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超级富豪

正文 第 118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然还学会了上俄罗斯的爱情动作网,要知道他可是一点俄文都不会的,愣是一遍一遍的点击试错,完成了注册用户的各项程序。这种专心和精力,要是拿到学业上,应该能考上北大清华了吧?

    闹了一阵子以后,王显儿回去神农公司在平原市的总部拿财务资料去了。李穆想把拍下来的照片和视频删掉,结果一边删一边看,把自己给看硬了,又用了恢复软件把图片视频都恢复过来再看一遍,结果就更加硬了。幸好这时候王显儿拿着资料回来了,李穆也不和她多说,抓到床上大战三百回合。

    “你这人真是!”王显儿使劲的掐了一下李穆,“虽然我是很美丽,你也不能这么痴缠啊!每天花好几个小时来享受情,还怎么做正经事情啊!人生除了上床之外,还有开舞会、购物、兜风、钓鱼、搭配珠宝首饰等等正经事情,不能把时间全都消耗在床上的。”

    对于王显儿来说,开舞会购物才是正事吗……那么开舞会购物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啊?李穆本来还觉得,普通民众对于官二代的看法有些偏激,不过从王显儿身上看,还真有些官二代是完全没法子沟通的呢。“好吧,那以后就多留些时间让你购物开舞会吧。”李穆说,“东西拿到没有啊?”

    “拿到了,我在财务电脑上找到了一份历年账本的电子版本。他们也真是太笨了,这么多年,电脑的开机密码还是12345,都不带变一下的。”王显儿递给李穆一个U盘说,“我们公司的电脑专家明明给他们发过注意事项,说重要电脑的密码必须在8位以上,还要英文字母和数字混合,不能是生日,那些家伙根本就没听进去。”

    “都是这样的了。”李穆接过U盘,插到手提里面,打开来看,“怎么连副账都有啊?”所谓的副账,其实就是小金库,很多不方便列入成本的开支,就直接走副账解决了。有了这一份东西,都不用马千竹出手,直接去找国税,就能让神农公司脱一层皮了。李穆的绿宝公司没有副账,不过富贵地产是有的,一向都是只有李富贵和财务经理能看,别说进电脑了,平时都神神秘秘的藏在保险箱里面,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烧掉。

    “我们都这样,正账副账放一起的。反正税务局要给农业厅面子,不会查我们。就算查,也是提前通知,然后随便走走过场。”王显儿说,“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墙倒众人推,我们把这个拿去给马书记看看好不好啊?有了这个证据,肯定能让税务局多罚他们几千万的。说不定还能抓几个逃税的进去呢。”

    “先不要吧,要是马书记材料不够,我们再献上去。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好。”李穆说,“要是马书记材料够了,我们就不用交上去了。等神农公司重组完成以后,再拿去和他们谈条件,看看能不能弄到什么好处。再说你是董事长啊!神农公司逃税,你能跑得了吗?”虽然李穆不知道王显儿是不是法人,不过既然都是董事长了,财务报表上面肯定有王显儿的签名,真要追究起来,王显儿肯定要负责任。

    “还是你老奸巨猾啊!”王显儿拍了拍李穆的双腿之间说。

    “你对着哪儿说话呢真是!”李穆没好气的说,跟着继续看财务报表,当然他又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员,从财务报表上面发现资金流向什么的高级技术,他是完全不懂的。李穆只是在看资产列表和现金流而已。“神农公司的资产怎么这么多啊?”李穆看得眼花缭乱,上面的EXCEL表格似乎无穷无尽,一般来说A1A2A3很常见,A100A200A300也不少,可是这个资产表李穆都已经看到A1000多了,还没个完。“这么多资产你们怎么不分开几个公司啊?全列在一起算什么意思?就算不分开几个公司,你也分开几个表格啊,现在这样怎么看啊?”

    “这个我怎么知道!财务上面我一点发言权都没有。”王显儿说,“财务经理都是直接和农业厅那帮厅长副厅长汇报的。”

    “嗯……这个是什么东西啊?”李穆忽然注意到了一个不同寻常之处。

    第三百二十三章.宝藏

    “什么是什么?”王显儿凑过去看,“不就是一个养牛场吗?有什么好奇怪的,去年养了几千头牛,赚了一百多万,按照20年算,也不过是2000万的盘子,生意太小了吧?你刚才还告诉我说要找上亿的物业呢。难道现在你是养猪养出了心得,养牛也想插一脚?我觉得养牛比养猪好啊,猪太脏了,牛比较干净。而且牛是吃草的,粪便没那么臭。我上次去我们神农公司的养猪场参观,那些人和我说采用了什么什么新技术,安全环保完全无臭,结果我一进去,差点没被熏一个跟头。”

    “那你应该去我那个发酵床养猪场看一看,真的一点臭味都没有。”李穆说,“我们先不要说那个,你看看这养牛场的位置!平原市桃源乡北村!我在北村晃荡了不少日子,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个养猪场啊。”

    “北村?”王显儿想了想说,“我也没听说桃源乡有我们的养猪场。如果真有的话,那天我们带队去干北村农民的话,贾宏光应该告诉我,神农公司还有这么一个分基地在的……也许是储备的土地还没有真的建起养牛场来呢?”话一出口,王显儿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如果没建起来,怎么会有收入呢?”

    “我把那个农场这几年的利润加了一下,假如今年的利润和去年持平,那么这几年养牛场的利润,刚好就是神农公司扣掉的农民补贴。这个数字有些奇怪啊。”李穆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虽然有可能是凑巧,但是找人问一下又不会怀孕,所以还是弄清楚的好。如果和李穆想的一样,神农公司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扣掉农民的农业补贴,就是为了给这个养牛场凑成绩,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它牵涉的事情可能会很大条啊。“我们去问贾宏光吧,平原市的业务不都是他负责的吗?”

    “就这么问,我怕他不告诉我们啊。”王显儿说,“他对公司可是忠心耿耿。我看不如先让马书记把他双规了,把他关起来用500瓦的大灯泡照一夜,等他顶不住了我们再去问。保证问什么他回答什么。”

    怪不得去了监狱呢,“贾宏光他又不是公务员,双规什么啊!”李穆提醒王显儿说。

    “虽然他不是公务员,但他是党员啊,只要是党员就能双规。”王显儿说。所谓的双规,就是监察机关有权“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对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这并不是国法,而是党规,是一个先于司法程序的对人身自由进行限制的党内措施。党规这种东西,可不管什么人权,说关你就关你,什么证据都不用,想关多久关多久。平时借着党的势头横行霸道,这个时候就要付出代价了。

    李穆求上门去,马千竹当然无有不准,随便找了个由头把贾宏光抓到郊区一栋小平房里面双规。马千竹的手下还没把他怎么样呢,贾宏光就什么都招了,从他贿赂农业厅的厅长入职说起,这些年来行贿受贿贪污骗补贴什么的事情都说了出来,李穆去的时候,贾宏光低眉顺眼,满脸的胡须渣滓,问什么回答什么,不过看见了李穆,还是楞了一下,苦笑起来。

    “李老板,我可被你害苦了啊。”贾宏光感叹说,“你搭上了马书记的线,要来对付我们神农公司,我也不怪你。这个世界弱肉强食,都是这样的。可是我贾宏光也没对不起你啊,你怎么让人把我抓起来呢?”说着他压低声音,“要对付神农公司,我知道的内情可多了。王总虽然是董事长,可是一来她在神农公司的时间不算很长,二来她比较少接触实务,比不上我啊。我可是在神农公司做了块十年,创建的时候就在的了。各个部门都呆过,知道的内情很多啊!”

    这就是对神农公司很忠诚的贾宏光……李穆没话说了,“贾总,”李穆单刀直入,拿出那一份财务报表给贾宏光看,“这个桃源乡北村的养牛场是怎么回事呢?”他和贾宏光都知道,这个养牛场并不存在。北村那儿,在桃源乡算是经济发达了,所有的耕地都得到了有效开发,农田、鱼塘、商铺星罗密布,怎么还有地方放一个养牛场呢?

    “这个养牛场?”贾宏光心下懊悔,没想到李穆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么不得了的东西,“这事我们公司的一个大秘密。”他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决定,应该把真相说出来,在他拿到承诺以后。“如果我说出来的话,这门生意你要算我一份,不能全部都自己独吞。要是没有我的配合,就算你能够最后发现真相,多数也都会错过时机。”

    “这到底是什么生意啊?”李穆问,“投入需要多少?利润有多大?”

    “投入吗,应该不需要投入了,神农公司已经帮咱们弄好了。”贾宏光笑了笑说,“只要把这个账面上的养牛场过户到我们的名下就行。现在马书记让农业厅的领导们自查自纠,他们正忙着自保呢,没工夫来管这样的小事。我计划这件事情已经好几个月了,不过还没敢动手。如果李老板你让我加入的话,我就把全套的法律文件都拿出来。”如果不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贾宏光做这件事的成功率不是很高,就是成功了,最后也只能跑到国外去。

    “到底是什么生意呢?”李穆还是没弄清楚。

    “和你老板你的生意是一样的啊。”贾宏光说,“不过李老板你是无意的,我们是有意的。李老板你知道我们平原省和你们山南省之间要修一条高速公路吧?”其实这条高速公路不止是联通两个省份,而是要联通相邻的好几个省份,成为交通大动脉。“李老板你的养猪场正坐落于这条高速公路的必经之路,所以被征地了,赔了40多亿。我们神农公司没有李老板你这么大的胃口,不过也在高速公路边上弄了一个养牛场,打算让交通厅来赔偿。”

    其实李穆也是故意的,不过这就没必要告诉贾宏光了。“赔偿?可是这条高速并不通过北村啊?”李穆很是怀疑。现在李穆已经拿到了这一条高速公路的设计图纸,虽然只是初定的设计,路线并没有决定下来,但是根本不在北村附近。至于上一辈子,李穆虽然走过这一条高速,但是并没有在平原省停留,而是一直开过去了,所以根本就不记得,这一条高速究竟有没有经过北村。

    “是的,这就是那一个秘密了。”贾宏光说,“现在预订的路线,是注定不能成功的,那条路线的地质情况不好,所以路线会改到北村去。到时候北村那帮农民就幸福了……他们的田地都会被征收掉一大部分。这个消息是交通厅的人传出来的,他们自己已经在北村那边秘密的买了很多的土地,有的开农场,有的开店,有的做住宅,就等着公路改道的时候赚一笔。”

    “那个所谓的养牛场,规模也太小了吧?”李穆吐糟说,“计划了这么久,你们好歹也骗个几亿啊,弄这么小的农场算什么啊。一年收入100多万的农场,人家最多就给你赔个几千万吧?肯定上不了亿。”

    “我们和李老板你那个大养猪场当然没法子比啊!几千万就已经很满足了。”贾宏光说,“再说这事主角是交通厅,我们不过是个打酱油的,能够弄个几千万就不错了,要是拿得太多,交通厅的人眼红起来,说不定就不赔了。”李穆就是赔得太多,结果被人惦记上,就算李穆答应了要分一半出去给交通厅的各级领导,也没躲过去。

    “不如这样吧,李老板你把我放出去,我把相关的法律文书都交给你,办好之后,我只要分一千万就行。这只是一个小生意,其他的大生意多得很!”贾宏光继续说,“就好像河西镇那个万亩农场,全都是肥沃的土地,当年农业厅的领导愣是说这个农场土质不好,开价1000万就让神农公司把这个农场买了下来。而在神农公司的账户上,这个农场经过5年的折旧,只剩下650万的价值,我们只要把他买下来,就发大财了!这个农场我知道的很清楚,水利条件好,出产稳定,至少值两亿!”

    “这个我可以考虑。”李穆说。把贾宏光放出来当然是没问题的,甚至还可以给他加几倍的工资,放到自己和王显儿新建立公司里面去,做一个千金买马骨的姿态。然后以王显儿为董事长,贾宏光做总经理,搭建出一个架子来,让他们两个互相制衡。贾宏光提议这个农场,也可以买下来,然后让贾宏光做管理,让他也捞一些好处。

    真正要考虑的,还是北村这个事情,这么大好的机会,真的只能赚几千万吗?李穆并不这么觉得。当然李穆的意思,不是说要再假造一个大养猪场,让平原省的交通厅也赔个几十亿,平原省交通厅肯定是不肯的。何况交通厅的人在北村有那么多的产业,忽然要临时做养殖场,怎么瞒得了人?

    第三百二十四章.宝藏

    再说李穆在山南省已经弄到了40多亿的赔偿金,要是这边再来的话,别人肯定会怀疑。到时候不要偷鸡不着蚀把米,连那40亿都被人找茬扣掉一些。要知道现在宋书记和沈市长正为了李穆那40亿怎么挪出来而伤透了脑筋呢,要是能扣掉一些,他们肯定会动手的。到时候扣掉几亿,马千竹又回去京城了,李穆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李穆打的主意,还是要开发房地产,“如果平原市的高速出口在北村的话,市里面一定会修一条高等级的公路过来的吧?”李穆问。要不然的话,难道刚下高速就进土路,颠簸几十公里才到市区?平原市的面子伤不起啊。

    “那当然了,听说是要修一条双向四车道的沥青路,本来是要修六车道的,后来一算好像是哪里不行,只好先按照四车道来修。除了不封闭以外,其他的标准都和告诉一样。到时候从市区到北村,就只要20分钟左右了。”贾宏光说,“李老板你不是想包这条路吧?没戏的,人家交通厅早就内定好了……不过要是你能够请动马书记的话,那当然不一样。如果你真的请动马书记把这条路包了下来,能不能分包一段给我啊?也不用多,只要10公里就行。”

    “我不会修路。”李穆没好气地说,“以后从北村到市区,只要20分钟,而且还有高速公路,那么北村的地价肯定会上升的吧。”要是能够提前把北村的土地收下来一大块,等高速修好以后,不就值大钱了?到时候把土地转手卖出去,或者自己来开发房地产,那都是很好的买卖啊。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没人想到咩?就算是贾宏光想不到,难道交通厅的人也想不到?他们自己不方便出面,就不能找自己认识的老板出面?

    “对啊!”贾宏光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一招啊!”不过他仔细想了想,又和李穆说,“李老板你说的这的确是正理,不过在我们平原市,还有些别的因素,可能没这么好。”他咳嗽了一声,一条一条给李穆分析,“首先呢,我们平原省穷啊,平原市虽然是省城,可是也穷得要死,城区扩大很慢,要开发到北村来,不知道要几年,或者十几年也不奇怪。虽然新修了路,可是也不一定能行。到时候可不要千辛万苦花了钱费了精力建起了房子,结果没人来买,那可就亏大了。”

    这倒也是一个因素,李穆上一辈子没怎么来过平原市,也不知道北村后来开发得怎么样了。上一辈子李穆怎么不读多些新闻呢?不过有一个新闻李穆是想起来了的,说的是房价涨幅太高,百姓承受不起,举的例子之中就有平原市,说是平原市人均工资不过2000多元,然后房子一平方要6000多,要三个月的工资才买得起一平方的房子,按照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算,也得不吃不喝90个月等于七年半。

    要是把老婆孩子父母什么的算上,从入职干到退休,都挣不下一间房子来。更关键的是,房价还在快速上涨,平均每年的涨幅达到40%以上,所以不调控真的不行。按照这个涨幅看来,在北村建新的住宅小区,只要价格便宜,应该是大有所为的。不过此事并不是十拿九稳,里面还是很有风险。“你说的不错。”李穆同意了贾宏光的看法。

    “还有呢,就算是路通了,但是其他的配套措施怎么办?要住下来,菜市场、超市、学校乃至其他的娱乐配套措施,北村都没有……或者说北村有一些,但是很不完善。”贾宏光受到了鼓励,更加起劲的阐述观点,“我记得现在北村只有一个很破烂的小学,没有初中,高中那就更加没有了。超市倒是有几家,不过规模都很小。不到圩日,也没有多少东西卖。医院就更加不要说了,那里连医务室都没有,只有个赤脚医生,还是做兽医出身的,鬼才敢找他看病啊!”

    李穆就找过那个兽医看病,还被包得好像印度三哥一样呢。而且那人不是做兽医出身,那人就是兽医,现在也是做兽医的活计为主,不过是偶尔去客串医人而已。其他的贾宏光都没说错,不过这些都不是障碍,开发房地产的利润是如此之高,如果真的能够成功开发,那么建配套措施是很容易的,不要说菜市场超市学校,就算是医院电影院也建给你看。好像李穆在虹井路那个楼盘,临街的地方就会改成商铺,还会引进超市做配套呢。“这个不怕。”李穆说,“只要楼盘够大,这些都没问题。”李穆说。

    “那得多大个楼盘才能配套个医院啊!”贾宏光不以为然,“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北村的村民很难搞啊!上次李老板你也看见了,就因为他们的村长村支书老张头被抓了,他们就敢几百人一起冲击乡政府。要是在那边做楼盘,麻烦事情肯定很多。到时候弄几个老头子往机器下面一趟,不给钱就不走,那要怎么办呢?”

    “北村吗?”李穆笑了笑,没有说下去。别人怕这个,李穆还真不怕。别的不说,李穆和北村村民可是有战斗友谊的,老张头在北村威信高,和李穆又有特殊的关系,到时候只要钱给够了,不怕村民们不支持。

    “哦,对!”贾宏光也想起来了,“李老板你和他们有交情。不过我和你说啊,李老板,这个不保险啊!那些农民辛辛苦苦在地里刨食,一年的收入才几千块钱,北村在桃源乡算是好的,年收入也不过是4、5千块。建楼盘这种事情,稍微挖个坑什么的,动不动就几万十几万,那些农民怎么会忍得住呢。不要说一点交情,就算是亲兄弟亲父子,为了拆迁款翻脸的,我都见不少。”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法的,而且这个办法还能够降低风险呢。李穆打算和北村的全体村民一起合作,建立一个股份制公司,村民们人人持股,愿意把自家土地拿出来的,还可以拿多很多的股份。如果高速真的改道到了北村,然后平原市真的修了一条高标准的公路过来,那么直接就用那个股份制公司来投资建房子,建好以后当然人人有份。

    这样赚的钱当然是少了很多,但是风险也小了很多。这个股份制公司进可攻,退可守,万一贾宏光给的消息是错的,高速不从这边过,那么李穆只要及时转型,去做农业就好了。而且这种合作方式,就算北村对李穆建小区有反对声音,也会淹没在人民群众要发财的呼声当中。这么一想的话,似乎省城那边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啊。

    龙潭镇那一大堆龙字头的村子,什么龙口龙眼龙嘴村,也是和李穆有战斗友谊的,也被高速征了地,也要开一个高速出口,省城肯定也要修一条高等级公路到龙潭镇。那一条公路可是实实在在的,李穆上一辈子走过不少次……等一等,李穆想起来了,上一辈子有人在龙潭镇修了住宅小区的,不过因为靠近龙潭镇工业区空气质量差,卖得并不好。即使是这样,开发小区的地产老板也赚了不少,因为地价很便宜。

    李穆只要把住宅小区修得离工业区远一些,比如说修在龙口村里面什么的,只要弄好配套措施,应该可以赚很多!不过那样的话,可能要建多一些别墅,建少些洋房。到时候李穆还可以把平原市这边的小区和省城那边的小区弄成一个名字,然后就可以号称你在高速跑两个小时,一下高速,还是同一个小区!

    把贾宏光从小楼里面领了出来,然后李穆立即就去着手办这个事情了,一边让贾宏光把那个什么桃源农场转到李穆的名下,一边去和老张头谈建立股份公司的事情。本来李穆以为还要多费口舌,没想到李穆连自己出资金的大头这条件都没说出来,老张头一听到李穆这个主意,立即就答应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老张头告诉李穆,“自从上次我们打过了乡政府以后,威风是威风了,可是有很多不好的影响。”其实什么上次啊,一共都没过多少天,“有些开赌场的,看中我们北村这儿警察远,联防队又不敢来,就在我们开赌档。我说了几次不要开,还叫我的儿子和侄子去管一管。可是我的儿子和侄子们都不愿意,说人家有没妨碍我们,干嘛要多管闲事呢?现在赌档里面都是外地人,可已经有村子里的年轻人去看了,再迟一点,肯定会忍不住赌钱,到时候可怎么得了。有千日做贼的,没有钱日防贼的,村子里正经的营生少,始终是不行的。李老板你要来建公司,吸收全村人入股,我是很赞成的,到时候养猪养牛种田种菜,都由李老板你来安排,我们村委会全力配合!”

    第三百二十五章.宝藏

    “也不单只是农业,说不定还会开展别的项目。”李穆说。

    “那就更加好了!”老张头说,“不过我们这儿交通不方便啊,建其他项目,恐怕要修一下路才行……李老板你不会想建高污染的企业把?那可不行啊,高污染的企业虽然一时能带着村民们致富,可是环境污染了,身体搞垮了,那有钱都没用啊。再说了,我们这儿以前是有一个铜矿,不过早就挖空了。”

    “当然不是高污染了。”李穆说,其实污染肯定是有的。在这个地球上,污染最严重的就是人类自己,住宅小区这种项目一开,无数的砖头水泥就会侵占原来的青山绿水,建成以后搬进人来了,还要消耗饮水食物,排出污染物。“我是打算……打算建度假区。”李穆说,度假区和住宅小区相差其实不远,都是一大堆住房还有配套措施。特别是这个住宅小区李穆打算建多一些别墅,那就更加像了。

    “度假区?这是好事啊!”老张头更加高兴了,要是北村能够混进旅游区,那么就是几辈子吃穿不愁了,“我们桃源乡北村不是吹,的确是山清水秀啊。我也去过不少地方,能比得上我们桃源乡的地方没几个!对了,我们这儿不是叫做桃源乡吗?我看不如直接就借陶渊明的那篇古文,在山里找个地方种它几千棵桃树,就用桃花源的名字好了。”

    人家桃花源在武陵呢,根本就不再平原省,不过这也没关系,可以用来做小区的名字。世外桃源小区,不错不错,李穆就这么决定下来了。“这事你要先给村民们露一下底。”李穆说,“我会用大家都参加的那个股份制公司来运营这个项目,大家都有份,人人不落空,到时候要用地修路什么的,都要大家支持啊。我在里面自然也有股份,到时候我发财了,你们可不要嫌我的股份太大。”

    “这个肯定了!”老张头说,“谁要是为了自己的小家不顾大家,我发动全村人一起批斗他!不过这个股份呢,是不是可以商量一下比例,比如说我们村整体占50%,李老板你独占50%,或者说按照这个出钱出力的幅度来算?”他顾虑的就是如果李穆占了51%甚至是66%这样的绝对多数,那个股份制公司会变成李穆的一言堂。

    “这个没问题。”李穆说,“张大爷你可以先去村里面问一问,有谁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拿出来入股的,然后再加上村里面的集体土地,大家找人做一个公允的估价,总共价值多少钱,我就出同样的现金,大家各占50%的股份。”然后公司运作起来,钱肯定是不够的,那就要增资,要扩股,那些村民们肯定不够李穆多钱,扩几次够钱做这个世外桃源小区了,李穆大概会占备份只八九十了,剩下那些也足够北村的村?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