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燃烧的世界

正文 第八章 强攻!(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华约中欧方面军司令部。</p>

    过去的12个小时可能是奥加尔科夫元帅一生中最难熬的时间,不,应该说从进攻发起前12个小时开始,就已经是他一生中最难熬的时间了。奥加尔元帅彻夜未眠,一直坐在司令部的办公桌前,凝视着墙壁上挂着的巨大的中欧军事地图,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进行着华约如何进攻,北约如何防御的战争预演,一直到战争爆发的那一刻。</p>

    “据评估,现在北约在联邦德国的各个军用机场损毁率平均为21%,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空军,但北约空军的快速机动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驻扎在英国和西班牙的美国空军已经投入了中欧天空中的作战。”</p>

    奥加尔科夫元帅仔细聆听参谋人员的汇报,并不时在自己面前的军事地图上作标注。作为苏联新军事革命倡导的第一人,奥加尔科夫元帅非常重视空军的作用,这与苏军传统的将空军作为陆军的辅助力量的作战理念大为不同。</p>

    “以远程航空兵和弹道导弹对敌纵深内的战略战役目标进行不间断打击,尤其以重创或者摧毁敌空中力量为首要目标,进而瘫痪敌后勤保障体系,最后依靠庞大的地面部队粉碎敌主战集群,分割其战略机动后备力量。”这就是奥加尔科夫元帅针对北约中欧集群所制定的作战预案。</p>

    “我们在战争初期即大规模动用空军的做法是对的。”奥加尔科夫元帅依然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但我们小看了北约空军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防空力量。我们的损失比起所取得的战果来,显然并不让人满意,我们的精确制导武器使用比例太低,还有,我们也没能对北约实行彻底的电子压制,致使北约的防空导弹阵地一直能够对我们的攻击机群进行有力的还击。”</p>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仔细聆听他们顶头上司的训导。</p>

    电子和信息,正是当年奥加尔科夫元帅倡导的新军事革命的核心所在,为此他曾经组建了一个师级的数字化实验部队,可惜随着他被赶出总参谋部,这支数字化实验部队也寿终正寝了。此时此刻,奥加尔科夫元帅一定想起了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此时他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这次战争,让苏军的缺点全部暴露出来,借以说服国防部和总参那帮冥顽不灵的卫道士,让他们明白信息化战争的时代来临了。</p>

    “我刚才说的都记下了吗?”</p>

    “记下了,元帅。”速记员恭敬地答道。</p>

    “好,呈递给克里姆林宫。米洛诺夫上校同志,请继续汇报。”</p>

    当安德烈夫看了奥加尔科夫元帅的报告后,笑着对身旁的雷日科夫说:“看,我们的元帅总是这么急躁,战争才打了12个小时,他就迫不及待将总结呈上来了。”</p>

    在司令部,参谋人员继续汇报道:“在整条战线上,我们的军队已经先后夺取北约不少的外围阵地,在其中某些地段获得了重要突破。其中,在荷军防区的突破最为成功,目前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和波兰第1集团军已经在分批渡河,联邦德国第1军和英国莱茵集团军已经在我军强大攻势下被迫后撤至威悉河以西,比利时第1军已被我重创......”</p>

    “第3突击坦克集团军现在什么位置?”奥加尔科夫元帅突然打断米洛诺夫上校的汇报。</p>

    “元帅,第3突击坦克集团军目前在联邦德国第1军的正面,但还没有渡过威悉河。”</p>

    “很好!”奥加尔科夫元帅突然用拳头敲在桌子上,“通知伊万诺夫中将同志,第3突击坦克集团军立即南下,嵌入比利时第1军和北约中央集群防区的结合部,向吉森方向发展进攻,务必将北约北方集群和中央集群切割开,民主德国第5集团军前置接替第3突击坦克集团军的位置!”</p>

    动作最快的依然是苏军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和波军第1集团军,这2个集团军在舟桥部队的帮助下在4个小时内就全部渡过了威悉河北段。以一个摩步团组成的先头部队向奥尔登堡方向突进,与同样抵达这一地区的荷军增援部队遭遇。</p>

    “先头部队报告遭遇荷兰军队,位置在代尔门霍斯特以西10公里处。”</p>

    “应该是荷兰第1军的主力部队,他们赶到了。”哈巴耶夫中将的脸上透着猎手看见猎物的兴奋,“把他们全部消灭!”</p>

    荷兰第1军的全部编制为3个机械化师,战争爆发之前在联邦德国驻扎的是其中的一个旅,其余部队全部驻扎国内。此次赶赴而来的正是第1军的主力:第1和第4机械化师(另有一个第5机械化师是架子师,需动员)。</p>

    确定了对面荷军的规模和位置后,哈巴耶夫中将立即下令苏军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和波军第1集团军展开进攻队形,以至少4个坦克团的兵力在宽大正面上向荷兰第1军发起攻击,而且这种攻击几乎连续不断,是典型的机械化波次攻击。荷兰第1军在抗过华约前一波攻击之后立即发动反击,却往往刚好撞上华约的第二波攻击,结果就是荷军进行的所有反击都在华约连续不断的进攻下夭折。这种高强度、高速度和连续不断的进攻正是苏军“大纵深战略”的精髓。</p>

    此时,在威悉河中段,苏军第20近卫集团军和民主德国第5集团军已准备强渡威悉河。</p>

    一座横跨河流东西两岸的大桥被拦腰炸断,断裂处被爆炸产生的高温烧得漆黑,残存的桥墩上洒落着各种碎石、钢筋碎片和烟尘。</p>

    英军在撤退到威悉河西岸后立即出动2架“狂风”式战斗机以8枚精确制导炸弹将这座桥梁拦腰炸断。</p>

    企图保护桥梁的华约MIG-23战斗机来迟一步,只能失望地盘旋在半空,俯视已经断裂成两段的大桥。</p>

    在大桥的两侧,华约舟桥部队架起十几条舟桥,令华约的坦克和步兵战车源源不断抵达对岸。这一切都被远处埋伏的英军地面观察员纳入眼中,并通过携带的单兵无线电台汇报给了司令部。</p>

    “将军,我们应该立即对河岸一带进行炮击。”威廉少将果断建议。</p>

    “你的建议很正确,威廉,但是仅仅是炮击还不够!”费舍尔中将突然提高了声贝,“反击!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打一次反击,出动空军和装甲部队发动一次强力的反击!”</p>

    </p>

    一枚接一枚的SA-6防空导弹腾空而起,以高达2.2马赫的速度直刺蓝天,各自追杀着自己的目标。天空中多达上百架的英军“狂风”战斗机和“美洲虎”攻击机正在对渡河的苏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击。</p>

    其中一枚在距离地面300米的高度咬住了一架英军“狂风”战斗机。飞机凌空解体!爆炸的火光在傍晚的空中格外耀眼。</p>

    “泰勒!不!”本森少尉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喊,“你们这些杂种!”目睹自己战友的飞机被凌空打爆,本森少尉感到一股巨大的悲愤几乎快要撑爆了他的胸腔。不过所幸悲愤并没有让他失去冷静和理智,他很快通过机载雷达告警接收机探测到SA-6雷达车的辐射源。SA-6导弹发射车上并没有安装雷达,因此只要摧毁雷达车,就可以让一个导弹团的导弹都成为瞎子。</p>

    通过机载计算机获取了SA-6雷达辐射源相关参数的AS-37反辐射导弹从“狂风”战斗机的机翼下迸射而出,准确命中一辆SA-6雷达车,爆炸的火光和烟雾顷刻间将这辆雷达车吞没。</p>

    “尝尝厉害吧!该死的俄国佬!”本森发泄般大喊。</p>

    “干得好,少尉,现在看我的!”另一架“狂风”战斗机突然降低飞行高度,向河上的一座浮桥飞去。浮桥四周不断有炮弹落下,在水中炸起5米多高的水柱,而浮桥上的苏军坦克则从容地依次开过。</p>

    “小心点,科林!”</p>

    “我们的炮兵就不能打准点吗?”科林嘀咕了一声,打开飞机上的激光目标指示器,激光束投射到浮桥上反射回来被激光制导炸弹上的“寻的器”接收。控制系统很快换算出目标的相关参数,科林随即按下投弹按钮,两枚激光制导炸弹自机身下脱落,通过飞行舵不断调整航向,刚好落在浮桥的中央。浮桥当即被拦腰炸断,一辆正在浮桥上通行的苏军T-64坦克被巨大的爆炸冲击得抛飞起来,然后落进河里。</p>

    “过瘾!”科林哈哈大笑起来,可就在这时机上的告警装置发出了尖锐的叫声。科林大惊失色:“我被锁定了!”</p>

    “小心,科林!”本森发现了一架MIG-29出现在附近,就在他喊出这句话的同时,MIG-29的机翼下火光一闪,一枚R-73以惊人的高达55°的离轴发射角破空而出,在空中划出一条巨大的弧线后击中了科林。科林的飞机在巨大的爆炸中轰然解体!</p>

    本森调转机头,却赫然发现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密密麻麻的MIG-29、MIG-23和MIG-21战斗机。</p>

    “见鬼!他们太多了!”</p>

    “整个天空都是米格机!”</p>

    频道中杂乱无章地响起英军飞行员们的惊呼。</p>

    “就像碰到了蜂巢,迎面飞来成群的黄蜂一样,那一刻,我几乎认为我不能活着回去了。”本森少尉后来回忆道。</p>

    惨烈的空战开始了,英军的F6“闪电”战斗机和F-4K“鬼怪”战斗机立即投入作战。双方的空空导弹在空中来回穿梭,导弹尾部喷出的白色烟雾在天空中拉出一道道的线条,几乎织成了一个网状。不时有飞机被凌空打爆,像烟火一样绽放在傍晚的夜空中。英军战机在进行空战的同时仍不忘向地面上的苏军进行攻击,导致苏军地面部队蒙受了相当的损失。</p>

    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苏军米格机群终于逐渐压倒了英军,投入作战的英军各个飞行中队开始撤离交战区域。</p>

    值得一提是的一度认为自己回不去了的本森少尉,他在这次交战中摧毁苏军2辆雷达车和1个导弹发射架,并击落了一架MIG-21。此后,他因在战斗中的优异表现荣获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p>

    空中打击进行的同时,英军的地面进攻也展开了,6个装甲营的兵力被作为反击的第一波力量投入使用。可是英军的地面进攻从一开始就进行的很不顺利。当时苏军已经有约一个团的兵力先期渡河,并向河岸以西纵深拓展了3-4公里。英军炮兵向河岸一带实施炮击的时候,苏军第20近卫集团军司令舍瓦中将立即下令各师属炮兵以及军属重炮兵旅对英军炮兵实施反压制,在河岸以西纵深5-15公里的范围内形成弹幕。进攻的英军装甲部队还没有和苏军地面部队交上火,在冲锋的过程中就遭到了苏军强大的地面炮火的打击,损失高达25%,纵深内的多个隐蔽火力点和炮兵阵地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毁伤。</p>

    随着苏军炮兵对英军炮兵的有效火力压制和空中形势的转变,费舍尔中将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英军这次的反击就这样偃旗息鼓了。</p>

    2个小时后,苏军第20近卫集团军及其右翼的民主德国第5集团军全部渡过了威悉河。苏军第3突击坦克集团军在稍晚时候也渡过了威悉河南段,向北约北方集群和中央集群防区的结合部实施穿插。</p>

    </p>

    联邦德国,魏森博恩北部郊区。</p>

    “中士!中士!让你那组人给我快点!”梅兹中校站在一个土丘上,冲着离他十几米远的一名中士吼道,“别这么慢吞吞的,你想等俄国人来了再挖战壕吗?!”</p>

    “是,长官!”满头大汗的中士赶紧抬手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转身吼道:“快!罗宾斯!战壕要挖深一点!使出你吃奶的力气,你没吃午饭吗!?”</p>

    他们隶属比利时伞兵突击团,战争爆发后,这支突击团一直作为北约的战略预备队没有投入作战,因而保持了完整的建制。苏军第3突击坦克集团军渡过威悉河南段后,和比利时第1军爆发交战,暴露了其突击方向。然而此时比利时第1军已经遭到重创,其中有一个机械化旅战斗减员已接近4成,实在难以抵挡苏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为此罗杰斯将军果断动用这支战略预备队,抢先将他们部署在苏军第3突击坦克集团军的必经之路上,希望他们能够最大限度迟滞苏军的推进。是的,是“迟滞”,不是“阻止”。本来就没有人指望靠这一个团的兵力来阻止苏军一个集团军的推进,他们的任务,是竭尽所能迟滞苏军,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p>

    “第2队营!火力隐蔽点和观察哨的位置再拉开一点!向第1队营学学!”</p>

    “是,长官!”</p>

    梅兹中校从土丘上跳下来,一边巡视阵地一边发出训令。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正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因为在不少人看来,他和他的部下就是来送死的——事实上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p>

    “至少拖住俄国人三个小时!”梅兹中校心想,“即使全团阵亡也......”</p>

    这时,天空中出现2个黑点,且越来越近。</p>

    梅兹中校举起望远镜一看,是两架飞机,细长的机身,机翼为可掠变翼:“俄国人的MIG-23!我们暴露了!”显然两架MIG-23也发现了他们,只见MIG-23迅速降低飞行高度,抛射出大量的热源干扰弹。</p>

    “他们干扰了我们的导弹!”比军发射的肩抗式防空导弹被干扰热源吸引,连续好几枚偏离了目标。用固定翼飞机大量抛射干扰热源以干扰敌军的肩抗防空导弹,这是苏军从阿富汗战争中取得的经验。</p>

    MIG-23没有恋战,只是对着地面上的比军发射了一通火箭弹后扬长而去。</p>

    “就算他们没有抛射干扰热源也很难击中。”梅兹中校摇了摇头,“他们的高度在2500米以上。”</p>

    苏军已经发现了他们,证明他们的阻击不再有任何突然性了,接下来的交战只能是硬碰硬了!</p>

    “来了!俄国人的坦克!”负责观察警戒的比军士兵发现了远处滚滚而来的苏军坦克,少量的T-80和T-64坦克,大量的步兵战车,苏军这次是以摩托化步兵为主力打前锋。与此同时,大量的炮弹开始落到阵地上——像雨点一样的炮弹!弹道几乎垂直,炮弹落地爆炸毁伤范围在30平米左右,是苏制152毫米榴弹炮!密集的炮弹争先恐后轰击着这块小小的反坦克阵地,灰白色的浓烟覆盖了整个阵地,震破耳膜的巨响和让大地也震颤的冲击波让人感觉用不着苏军的摩托化步兵冲到眼前,只需这种程度的炮击,就能把这块阵地彻底抹平。</p>

    梅兹中校掏出佩戴的9毫米勃朗宁手枪,朝天开了一枪,大吼了一声:“战斗!”话音刚落,一发榴弹落到他的面前,将他整个人炸得粉碎。模糊焦黑的血肉混合着飞溅的泥土洒落到战壕各处,这位中校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之前死在阵地上的承诺。</p>

    这是战争爆发到现在北约军队最为悲壮的一战。这支比利时伞兵突击团以寡敌众,面对绝对优势的苏军坦克部队死战不退,无一名逃兵,最后全团覆灭。</p>

    尽管他们只坚持了不到一个小时。</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