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超级富豪

正文 第 101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猪换牛

    李穆小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说了这么一会儿话的就是贾宏光。这人看着不像是生意人,倒像是公务员一样,但是又有一种浪荡江湖的痞子气,说话隐隐约约有平原省的口音,但是仔细一琢磨,又没有一点痕迹。要怎么形容比较恰当呢……对了,就是那种在事业单位负责做业务的人一样。这么说来,难道神农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其实是一个事业单位?或者是大能的赚钱马甲?

    贾宏光站了起来,先是一脸的无奈:“哎呀,这个兄弟我虽然学习非常努力,光是小学就上了八年,可是天资有限,才学疏浅,本来没面目在这种重要会议上面发言。不过今天不同啊,今天除了我之外,我还带了一个重要人物来参加咱们这个会议。我带来这位,那可就厉害了,孤身一人出来打拼,没几年就办了山南省最大的养猪场,足足50万头养猪场啊!我们平原省是农业大省,可是最大的养猪场,也就是40万头。这下子,我们神农公司,几百硕士十几个博士,又有政策又有资金,可被李老板一个人就压了过去。”

    大伙儿听贾宏光这么一说,不由的都盯着贾宏光旁边的李穆——整个会场就只有李穆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外人,贾宏光说的肯定是他。李穆只好站起来微笑着打招呼:“不敢当,不敢当,我那个养猪场能够建起来,靠的是国家政策好。取得了小小成绩,一是运气好,二是靠着我们省城大学的高级工程师帮忙,至于我自己呢,是什么都不懂的。”

    按照惯例,这个时候必须先要感谢党感谢领导,还必须感谢那个具体的领导,这样别人有事要找李穆的话,就知道该找哪一个官员了。不过李穆这时候已经不是王市长的人了,感谢王市长的话不合规矩,感谢罗大秘的话,时间又对不上。所以李穆只好泛泛的感谢党的政策,可是别人这么一听,自然就会觉得,他似乎对省城的官场有所不满一样。

    “我很荣幸的给大家介绍,山南省绿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穆李老板!”贾宏光把李穆拉了过来向大家介绍。会场里又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李穆听得满头都是汗水,这么一介绍,好像李穆真是什么大公司的老板一样。其实绿宝农业公司……也真是一个大公司,资产数十亿,雇员数百名,还有好几个欣欣向荣的下属公司。

    “那我们来请李老板讲两句?”

    “贾总谬赞了。”李穆连忙推辞,“临时来的没什么准备,就不要让小弟丢丑了吧?”

    推让了一会儿,还是让贾宏光发言,贾宏光就拿着麦克风发言:“我觉得啊,现在世界都平了,地球也村了,为什么还要分那么清楚内资外资呢?外资来了免税一免就是三五年,我们这些平原省党政机关的亲生儿子就只能减税。外资来了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你们政府部门就屁颠屁颠的去办,我们这些亲儿子有问题了找爸爸,到时这里有困难那里有困难,要忍耐,要和谐。和谐个B!”

    听到贾宏光骂娘,会场里面顿时响起了一阵哄笑声,外贸局局长一本正经地说:“贾总,说话要文雅一点嘛。”贾宏光就点了点头说:“真是对不起大家,一不小心,就把底露出来了。我说这个外资呢,就应该和我们内资一个待遇,他们能免税,我们也应该能免税,他们能免五年,就不应该只给我们免三年。”

    说着贾宏光喝了一口水,看着越来越多的人专心听他讲话了,心满意足的继续往下说:“只要我们平原市的投资环境好了,条件上去了,投资就大了,投资大了,就会产生聚集效应。钱是王八蛋,哪里多往哪里窜。退一步说,就算是外资不来,内资来,一样能够把经济搞上去的嘛。再退一步说,外国来的是外资,外省来的也可以算是外资嘛。听说因为要建高速公路,李老板在山南省那个50万头的养猪场就要拆了,要是我们能够说服李老板把这个养猪场重建在我们平原市,那就相当于吸引了好几十个大项目啊。”

    下面响起了一阵嗡嗡声,都在讨论贾宏光这个建议,有的说:“内资就是内资,外资就是外资,这怎么能一样呢?”有的说:“我们是外经贸局,引内资来有什么用。”有的说:“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去年引的那个什么美国老板,就是我们平原市做建材生意那个超哥嘛,你以为我不认识啊。钱都是我们找银行给他贷款的!”“人家是拿了美国国籍啊。”

    有的说:“钱是哪里来的不要紧,到境外过一次就行。”有的说:“过都不用过,上头认数就能当我们的业绩。”有的说:“拉倒吧,一个养猪场的投资能有多大,顶天了不过几百万。为了几百万找上边谈这个?”有的说:“这你可别说,养猪场现在可也是资金密集行业,有个老板建了个万头养猪场,听说用了500多万。”“五五二十五,那么50万头就是两亿五千万乐啊!我操,这投资不低啊!”

    “大家知不知道,我们李老板那个养猪场价值多少?”贾宏光先卖了关子,“要是搬到我们这里来,相当于多少的投资?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是一个想都想不到的数字!40亿!李老板的养猪场,价值40亿!也就是相当于6亿多美金!大家想一想,要是有外资来我们平原市投资6个亿的项目,我们还不把这个外资当爷爷供起来啊?”

    一听到这个数字,下面立即就炸了锅:“40亿?这不可能吧?”有的说:“一个养猪场40亿?你骗谁呢?”有的说:“这不可能啊!50万头养猪场怎么可能价值40亿!”“要是有40亿的话,我们今年招商引资的任务可就超额完成了。”有的说:“要是超额完成,那不是有绩效奖金发?”有的说:“你傻啊你,绩效奖金才多少,当然是分成两半,一半算今年的,一半算明年的,这样明年的任务就轻多了。”有的说:“不行,今年还差10亿就够了呢,应该是10亿算今年的,剩下的算明年的。”有的说:“你们讨论这么热烈有个鬼用,一个养猪场价值40亿?天方夜谭!”

    “大家可不要以为我是喝多了胡说,我告诉你们,我贾宏光酒经常喝,一喝就醉,醉了就胡说八道,可是我从来都不会在钱上乱说。我有确实的消息来源,你们都知道我和省交通厅的鲁厅长很熟吧?这一次修高速公路,鲁厅长就告诉我了,小贾啊,你说你一向自夸自赞说你们神农公司科技多先进,规模有多大,全是骗人的。你看人家山南省,一个养猪场就要赔40多亿,你们没有一个养猪场比得上的。”贾宏光拍着胸口说,“现在这钱都拨到山南省省城的财政局,就等着财政局发给李老板了。”

    说道这里,贾宏光顿了一顿,让大家消化消化这个消息,又给自己倒了半杯热水,喝了两口,才接着说:“要说李老板这个养猪场为什么这么值钱呢?因为阿,他养的不是普通的猪!他养的是子乌香猪,这个子乌香猪可就厉害了,可能大家也听说过,就是最近非常热门的雪花猪肉。这个猪肉在京城、上海、广东,都是高级餐馆才有资格用的食材。这次我到广东去出差,雪花猪肉的牌子到处都是,已经和生猛海鲜差不多并列了。”

    听到子乌香猪,没什么反应,但是听到雪花猪肉,一轮顿时热烈起来:“原来是雪花猪肉啊!”“我说那个养猪场那么值钱呢!”“雪花猪肉好吃啊,就是太贵!上次我花了100块钱弄到一斤,用来做红烧肉吃了,可真是太好吃了啊。”“我操,一斤100块,一头猪能砍出100斤肉来吧?那不是价值一万多块钱?”“你听他胡说,肯定是买了假货了,真的雪花猪肉一斤哪里止一百块钱,我有个哥们开餐馆的,进货价都要120一斤,排骨要150呢。”“什么哥们啊,开餐厅的就是你自己吧。”“滚!我开了餐厅,你还开了酒行呢,专门买假酒,我上你那儿买茅台,从来没真货!”

    其实李穆对此很是烦恼,外面打着雪花猪肉牌子的餐馆很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假货,真货没有多少。就算是真的从李穆这儿进了子乌香猪的餐馆,往往也和李富贵一样,把子乌香猪和普通猪肉掺着卖。偏偏李穆还没发自打假,一来这些餐馆分布各地,李穆鞭长莫及,二来他注册的商标是子乌香猪,却不是雪花猪肉。

    人家打出雪花猪肉的牌子来,李穆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想要推广子乌香猪的牌子取代雪花猪肉吧,广大的消费者又不认。想要把雪花猪肉也给注册了吧,工商局说雪花和猪肉组合在一起是客观描,不让李穆注册。最后李穆也没法子了,只好听之任之,反正他只能生产那么多的雪花猪肉,全部都能卖个好价钱,这就完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猪换牛

    贾宏光讲完话以后,已经快到吃饭的时间了。外贸局局长趁机宣布休会,然后全体拉去吃饭。果然不愧是管理严格的全球连锁酒店,这里的自助餐和省城那家一样的……难吃。炒鸡蛋一样的冷冰冰毫无鸡蛋味道,牛排一样的硬梆梆又塞牙,大虾一样的腥臊,难吃归难吃,味道确实是一模一样,这个品质保证还真不是盖的。李穆一样一样试过去,看看是不是真的两家酒店的各种食物味道都毫无差别。倒是有别样的乐趣。

    别的人可就没这么好闲情逸致了,参会的人都在抱怨,为什么出了这么多钱来开会,却要吃这种垃圾,有的人还在说干脆把餐费退给他们自己出去吃算了。这么乱哄哄的情况下,贾宏光趁机来找到李穆说话:“李老板你好啊,刚才都没能好好的自我介绍。我是贾宏光,以前罗天平罗大哥在平原市的时候很照顾我。”

    李穆和他握了握手,“贾大哥你好。”

    “哎,那个养牛的项目是我介绍给罗大哥的,那时候我们公司这个项目开展得很好,我想着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平原市这儿又在搞什么一对一帮扶贫困农民,任务很重。罗大哥领导的市发改委平时工作太多,没空去扶贫,被市领导批评好几次了。我就想着帮罗大哥一把,没想到反而害了他。”贾宏光和罗大秘一直都保持联系,听罗大秘说过李穆的事情,一直记在心里。

    “这个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李穆总算是找到正主开始谈正事了,很是激动,“真的是牛种的问题吗?还是那些农民把牛养坏了?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其实养猪养牛这种事情,风险是很大的,要不人家怎么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呢?吃食、猪种、疾病、市场、环境改变都有可能随时把整批整批猪牛羊鸡鸭坑掉。

    “哎呀李老板你不知道啊!”贾宏光叹了口气说,“平原市虽然说是平原省的首府,可是很多农民都是又穷又刁。我们在别的地方办这个养牛的项目,把小牛发下去了,人家的农民当宝贝一样看着,白天送去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放牧,晚上放在家里当心小牛冻着饿着。有时候牛看着瘦了,人家宁愿自己饿肚子,省下自己的口粮来给牛吃,加餐补营养。”

    李穆一边吃生蚝一边听着。生蚝是自助餐唯一能吃的东西了,毕竟是生的没有煮过,免受了厨房的荼毒。酒店选的生蚝很不错,又肥又大,挤一点柠檬汁下去,味道非常鲜甜。可惜的是生蚝虽然好吃,却不能多吃,吃多了生蚝让人想吐。为什么这而不提供其他不用煮的东西呢?当然生牛肉就免了,李穆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鞑靼牛肉这道菜,切碎了的生牛肉究竟有什么好吃的呢?

    “可是平原市这儿的农民,哼哼哼,我们把牛一发下去,转头人家就把小牛卖掉了,换了钱买酒喝买烟抽。你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好好的给我们养牛?我们的技术人员下乡去想要看看小牛,一个个推三阻四的不让看,后来我们技术员才发现,很多人已经把自己的小牛卖掉了,连忙回来报告。”贾宏光继续说。

    “卖掉了?”李穆问。

    “是啊,卖掉了,一头500块,你能想象吗?500不行,400也卖,我们听到都大吃一惊,连忙下去调查。结果发现不但有人把牛卖了,还有人干脆把牛宰了吃掉!亏他们下得了口!我们当然很生气了,去找他们对质。结果那帮死农民头,就反咬一口,说我们给他们的小牛有问题,说小牛全都死了!拜托,小牛全都死了,那些集市上的罗兰牛都从哪里来的?罗兰牛是我们改良过的外国牛种,只有我们神农独家供应的啊。”

    “原来是这样啊。”李穆心里有些发虚,如果是农民的问题,他们可以卖一次,自然可以卖第二次。本来李穆还想着给他们一些猪苗,用来顶了那些小牛,让他们以后都不要去告状了呢。可如果那些农民是这样的话,李穆把猪苗给他们,他们又拿去卖掉了,回过头来冤枉李穆给他们不好的猪苗,那该怎么办?

    “幸好我们公司在省里也有些面子,把那些死刁民的农业补贴扣了下来,才算是把缺口填上了。要不然我们公司就惨了,非得亏死不可。”贾宏光说,“我听罗大哥说,你想要来解决这件事情,我会全力配合你的,李老板你有什么想法呢?”

    “我本来是想着,建立一个基金会,凡是在养牛这事情上面被扣了钱的,就找他们签个协议,如果他们不去告状了,我就给他们一些猪苗养。”李穆说,“我想着他们养牛养不好,养猪应该没问题吧?”

    “猪苗?你不会是想要给他们香猪的猪苗吧?”贾宏光急忙说,“这也太浪费了,肯定会被他们卖了的!李老板,要是你想养香猪,不如和我们神农合作啊,我们神农公司有场地有技术员,保证能养好,你出猪苗我们养,利润对半开!”他看了看李穆的脸色,“四六也可以商量啊!三七的话也不是没得谈。”其实贾宏光他们曾经偷偷买了子乌香猪回去研究,什么都没研究出来——这些商品猪的公猪是全部都阉割了的,但是母猪很多还好,但养大了以后拿去交配,生下来的却都是普通的小猪。

    “不是香猪,是普通的小猪而已。”现在李穆的养猪场生了一大堆小猪,大部分都歪瓜裂枣的,自己养大了也赚不了多少钱,不如拿出去送人算了,这么一想的话,就算是刁民好像也没什么关系了。“我打算用你们的模式,我出小猪给他们养,养大了我再回收卖出去,然后我们两边再分成,这样虽然是送了钱给他们,但我也不会亏太多。”

    不过就是时间长了点,到时候还得找人来收猪卖出去。不过现在听贾宏光这么一说,要是那帮农民把小猪给卖掉,然后冤枉李穆给他们不好的小猪,那不是旧债未清又添新债吗?到时候事情越来越麻烦。或者干脆把小猪送给他们算了?这样李穆为罗大秘擦屁股也太明显了吧?那些农民会不会认为李穆居心不良啊?

    “总之这件事情就是麻烦啊。”贾宏光说,“不如我们来商量一下不麻烦的事啊。你的那个养猪场是要搬迁了吧?不如搬来我们平原省吧。我们平原省可是农业大省,对农业有很多的扶持政策,比山南省政策好多了。我听说你现在那个养猪场有5万亩?在山南省,你不可能再找到一样大的场地了。就算有原来那么大,条件也一定没有那么好。不过要是在我们平原省,占地几万亩的农场多的是。我们神农公司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农场,我们来合资怎么样?你出技术和猪种,我们出场地,流动资金一人一半,股份也一人一半。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可以从你那边出。”

    对于这个提议,李穆有些心动。不过他还是拒绝了:“这个,先看看吧,我那边的事还没解决呢。他们不给我赔偿,我是不可能搬走的。”在国内,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官员的问题。李穆在平原省不认识人,不论理论上李穆有多少股份派出多少人员,地头蛇神农公司随时可以把整个养猪场占为己有。

    “你去看看我们的场地再做决定也不迟啊。”贾宏光低声说,“我们那些农场,都是肥沃的黑土地啊。原来是国营农场,水电齐全,还有自动喷水的设备。上头想法子把这些农场破产了弄到我们公司里面,要不然哪里弄得到这么好的地方。说真的,李老板你赶紧去看看,一看包你爱上。”

    那个农场再好也不关李穆的事情,没关系的地方,李穆是绝对不会去做生意的……说错了,是不会去做实业……又说错了,应该说除了地产生意之外的实业。现在做实业那不是找死,借钱难,收税多,哪个部门都要来分一杯羹,一不小心还会被官场内外勾结侵吞所有权。特别是神农公司这样的有背景的公司,和他们合作的话,除非和他们有对等的背景,否则的话肯定会被吃得渣都不剩。

    “还是先把手头这事情弄好吧。”李穆说,“贾总,能不能把你们公司和那些农民的合同复印一份给我?或者给我一份名单也行。我想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农民养了多少牛。要是没有这个,其他什么都是空谈啊。”

    “名单给你没所谓,合同的话比较难。”贾宏光说,“原件都在我们律师那儿呢。要拿回来复印还得和他们解释一通然后写申请才行。”虽然大家都叫他贾总,不过事实上贾宏光在神农里面排名并不算是很靠前,毕竟他连董事会都没混进去呢。

    第二百七十七章.猪换牛

    “有名单就行。”本来李穆还想自己省些事,拿那些合同来改一改就行,免得自己写,现在看来还是得重新写一份。这可真是太麻烦了,首先要律师写,律师写了又要李穆看,李穆看完了又要修改,修改完了又要拿回去给律师看,律师看完了再修改,来这么七八轮的才能定下终稿。然后李穆又要拿去和那些农民商量,农民肯定也要提出修改意见,到时候又得来上这么几轮,想一想就烦死了。“大概有多少人啊?”

    “我记得似乎是一万一千多人,总共是一万头牛。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毁约了,还是有几千人把牛养大了。把牛养死了被我们扣了钱的大约是7千多人。”贾宏光说,“有很多人是合伙养牛的,其实这些合伙养牛的还比较好,把牛养大的概率比一个人养大多了。本来我们觉得合伙养牛肯定会产生很多纠纷,不鼓励那么做的呢。”

    拿到了神农公司的名单,李穆就可以开展工作了。当然不能大张旗鼓告诉那些人我要来给罗大秘擦屁股,你们谁受了损失赶紧给我报上来,我一个一个来赔。那样的话要赔的就不是一万人了,肯定是十万人都不止。白来的钱谁不想要呢?要摸底调查,这时候那一辆北京吉普倒是很好用。开着那一辆北京吉普下乡,你说自己是有钱人都没人信。

    李穆首先到了桃源乡,这里是养牛死牛的重灾区。一共几千人口,就养了一千多头罗兰牛,死了900多头,被扣了一百多万的农业补贴。说起来桃源乡也是很奇怪,这里距离平原市很近,但是经济却很差,一向都是扶贫的老大难。也正是市发改委的帮扶单位。李穆一到桃源乡,就看见乡政府门口围着几十个老头子,正在叫口号:“打倒王敏德!打倒王敏德!”

    李穆停下来看了两眼,就有警察围上来驱赶:“去去,和你没关系,一边去!”李穆仔细一看,这人穿的虽然很像是警服,其实有些细微的差别。“看什么看!快给老子滚开!”那个不知道是不是再冒充警察的人凶的要死。

    “你是什么单位的?”李穆问。

    “老子是什么单位的关你屁事!”那个人勃然大怒,好像是被戳了G点一样,伸手进李穆的车里把钥匙一抓,想要拔钥匙,李穆眼疾手快,一把抓住那人的手,一开车门,把他撞倒在地。那人咕噜一声爬起来的时候,发现李穆已经从车上下来了,还比他高半个头,气势顿时就弱了不少,扔下一句:“你等着!”就跑了开去。

    李穆当然不会等着,开着车就跑到了乡政府背后的一家小餐馆里面,叫了些饭菜填了肚子。这儿生意很是清淡,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却只有李穆一桌客人,店主无聊的在打苍蝇,李穆给他散了一根烟以后,立即就和李穆攀谈起来。“这位老板你是哪里人?以前没见过啊?是过路的还是来收山货的?”餐馆老板很好奇的打听。

    “山货?”李穆摇摇头,觉得有些好笑。他当然知道餐馆老板说的是特产。平原市地形就和他的名字一样,是一个大平原,哪里来的山啊,没山又哪里来的山货?“这儿也有山货?”李穆问,“都有些什么啊?”

    “当然有了,我们这儿的木耳很有名的。”餐馆老板说,“要不炒一盆来让老板尝尝?”

    “不用了。”李穆不喜欢吃木耳,觉得滑腻腻的一点味道都没有。特别是几年以后网络上面兴起用黑木耳粉木耳代指女性的生殖器官,李穆就更加没胃口了,“刚才已经吃得很饱了。”李穆叫菜喜欢汤菜肉都叫齐,自己一个人吃饭也是如此。结果刚才就叫了一盆猪骨头炖酸菜汤,一盆炒鸡肉,一盆炒莲藕,还有个农家三宝。餐馆老板劝了李穆,说太多了,李穆也没听。

    结果菜一上来,李穆就发现自己真的叫多了——那个猪骨头炖酸菜,一共5、6根骨头,每根都是结结实实的棒骨,上面至少带着小半斤肉。炒鸡肉大概是一整只肥鸡,老大一个盘子堆得冒尖,还有炒莲藕和农家三宝也是。李穆放开肚皮大吃了一顿,都没吃完一半。这时候再要吃,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对了,刚才我过来的时候,看见乡政府面前有些老先生在闹,不知道是在闹什么呢?”李穆把话题扯开去问,“还在叫打倒谁谁谁的。”

    “哎,这事啊,那也是政府瞎来。”餐馆老板说,“那些老头子都是各村的老党员。前一年乡政府说要扶贫,动员大家种大蒜。乡政府经常这么瞎胡闹,都没人听,我们新来那个乡委书记王敏德就动员各村的老党员带头,说不种大蒜的都要开除出党。那些老党员没法子只好听他的话动员家里去种大蒜,结果今年到处都大蒜丰收,价格下跌。我们这儿原本不产大蒜,大蒜贩子不上这儿来,价格跌到一块钱一斤都没人收,全烂在地里了,听政府话种大蒜的全都赔得底掉,那些老党员被家里埋怨得要死,就串联起来去乡政府闹事了。”

    “乡政府门口那些穿得好像警察的是什么人啊?怎么老人闹事他们不管,对于路过的人倒是那么凶呢?”李穆问。

    “那些狗腿子啊?老板你是被那些人赶了是不是?”餐馆老板嘿嘿地肖乐两声说:“那些原来是村里的联防队,后来说不准建联防队了,就统一归到乡政府,给乡政府当狗腿子。这些人没编制,上头不给他们发工资,全靠往下面收罚款发钱,凶着呢。不过今天去乡政府的全都是老党员,那些狗腿子不敢动手。上次有几个狗腿子因为计划生育的问题,把一个老党员给打了,那家人就把老党员抬到市政府那儿闹事去,王敏德因为这事被市里面大骂了一顿,回头就把那几个狗腿子赶回家去了。”

    “原来是这样啊。”李穆头疼起来,这桃源乡的形势还真是复杂啊,“大哥你知道的东西真不少啊。”李穆心中一动,对着餐馆老板说。

    “说别的我不行,你要说这附近十村八洞的消息,我还真知道的不少。”餐馆老板很是得意,“我在这里开店十几年了,又便宜又好吃,南来北往到乡政府办事的,都来我这里吃饭,所以我什么消息都知道。”说着他叹了口气,“不过我这店啊,看来也开不长了,王敏德天天带一帮人来我这儿吃饭,吃完饭就开白条。现在都已经5万多块钱了,我这小本生意,哪里拖得起。去催款吧,月初说月中,月中说月底,月底说五一,五一说国庆,到现在都没个准信呢。”

    “那你就不能不给他们吃?”李穆问。

    “这谈何容易,人家是乡委书记啊。”餐馆老板很无奈的说,“不给他吃?那我要不要在这里开店了?在我们桃源乡,天最大,乡委书记第二,工商是他卫生是他警察还是他,什么证件都要找他办,得罪了他怎么行?不过你也说的对,要是他再不付款,我也只能不让他吃了,我流动资金都快用尽了啊。”

    “对了,大哥,”李穆不想在这件事上面纠缠,“前一阵子听说我们桃源乡不是和一个叫做神农公司的合作养牛吗?现在养的怎么样了?”

    “那个啊?那个就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