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幺妹

正文 第 2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我不知道你们在那边过得好不好,这些纸钱都是我自个亲手裁剪的,这些天都烧了,就只剩下这一点了。”

    “我会在路人给人看病,会做些善事,也会惩罚一些坏人。你们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但我知道我一定会回来的。”

    “我会游历四方,我不知道武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天大圆满,但是我想试试,能不能再次突破,我想试试,大圆满之后是什么,我想试试,武道之后的境界是什么感觉。不管怎么样,我会用心的。要不,我今生不知道该怎么样活下去,我不知道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意义。”

    “对了,也许我还会如爷爷你所说的,找一个好媳妇,生一堆娃。”

    “爷爷,爹,娘:我走了,这壶酒,你们慢慢喝吧。我以后会来看你们的!我一定还会回来的。”余风拿起酒葫芦把里面的酒倒在坟前的三个碗里,满满的三碗。

    坟烧完最后一张纸钱后,对着二座小坟说了一句:“我走了。”最后回头望了一眼,一直走往山下。

    回到二人住了十余年的地方,整理着张老生前的余物。而张老这里留下最多的就是那下处理好的药材。张老的衣服已经烧了,让它们陪爷爷而去吧。

    余风心里想;然后把地下的最后的一坛子酒挖出来。一个人坐在门口看着这片最熟悉不过的土地,一口一口的灌着这能呛出人眼泪的烈酒。

    想着这十余年来发生的一切一切。还记得第一次给爷爷做饭时他那满脸的笑容;还记得第一次他单独给病人开方时爷爷那眯着眼睛摸着长胡须透出的喜悦;还记得他第一次被瀑布冲下时爷爷眼中闪现出的不忍与心痛;还记得爷爷知道他的武学达到先天大圆满时的狂笑。。。点点滴滴。。。爷爷,我依然记得。

    不知不觉中,一整坛酒就这样喝完了,余风叹了口气,开始蹒跚着微醉的脚步,收拾着一些即将远去所要带的必须品。必须趁着这醉意走,要不,余风担心自己再也不敢走。

    他把一些最珍贵的药材整理好放进包裹里,再把一套换洗的衣服和一套针炙用的银针也放在里面,背在背上牢牢地打上一个结。随后拎起以前张老打酒用的葫芦,揣上所有的铜钱,锁上大门。

    。。。。。。。望大家点下〃加入书架〃收藏;发张推荐。。。。。。。

    第一卷 以武入道 第四章 济世救人

    更新时间:2010…8…17 9:46:56 本章字数:3370

    皎洁的月光如一层轻纱洒在大地上,一份如水般地宁静荡漾在整片天空,只有偶尔一二只野兽的叫声传徘徊在这空寂无人的野外。一座荒废的小草庙里面,从门外可以看到有堆火光正在闪着,那些枯柴所燃起的黑烟熏着这本就乌黑的小庙,而庙里那樽残破不堪的神像好像正低头注视着火堆旁边那位身着青衣专心烤着野兔的少年。

    这少年正是四个多月前离山远行的余风,他自九江出发,一路走过德安、南昌、崇仁、泰宁到现在的南平。而他这个月的目的地是福州。四个多月的单人远行,让余风脸上的那份稚嫩早已消失,反而多了一份在他那年龄不应有的沧桑。

    这段时间里,有一半时间是在郊外野宿的,只是在路遇一些比较的城镇才会进去休息一二天,顺便为一些交不起诊金的穷苦人家治病。而他自己现在身总共才几个铜板,要不是舍不得用,早就身无分文了,不过余风倒也不在乎这个,因为他大多数的夜晚都是在路上过的,遇水下河抓鱼,遇山则逮一二只野兽,有多的还可以做成干粮。

    而余风也一直没有放弃武学上的修行,虽然张老一直称之为天纵奇才,但他知道,世上没有什么真正的天才,只是看人是否用心。自己有了这种天赋,又何不让自己在这基础更进一步呢。

    每天晚上休息的时候尽管很累,但是也从未睡觉超过一个时辰,都是以打坐调息洗却疲劳。虽然没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他能感觉到自己在一步步走向另一个不为世人所知道武道修行。

    这种感觉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不止是对触、听、嗅、视上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精神上的增长。就如以前对着的是一池被风吹皱的水,而现在就像是对着一江没有浪花的湖,照现万物纤毫毕现,一览无馀。

    余风小心翼翼地把那只野兔烤好,撕下一只厚实的兔腿,慢慢咽下,心里想着虽然自己的修为大有进步,但其实已经陷入一个难以知晓的瓶颈,很难很难再次跨越一个台阶。

    他并不奢望自己能快速突破,可是自己却找不到那突破的方向,张老已经去了,没人能指点他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何况就算是张老还在,他也不一定能知道自己修行的方向,因为自己的修为在一年多前就远超张老,张老自己对这方面的经验也并不适用于他。

    余风其实远行的目的还有一个,就是希望在游历四方的时候能够遇到一二个传说中的高人稍微指点他一下。可惜四个多月来,见过不少的人,也有几个身怀武功的,相比起来自己才像是游戏江湖的高人,更别说让人来指点他。

    远方一片迷茫,唉,不知道路在何方。明天就可以到达南平了,希望在边可以有些收获。吃完烤兔后,余风稍微整理一下自己便又开始打坐。

    南平城墙建于宋末元初。城墙东西长,南北短,周围九华里,高二丈五尺,厚六尺,城垛二千四百余,城门有十,明代改为九。墙门有东门、建小门、延小门、延大门、南门、西门、北门等,城墙砖上有阴印楷书“延郡城砖”四字。

    抬头望了一眼那城墙,已经很残破了,记得爷爷好像教过他一首写南平的诗《延平城》:“突兀孤城石作梯,酒帘摇曳路东西。一番白雨涨溪壑,两岸青山啼竹鸡。”应该是明朝的刘璋写的吧,余风自嘲的笑了一下,拉了拉肩上的包裹便进城去了。

    在路过城门的时候余风看到一张求医的布告,应该是南平的大户人家贴的,一般人怎么可能在入城门口贴这种求医布告。只是路过时瞄了一眼,他便记住那大户人家的地址所在。心里想着等下去看看,自己的钱早快花光了,说不定还能去赚上点路费,小孩和老人最容易得病,应该不是一般的病,那布告已经有些发黄了,这么久还没人撕下,肯定有些棘手。

    在城门不远的的饭馆吃了一晚素面,打了半葫芦酒,将身上的钱全花光之后,余风这才起身拿起包裹向刚刚看到的那户李姓人家走去。

    果然是大户人家,随便问了下人就知道他的家所在。余风在一座府院门口停下,这门口摆着一对大石狮子,红漆的大门,门匾上写着李府二个大字,左右各挂了一盏灯笼。

    他上去和那家仆说明来意,那家仆看了余风一眼,像是不太相信李风这年龄就能治好自家小少爷的病,但也不敢多说什么,让余风稍等便去内院通报老爷一声。必竟他也知道自家少爷已经病了快十天了,全城的稍有名气的医生全看过,都没能治好,这种时候还把医生往外赶可不是他能做的了主的。

    “这位小哥你可是来给我儿治病的,快请进!快请进!李义,还不快去上茶!”随那家仆而来的还有一个中年人,一脸急切之意,这些天他心里一直不是滋味,苦透了。

    他府里虽然妻妾不少,可也就这一个儿子,八九天前从外面回来当晚就病了,至今也不知道请了多少医术高明之人,可到现在,病反而越来越重了。好不容易有个外来的游医,虽然看起来年龄小了一点,谁又能肯定他没有惊人的医术呢。所以这中年才这般急切。

    那李老爷把余风请进屋去之后,立马有下人奉上二杯上好的云雾茶。

    “小哥贵姓啊?不知道小哥师从哪位名医?鄙人姓李,托大一辈小哥叫我一声李伯就是。”李老爷虽然心里托着一盏茶,但对喝茶却全无心思。

    “免贵姓余,李伯不必如此客气,叫我余风就好。我是从小和我过世的爷爷学医的,他虽然并不是出名,但一身医术却是极好的。若是李伯放心的话我们还是先去看看病人的好。必竟还是看病重要。”余风虽然不喜他一上来就问到自己的爷爷,但是还是告诉了他。

    “好,好,小哥才客气。这样我们还是先去看看小儿吧,他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都快十来天了,不怕小哥笑话,我心里揪着痛啊,要是小哥能治好我儿的病,我一定不会亏待你的。小哥我们这边走。”李老爷一听余风现在就要去给他儿子看病,心里又是一喜,因为这样看起来这眼前的年轻人更是不一般,要是没点拿手活谁会这么早就去露自个的底,李老爷一生也会过不少的人,对这点儿人心的把握还是有些。

    余风随后和李老爷来到东厢的房间里的床边,看到花雕床上躺着一位已经睡过去的十六七岁少年,那少年满脸苍白。李风掀开被子拿去那少年的手为他把脉,又看下了他的脸色和眼眼。随后好像发现了什么,把那少年衣衫褪下一部分发现他身上果然不出所料有部分红肿。

    “李伯,他是什么时候开始病的?病之前有说些什么没有,还有他病之前有没有去过什么地方?”余风放下少年的手,眯着眼睛一会儿对李老爷问道。

    “这孩子是八天前晚上病人,中午和一些狐朋狗友出去游玩,下午回来时还好好的,晚上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病了,回来倒没说什么,只是说有点累,吃完晚饭后就睡了,但是当夜就喊难受。”李老爷思索了一下说道。

    “这八九天来我也不知道请了多少医生,可这孩子的病一直没见好,前些天他还能下床吃些东西,可这一二天也就醒来时喝了点水,东西吃下全吐出来了。小哥你帮我仔细看看这孩子病还能治吗?”李老爷说着说着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李伯别急,他是不是回来当天晚上痒痛,、发热、头痛、恶心,第二天这儿皮肤红肿,而且是在三四天前恶心的状态越来越严重,并且开始有呕吐的迹像,到昨天和今天不管吃什么都吐?”余风习惯性的把摸了摸自己的鼻子问道。

    “是啊是啊,这孩子当晚一直说头痛,身上就痒,第二天发现这儿全肿了,这些天经常吃了就吐。”李老爷一听余风能准确的说出这些症状有些欣喜。

    “幸好才八天,这我能治,其实这不是病,他是中毒了,他是被一种红背蜈蚣咬的,你看这,这口子很小,这种蜈蚣咬然当时并不是很痛,也只痛一下,最多有些痒而已,但后来的症状就和你儿子一样了。”余风想了想说道,然后又自言自语。“只是这种红背蜈蚣在这边很少出现,几乎都是生在南边啊。”

    “小哥你能治,这真是太好了,我儿子病终于有救了,小神医真的我们家的救星啊。”李老爷一听余风能治这病也从小哥改口小神医了。

    “李伯,幸好没过多久,要是再过几天,等他这儿被咬的地方变蓝了那就是神仙都难救了,这几天你要好好准备点补身子的东西让他吃,我等下给你开二个方子,一份袪毒,一份培元固体,你让下人按着药方去城里抓药。我先用银针替他清一些毒,要不药吃了他还是会吐出来的。”余风指着那被咬已经红肿了一大块的地方对李老爷说道。

    “好的好的,一切听小神医的,遇见小神医真是我儿福大命大啊,小春,拿纸笔墨来,让小神医开药方。”李老爷听余风说的这么有把握也心情开朗起来。

    。。。。。。。望大家点下〃加入书架〃收藏;发张推荐。。。。。。。

    第一卷 以武入道 第五章 夜有贼人

    更新时间:2010…8…17 9:46:56 本章字数:3302

    开好方子后余风随后拿出爷爷留给他的银针,点了那少年的睡穴,用火把银针烤了下开始为那少年祛毒,在他精纯的内力下一滴滴黑色的毒液被逼出来,然后让下人小心翼翼的把那毒液擦去,才一会儿那少年的脸上已经现了一份年轻独有的红润。这让李老爷一家子看到都是惊奇不已,直道遇到了神医。

    五天过去了,余风每天都给他施针祛毒,那个叫李祥的少年除了身子还有些虚弱外已经全好了,这五天余风一直住在李府中,因为治好李家少年的病,也让他的名声才几天就在南平人中口声相传。

    每天都接待一些南平慕名而来的病人,虽然都是一些头痛腰酸的小毛病,但因为小少爷的病渐渐好转,李府上下都高兴的接待了他们,还专门理了一个小院子出来让他好为那些天看病。

    初一的晚上没有月亮,一片漆黑,余风把包裹整理好,熄了灯,就是在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在眼里也如白昼一样明亮。他拿着那个进城时来打的半壶酒,坐在门前慢慢的饮着酒,想着叫那李祥的少年病已经好了,明天就开始新的行程吧。不知不觉中发现葫芦已经再也了倒不出一滴酒来。

    叹了口气,然后他就坐在那儿静静调息,三十六个大周天后,已经是深夜了。余风正准备脱衣休息,耳朵动了一个,然后从他心里出现在一个画面,一个身穿上黑衣的人翻过墙头,轻巧的挪移着身子朝着他这间院子走来。余风能清晰的‘看到’这黑衣人身上的一只木匣子里面装着一条蜈蚣。

    “哦,不是找我的?这事果然不简单,我说听爷爷谈到红背蜈蚣时说那只在南方的深山里才会有的,除了一些少数南蛮没人会驱使。就说这种毒物怎么就在南平出现了。”余风见那蒙面人突然转了个身,悄悄朝着他旁边的那个小院子走过去。那个院子正住着李祥,就是那个被红背蜈蚣咬伤的少年。

    看这黑衣人对这李府的熟悉,应该是打这好久的主意了,不知道李府中人和他有什么怨仇,竟然三番五次下毒手。余风悄悄的跟上去,对这种三脚猫的货色他当然不必担心被发现,只是很悠闲的背着手看着这人到底想干什么。

    黑衣蒙面人用一把薄刃插在门缝里,只听的很轻的‘喀’的一声,他就熟练的把门弄开了,进去后他又返身小心地把门关上,完全不知道在身后一直有个人随着进了屋。他来到床前伸手就点了李祥的哑穴,然后用那薄刃架在李祥的脖子上,把李祥弄醒,想必他以为自己控制了全部局面,事情再也没有变数。

    李祥睁大着眼睛看着拿刀架子脖子的黑衣人,嘴里却不管怎样都喊不出声音。黑衣人压低着声音阴森的笑着:“小子,前些天你命好,被老子的红背蜈蚣咬了没有解药密方还能被一个小游医治好,我看这次你怎么再活下去。老子要让你李家就此断子绝孙,我看那个李仁和还能天天笑着。就是那个小游医我也要让他死去,谁让他坏老子的好事,先死儿子再在家里死了一个外人,李府,完了!”说完他正准备下刀。

    然而他手中的利刃再也插不下来,从后面可以看到他的身上插了三根闪闪的银针。正是余风出手。他挥手解开李祥的穴道。摸着他的头说:“好了没事了,把家里人叫起来,别忘了叫人拿条结实的绳子来。”

    “先生,你…”李祥一时谔然,一下子地狱到天堂。

    “我睡的晚,他也太不小心了,被我跟着拿下也是正常,快点去喊人吧。”余风摸着鼻子笑道。然后把黑衣人拎到一边摔在地上,这混蛋,我一个救人的游医也要杀,先给他一点苦头吃。余风心想。

    第二天一早,余风在堂前又看到了那名倒霉的黑衣人正被绑着去送官。昨晚从李老爷口中知道,这人曾是南平的一个泼皮无赖,叫做赖三。

    以前偷过李府的东西被李老爷告了官。因此怀恨在心,也不知道这些年从哪学来的驱使毒虫这种异术,便想来报当年的仇,李老爷没想到他竟是对自己儿子下手。而且一次不成后赖三竟然直接晚上跑到府里杀人,还想连余风也一起杀了来拖累李府。这人所存心思可谓狠毒至极。

    吃完早饭后,余风便来向李老爷辞行。

    “这哪行,贤全侄连救我家小儿二命,又免我李家于大祸,帮我们抓住这等贼人,你现在就要走这不是陷我李府于不义嘛,这是直接扇我李府的脸啊。到时南平人还不知道怎么对我李府使眼色。不管怎样你得在这再呆些日子,哪怕是住一辈子也行,反正现在不行。”李老爷一听说余风现在就要走,连忙把他拉住。说什么也不让余风离开。

    余风见李老爷如此热情,一时消受不了,没办法只能答应在这再留些日子。他心里决定在这再住几天然后留书不告而别,要不人家太热情这日子可过不下去。

    那赖三被送入官府后,因为证据确凿,知道没什么活路,便为了少吃点苦,全数说出来,从开始下毒,窥伺李府,再到夜入民宅,意图携刀杀人,陷害李府的事情一点没漏,全部坦言并没什么隐瞒。这到让那县官省了不少事,直接判了个秋后处斩让赖三画押了事。

    而李祥经过这些事的惊吓后,表现也比以往好多了,断绝了和那些狐朋狗友的来往,整天呆在家里跟在余风身后,他一直欲言又止。

    余风看着他那样子有些好笑,知道这小子那天看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把赖三制服,又解开他的穴道,特别是走的时候只是随手一摔就把赖三扔出老远。那时这小子的眼都看花了。这二天来整天跟着自己一定是想学武功,可又不敢开口,因为一般人家如果什么绝活都是传男不传女,传子不传婿的,更别说随便教给一个外姓人家子弟。

    余风这些天来关注着李祥,也在外面打听了关天这李家少爷的事情,发现他并无恶迹,最多只是有些年少轻狂而已,哪个人年少不轻狂,就连自己也不敢保证。

    看他的根骨倒是很不错,虽然不是那种绝顶的资质,但比起别人还是上上之选。余风想着自己常年在外流浪,没有个固定的住所,爷爷传下来的这门清心决中不能就这样断在自己手里,虽自己还年轻,但谁又知道自己以后的事呢。于是他决定给这个李祥一个机会,只要他敢向自己开口,就传下清心决。

    于是余风在剩下的几天就全部用默写书籍。他首先将那《清心诀》写出来,旁边又附上一本注解,里面都是他平时练习清心决的经验和一些要点。在这本清心决里面并不是完全如张老所教的一样,里面加入了他自己的一些看些和疑点,以余风现在的水平,他的看法决对是点晴之笔。

    除了默写下清心决外,他还录下三门其余的内功,这些都是张老行医之时遇到的武人给的,那些武人伤病治好之后不愿欠下人情又没什么值钱物件,就直接把内心法给了张老作为诊金。余风从小记忆就极为惊人,所以张老给出这些功法让他参悟,而现在他全能一字不错的背下来。

    他将这些功法稍微修改一下其中的不妥之处便尽数记录下来,并在旁边注明什么样的人适合练习和什么不宜练习此功法,并且每本功法都有一本注解。单凭余风一本功法是什么练不出来的。对于医术他倒没有另立一本书册,因为医术所包含的东西太多,短时间办是不可能写出来的,医术一门博大精深,就连余风也只是认为自己才刚入门,不配为人师,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他不敢轻传,而余风不可能呆在李府十几年。

    在余风录写典籍的这段日子里,李祥一直在门外转来转去,却又不敢冒然打扰他。估计他在那儿转一方面是不甘心另一方面是为了引起余风的注意吧。余风每天录写累就了之后看着李祥像个小猴儿一样焦急却又不敢出声相扰就想大声笑出来。他觉得李祥的性格有些急燥,正好要这样磨磨。他倒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比李祥大四五岁,如果李祥是个小猴儿他自己也差不多一样。只是他比李祥多了一份宁静,二份成熟。

    闽江边上,一江碧水,微波粼粼。

    十多天过去后,那些书籍终于全部定稿。而余风在李祥的陪同下在江边钓鱼。余风虽然钓鱼的技术不是很好,但是一天下来也小有收获,而李祥性子急,又有心事在身,却只是钓了一条三寸来长的小鲢鱼苗,而且这还是余风提醒他拉的杆。

    李祥每次侧首看余风的时候都看见他一脸沉静的样子,自己总是话到了嘴边又不知道怎么咽下去了。都这么些天了,听院子里的丫环说,先生昨天又收拾了包裹,今天再不说没有机会了,今天一定要把事情说出来,先生拒绝也就算了,至少自己试过。李祥心里想。

    “哗”的一声,原来先生又拉出一条大鱼。

    。。。。。。。望大家点下〃加入书架〃收藏;发张推荐。。。。。。。

    第一卷 以武入道 第六章 李府收徒

    更新时间:2010…8…17 9:46:57 本章字数:3370

    落日的余晖的洒遍整个南平县城,就如给南平铺上一层金黄色的薄丝绸。

    二个少年一前一后地进行城。前面一个少年身着青衣,把双手背在身后,悠闲的走着,偶尔看看路边上的小商贩。而后一个稍小的少年身上穿着的却是上好的稠缎,却一手拿着二根渔竿,一手拎着渔篓,脸上露出大苦愁深的表情。这二人正在外出钓鱼才回来的余风和李祥。

    快到李府的时候,余风听见一句语如蚊咛的声音。要不是余风内功精深无比,跟本听不见这声音。

    “先生。。。”只见李祥低着头,通红着脸。

    “嗯,阿祥,有事吗?”余风问道。声音好像没带任何感情,其实他心里快笑爆了。小子,你终于还是忍不住要问了。他昨天故意当着那个小丫鬟的面收拾东西,就是为了逼李祥来拜师。

    “啊,没。。。没事,我只是想在问先生会什么时候离开南平?”李祥的头更低了。

    “怎么,在你们住几天现在就想赶先生走了?”余风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故意生气问。

    “先生,我没有。。。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舍不得先生走而已。我。。。”李祥一下子被这话问的急了起来,连忙辩解道。

    “哦,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可能就在这一二天吧。”余风继续装傻。

    “先生,如果,我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我是说如果可能的话,你能不能教我那晚你抓住赖三时候功夫。”李祥突然抬起头来,紧张地盯着余风问道。终于把这些憋在肚里面话说话来,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至于会不会砸到自己的脚本已经不管了。

    半晌没有得到回音,李祥的头正准备低下去的时候。

    “练武是一种很辛苦的事情,我怕你这个富家少爷吃不是这种苦,更何况你的年龄稍微大了一点,只怕你要想学好武功会吃更多了苦。而且你正当年少,不读书吗?要是想练好武功,这份罪够你受了。”余风的话里还是没有带有一丝感情。

    “没关系!先生,我不怕吃苦,我一定会很认真的,先生,请您收我为徒吧。”李祥正失望的时候突然听到余风的话,知道他有些意动,至少没有立马绝了自己的念头,这话对自己简直是如天籁之音一样。

    “你急什么,这事还没经过你父母同意,到时再说吧。”余风嘴角露出一丝难道察觉的窃笑。可以李祥没有发现而已,不过就是他发现又能怎么样,难道还能和余风对掐着干。

    “这个没问题,我们里肯定会同意的,只要是我不做坏事,家里的这些事都会听我的。哈哈,师父。等下我回去就和我家人说。”李祥大喜,连忙开口道。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李府大门口,李祥连忙跑了前去为余风领路,一脸的笑容让下人们诧异不已,但他丝毫不在乎这些,吩咐下人把渔篓拿到厨房。然后兴高采烈的跑向客堂。

    “爹,娘,我们回来了。”李祥还跑到大厅就喊道。

    这让余风看到直摇头,这少年性子还是那么的急燥。他也不去那大厅,直回自己住的小院去了。

    李祥把拜师的事一说;李老师稍微考虑下就同意了。必竟余风以如此年龄便能治好自令全城名医束手无策的怪病;甚至只是把下脉问了二三个小问题便能推测出儿子这些天的症状;并且那天晚上无声无息的生擒下赖生;身上连点灰都没有沾下。这种人岂能以面貌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