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超级富豪

正文 第 59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3万平米的土地,按照容积率6来算,能够建设18万方住宅,每方赚1万的话,那就是18亿啊!足够完成李穆四分之一的任务。不过建设费用也要两亿多,一半预付款也要一亿多,这笔钱从哪里来呢?先不管建设费用,征地拆迁补地价的费用,大概还要好几亿。还有省军区的人,都不知道会提出什么要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也还真是太曲折了。

    征地拆迁是不能急的,一急起来,别人就坐地起价了,本来10万块钱的房子,人家能愣是开出100万的价格来。按照李富贵教导的拆迁程序,李穆首先找了调查公司,找了十几个八卦得要死的大叔大婶在这个地区租房子住,没几天就把邻里关系房屋产权金钱纠葛谁有钱谁没钱弄得清清楚楚。

    第一百五十八章.回家

    卧底调研完成以后,李穆就找到市区各大二手房买卖代理,把自己画的框附近所有的二手房产都用各种名义买了下来。然后在找了几十个地产代理,挨家挨户上门问户主要不要出售房屋,要是不出售,出租也可以。可惜愿意出售房子的人不是很多,靠这个法子,李穆一共才弄到了几十间。

    然后李穆就把这些二手房租给了做废品收购站——废品收购站别看样子很脏,其实是很赚钱水很深的行业,本来是不能够随便开的,要由主管部门经贸局批准,还要通过工商卫生环保评估才行。但谁叫李穆和王市长熟悉呢?没两天就办好了手续,让好些废品收购站搬到了虹井路。

    然后李穆就开始贴出公告正式收购房子,这附近的房子,正常价格应该是一万三一万四左右,搞的一万五一万六,凡是不超过一万六的,李穆一概答应下来。带土地的,价格到2万甚至3万每平米也没关系。其他的合理要求,比如说要搬家费,要另外找地方住,李穆没二话全都应承下来。要是愿意回迁的,李穆答应他们可以原来一平米换一点五平米,中间几年过渡期李穆还给他们出租金。

    那些没有房产证地产证的砖瓦房,李穆则一次过把所有可能争房屋所有权的人约出来,要他们一起报一个价格,李穆则慢慢和他们谈判,谈到最后给他们一个总价,全部人都要签协议,至于内部他们自己怎么分,李穆就不去管了。那些租房子住或者是开铺子做生意的租客,有合同的按照合同的赔偿金赔,没有合同的按照3个月到半年的房租赔,还尽量帮助他们到别的地方开店去。

    这样就搞定了大约三分之二还要多一点的住户,虽然说花了好几千万,不过进度还算是顺利。剩下的那些,有些是故土难离不想搬家,有些是家里意见不统一没商量好,有些则是对赔偿不满意所以不搬的。这些钉子户一向都是拆迁中最困难的部分,如果有特别厉害的,说不定就拖得旷日持久,整个地产项目都能给你拖废了。面对着成为地产商以来最大的挑战,李穆就……扔下了手头所有的工作,要过年了。

    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所有的事情都要为春节让路。李穆就是再怎么想一鼓作气把虹井路的土地真正弄到手,也只能先回子乌过完春节再说。2009年的春节是在1月26日,25号是年30,24号李穆还在左思右想,究竟要不要把艾莉丝带回去。要是不带回去,难道把艾莉丝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扔在省城?要是带回去过年,那可就不是女朋友这么简单了,可以算是正式确定关系了。

    “哎,最近生意真好啊!”艾莉丝感叹说,“一天做的生意是平时的十倍,从早到晚都忙个不停,客人一来就是一大桌,点菜的时候还专门挑贵的点,这就是春节吗?对了,明天我们要不要开啊?有很多客人想要预订团年饭,可是很多的服务员和厨师都说一定要赶回去自己家里面吃饭。我们该怎么办啊?”

    该怎么办啊……李穆也很烦恼,把艾莉丝带回去,那就要介绍给父母亲戚朋友了,到时候……真是烦啊。“我考虑一下。”然后他拿起一枚硬币,要是一元钱正面那就带艾莉丝回去,要是国徽背面就不带。如果直立起来的话,我就把苏蕙也带回去哈哈哈,李穆这么想着把硬币一弹,它在桌子上跳了几下,就滚到了地毯上面,一路翻滚,进了卫生间。李穆追了进去,硬币靠在马桶旁边,立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啊?是闹鬼了吧?一定是闹鬼吧!李穆心里呐喊,一次过带两个女朋友回家,要怎么和亲戚朋友交代啊?虽然说李富贵经常干那样的事,不过李富贵不能算什么好榜样吧?亲戚朋友背后都指指点点的啊!不行,李穆想,自己绝对不能干这种事情!别人不说,他妈就不会放过他。李穆走过去,把硬币拨了一下,让硬币倒下去,然后走出来对艾莉丝说:“明天就不开店了!我们一起回子乌去,等过完年再回来……就说初八开市好了。”

    “这样啊?休息十天是吧?”艾莉丝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来,“我给老客户们发个短信通知他们一下。生意这么好的时候关店有点可惜呢。25号有上百个订位,都是要一桌子菜的,26号27号也有好几十个定位,不做真可惜。”

    有什么可惜的,以前李穆就听说过开饭店的最辛苦,因为一年365天就是年初一休息一天。没想到艾莉丝居然连年初一都不想休息,难道你是铁人吗?“也没什么可惜的,那几天根本找不到人来上工。”李穆说。

    “对了,索菲亚姐姐说她也要回去子乌几天,今天下午已经走了。”艾莉丝跟李穆告状说,“我和她说忙完今天再走,她愣是不听,下午开了车就走了。闹得我还得派了个厨师过去。本来两边都忙得要死不够人,她还说走就走,也不提前通知一声。”

    索菲亚回去子乌干什么?她个法国人也要过春节?过春节回老家她应该回法国去啊。说起来,索菲亚其实是李穆母亲请的大厨,不过是借给李穆暂时使用的而已。现在绿宝和紫罗兰生意这么好,李穆决定还是和母亲说一说,把索菲亚直接要过来算了,也不知道索菲亚肯不肯。在李穆这儿干虽然工资奖金分红什么的高很多,但是十分辛苦,索菲亚已经抱怨过几百次了。

    “那我们也走吧!”坐言起行,李穆说干就干,“现在就启程!”什么都不用收拾,李穆家里什么都有,就算没有,去超市临时拿一些也很方便——不是买,而是拿,李富贵在子乌什么产业都有,从学校医院到旅馆饭店保安公司典当行,超市有好几间,规模还不小。

    “现在就走?店还没关呢!”艾莉丝反对说,“明天不开的话,今天要好好收拾搞卫生啊!要不然会惹老鼠的!”

    李穆只好等着,看着艾莉丝指挥着餐厅员工洗洗刷刷,放好没用完的各种原料,只觉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还会思乡,子乌距离省城不过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罢了,从省城大学到市中心还要半个小时呢。如果李穆想,随时都可以回去。可是李穆现在就是思乡了,他无比的想回到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房子里,虽然那间房子设施设备家具电器根本比不上现在的顶层豪宅。

    李穆的母亲已经催了李穆好几次了,叫他放了假早点回子乌过年,李穆总是拖拖拉拉的想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再说。可是今天李穆就忽然思乡了。思乡究竟是是思什么呢?是家里的饭吗?李穆从小父母离异,从10岁开始就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从来都没有深夜回家母亲端出一碗暖哄哄的鸡汤之类的经验,要是李穆深夜回家,多半是找一家饭店叫些外卖回家吃。

    是人情冷暖吗?李穆从小就被李富贵教育,千万不能和亲戚们太好,他们都是来借钱的!当然也不能和陌生人搭话,那些都是来绑架的。还有警察、消防员、医生、护士也千万不能信,那些可能是假装的。弄得李穆小时候整天神经兮兮的,看谁都带着怀疑。

    不管怎么样,反正李穆是思乡了,好不容易熬到送走最后一批客人,紫罗兰清洗完关上大门,李穆也不顾已经晚上1点多了,拉着艾莉丝就上了车,直奔子乌而去。子乌和省城之间有告诉公路,不过年近岁晚,高速公路都在堵车,反而比不上国道。李穆三拐两拐就上了一条小路,从这里回子乌能节省好长一段路呢……就是没有路灯,路也比较窄。

    在黑暗中开了半个多小时,一轮灯光从地平线上出现了,仿佛海市蜃楼一样,那就是子乌,虽然没有省城那么繁华,没有省城那么有活力,没有省城这么多机会,没有省城这么多美女,没有……不能没有了,再埋汰下去李穆好不容易鼓荡起来的乡愁就要荡然无存了。反正这就是子乌,李穆生活了17年的地方……不对,李穆忽然间想起来,自己只在子乌生活了14年左右,有三年多是在加拿大和母亲一起过的。管他几年呢,反正那就是子乌,李穆感慨万千。又开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子乌的地界了。“这里就是子乌了。”李穆跟艾莉丝说。

    “我看着都差不多。”艾莉丝说,“人是一样的,建筑物也一样。”

    “这怎么能一样呢!省城和子乌,完全不一样嘛。我们这儿……我们这儿……”李穆想了半天,都没想出子乌有什么特色,“我们这儿说话和省城口音不一样,你听我们说怎么样,省城是三个字怎么样清清楚楚,我们子乌说的是怎样,那个么字就省略了。”

    “我完全听不出来。”艾莉丝说着忽然尖叫了一声,“哎呀!”

    第一百五十九章.李家馄饨

    “怎么了?”李穆吓得把车停了下来,“我们没有关煤气?没有锁门?”其实不管煤气不锁门也不要紧,虽然大部分保安都回家过年去了,不过还是有人值班的,他们会每天上去检查一遍。况且李穆还在自己房子里面装了红外线警报系统,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自动报警,侯队长耿队长都会派人过去查看的。就算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还有保险公司呢,李穆给所有的财产都上了很重的保险,要是烧了,说不定保险金比原价值还多。这么一想,李穆就琢磨着要不要找人放火了,放玩火拿完保险赔偿再重新装修一遍,正好李穆对现在的装修也不是很满意……算了,重新装修时间太久了,寒假可只有20几天呢。“到底是什么事情啊?”李穆说话的时候心中已经定下来了,重新发动了车子。

    “我第一次去你家,应该要买些礼物的啊。”艾莉丝说,“刚才忙昏头都忘记了。”

    “不用买礼物了。”李穆挥手说,“我母亲都很随和的。”艾莉丝见过李富贵一次,倒是没见过李穆的母亲。也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合得来。艾莉丝是西班牙人,李穆的母亲是加拿大华裔,应该能合得来吧?

    “一定要的啊!”艾莉丝很是坚持,“哎,本来应该准备些西班牙特产的,你又不早点和我说,这下子怎么办啊?要不我们现在开车回去,我记得冰箱里面还有两根西班牙火腿的。”外国人送礼一般不送贵重东西,两条火腿已经算是很重的礼了。

    “不用,我母亲不喜欢吃火腿。”李穆说。李穆的母亲喜欢各国美食,跑到子乌来看李穆,还要带着个厨师一起来。后来决定在子乌住一段时间,第一件事情就是雇了个西餐厨师。中餐西餐东南亚美食李穆的母亲都很喜欢,连长得像是蟑螂的龙虱,像蚯蚓的土笋冻,孵化了一半的毛鸡蛋,这些李穆一看就想吐的东西,她都没吃得津津有味。

    但是李穆的母亲也有不吃的东西,就是火腿和皮蛋。皮蛋英语叫做thousands_years_egg,也就是千年蛋,觉得和化石是同一个层次的东西,李穆的母亲不知道怎么也沾染上了这个偏见,所以不吃皮蛋。而火腿呢,李穆的母亲说吃起来有一股尸臭味。夫妻吵架的时候,李富贵很多时候就会让人做上一大桌子火腿菜,所以李穆从小就吃过很多的火腿,什么宣威、金华、西班牙、意大利,都吃了不少。

    “说起来,我母亲也是设计师呢,不过不是室内设计。”她是给房屋做整体设计的,设计理念非常新颖,或者说超前,总之就是和李富贵的审美观念很是冲突。当年李富贵走上开发商之路,做的第一个项目,雄心勃勃的想要弄一个世界先进设计水平,于是到国外去找了一个著名设计师。

    结果人家要价太高李富贵给不起,李富贵只要退而求其次,找了著名设计师的弟子王翎鹰——她就是李穆母亲。在这个房产项目开发过程中,两人日久生情,不久就上床滚床单,谁知道一发中的,就这么怀上了李穆。王翎鹰考虑了好几个月,最后找了个大师,大师算到王翎鹰第一个孩子最聪明,以后的会越来越蠢,于是王翎鹰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李穆也就保住了一条小命。

    李富贵突破了种种艰难险阻,终于抢在李穆诞生之前把王翎鹰娶回了家。结婚生子之后,房产项目也开花结果了,但因为种种原因,卖得不是很好。李富贵和王翎鹰互相埋怨,经常吵架,李富贵埋怨王翎鹰的设计太过复杂,施工困难,成本大增,使用也不方便,才导致房产卖得不好。王翎鹰则说李富贵趁着她生孩子,改动了很多她的设计,弄得不伦不类。就这么吵了好几年,两个人就离婚了。

    “是吗?那我要和阿姨好好请教请教。”艾莉丝很高兴地说,“就是你!让我管着紫罗兰,搞得我整天忙得要死,上课都没空,结果这个学期有两门课要补考!”说着艾莉丝掐了李穆一下。

    “开车呢,别闹!”李穆连忙说。现在车速在100公里上下,这个速度在高速公里上面不算什么,但是在国道上面就很快了,虽然说从省城到子乌的这一段国道也是双向六车道的宽阔道路,咋一看比高速都不逊色,但是国道始终还是国道,路边随时可能窜出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甚至是小孩子来。

    “说!为什么你也整天不去上学,却全部科目都优秀啊?”艾莉丝问。

    “哪里有全部优秀啊,”李穆否认说,“明明有一个是良好。”省城大学最近搞了个改革,不直接登记分数了,而是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档。60分以下不及格,60到75分是及格,75分到90分是良好,90到100分是优秀,据说是学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李穆看来,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事实也是如此,上辈子这个改革只坚持了两年,两年后又改回去用分数了。

    “而且你读的是研究生,我读的是本科,怎么能一样呢。”李穆说,“你不但读了本科,还学会了中文,已经很厉害了好不好?你看我就不懂西班牙文。”李穆说了很久要学西班牙文,可是几个月前买了一本学西班牙语的书,花了一天看了第一页,到现在也只看的第一页。

    “那你也不能这么……这么容易就通过考试啊!”艾莉丝很是妒忌,“当年我读本科的时候,也是早出晚归整天泡图书馆,才拿到学位的。学中文也是,我学中文的时候,抄了几万张卡片,随身带着几十张,一有空就拿出来看!可是你呢,整天吃饭睡觉做生意,书都没看你看过,一考试就拿优!我看你那个什么国际贸易,包书的薄膜都没撕!说,你到底有什么秘诀!”

    李穆的秘诀,就是他上辈子学过一次了……“其实,那个……我没开书是因为我有一个电子版本,看电脑就行了,没必要看实体书。”李穆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我们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来学习。”

    “骗人!你一开电脑,不是看小说看新闻就是玩游戏,根本没看你学习过。”艾莉丝说。

    “虽然你没看见过,但我是经常用电脑学习的啊!”李穆说,“而且我上网根本就不看小说。”李穆以前很喜欢在网上看小说,不过最近他都没看了,因为喜欢的小说上辈子都看过一遍了,还有电影电视也都一样。

    “停车!”艾莉丝忽然大叫一声。

    “啊?”李穆一脚刹车踩死,“怎么了?”

    “那里有个土产店没关啊!”艾莉丝指着路边一个店铺说,“我去买点东西。”说完也不管李穆同意不同意,就打开车门下去了。

    “这里已经是子乌了,你买子午特产有什么用啊!”李穆无奈也跟着下去了。以前艾莉丝不知道从哪里看的留学须知,一过晚上9点就不肯出门了,总以为外面充满了歹徒,随时准备打劫强奸。那时候艾莉丝包包里面总是放着辣椒喷雾和求救用的哨子。现在艾莉丝经常半夜三更的在外面晃,晚上10点多了还拉着李穆出去看电影,把自己8点上床睡觉的豪言壮语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你母亲不是加拿大人吗?我买子午特产应该没问题吧?”艾莉丝问。

    “可是她在子乌这儿生活十几年了啊。”李穆说、仔细算算,零零碎碎加起来应该超过13年了,所以说十几年是没问题的。“不用买了吧?”

    “怎么能不买呢!”艾莉丝不听。

    子乌所谓的土产,其实也就是冬菇春笋什么的大路货,还不一定是在子乌产的,至于所谓的真正子乌特产——以前子乌有一个市长想要开发旅游业,于是下令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所谓的子午特产,找来找去,最后什么都没找到。当然市政府不能这么发布,于是号称找到了十大特产,计有子午风筝、子乌冬笋、子乌牛肉、子乌月饼等等。

    艾莉丝花了十几分钟在店里精挑细选,终于选定了要送的礼物……果然是子乌特产大礼包!里面有子乌牛肉、子午月饼、子乌冬笋等等,子乌风筝倒是不见了踪影。不过这也正常,有一年发生了好几起摩托车被风筝线绊倒的事故,有个开摩托车的还被割了头,子乌市就下了命令,不准在野外放风筝,以后放风筝的热潮就慢慢消失了。

    而代替子乌风筝成为食物十大特产的,就是……子乌李家馄饨,还是李家馄饨铺荣誉出品。李穆他们家祖辈来到子乌,身无长物,就是靠摆馄饨摊子养活全家,生息繁衍下来。后来还开了一个馄饨店,祖先们在族谱里面写明,这家馄饨店是要作为祖业,祖祖辈辈传下去,谁卖谁就是不肖子孙。

    第一百六十章.李家馄饨

    子乌李家依靠着馄饨店生息延绵,人数越来越多,渐渐的也另外找了许多的活计,不只限于饮食业,后来集体转行做了地主。不过这个馄饨店一直都由李家族长掌管,作为祖产的象征。李家再怎么样,也抵不过大势,馄饨店还是倒了,直到改革开放,李家才把馄饨店又开了起来。

    馄饨店究竟是什么时候倒的,这个说法就有很多了,清朝还在的时候,李家说是长毛发匪路过,李家帮助县太爷守城,无奈发匪太多,子乌县城还是被攻破了,县太爷全家死绝,李家的馄饨店也被烧了。民国初立,李家的故事又变成了满清压迫汉人,苛捐杂税数不胜数,李家眼见如此,毅然卖掉祖业馄饨铺子资助革命党。

    后来国民党北伐,做掉了北洋政府,李家的故事立即升级了一个版本,变成了北洋军阀连年征战,大军过处寸草不生,李家拼了老命交摊派,连把祖业混沌铺子都卖掉,才保住子乌县城一城人免遭兵火。日本人打来了,离家的馄饨铺子自然也要顺应时势,被日本人捣毁。后来新中国成立,又变成了国民党反动派万税万税万万税,李家馄饨铺子实在开不下去,不得不卖掉资助革命。至于最新的版本,那自然是左倾错误公私合营割资本主义尾巴弄得民不聊生馄饨铺子才没了。

    后来李穆问过李富贵,这么多版本究竟是怎么回事?还全都堂而皇之记载在族谱里面,就算是胡说八道假造历史,就不能挑一个最新的写着把其他的删了吗?李富贵当时大笑了一场,告诉李穆,这里面全都是真的,也全都是假的。一个馄饨铺子而已,开起来根本就不用什么成本。遇上天灾人祸就关闭,时局好了又重开,再正常不过了。至于捐助革命党什么的,李家的祖传秘技是见神就拜,佛教道教关公耶稣黄大仙北洋军革命党GCD,历来都是四处布施的,和馄饨铺子开开关关一定关系没有。

    至于版本的问题,在族谱里加一段话是小事,族长自己就可以决定了,最多就是把族里的老人都叫来商量商量。毁掉原来的族谱,重新印制族谱可是大事,各房会为了长房二房三房主干分支红线蓝线这样的事情扯皮扯个不停,发达了的李家子弟要光宗耀祖,败落了的不能让人欺负,散落各乡的李家子弟,只要没正式分家的,都要回城里插一脚。所以很麻烦,后来解放了,就更加没条件开大会了,一直拖到现在。

    本来在新中国的教育下,李家已经完全散架了,各个小家过自己的生活,不过改革开放之后,包办一切的老大哥没有了,要找工作要做生意要上大学了生病了,没人帮都很难搞,找同事找领导不如找亲戚,李家又开始抱团了。当时的李家最老的老太爷,还出了一生积蓄,租回了馄饨铺子原来所在的房子,把馄饨铺子又开了起来。

    今天馄饨店是挂在李穆的名下,作为李穆李家长子嫡孙地位的证明。不过李穆很少去,平时都把馄饨铺子交给一个族叔运营,也赚不了什么钱。没想到去省城读了几个月大学,李家馄饨铺居然搞这么大,还出冷冻食品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看到李穆拿着李家冷冻馄饨,特产店的老板笑嘻嘻的凑上来说:“这位老板,是第一次来子乌?”

    “不是,来很多次了。”李穆说。

    “我是第一次来!”艾莉丝说。

    “那两位帅哥美女一定要常常我们子乌的李家馄饨!”特产店老板说,“两位老板,我老实跟你们说,我们这子乌十大特产,什么子午牛肉子乌粽子啊,都是拿来凑数的,只有这李家馄饨是真的!李家馄饨在我们子乌开了几百年了!老字号,没得说!不过鲜馄饨保鲜期短,在外地尝不到,所以只在子乌有名气。现在我们子乌首富李富贵,就是李家馄饨的第十八代传人!推出了新的冷冻包装,这样在外地也能尝到李家馄饨的美味了!”

    不会吧,明明李家馄饨才是凑数的吧?当年评十大特产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李家馄饨什么事。再说李富贵也算不上什么子乌首富啊,不说市长书记什么的,就和李富贵一样是做生意的,李穆就知道好几个身家不比自己父亲少的地产商。至于味道鲜美什么的,更是笑话了。负责运营李家馄饨那个族叔,做了好几十年的馄饨,每天琢磨的就是怎么用尽可能少的肉馅包出尽可能多的馄饨,用的是粗盐,下的是味精,怎么可能味道鲜美?

    李穆拿起那包李家馄饨问:“多少钱一包?”

    “一小包一打12颗是12块,一大包144颗只要100块钱!买大包的吧,便宜块一半了!”特产店老板说,“别的特产不卖也罢,这个李家馄饨一定要试试!现在买还送紫菜蛋花汤的调料包呢。”

    “这么贵的吗?”李穆问。李家馄饨可不是那种塞满了肉和水饺差不多的大馄饨,而是一小张皮摸一点点肉馅的小馄饨,12颗只有一小碗,当早餐吃绝对吃不饱。以前李穆上自己的馄饨铺子,要是没法子一定要在那里吃饭,都是要两个四两的馄饨才能勉强填饱肚子。一个四两的大概就有2、30个小馄饨了。当时的价钱,四两似乎是6块钱。

    “这是李家馄饨啊!”特产店老板鄙夷地看着李穆,“三百年老字号!凡是吃过的都忘不了,别说12块,20块都值!现在我啊,每天不吃两碗,就觉得浑身不得劲!”

    每天不吃两碗就浑身不得劲?难道是加了那什么油……李穆买了100块钱的李家冷冻馄饨,然后问特产店老板借了微波炉和碗筷,把一小包冷冻馄饨倒在碗里,加上紫菜蛋花汤调料包,倒热水下去,然后放在微波炉里面加热三分钟,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李家馄饨就出炉了。李穆首先喝了一口汤,就是普通味精汤的味道,然后吃了一口馄饨。

    很好吃,果然很好吃,馄饨皮很软,里面包着一团鲜汁,是很熟悉的味道。但只有那么一点点,一不小心就滑到胃里去了,让人忍不住再吃一个。李穆吃了六个,然后就明白了,李家馄饨好吃的秘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