怎样,我看你是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就是忘不了她。”</p>

    “你!”毛泽东将拿起的火柴扔回桌上,把未点火的烟卷拔离嘴唇;“忘不了又怎样,她是我在井岗山时的患难之交、是我在长征路上的脚与手、是和我风雨同舟多少年的妻子,轻易忘了她、我还是人吗?你、你给我出去。”</p>

    “你……”江青气得脸色煞白、巍峨的胸肉抖如惊涛,“竟然叫我出去?”</p>

    毛泽东一撇下嘴皮,脸上的肌肉就扭起了疙瘩:“我要工作,这点魄力都没有、我当什么主席,我拿什么跟日本人玩,我还用什么跟蒋介石斗?”</p>

    “少用大帽子压人、本女子不吃那一套,”江青眼角微斜,“若不是国民革命军在正面战场上顶着,那土肥原怎会把你放在眼里。”</p>

    “啊!”康生吓得脸色如土、唯恐这位刁蛮的表妹再吐出什么泄露绝密的字眼,他抹着冒汗的脑门、急忙上前圆场;“好了好了、江青同志你也少说两句,有什么不如意的那、那个到了夜里再……”</p>

    “你少和稀泥,我不怕。”江青抬手把他推开,“以集团的角度、他是主席,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但在家里他是丈夫、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不怕。”</p>

    毛泽东气得鼻子向南嘴朝北:“你这个演员,再瞎编台词我休了你。”</p>

    “好啊,”江青拍了桌面一掌,“你日思夜想的不就是怎样才能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吗,好、我成全你,你现在就写休书、写了我立刻就走。”</p>

    毛泽东终于恢复了气吞山河的英雄本色,天大的巴掌握成山大的拳头、咚的一声擂在板桌上,仿佛太阳扎进了太平洋:“来人,把她给我轰出去。”</p>

    呼啦一下涌进两个腿挂短枪的警卫员,一左一右、却不敢动手。</p>

    江青却笑了:“这就是身为集团主宰和一家之长的德性,在全国百姓面前高呼抗日的口号、却躲在穷山沟里做土皇帝,在新妻面前说此生终得一知音、新愁旧怨如梦醒,实又昼夜思念贺子珍。”</p>

    毛泽东大吼:“轰出去。”</p>

    两个警卫胸脯一挺,架起江青的胳膊就往外拖。</p>

    “这!”康生摊开两手,脸色发白地跟在警卫员身后走了两步,又摊着双手转身、目瞪口呆地面对毛泽东;“这?”</p>

    “这什么这,”毛泽东把贺子珍的照片扫进抽屉,余怒未消地盯着康生;“这就是你的表妹、真没家教,人家贺子珍是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她吃哪门子酸醋,哎、这个江青呐。”</p>

    康生苦苦一笑:“她父亲只是个穷木匠、哪能有什么高标准的家教水平,主席你伟人风范肚大量宽、岂会与她一般见识;再说,这不说明她爱你爱得太深吗,爱之深而恨之切嘛。”</p>

    “爱我太深?”毛泽东脸上的肌肉开始活跃,“这倒也是,可就算没有母仪天下的丽质、也不该不顾影响嘛,你看她……算了,看在你对我忠心的份上、我不与她计较。”</p>

    康生转忧为喜:“主席所言极是,可凭她的明星脾气、您刚才的态度……”</p>

    毛泽东的手离开下颌:“唔,我怎么忘了她是明星;叶子龙。”</p>

    秘书叶子龙闻风而至:“主席?”</p>

    毛泽东将点烟燃剩的火柴棍轻轻吹灭,鼻孔里喷发着从口中吸进的云雾:“你去邓颖超同志处一下,请她去安慰安慰江青同志。”</p>

    “好的主席,我这就去。”</p>

    望着叶子龙掀帘离去的背影,毛泽东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这个江青呐、怎么越来越像贺子珍,鼠肚鸡肠;如此下去,还让我怎么工作。”</p>

    “这个,”康生的眉头挫了两下,却又找不出适当的言词;“爱情嘛、总会使人的心胸偏向狭隘、自私。”</p>

    毛泽东把烟头猛的摁灭:“要实现共产主义,看来必须彻底铲除爱情。”</p>

    “这!”康生的五官错了位,“那不乱伦了吗?”</p>

    “没有了爱情可以组成革命同志革命伴侣、怎么就会乱伦,”毛泽东解释,“连小资产阶级情调都都革不了还革什么命。”</p>

    “对。”康生两眼雪亮、似乎早有同感,“我们运转的是从枪杆子里横空出世的政权、动脉中流淌的是空前绝后的新鲜血液,前人的言行我们决不效仿、我们的创举要使后人无法模仿,所作所为理所当然是鹤立鸡群独竖一帜。”</p>

    毛泽东笑逐颜开:“懂我人是康生,可是我的情报部长社会部长、你的工作没做好呦,还不知道漏洞出在哪儿吧?”</p>

    “滇中腹地。”康生的头不再高昂,“主席,您说的是狄浮萍惨案吧?”</p>

    “什么惨案,”毛泽东把桌上的一叠报纸抓起又砸下,“祥云米甸,一个在地图上连标签都找不到的穷山沟、居然也把是非闹剧演上了政治舞台、也想左右让谁为王的权力,也不想想、由得了他门吗;这位狄浮萍是什么人品,她在你的小本子上吗?”</p>

    “这正是我急于向你报告的大事。”康生从兜里掏出一页纸浅,“狄浮萍、三十二岁,祥云县黑风箐财主狄霸山之女、凤凰巢绅士安松之侧室夫人;因在天府之国经营绸缎而发迹、并在抗战初期之抗战募捐活动中向国民政府捐赠美金两千万……”</p>

    “哗众取宠。”毛泽东插了一句。</p>

    “主席英明,你的揣测一点不错。”康生的目光飞回纸上,“深受广大民众的诚心赞誉和蒋中正夫人宋……”</p>

    毛泽东纠正:“婆娘,什么夫人。”</p>

    “是。”康生的脸上飘过一丝惶惑而尴尬的笑容,“蒋介石婆娘宋美龄的赏识,之后、多次向国民党捐献巨额资金;一月前回乡探亲,三天前在凤凰巢村口被暗杀、案因正在……”</p>

    “火速破案!”毛泽东大吼,“无论什么人所为、都必须以杀一儆百的效果严惩,如果因此将破坏抗战的帽子扣到中共的头上,康生、我饶不了你。”</p>

    “是是是是,”康生额冒细汗,“我立即命令乔德迈和爱新觉罗.萧蔷两同志赶回滇中,火速展开刀响菜烂的侦破;但是、主席,倘若凶手是蒋家的人,我们何不留着活口做点&#25991章?”</p>

    “你真……这才像你。”毛泽东睁大笑成一条缝的双眼,“说心里话,像狄浮萍这类、把美名和好处总给国民党的资本家就该决不手软的……可现在不是时候,否则我们会失去民心。”</p>

    “我也这么想,主席。”</p>

    毛泽东擦燃一根火柴:“快去,别叫好处让蒋介石抢了先;告诫派去的同志,别忘了发挥播种机的作用。”</p>

    “是。”康生挺腰敬礼,“一定要把我党的美名撒遍山山水水。”</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