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婆媳拼图

正文 第 17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丶乙缓龋亲恿⒙硖哿耍僮邢敢豢矗氖枪饷靼。恰跋让鳌保?br />

    像什么周住牌洗衣粉,康帅傅的方便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也是江小雪不肯回他农村老家的原因,不但冷,还要受着山寨的侵袭,这次回到家,她是事先就带了许多吃的喝的回来,有车就是方便,SUV的车厢大得很,够他们放行李的。

    一家人呆在客厅说话,老太太很高兴,视线一一在两个儿子,还有小雪身上来回,笑眯眯的对他们道:“毛龙,毛虎,小雪,你们饿了吧,妈去弄点吃的,这一路上,妈都没吃好。”

    老太太有一点和小雪很像,小雪要突然意识到,会把“你妈”两个字改成“妈”她经常跟李文说说:“你妈怎么怎么了。”

    老太太哩,不管是吃饭还是休息,她习惯只招呼两个最疼爱的儿子,也是要意识到了,才会在儿子的名字后面,加上小雪的名字。

    比如这一次,老人刚到家时,只叫“毛龙,快进屋歇着。”现在意识到了,就招呼“毛龙,毛虎,小雪,你们饿了吧————”

    第三十二章 冷冷冷还是冷

    看到老太在那里招呼,小雪连忙说道:“妈,不饿不饿,你不要忙了。”后来想着老太太可能自己饿了,便识相的噤了声,老太太权当作没听见她的话,一个人笑眯眯的到东厢房的厨房里去忙活了。

    小雪文龙还有文虎一起坐在客厅里。

    他们家是那种老式的泥砖房,房间里墙灰剥落,难得的几件家具,都是小雪婆婆和小雪公公结婚时置办的,老式的红色衣柜,老式的没有油漆的八仙桌,缺胳膊少腿的小板凳,家里没什么东西,除去那几件家具,真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再加上已经好几个月没人住了,如今突然回来,虽然文虎已经努力打扫干净了,可是仍然感觉不到那种温暖的人气。

    文龙和文虎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两兄弟一直在那里用家乡话聊着,他们的家乡话,如果说得慢,小雪是能听懂的,比如“在哪里”就是“搁哪里。”比如“我”就是“俺”但是如果讲快了,她就听不明白了。

    她原先还和着他们说几句,到了后面,他们越说越快,她又冷得受不了,所以全部精神都用来抵御那北方的寒气了。

    一个南方人,如果没有到过北方,是无法想象天气可以冷到那种地步的,那种寒气仿佛是结了冰的水,从脚底升上来,一直沾满了她全身,整个人就像冻在这层冰水里,马上也会化成一陀冰了,小雪坐在旧式的残破板凳上,整个人缩在那里,像一只可怜的虾米,抱紧了自己,还是冷,热水袋早就不暖和了,她已记不太清,她跑到厨房有多少趟了,每次都是去灌热水袋的热水,老太太一个人在那里忙活着做晚饭,小雪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她真的想不通,为什么文龙文虎,为什么她婆婆好像没事人一样,好像一点都不冷呢,她快要受不了,文龙文虎在那里说说笑笑,没有一点冷的样子,婆婆更强,在院子里用冷水直接洗菜,那水都结成冰了,里面有碎冰,老人就用水瓢“梆梆”的敲,敲开了就把手拿着菜放进去,“哗哗”的洗,一点都不怕冷!

    小雪冻得无法坚持了,这么冷,却没有空调没有暖气,连个烤火的煤炉都没有!有人说北方不是有热炕头吗,这里却没有!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江小雪又累又冷,现在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洗一个热水澡去睡觉,但是那是不可能的,这里没条件洗澡,所以她现在最大的梦想是让她去睡觉!用睡眠来抵御寒冷,第一次回婆家时,她曾经因为这里的寒冷给冻病了,这一次,她不希望又生病,现在不是第一次回婆家,而且与婆婆又有过节,她要是再生病,估计这七天年假都捱不过去!

    “文龙——————”

    在文龙和文虎谈得热火朝天时,小雪可怜兮兮的拉了拉文龙的衣服,李文龙转过头来,关心的问她:“怎么了?”

    男人总是粗心的,再说了两兄弟半年未见,自然是许多话要说。

    她用文虎听不到的声音说道:“文龙,我不想吃饭,我想睡觉,我现在去睡觉行不?”

    李文龙看看她,小雪又补充道:“我好冷。”

    文龙沉吟一会,对她道:“小雪,我现在去把床上的电热毯铺上,然后打开,你再等一会,等吃完饭,被窝里也暖和了,好不好,你自个再去灌一个热水袋。”

    小雪低头想了想,现在上去睡,自个还要铺床,被窝里当然一片冰冷,文龙说得也没错,只怪老太太一定要张罗什么吃饭,她只能不吭声了。

    文龙拿过她手中的热水袋,给她到厨房换了,老太太也端着几个菜跟在文龙后面过来了,小雪也只能起身去端菜。

    她婆婆道:“小雪啊,床还没铺呢,你们走后,你们的被子妈都收起来了,你们是你们的,毛虎有毛虎的,不能混了,你们先吃饭,妈现在就给你去铺床。”

    老太太这么说了,小雪哪敢吃饭,听话乖巧的跟在老人后面,帮她扛着两床被子,这被子都是他们自家地里种的棉花,沉得很,小雪扛了两床,大红色的闪烁被面几乎把她整个人罩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被角已经拖到地上去,她实在是扛不动。

    与其说扛被子,不如说是把被子拖进了房,老太太看一眼,板了脸没吭声。转身给他们去铺床。

    老太太一边给她铺被子,一边和她说话,小雪站在后面嗯嗯的应着,文龙知道小雪不怎么敢用电器,也进来帮她开了电热毯,三个人才说笑着到客厅去了。

    老太太走在前面,文龙和小雪走到后面,文龙对她轻声安慰道:“一会吃完饭就去睡啊,我也很困。”

    小雪笑着点点头,想着老人回家又是做饭又是给他们铺床的,而她什么也没做,实在对不起老人呢,心想这婆婆也不坏。

    一家四口围着桌子吃饭,因为对婆婆感激,小雪有说有笑的,每次叫妈都叫得特别响亮。

    不过很快的,她就发现,她参与不进去了,老太太大概太久没有和文虎见面了,一家三口在那里用方言聊得不亦乐乎,而且语速极快,老太太东家长西家短说话又时大时小的,小雪听不懂了,参与不进去,她只能埋头吃饭,想着文龙说过,吃完饭就可以进房睡觉。

    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吃完饭,老太太饭桌也不收拾,而是坐在饭桌旁,两个儿子坐在她身边,继续热火聊天永无尽头的聊天。

    小雪痛苦的坐在一边。一直等啊等,等到手脚冰凉,浑身发抖,三个人仍然毫无睡意,继续在那里聊着。寒气侵袭着她,就像无数小针在扎她全身一样。

    到了最后,小雪再也支撑不了,她自个打水洗了脸洗了脚,然后独自进房上床去睡了。聊得热火朝天的三个人仿佛没看到她的所有动作。

    因为太困了,她都没时间委屈,缩到被窝闭了眼就想睡,然而不知是北方太冷了,还是她体质太弱的缘故,到被窝里还是冷,她只得把电热毯重新开了,又发现是山寨牌子,怕开了睡在上面出事情,所以开一会又关一会,这样反反复复。她冷得睡不着,没办法,只得继续等,等文龙说完话回来,有他暖着,她才能睡得着。江小雪在床上翻来覆去,把身子蜷曲伸直的睡不着。

    回到婆家的第一天,就是在寒冷和苦等中度过的。

    第三十三章 也有相处得好的时候

    其实说句实话,如果和婆婆相处得好,不接触他们北方农村那些陈规陋习,在乡下,江小雪可以过得很幸福。

    原因如下,第一个,江小雪很漂亮,在深圳是别人看到她都要眼前一亮,更别说在这种偏僻落后的农村了,本地的女子皮肤都又黄又粗,脸上两边各自一陀山里红,小雪肤色如雪,皮肤如豆腐一样又白又嫩,所以不管她走到哪里,不管是李文龙,还是文虎,还有她婆婆,还包括已经过了世的公公,都会因此很骄傲很有面子。

    记得第一次回婆家的时候,婆婆没事总要带着小雪出去窜门,今天说:“小雪呀,我带你去二姨家看看她养的鸡。”明天说:“小雪啊,妈带你去你大叔家看看他喂的猪。”小雪就想不明白了,有一天她问李文龙:“文龙,妈总是带我去看人养鸡养猪的,我不想去啊,我宁愿和你呆在家里。”

    文龙就笑,告诉她:“妈是看你长得好看,带你出去有面子,你就去吧。”

    这是小雪在乡下开心的一个原因。人总是有虚荣心的嘛,特别是漂亮的女人。

    第二个原因,凭良心讲,虽然这个北方农村贫穷落后,可是风景绝对是一极棒啊,空气清新,四周到处都是一望无垠的麦地,他们回家的时候,冬小麦已经绿意盎然了,小雪第一次回婆家,李文龙指着小麦问她是什么,她瞅了一眼,对他说是韭菜吧,李文龙哈哈的笑,他们那里四周都是平原,一望无垠的绿色麦地,就像绿色的海洋一样,让人看了心旷神怡,田间阡陌交道,有着无数小路,通往各个不同的乡镇,路两旁栽满了白杨树,白杨树笔直耸入云天,晴天的时候,小雪仰着头看那白杨树,虽然冬天,它们掉光了叶子,可是树身那么直,那么漂亮,在阳光下,树皮闪着银色的光芒,风吹过,脚下的落叶“刷刷”的响,在半空中轻舞飞扬,天是那么蓝,蓝得没有一丝杂质,在夜晚的时候,只要白天是晴朗的,你绝对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江小雪都忘了她有多久没看到繁星密布的星空了,而且因为没有污染,农家人自己种的小菜,比如黄瓜,比如莲藕,比如金针菇,比如西红柿,比如鱼,比如肉,比如鸡,其味道之鲜美,难以形容。

    小雪从小在城里长大,因此对于高楼大厦的繁华城市没有多少留恋和向往,从小就想着,能够在环境幽美的乡下有一所房子就好了,十六七岁的时候,读席慕容的诗,什么在山上有一所房子,和爱人在一起,每天顶着水罐汲水回来,夜晚,就在月光下,和着爱人手拉着手,走在开满野百合的山坡上。

    每次读完这种诗,她总是轻轻合上诗集,微微仰着头,嘻嘻笑着傻傻的畅想一番。

    大概也是因为没有尝过人世的艰辛,所以直到现在也是天真浪漫。

    到了李文龙的农村老家,她仿佛找到了自己一直想过的桃源生活,结婚几年间,有时候因为文龙今天告诉她给老家的谁谁谁汇了多少钱,明天告诉她又给老家的谁谁谁汇了多少钱,她也会很烦恼,在这个时候,她通常会开解自己,嫁给他也有好的地方啊,至少他老家的风景是好的,我和他老了以后可以去那里养老!

    小雪第一次和李文龙回老家的时候,她对他道:“你们这里真是好看,怎么没看开发成旅游区呢,像江西的婺源,和你们这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你们这里好看。”

    你想想,绵延数百里的白杨树林,一望无垠的绿色麦地,风起时,绿色海洋涌起层层波浪,波浪渐渐推向远方,静静止息时,新的波浪又起来,整个村庄掩映在绿色的海洋里。能不好看吗?

    文龙也有些得意,对她道:“你是没夏天过来,夏天所有的白杨树都长满了叶子,夏天才是真的漂亮呢。”

    这是第二个原因。

    至于第三个原因,就是北方和南方不一样,像南方的话,街市天天在那里,商场几乎二十四小时开门,你想去逛随时都可去,这倒少了一种兴味,像文龙老家,他们那里却是要赶集的,二四六八逢双有集,街上就特别的人多热闹,而且东西便宜,种样也多,不逢集的时候,街上就很冷清。

    小雪第一次听婆婆说她要去赶集,问小雪去不去时,小雪就兴奋极了,嚷着一定要去见识一下!去了也没让她失望,你想想,苹果一块钱十斤,白菜一块钱二十斤,枣子像拳头那么大,那种便宜那种新鲜不是你能想象得到的,小雪在这样的接近于原始社会以货易货的集市里,得到了许多乐趣。

    而且,婆婆也是女人,小雪喜欢逛街,婆婆也喜欢的,婆婆喜欢赶集,逢集的日子她总是要去的。

    两婆媳没有磨擦或者说暂忘磨擦的时候,也相处得很愉快。

    比如,两个人去赶集的时候,因为文龙文虎是男人,没有小雪和老人那种逢集就赶的劲头,所以去多了,重要的年货差不多开车买回来了,就不想去了,没了他们两个,老人和小雪只能作伴,两个人一起去集市。

    在外面的时候,因为没有闺女,只有小雪在身边,小雪长得又漂亮,对人又有礼貌,婆婆带她出去很有面子,碰到熟人,她总是不无骄傲的说:“这是我儿媳子!”

    别人就会夸奖一句:“四奶,你儿媳子怪俊,您老有福!”

    婆婆就笑眯眯的,幸福得不得了,小雪心里也甜得很,挽着老人的家,比闺女对亲娘还要亲一般。

    有时候,婆婆骑着三轮车,执意要载她,让她坐在车厢里,小雪怎好意思呀,婆婆都七十多岁了,就笑着走在老人身边,对她道:“妈,你骑吧,我跟在你旁边。”

    婆婆就笑说:“没事,小雪,妈载得动。”

    小雪就只是笑,拼命的摇头,无论如何不答应,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让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骑着三轮车载,小雪觉得自个真要坐上去,会天打雷劈的,那个时候,她真的感觉老人是很爱自己的,就像当闺女一样疼她的,以前的所有的不满会在倾刻间烟消云散。

    对老人也很亲很真。

    第三十三章 也有相处得好的时候

    两个人采购了许多东西回家的时候,婆婆总是骑着车,小雪就跟在她旁边走,婆婆骑车太慢了,简直比小雪走路还要慢,有时候小雪都要在后面帮她推一把,她骑快了,自个就快走几步跟上她,老人就回过身来看她,脸上都是幸福的笑。

    小雪心里也很甜蜜。

    有时候,小雪想和文龙到附近去玩,开着车拿着相机拍拍风景什么的,婆婆要采办年货,就只能一个人去赶集,到了晚边,天要黑的时候,小雪就开始担心老人了,文龙文虎在那里做饭菜,小雪不会做,一个人呆在院子里的时候,想着她该做点什么,所以去路上接老人了。

    小雪总是跑到村口的那条路上,沿着路往集市那边的所在地走去,幸好集市离他们那里也不远,小雪通常走到一半路,就能看到老人骑着车慢慢的挪过来,她笑着迎上去,在暮色四合里,亲热响亮的叫一声:“妈!”

    那个时候,老人的心里就特别舒坦。特别特别舒坦。

    都说女儿是做娘的贴心小棉袄,这媳妇做得好也是!小雪在她面前表现出来的体贴和甜蜜,是文龙和文虎身上没有的。

    小雪是个很善良的女子,文龙和文虎男人心眼粗,有些事情根本不会想到,乡下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两兄弟成天晃荡闲着没事干,甚至陪着五六岁的孩子玩纸牌。

    小雪经常是站在院子里看着蓝天看着白杨树发呆,老人却很忙,因为要过年了,大人总是要很忙的,她忙着采办年货,忙着烙煎饼,忙着炒花生,忙着打扫卫生,忙着贴对联,总之,有太多太多要忙了。

    有时候要蒸馍,这个蒸馍是一个技术活,而且需要长久的时间,发面醒面然后一笼笼等着蒸熟,没有一个下午或上午是做不出来的。

    有时候,小雪看到老人在低矮漆黑的厨房里一呆就是很久,文龙文虎没心没肺的陪着小孩玩纸牌,小雪觉得老人挺可怜的,不但辛苦,而且寂寞,刚开始她因为知道自己什么都不会,帮不上忙,上前去也会越帮越忙,不敢去。只能跑到文龙文虎旁边,对他们道:“文龙,文虎,妈一个人呆在房子里,你们不要和小孩玩了,去陪陪她吧。”

    两兄弟玩牌玩得头也不抬,文龙对她道:“小雪,我妈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去也帮不了她什么。”

    文虎抬头说:“嫂子,没事的,妈在做事情呢,我们去了只能添乱。”

    两兄弟低着头继续玩牌,小雪只能不吭声。院子很小,正北是正房,东厢就是厨房,小孩子在外面的话,在屋里忙活的老人其实都听得到的。

    小雪这么说话的时候,老人在房里听到了,身子震了震,不是不感动的。微微笑一下,在幽暗的光线里,摇摇头继续忙她手里的活计。做儿女的也几个能够体会到老人的可怜和辛劳的?

    到了后来,小雪想着老人太可怜了,她去陪陪她,哪怕什么活也不做,陪她说说话,将心比心,如果将来有一天她老了,身边有个人陪着,也会好许多吧,对于孤独,由于小时候爸爸生病,妈妈忙生意,结婚后,文龙经常加班出差,小雪是深有感触的。

    所以将心比心,她还是鼓起勇气进了厨房,无论如何,她想陪陪婆婆,哪怕只是聊聊天也好的。

    进去的时候,婆婆正在抹泪,为什么,因为想起以前,从前,老伴没过世的时候,过年的时候,烙煎饼,包饺子,蒸馍,做馒头,都是老伴陪着她,帮她打着下手,两个人一边做事一边说话,而现在,老伴过世了,她却要一个人忙着这一切,所以非常难过。

    小雪叫声“妈”走了进来,老人马上把泪水擦干净了,对小雪笑了笑,说道:“小雪,你去玩吧,去玩。”

    小雪却搬张小板凳挨着老人身边坐了,对老人道:“妈,我陪你说说话,我跟你学学,以后我也好给文龙做着吃。”

    老人听到这话可感动了,一颗孤寂的心温暖起来,也是生平第一次,没有想到老伴就生怪责小雪的心,她笑了笑,点点头,说好,越发的把馍蒸得特别好。

    起了这个开头,小雪后来就有勇气了,比如婆婆烙煎饼的时候,她会隔一阵子就去看一下,陪老人说说话,给老人送一碗茶水过去,让她解解渴,中午吃饭的时候,是李文龙做的饭,婆婆每次烙煎饼做馒头都跟大任务一样,没有做完绝对不下前线,中午吃饭也顾不上,仍然在小灶屋里守着一个大煎饼锅子手脚挥舞的烙着煎饼,头发上沾着做柴火的麦秸杆,脸上都是飞扬起来的烟灰尘土,因为一整天被烟熏着,眼角都汪着泪水,可是这样,她也不停止,两个儿子再加一个儿媳都劝她休一会,吃中饭再烙,老人仿佛自虐一样,坚持着不下灶台。

    两个儿子看她坚持,知道老人一直是这个性子,也就自个吃饭玩去了,小雪吃完饭,担心老人饿坏了,自己热了稀饭拿了煎饼送过去,对老人道:“妈,先吃饭吧,你在一旁吃饭,我来学着烙。”

    老人这颗又累又饿的心,听到这样懂事贴心的话是多么舒坦啊,她笑眯眯的说好,缓慢的直起身子,接过小雪递过来的午饭,小雪另外找了一把椅子让她坐了,自己坐上了婆婆烙煎饼的位子。

    小雪是最怕油烟的,而且当时穿了一件极其昂贵的白色羽绒服,身上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婆婆取下自己戴在头上帽子,那上面,因为烙了一上午的煎饼,帽顶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土。

    老人第一次觉得小雪不能呆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对她道:“孩子,你不要烙了,放着让妈拿,不要弄脏了衣服,这里到处都是灰。”

    虽然很想调教儿媳子,把一身的厨艺都教给她,这样她百年后,想起儿子能吃好老家的饭菜,她也能瞑目,然而,此时此刻,感动于小雪的体贴,她第一次站在小雪的位置上,为她着想,不想让她学了,让她烙了。

    “小雪,你放着让妈拿,妈反正身上的衣服脏了,你这衣服是好衣服,不要弄脏了。”

    小雪却笑着坚持,对老人笑道:“妈,你让我烙吧,我老早就想学了,现在总算有机会了,妈,你不要嫌我笨,你在一旁教我啊。”

    婆婆只得说好,心里笑眯眯的,这儿媳子今天太听话太懂事了,她想着要是天天这样该多好啊。

    小雪烙了一个煎饼,烙煎饼是技术活,她看老太太放面煎饼扫锅干脆麻利,好像很简单。轮到自己,这个面刚放到锅上,已经起了烟,厚厚的还没摊开,已经糊了,她手忙脚乱,心里慌得不得了。

    原先想着煎饼天生是又薄又脆的,她却烙了一个又厚又硬的出来,丢人死了。

    小雪低着头,把那煎饼揭下来,不敢看婆婆的眼睛,怕老人奚落她骂她。

    老人却慈爱的笑,对她道:“小雪啊,不要急,慢慢来,刚开始都是这样的。”

    老人一点都没责怪她,而且对她很慈爱,小雪心里可温暖啦,因为这种感觉,心灵手巧的温馨的妈妈的感觉,也是她从小盼望的。

    两婆媳在小灶屋里烙煎饼烙得很融洽,小雪甚至庆幸,老天让她碰到了一个这么心灵手巧勤快朴实的好婆婆。

    在那一个时刻,对于李文龙的老娘,江小雪是发自内心的敬爱的,与此同时,在那一个时候,老人对小雪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在那一个时刻,温柔慈爱在她的怀里滋生出来,而且是特意为小雪生长的。在此之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此之前,老人对小雪只有怪责只有看不惯!

    第三十四章 不许去不能去

    和婆婆一起准备过年那两三天,两个人相处得很和谐,很风平浪静,很幸福,小雪甚至在那里想,到明天,假若还是相处那么好,她一定会告诉婆婆,那就是——只要婆婆真心对她,她也一定会对婆婆好。因为她从小没有得到过家庭的温暖,婆婆给了她,虽然自己的母亲为了养她和妹妹拼命在外挣钱,无可厚非,但是小雪还是一直渴望像别人一样,有一个普通的妈妈,会陪她说话的,会在她身边的,会给她做各种精致点心和可口饭菜的,心灵手巧的,勤快朴实的,会在她孤独的时候,用她温暖的大手还有慈爱的话话给她慰藉的,婆婆基本上符合这所有的条件,如果婆婆真心对她,他们一家可以过得很幸福。

    然而,江小雪这种渴望,仅仅只是在萌芽阶段,就被婆婆接下来的所作所为,给生生扼杀了。

    过年前的几天,虽然每餐照样也是煎饼馍馍稀饭,但是李文龙会在老娘不在的空隙,偷偷的给小雪另外开小灶,给她煮米饭,然后炒几个好吃的菜,比如红烧小黄鱼啊,比如青椒炒黄牛肉,文龙的厨艺比他老娘强,所以小雪基本上没有饮食上的不方便,偷偷吃饱喝足,过足了嘴瘾的江小雪总是打着饱嗝感慨的说:“文龙,回深圳了,要是你也偷偷给我开小灶就好了。”

    李文龙就摇头笑笑,对她道:“不行啊,老婆,现在又是房贷又是车贷的,我要拼命工作啊。”

    小雪就不吭声了,因为李文龙说得也是实话。

    这个事情在另外一件事上,也得到了证明,李文龙忙的时候,小雪会过得非常的痛苦。

    大年初一的早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在北方,饺子象征着元宝,所以老人包了无数个,一家四口,大碗小碗,全是饺子,没有其它的菜,小雪刚开始不懂的,后来问文龙才明白,在他们这里,过年的规矩就是从大年初一到初三,要吃三天的饺子,中间不许吃任何其它东西,致于象征嘛,很好理解,吃三天的元宝啊,来年肯定会发大财。

    小雪吃几个没关系,要她接连着吃三天,不许碰其它东西等于是要她的命!她当时也没怎么在意,在饭桌上意思意思的吃几个,想着一会婆婆不在了,可以让文龙给她煮米饭做菜吃。

    婆婆不知道小雪的打算,当然知道肯定也不会因此将她的计划有所改变的,她像一个领导一样,事实上她也是一个领导,她是一个很本事很能干的女人,控制欲很强,虽然老人一辈子没有走出他们那个北方村子,但是小天地也是天地,无法改变她控制欲很强很能干很本事这个?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