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超级富豪

正文 第 11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经把你的那些细菌样本邮寄去帝都生物化验室去做做DNA化验了,很快我们就能够知道那些究竟是什么细菌!”这时候他的电话响了起来,“你看,说曹操,曹操就到。化验室的人给我打电话了。”

    说着他接了电话,“喂?老曹啊?刚刚我还说起你来着,化验结果怎么样啊?就是普通的肠道细菌?这怎么可能?你看过录像了吧?几十个小时就长出那么老大一堆蘑菇啊!哦,那些细菌的DNA和普通细菌是一样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表达式不同?重复试验?我这里做了很多遍重复试验啊。你们那里重复试验没有成功?蘑菇的生长速度只是提升了一点点?效果很短?只相当于专用肥料?不可能啊……上头认为没有研究的价值?这不可能!要是成功了,对我国蔬菜生产有多大改进啊……能量从哪里来?亩产万斤?这当然不是什么亩产万斤了!我会自己研究的!”

    “怎么了?”李穆听得很开心,总算是没有惊动到那个什么上头。

    “小穆啊,世界上就是充满了对专业科学技术一知半解又喜欢指手画脚的上级领导!”黄益语音里面带着悲愤,“就算只有我一个人,我也会研究下去的!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弄个诺贝尔奖,到时候看看国内这帮官僚是什么嘴脸!”

    “这个……”李穆还真不想配合他。

    “你放心好了,不会耽误你做生意和学习的!”黄益说,“你那个养猪场还没找到人做管理吧?一般的全权管理都要分20%的利润走,我就给你做白工,免费帮你管养猪场,条件就是你提供原料让我做研究。”

    “这个……”李穆心想要是万一真的研究出来,自己被拉去切片怎么办?

    “你放心好了,养猪的技术我都懂,绝对不会亏钱的!”黄益拍胸口说,“我现在就可以给你立下一个军令状,我保证猪价高的时候每头猪你赚的钱不少300块,猪价低的时候也不会亏本。”

    养猪是有低谷高峰和低谷的,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其中猪价上升12到18个月,下降12到18个月。养猪业里面有个说法叫做亏一年,平一年,赚一年,就是说在猪价的波动周期中,猪价最高的那一年是赚钱的,猪价最低的那一年是亏本的,剩下的一年是平本的。如果说猪价最低的那一年都不会亏钱,就算只按照赚的那一年算,也是300元每头乘以年产一万头,那就是300万,除以三年就是每年100万。这个养猪场的建设成本,就算加上要给农业局领导修的别墅和铺路,加起来也就是100多万,等于是一年回本,以后都是纯赚。

    “这个这个……”李穆想了想说,“现在似乎一头猪不止赚300块啊。”

    “现在情况不同,”黄益给他解释说,“前一阵子蓝耳病死了很多能繁母猪,到处都紧缺猪仔,所以现在猪价这么高。就现在来说,一头猪少的能赚5,600,多的7,800百,有些人还能一头猪赚上千呢。不过这种好日子不会很久的,等到蓝耳病的疫苗出来,以后养猪的利润会逐渐回归正常。我说的300块,指的是平常状态下,平均利润300块。”

    李穆不知道蓝耳病的疫苗什么时候出来,不过他知道过一两年的确有一个养猪业的低谷,但是到2010年以后猪价又会重新开始攀升,一直到他穿越回来的时候都没掉下去。以前网民们很喜欢嘲笑韩国人虽然是发达国家,可是却吃不起猪肉,去别人家拜访还珍而重之的提着排骨做礼物。结果中国国内猪肉价格,很快也升到人民群众都都吃不起的地步了。

    当然,人民群众觉得猪肉价格太高十分不满意,养猪的却高兴死了。那时候养猪的利润应该比普通时候高上一倍。黄益有把握在平常状态下都能赚,300块,那么那时候的行情下,不是一头能赚600块?年平均利润不是到了200万?

    这么一想,李穆就有些舍不得这些利润了,“黄老师,是这样的,我这个人呢,不喜欢出名。”李穆说,“你做研究可以,能不能不提我的名字啊?”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黄益说,“我就说我在垫料上面发现的细菌好了。”说着他摇了摇头,“其实你为什么不出这个名呢?对你一点坏处都没有的啊。你体内的细菌和平常人不同,这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啊。要是我的研究成功了,以后你的名字就会留在科技史上。这也等于是青史留名了啊。”

    这不是上天的礼物,这是那个章鱼外星人的礼物,万一要是被人发现了,李穆逃到国外都躲不过去啊。李穆笑了笑说:“我是一个商人,这种名声对我没有什么用处。而且,要是我的名字被透露了出去,说不定就整天都有人来向我要……要原料了。”

    “这个也说的没错。”其实黄益对于李穆想要隐姓埋名是十分乐意的,这样他就可以独占研究的原材料了,说不定也能独占研究成果。“肠道细菌嘛,又不是人体体内独有的,到处都是,我不说谁也不知道是你生产出来的。”

    “那就好,那就好。”李穆松了一口气。

    “你的养猪场大约是20亩吧?”黄益说,“我打算划一个独立的区域出来做实验区。这样的话地方不太够了啊,幸好你把大鱼塘也填了,要不然就真成问题了。”

    “嗯……这个还真有些问题。”李穆才想起来,自己还答应了农业局纪委书记吴安贵要给他建竹楼和水池的呢,他把这个打算告诉了黄益。

    第二十八章.扩大

    “啊?这怎么够地方啊!”黄益对着规划设计图看来看去,怎么也没有办法把育肥猪舍、种猪舍、兽医区、办公区、居住区、水池、隔离区一起放在这小小的20亩地上面。

    “这不是很容易吗?”李穆拿起铅笔随便在规划图上画圈,“猪舍放这里、办公楼放这里、水池放这里……”20亩地也是一万多平米了,怎么会放不下呢?要是在繁华市中心有这么一万多平米,李穆可以搞几百户的住宅外加购物中心饭店酒楼电影院,住上几千人都没问题。这里不过养几千头猪,外加住几个人罢了,怎么会不行呢?

    “小穆!生产区要严格隔离的,距离居住区和办公区起码要500米!”黄益满脸的你不懂就别瞎出主意的表情,“我给你的资料你没看吗?上面不是有养猪场设计原则吗?对于养猪场来说,防疫重于一切。很多养猪场就是不重视防疫,搞的蓝耳病这么流行,所以现在猪肉价格才这么高!”

    李穆看是看了,不过主要看的是发酵床养猪那部分的资料,养猪场布局什么的真没认真看。那时候他只不过是想把农业局的领导糊弄过去就完了,哪里会认真看资料。“那么该怎么办呢?”李穆也看着规划图问,“生产区就是猪舍吧?把生产区放在一边,其他东西放在另一边不就好了?”

    “这样勉强可以。”黄益说,“可是要怎么布局呢?一共就20亩地。”

    李穆看来看去,觉得不太直观,于是拿了一张纸,裁成纸片,写上育肥猪舍、种猪舍,哺乳猪舍、兽医站等等名字,用十几枚大头针钉在规划图上,移来移去,终于做成了好几个方案,每一个都被黄益否决了,不是说风向不对,就是日照不好,再不然就是距离太近。终于,李穆摆出了一个完美的方案。猪舍坐南朝北,日照充足,位于下风处;中间以一个大水池和竹林隔开;工作区生活区都在外围,除了饲养员和兽医之外谁也不用进去生产区。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有四栋猪舍的一半架在了养猪场外面的半山上。

    “好了好了,就这样吧。”李穆松了一口气说。

    “什么叫做就这样吧,你这四栋猪舍都越界了啊。”黄益指着规划图说,“跨过红线了啊。而且红线那边是很陡峭的山壁,猪舍不能一半在山上一半在山下吧?”

    “这个图又不是国土部门画的有法律效力的土。”李穆说,“只不过是测量所的人用GPS定的点。”专门为了通过农业部门的审查才做的测量,“我和村委会订的合同很模糊,只是说这个山谷里面大约20亩地,界限是这座山和那座山的山边。”而且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村委会了,村子已经并入了新区,村委会成了居委会,原来的村委会主任已经退休不干了,新任的居委会主任是上面派下来的,对村里的情况一点都不清楚。“而我现在手头刚好有一部不用钱的挖掘机。”李穆说。

    “你想偷偷地把养猪场的范围扩大啊?”黄益恍然大悟,“会不会有问题啊?”

    “应该不会的。”李穆说。合同上面没有说不准挖山啊,就算被发现了,居委会的人也拿李穆没办法,谁叫他们签这么模模糊糊的合同来着?“这些山都是无主的荒山,土地贫瘠没水源,谁也不要,一直都没有归属。”施大石之所以租下了那个小山坳来养猪,就是因为小山坳里面有一口泉水。这口泉水符合饮用水标准,但是口感发苦,人是不肯喝的,喂猪倒是没什么问题,反正猪也不能去投诉。

    “既然没有问题……那不如挖大一点。”黄益在规划图上面画了一个大圈,说,“把这一圈都挖了,我记得这一圈都是泥土的斜坡,很容易挖的。挖了以后,你的养猪场就有三十亩地了,有了三十亩地,建筑物就好安排多了。”

    “这个……不太好吧。”李穆说。一下子扩大了一半啊,肯定会被发现的吧?发现以后很难自圆其说吧?万一居委会来打官司怎么办呢?

    “管它呢!”黄益说,“你自己说没关系的。”

    于是李穆就让安道全找了人来,扩大养猪场。安道全满心不情愿,可是还欠着李穆的钱,又正在给李穆造房子,建好以后还得李穆签收合格,所以他没有法子拒绝李穆。于是安道全一方面加紧出售这台挖掘机,一面又找了阿雄来给他开挖掘机。阿雄倒是很高兴,开着挖掘机十几天功夫就把几道斜坡连根拔起,让小山坳的面积扩大了一半。

    那一边学生公寓的进程也很是顺利,封顶之后开始砌砖墙,眼下已经砌好了一半。做完墙以后,就是布置管道线路,接着简单装修一下,就可以宣布学生公寓正式落成了。就在李穆计算自己在学生公寓上面赚了多少钱的时候,阿雄打了电话过来:“李老板,你赶紧来工地看看,我觉得我好像挖到一个坟。”

    “坟?”李穆吓了一大跳,也不管正在上课,立即就从课室后门溜了出去,开车到了养猪场。挖人祖坟在以前可是十恶不赦的罪行之一,就算是现在,也是不共戴天的大仇,特别是在农村。要是这一次挖的是别人的祖坟,不说打官司什么的,农民们立即就能冲进来把养猪场所有的设施都砸掉,再把李穆狠狠地揍一顿,同时李穆和谁说,谁都会觉得是李穆的不对。就算和李富贵说,李穆他父亲也会说是李穆的不对。

    到了养猪场,下了车,李穆急急忙忙就直奔阿雄所在之处。只见阿雄站在挖掘机下方,跪在地上,对着一个新开挖的地方连连磕头,口中念念有词。走进了才发现,果然是一个坟墓,墓碑棺木俱在,只是已经没有了一大半,连棺木都破碎了。

    见到李穆,阿雄就急急忙忙地说:“李老板,这可怎么办啊?”

    “你怎么会……会惊扰了先人?”李穆一边问,一边凑前去观察。这个棺木朽烂得很厉害,里面也没有看见有尸骨。墓碑上面的文字已经看不清楚了,坟墓很小,也没有水泥砖头什么的,就是一个纯粹的土墓。

    “这不能怪我啊!”阿雄连连叫苦,“开挖之前我仔细看过的,这里是一个土坡,上面半点痕迹都没有,就长着些草。我一铲子挖下去……除了泥什么都没有,第二铲下去才挖到这个坟。谁知道会有这么深的坟墓啊!”

    “哦,第二铲下去才碰到的?”李穆心中一动,仔细看了看这个坟和棺木,都非常老旧。他走到石碑前面,仔细辨认,虽然还是看不清楚上面写的什么,不过勉强可以看得出是繁体字。也许这不是现在的坟,而是一个古墓,要是这样就太好了,只要继续加几铲子下去把痕迹全部消灭了就行。他立即打电话给王平,说了这件事情。

    “喂?太子爷啊?我帮你找了人……不过为什么你不趁着现在赶紧把那个坟墓铲掉当没这回事不就行了?”王平问。

    “要是万一真的是别人家的祖坟,那怎么办?”李穆问。他宁愿冒着养猪场被人拆了自己被打一顿的风险,也不愿意就这么把别人的祖坟毁掉。

    “好吧,你的选择。”王平说。他以为李穆和他父亲李富贵一样相信风水,所以不愿意毁掉别人的祖坟。“你过来接人吧,我已经把专家请到我的办公室了。”

    李穆没有想到王平口中的专家居然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漂亮御姐。她穿着一身的皮装,留着黑色的长发,正在王平的办公室喝茶。李穆风尘仆仆的一进门,王平就说:“哇,太子爷,这位是卢思雅专家。”

    “你好!”李穆和卢思雅握手说,“卢小姐是考古专家?”

    听到这话,王平就露出一点尴尬之色,卢思雅抢先说:“我是家传的功夫。”没等李穆回过神来,她又加了一句,“祖上是发死人财的。”

    所谓的发死人财,当然有很多种解释,卖棺材纸钱的、帮人定阴宅找坟墓的等等,可这时候王平会找来的专家,毫无疑问是盗墓的。“嗯……”李穆不知道该说什么,按照惯例应该是恭维几句,可是这怎么说的出口?难道说卢小姐家学渊源,不知道是搬山力士还是卸岭真人?

    “带我去看看现场吧。”还是卢思雅开口打破了李穆的尴尬。

    李穆连忙答应,开了车把卢思雅拉到了养猪场。因为那些匆忙制作的发酵床已经烂光了,现在的养猪场已经没有了那股腐烂的味道,只见青竹处处,点缀着一座座竹棚,又变得好像人间仙境一般。

    “你这里风景还真不错,这么大一片竹林。”卢思雅对他说,“是要搞农庄吗?好像远了一些。不过要是把路修好,应该也有的做。”

    “搞养猪场。”李穆又有些尴尬了。

    “养猪场?那你弄这么漂亮做什么?”

    “我这是高科技环保无污染养猪场。”

    说话间,他们两个已经到了坟墓处,阿雄已经回家去了,只剩下挖掘机和被挖出来的坟墓。卢思雅一见到棺材,眼睛就是一亮,三步两步抢上前去,把李穆扔到了身后。这里可是刚刚被挖掘机挖过的地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还都是些黄泥,软绵绵的用不上力,一不小心还会摔跤。李穆也是个身强力壮的,却眨眼间就被拉开了十多米。

    第二十九章.古墓

    卢思雅个子也挺高的,但比李穆还要矮大半个头,身材也是瘦瘦小小的,没看出来爆发力这么强。黑发御姐在棺木附近看看摸摸,甚至还伸出食指从棺木内部刮下一点什么东西,又把食指伸进嘴里尝了尝。

    “这是一个古墓!”卢思雅说,“你不用担心。”

    “那个,那个……”李穆看着卢思雅的手指,觉得很是恶心。

    “你放心好了,这个棺材没有放过死人。”卢思雅拿起棺材旁边那块石碑说,“这个棺材是用来放这块石碑的。这是衣冠冢的一种,因为不能用尸体下葬,所以用了这一块石碑代替。”

    李穆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这是石碑啊,我还以为是墓碑呢。”墓碑好像也是石碑吧……算了,不管这个了,“这个是什么时候的古墓?”

    “大概是明朝中期的吧。”卢思雅说,“没什么价值的民间墓葬,棺材是杂木造的,石碑也是很普通的山石,字写得不怎么样。没有其他的陪葬品,墓本身只是一个小土包,连三合土都没有。”

    “那就好。”李穆又松了一口气,“那我让人把这个没什么价值的民间墓葬铲掉吧。”

    “不不不!”卢思雅连忙阻止了李穆说,“但这的确是一个明朝的墓啊。”

    “那又怎么样呢?”李穆问。他家里明朝的东西多了去了,因为李富贵有钱之后也学着别人风雅,买了不少古董,其中明朝的占了一半有多。不过李穆知道,后来李富贵公司要筹钱的时候,把那些古董抵押的抵押,卖掉的卖掉,其中大约三分之二被鉴定出来是假货。这个比例真的是太高了,所以李富贵以后就一件古董都没买过了,还严令李穆也不准买。

    “李公子,你知道我们做这一行的,是怎么赚钱的吗?”卢思雅露出一丝微笑。

    “嗯……不是去找那个目标,然后挖地道去目标那里,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卖掉吗?”李穆问。盗墓的一般都是这么干的吧?盗墓是违法活动,危险很大。卢思雅长这么漂亮,去干明星模特二奶什么的不好吗?

    “这太危险了,条子查得厉害,同伙啊买家啊都琢磨着怎么杀人灭口,而且多数赚不到什么钱。万一挖到了什么厉害家伙,那就更惨了。”卢思雅说,“我们现在的主要业务是去订制一些假古董,然后找一个没什么人注意的普通古墓,宣布从这个古墓里面挖到了什么什么东西,然后把那些假古董卖出去。”

    “原来如此。”李穆说,“没危险,赚得多。”果然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

    “是啊。”卢思雅说,“买我们东西的人就是想买赃物。骗这些人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不过呢,现在的古墓也不好找,正好你这里有一个古墓,我想着租几天用用。”

    “好啊,没问题,租金多少?”李穆问。

    “我们一般是分成的。”卢思雅说,“既然是第一次合作,那么就先小人后君子,五五分吧。你也知道这种生意,能赚多少钱可是很难说的,从几万到几百万都有可能。”

    “五五?”李穆一听就觉得不靠谱,一个古墓而已,出租几天坐着不动毫无风险就能拿到几万块?他可不信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除了章鱼外星人以外。“我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分钱?”

    “当然不是了,”卢思雅说,“卖假古董,最重要的就是故事,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客户不相信你的故事,大开门的真货也卖不出去。客户相信了你的故事,假货也能卖个高价。我这样在古董行业内厮混了十几年的人,说出去的故事没有人会相信的。只有李公子你这样的行外人,说出来的故事才真实,才会有人相信。”

    在行内厮混了十几年?这个卢思雅看起来也不过时二十五六岁,那岂不是七八岁就开始了?或者她其实已经三四十岁了?“你的意思是要让我出来卖?”李穆话刚一出口,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是啊。”偏偏卢思雅一点也不给李穆改口的机会,立即就接口,“你的故事很好,一个开办养猪场的商人,无意中挖到了一个有很多古董的古墓。因为不懂其中的价值,所以把古董便宜卖出去。”

    这个毫无疑问是违法活动,要是利润有几千万的话,说不定李穆会考虑一下,利润只有几万到几十万的话,李穆想都不想就拒绝了。“还是算了吧。”李穆说,“要是买家回去发现是假货,回来找我算账怎么办?”

    “这个你就放心好了,我们这一行的规矩,就是出手莫问,买了假货只能当自己打眼,绝对不能去找卖家退钱。”卢思雅说。

    “以前也许是这样的,现在胡搅蛮缠的人我见得多了。”李穆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在人民群众有钱了,买古董的人也就多了,许多都是新涉足古董收藏的,特别是很多依靠地产发财的。李穆家里是做地产生意的,他很清楚这些地产新贵的德行,不要说买了假货,就是真货,他觉得买贵了,也一样会‘要求’卖家退钱。这些人可不管你原来的行规是什么,平时习惯了用黑社会官商勾结等强硬手段拆迁建房,要求退钱的时候当然也会那么干。李富贵发现自己买的古董是假的,找不到人的没办法,找得到人的,都从对方手中或多或少的拿了钱回来。为了这些钱,李富贵派人打断了几十条胳膊大腿。

    “李公子果然财大气粗啊,看不上我们这一点小钱。好吧,那我们就换过另外一种合作方式。”卢思雅说,“你不用出面,什么都不用管。由我们来做宣传和出售假古董,只要把这个古墓和开挖掘机的工人借给我们就行,得利润的一成。开挖掘机的工人得利润的两成。”

    “你就不要害人家了。”李穆说,阿雄那么老老实实的一个挖掘机司机,要是难缠的买家来退货,他又拿不出钱来,不知道会被人怎么样呢。

    “怎么会害他呢,他又不是行内人,做完这一票就躲起来,没人会去找他的。”卢思雅说,“我和人合作过很多次了,没有一次出问题的。”

    这么说起来,李富贵大肆收购古董的时候,好像王平也曾经拉线卖过几个古董给李富贵,而王平又认识卢思雅这样卖假货的……李穆忽然间有了很不好的联想。难道王平也骗过李富贵的钱?“以前没出过问题,不等于以后不出问题。”李穆说,“还是免了吧。”

    接下来总算没有出什么问题,事情都在顺利的推进当中,学生公寓铺完了管线,建好了墙,只等着装修。养猪场扩大了范围之后,先建了办公室和住宅区,也就是养猪场的工人宿舍和吴安贵点名要的竹楼,都是钢筋水泥的建筑,然后再往外面贴竹子——很蛋痛的是,新鲜的竹子很容易腐烂,为了保持竹子青翠欲滴的状态,得先把竹子晒干,这样竹子就变成了黄色,所以还得上一层绿色的油漆。不过这些麻烦事情都有黄益代劳,也不用李穆分神。

    所以李穆这几天心情很好,上课也去的勤了,还趁着天气凉爽回去宿舍住了几天,以应付检查——虽然说宿管已经被谢端叮嘱过也收了李穆的钱,可是有时候学校领导绕过宿管突击检查,查到了就通报批评并记过,宿管说话也不管用。谢校长又不想别人知道他和李穆一起做生意,所以如果李穆被当场抓住不在宿舍里,那么他只能以后悄悄地帮李穆消掉处分,通报批评什么的,就只能让李穆自己担着了。

    虽然说通报批评伤不了李穆一根毫毛,可毕竟不是好事。李穆不想被通报批评,也就经常回去住,不在的时候也让黄舒华他们几个舍友帮忙遮掩遮掩。这一天天气不热,上完课以后,李穆也回到宿舍,买了四斤煎饺,一斤猪头肉,一只卤鸭子,还有些莲藕豆皮海带什么的素菜,外加一打啤酒,大家一起吃。一边吃一边说说学校最近的新闻,说说学校到底什么时候憋不住重新让学生到外边住,这种和利益完全无关的谈话让李穆觉得非常放松。

    他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黄舒华神神秘秘的和他说起最近一个传闻:“喂,阿穆,你听说过没有?我们学校附近出现了一个明朝的古墓!”

    “明朝的古墓?”李穆心里咯噔一声,难道卢思雅还是动手了?

    赵明新插嘴说:“是啊,我也听说了,据说是一个什么老板要办养猪场,找了人去平整土地,结果一铲子下去,就挖出了一个古墓,里面全是宝物。那个老板亏啊,当时不在养猪场,结果在现场的几个工人就把宝物分掉了,现在到处卖呢。”

    邓高也说:“这是犯法的啊!警察也不去抓……胖子,你放辣椒就放辣椒,放那么一点,我看着都难受,你就不能放多一点?”

    “靠,你那些辣椒辣死人了,我放这么一点就够了!小新,你说是不是?”

    “我不吃辣椒!容易长痘痘。”赵明新说,“还有,你不要叫我小新!听起来好像和蜡笔小新一样。”

    “小明也不怎么样。”黄舒华说。

    “至少比小新好!”赵明新说。

    学校那个不许学生在外面居住的政策,倒是让李穆的宿舍气氛比前一辈子和谐了很多。以前赵明新不在宿舍住,邓高只管着读书,黄舒华只管玩游戏,一天下来互相交谈也不会超过十句话。李穆摇了摇头又吃了几个煎饺,忽略了这几个斗嘴的家伙,寻思起古墓的事情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第三十章.思雅庐

    第二天李穆一大早起了床,打电话给阿雄,阿雄的电话已经变成了空号。于是李穆就去找把阿雄介绍给他的安道全。

    “喂?李老板啊?”安道全听了李穆的问话之后,也是一肚子苦水,“那个该死的家伙,本来还答应了我干几个工程的,结果前几天话都不说一句就跑了!搞得我还要另外找人,差点没有赔钱!”

    “你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吗?”李穆问。

    “听说好像和一帮卖古董的人搅合在一起了。”安道全说,“连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