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炎黄战史之天地仁皇

正文 第 30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br />

    想了想,张敏接着说道:“恒儿,既然我们已经把话说开,那么就不妨直言吧,恒儿,哀家想要知道你这一路上对朝廷都有什么看法?”

    沉吟了一阵,卫恒想了想,轻声说道:“太后,儿臣以为如今朝廷势力分割太多,实际上皇兄手中的权利并非很大,很多事情都是由一些人所把持,如此下去,对我帝国将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张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她站起身来,在殿中走动了两步,扭头沉声对卫恒说道:“恒儿,哀家要听你的实话,你以为你皇兄是否能够将如今的这一局面控制住!”

    第四十七章 兄弟同盟

    ——    >

    闻听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卫恒不由得一愣,他看了看一旁也有些发呆的卫宏,又看了看神色严峻的张敏,沉吟许久,才咬牙说道:“母后,儿臣以为以皇兄恐怕难以控制如今升龙局面!”

    此话一出,卫宏的神色大变,他担忧的看了看自己的母亲,害怕卫恒的这一句话惹怒了张敏。但是张敏的脸色显得格外的平静,丝毫看不出她此刻的心情。张敏沉默了一会,缓缓的开口问道:“恒儿,你可知你这话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卫恒再次起身跪在张敏的身前,他也显得十分平静,沉稳的说道:“太后,儿臣知道此话有些大逆不道,皇兄也会为此而感到生气。但是孩儿以为,如果真的是为我帝国着想,那么就必须要坦诚相对!”说道这里,卫恒偷眼看了一眼张敏,只见她已经脸色平静如常,于是大着胆子接着说道:“母后,孩儿以为如今我帝国有几大危害!”

    “讲!”

    “第一,我帝国并非十分的平静,至少不若表面上那样平静。各方诸侯手握兵马,蠢蠢欲动。而其他几位皇兄也是对皇上的位子虎视眈眈,如果有机会,他们绝不会轻易的放过。而且这些地方诸侯手中都握有重兵,兵力总和还要超过我帝国储存的兵力,如此实在是过于危险!”卫恒大着胆子说道。

    张敏轻轻的点了点头,“还有呢?”

    “第二,我帝国设有大小官员近十万人,但是身居高位的大臣大都是跟随父皇起兵的功勋之臣或者他们的后人。一个个或是骄横无比,或是胸无点墨,而且大都不服皇兄,如此一群臣子,将是我帝国的另一大隐患!”

    “很好,那么第三呢?”

    卫恒有些迟疑了,他看了看张敏,又看了看卫宏,迟迟不敢开口。

    “恒儿,为何不说了!”张敏沉声问道。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卫恒一咬牙,沉声说道:“儿臣以为这第三是权臣当道。儿臣一路上所见诸关隘守将,大都不是父皇当年的麾下,很多都是……,这些将领手中握有兵权,各守升龙险要之地,如果他们作乱起来,我帝国将毫无还手之力!”

    张敏沉默了,她的眼中露出了沉思之状,久久不说话……

    “儿臣自从脱困回到风城,虽然没有多长的时间在家,但是每次回到家中,都会听母后说起这帝国中的重臣!”卫恒已经不再感到害怕,他站起身来沉声的说道。

    “哦,你母后如何说?”张敏突然间来了兴致,她笑着看着卫恒问道。

    “母后说对于帝国的这些诸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尽量的安抚,不能让他们感到我们的任何不满,同时召集一干能臣,忠臣,将权利缓慢的放给他们,让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和地方的诸侯对抗,然后……”

    张敏摆手打断了卫恒的话语,她轻声问道:“那么你母后以为我帝国如今有多少可用之臣呢?”

    卫恒似乎在努力的回忆,好半天才低声说道:“母后说第一个能臣是陈星陈大司徒!”

    “哦,为何是他?”

    “陈司徒跟随父皇多年,说起来也是朝中的元老。当年他足智多谋,几次为父皇谋划,从未有过半次的失误,可谓是老谋深算的人。此老如今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在朝中威望依旧,这些年来托病不理朝政,想来心中可能有些不顺心的事情……”

    张敏缓缓的点了点头,她笑着说道:“不错,陈星心中是有些不快,因为忠勇王封王,他感到有些不公,当年他也是跟随先帝一起打天下的人,比之忠勇王还要早上几分。如今忠勇王的爵位比他高上两个等级,想来心中是有些不快!呵呵,宏儿,你回头看看,给陈老司徒再加上一个爵位!”

    卫宏连忙起身应是……

    “那么除了陈老司徒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人?”张敏接着问道。

    “第二个乃是杨陵杨总督!”卫恒想了想,接着说道:“杨总督也是父皇手下的老臣子,曾担任父皇的军机参谋多年,对我卫氏一族可以说忠心耿耿。自他镇守了济州以来,北部兵马司势力越来越强大,麾下铁骑也成为我帝国最为精锐的一支铁骑。此人虽然是以文官出身掌兵权,但是却比很多武将出身的将领厉害许多!”

    “嗯,杨陵是一个人物,过些日子他就要入京述职,皇上记得要好生的安慰。至于那两千神风骑的事情,不要提起,就当你不知道吧!”张敏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浓重,她扭头对卫宏说道。

    卫宏再次点头答应。

    “那么还有没有别人?”

    “还有就是京师九城兵马司的总督,张宾!”

    “张宾?”这下可是出了张敏的意料之外,张宾是她自己的兄弟,有多少的本事张敏比谁都要清楚,听到卫恒突然间如此说,一口茶水险些喷出口,她连声的咳嗽着,好半天笑着对卫恒说道:“恒儿,你不是再逗哀家开心吧!张宾乃是哀家的兄弟,说起来也是你的舅舅,他有什么本事?呵呵,我都没有听说过……”

    一旁的卫宏也是露出一抹笑意,在他认为这一定是卫恒想要自己母后开心故意编造出来的话语……

    “不,太后,其实你们都看错了!”卫恒正色道:“张舅父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准确的位置。领兵打仗,他确实不行,出谋划策,他也显得不成,但是他出身市井,在父皇尚未成事之前,流离与街头,对于那些下三滥的门道最为清楚。而许多有用的消息,莫不都是从市井中流传,若是让张舅父主掌内监府的话,那么没有人能够比他更清楚其中的那些门道!”

    卫恒此话一出,张敏脸上嘻笑之色顿时不见,她露出沉思之态,久久没有开口……

    “可是如果张舅父住持了内监府的话,那么谁来住持九城兵马司?要知道九城兵马司乃是我帝国……”卫宏开口说道。

    “皇上!”张敏打断了卫宏的话语,她沉思着缓缓的说道:“你恒弟说的不错,张宾不适合九城兵马司总督一职,但是却可以另有作为。如今让他担任九城兵马司总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你恒弟所说的是一个思路,我们不能轻视。九城兵马司人选我们可以仔细的考虑,另选他人,但是这市井间的耳目,却更为重要!”说着,她扭头对卫恒说道:“恒儿,既然你母亲如此说,那么不知道是否也告诉你了一些其他的话语?比如说这九城兵马司由谁统领较好?”

    卫恒为难了,他还真的不知道什么人物可以担此重任。当时赵倩儿和他说这番话时只是随口谈起,并没有过深的交谈,而他自己身陷云雾山多年,对朝中的大臣们也不是十分的了解,听到张敏如此问话,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突然间,他灵机一动,脑海中闪过一人的面孔,卫恒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笑容,脱口而出道:“钟祥守将,宣凌宇可当此重任!”

    “宣凌宇?”张敏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卫恒,又看看卫宏,疑惑的问道:“皇上,宣凌宇此人你可听过?”

    “母后,宣凌宇乃是钟祥三镇守将。他原本是杨陵所属的大将,后来钟祥的陈强任满后离开了钟祥,杨陵推荐他前去镇守。嗯,此人,孩儿也不是十分了解,知道他还是因为此次恒弟在兰婆江遇险,他拿下了彭门的赵煦后,始终不听从忠勇王的命令,拒绝交出赵煦,并将口讯以密折送交孩儿,孩儿才知道此人!”卫宏也显得不是很了解宣凌宇,凭着一点的记忆,他轻声说道。

    “哦?不过能得赵家妹子如此推崇之人,想来也是不凡!”张敏缓缓的点头,“嗯,皇上,你记下这个名字,这次杨陵入京之后你和他好好的谈谈,如果确是可用,那么就找个机会将他调入京师,着令他镇守九城兵马司,如此也可以将张宾脱出来,而且还是一个收买杨陵的好机会!”

    “可是钟祥乃是军事重地,如果将宣凌宇调入京师,那么谁可以来替他担此重任?”卫宏急急的说道。

    “呵呵,杨陵手下既然有一个宣凌宇,那么一定还会有第二个宣凌宇,第三个宣凌宇!恒儿刚才说的很好,杨陵是我们重要的保障,我们必须要好生的对他。呵呵,你就让杨陵再从北地兵马司中挑选一人,前往钟祥不就可以了?”张敏笑着说道,然后她赞赏的看着卫恒,“恒儿,你果然不凡,呵呵,来到京师尚没有一日,竟然帮助哀家和皇上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吴良渚也是咎由自取,和你无关,你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向那群奴才们震了一番,宣扬了皇上的尊严,很好,很好!”

    卫恒再次跪下,他恭声说道:“太后,这本来就是卫恒应该做的事情,卫恒恨自己太小,又没有什么别的本事,不能为皇兄分担忧愁……”

    “好了,好了!”张敏笑呵呵的打断卫恒的话语,“恒儿起来吧!你可知道刚才哀家问你话的时候,心中对你还存在一抹疑虑。若是你没有说出实话,那么哀家必然不放过你!因为你皇兄对你非常看重,可是你并没有忠于你的皇兄!”

    卫恒心中暗暗的出了一口气,刚才的回答也是着实让他费了一番心思,看来自己的这个宝是压对了!

    “不过你能够不惧你皇兄的气氛,而大胆说出心中的话语,显示出你对你皇兄的一片忠心。而且你所说的也确实属实,哀家心中十分的高兴。你皇兄告诉哀家,当年你离开京城之夜,你父皇曾对你皇兄说过:你是一个极重感情之人,对你的皇兄绝不会有半点的贰心。如今你已经证明了你父皇的这些话,很好,很好!”张敏笑着站起来,她缓步走动了两下,扭头正色说道:“恒儿,多年来哀家对你风城一直心存顾虑,所以也有许多不是的地方,你要原谅哀家。今日这上清殿中只有我们三人,恒儿,他日如果你皇兄有危险,你当如何?”

    单膝跪在张敏身前,卫恒神色庄重的说道:“母后,儿臣即使赴汤蹈火,也不会让任何人伤害皇兄!”

    “好,有你这句话,哀家也就放心了!”张敏笑了,她扶起卫恒,沉声的说道:“恒儿,你与你皇兄自幼交好,虽然哀家曾多次对你不利,但是你皇兄始终以为你才是他最可信赖之人。以后哀家也不会在对你有什么提防,你只要牢记住今日你对哀家的话,那么你就是哀家的亲生儿子!”

    “母后!”卫恒心思十分灵巧,他大声的叫道。

    张敏脸上笑意更浓,她看了看卫宏,伸手示意卫宏走来,然后让他们两人将手握在一起,“小猢狲,还有你皇上,你们要记住,你们是兄弟!当年你三兄弟关系最好,但是卫信孩儿因为哀家心中一时的猜忌,所以将他送到了军中,如今他已经跟随你父皇归天。你们两兄弟此后要互相的友爱,不可以相互争斗!如今我帝国身处飘摇动荡之时,你们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走过难关!”

    卫恒和卫宏对视着,两人眼中都流露出一抹笑意,他们用力的握了握手,将心中的那份信任传递到对方的手中……

    张敏也笑了,“小猢狲,你在京城呆上一些时日,就会风城吧,好好向你的母亲学习,好好的为你的皇兄将西南一片江山打理好!他日等你成人,你皇兄还会将你再次召回,那时你们兄弟一定要齐心协力,一起让我们的帝国走向辉煌!”

    卫恒和卫宏同时点了点头……

    “还有,小猢狲,你此次入京表现的过于显眼,说起来也是哀家的错误。从今天开始,哀家还是会对你一如往常,这是做戏给别人看,否则你会很危险!明白吗?”张敏神色庄重的说道。

    卫恒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笑着将两人搂在怀中,张敏刚要说什么,就听上清殿外钟声响起,一个高亢尖锐的声音在殿外响起:“皇上,为风城王千岁准备的接风宴已经备好,百官如今在金殿等候,请皇上和风城王入席!”

    第四十八章 负荆谢罪

    ——    >

    金銮宝殿之上,灯火通明,更将大殿映照的金壁辉煌。丹陛之下两侧摆着数排桌椅,升龙帝国文武百官正襟危坐,一个个都显得格外的庄重。自卫夺归天之后,升龙帝国再也没有摆过如此规模盛大的宴席,几乎所有在京的五品以上大员都受到了邀请。平日里空荡荡的大殿之中,此刻显得有些拥挤,身着盛装的内侍们频繁的进出,干果点心不断的摆在了大臣们眼前的桌上。

    ……

    随着一声高呼:“皇上驾到!”

    文武百官同时起座离位,恭敬的跪在丹陛之下,山呼万岁。在那整齐的呼喊之中,卫宏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和卫恒两人举步走入了大殿之中。在他们的身后,颜柔儿好奇的东张西望,对于大殿中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好奇。

    张敏没有出席今晚的宴会,因为她不能当众表露出一点对卫恒的善意,于是她回到了慈宁宫,和她一起的还有那善解人意的飘雪小丫头。而卫宏,心中的一块大石已经放下,看到自己母亲和自己最亲的兄弟关系和解,他心中有说不出来的高兴,毕竟这两个人都是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重要的人,如今看到张敏和卫恒亲如一家,他怎么会不高兴呢?早些时日的那些不快在刹那间都抛的烟消云散……

    走上大殿,卫宏示意内侍在丹陛之上摆下两张桌案,然后又看了看跪在殿中那黑压压的一片,眉头微微的一皱,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在这一刻突然升起。对于这一干大臣,卫宏不知为什么总是感到有些别扭。

    “众卿平身吧!”卫宏示意卫恒和颜柔儿坐下之后,自己也坐在龙椅之上,沉声对百官说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一如往常,再次山呼之后,站起身来,抬头向丹陛上看去,看到卫恒与颜柔儿两人坐在卫宏身边,都不由得感到微微有些诧异。

    卫恒坐在卫宏的身边,这可以理解。可是那跟随卫恒前来的小丫头为何也坐在哪里?一时间众大臣心中都画了一个问号。但是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问出这种扫兴的话题,他们再次回到自己的座位之上,又露出一副正经的面孔,一个个都显得那样的不苟言笑……

    卫宏扫视了一眼百官,深深吸了一口气,清幽的说道:“今日是朕与风城王兄弟重逢的好日子。呵呵,风城王千岁在八年前离开了升龙城,与朕一别八年有余,其间又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今日我兄弟相见,朕心中十分的高兴,所以召众卿前来,乃是为了与朕同乐!”

    文武百官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不知道这个时候卫宏为何说出如此的话题,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于是山呼风城王千岁……

    卫宏脸上露出一抹冷笑,他看了看群臣,接着说道:“风城王千岁此次入京,其中有了不少的磨难,相信众卿都十分清楚。不过好在风城王平安入京了,朕也就不想再追究什么,朕以为风城王也不会对此事总是耿耿于怀!”说着,卫宏笑着看了一眼卫恒。

    卫恒也笑了,“能与皇兄相见,臣弟心中已经是十分高兴,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还是不要再提了!再说如果没有那许多的波折,臣弟这伽蓝神剑之名又如何能享誉京师?”

    卫宏闻听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

    “吾皇圣明,吾皇万岁!”群臣立刻高声喊喝道。

    “好了,好了!”卫宏笑着一摆手,“今日朕心中十分高兴,不高兴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呵呵,今日风城王才一入京,就为朕除去了一个隐患,杖杀了内廷戒律大总管吴良渚,狠狠的杀了那些狗奴才的骄横之心,朕更加的高兴,呵呵,来,众卿,让我们为风城王干上一杯!”说着,卫宏举杯一晃,一口将杯中之酒饮尽,放声大笑。

    殿上群臣面面相觑,有知道那吴良渚来历的大臣不由得偷偷的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卫恒,心头不由得微微的一颤。不论是愿意还是不情愿,他们都举起手中的酒杯,一口饮尽……

    卫恒微微一笑,端起酒杯也杯中酒饮下,笑着说道:“皇兄不必如此夸奖臣弟,臣弟只知道奴才就是奴才,他永远不要想爬到主子的头上。如果想要逞威,那么他们的下场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死!”话语虽然轻柔,但是卫恒那还略带稚嫩的面孔上却露出一抹阴沉的笑容,他冷冷的看了一眼丹陛之下的群臣,虽然距离尚远,但是不少大臣还是感到一阵寒意自脊背升起……

    卫宏笑得更加开心,他挥手对内侍说道:“传朕的旨意,酒宴开始!”

    随着卫宏这一句话,内侍们鱼贯而入,手中捧着各色佳肴,放在大臣们身前的桌案之上。卫宏笑着对百官大声说道:“朕自登基以来,一直都被病痛和琐事缠身,今日朕的兄弟不远万里自风城而来,朕高兴,所以朕要多喝几杯!呵呵,众卿不必拘礼,今日不谈国事,你我君臣同乐,一醉方休!”

    “吾皇万岁!”百官同时举起手中的酒杯,遥遥相敬,卫宏和卫恒也笑着举杯,霎时间大殿之上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众人推杯换盏,笑语不断……

    卫宏今日显得格外的开心,一杯接一杯的和卫恒与颜柔儿碰杯,久已失去笑声的金銮宝殿中此刻充满了笑声,配合着大殿两侧乐官的轻柔丝竹之声,更显出一派祥和之气。

    就在这时,殿外一个高亢的声音响起:“忠勇王乐清河求见圣上!”

    声音一落,金銮宝殿之上立刻安静乐下来,卫宏的脸色也在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他实在不想在这个时候看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人……

    群臣也鸦雀无声,原本轻柔的丝竹之声显得格外的苍白。殿内那祥和之气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闷,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

    卫恒对卫宏使了一个眼色,卫宏缓缓的平和了自己的情绪,沉声说道:“宣忠勇王!”

    “宣忠勇王!”内侍那高亢的声音再次响起,在皇城之内此起彼伏。在这高亢的声音之中,乐清河那清雅的声音在众人的耳边响起:“罪臣乐清河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听着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乐清河赤裸着自己的上身,身上还背负着几根藤条,缓步走进了金銮宝殿。这一形象一出现,顿时引得百官议论纷纷,无数道诧异的目光看着乐清河,就连心情不是很愉快的卫宏也不由得微微一愣。

    大步走进了金銮宝殿,乐清河伏身跪在大殿之上,沉声说道:“罪臣乐清河见过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压着心中的惊异,卫宏先是看了看卫恒,然后沉声说道:“忠勇王千岁请起,为何如此形象入殿?”

    “臣今日是来向皇上请罪的,所以不敢起身!”乐清河低声的说道,丝毫不理会射向自己的诧异目光。

    卫宏微微一愣,“忠勇王起来说话,朕恕你无罪!朕有些不明白,忠勇王何罪之有?”

    乐清河依旧跪伏地上,好半天才开口说道:“臣在昨日早朝之时,口出无状之言,顶撞了皇上。臣回去之后夜不能寤,辗转反侧之后,总觉心中有所不安,所以今日负荆请罪,还请皇上责罚!”

    话一出口,顿时再次引起殿中的一阵骚动,卫恒的眼中在瞬间闪过一抹寒芒,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

    “罪臣昨日顶撞皇上,也是出于无奈,那乐战乃是臣唯一的侄子,臣不得不倾力相救。皇上,您知道老臣麾下原本三子,如今都已身亡。只有乐战这一个血缘亲人,那是老臣的姐姐在临死之前托付给老臣的。所以老臣……昨日老臣救乐战心切,竟然以打王鞭要挟皇上……回去之后臣想起当年与先皇一起征战的日子,更想起先皇与皇上对老臣的恩宠,就感到惭愧不已!皇上待老臣恩重如山,不但将国事交给了老臣,还赐老臣这帝国之中唯一的外姓王,而老臣却如此对待皇上,老臣实在是罪该万死!”乐清河跪伏地上侃侃而谈。

    卫宏不由得鼻子微微有些发酸,看着头发已经灰白的乐清河,他不由得想起了当年乐清河鼎力襄助自己坐上王位,更想起了自己幼时乐清河对自己的种种好处……

    站起身来,卫宏缓缓走下了丹陛,来到了乐清河身前,将他身上的荆条取下,抖手将身上的皇袍脱下,披在了乐清河的身上,双手将他扶起,“老王爷,你如此说,让朕……你是我帝国的元老功勋之臣,当年朕能够走上这皇位,你也着实出力不少。这些年来你我之间越来越生疏,实非朕心中所想的。乐卿家,你是帝国的功臣,朕始终牢记,朕也不想你我发展到今日的局面,只是……唉,不说这些乐,乐卿家,今日是朕的皇弟自风城而来,朕心中十分的高兴,你我就借此机会,将往日的不快一笔勾销,以后你我好好的相处,一起开创我升龙帝国的千古基业!”说着,他一挥手,内侍端来两杯酒,卫宏自己端起一杯,然后又为乐清河端起一杯,送到了他的身前,“乐卿家,人常说浊酒一杯泯恩仇,今日你我君臣就喝下这一杯酒,让以往的事情过去算了!”说完,他仰头一饮而尽!

    乐清河身体微微的颤抖,看着卫宏,他也不禁老泪纵横,颤抖着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君臣两人在这一刻都相视一笑……

    “来人,为忠勇王设座!”卫宏大声的说道。内侍连忙在丹陛之下又摆上桌案,卫宏拉着乐清河走到丹陛之下,让他入座之后大步走上丹陛,看着群臣微微一笑:“今日朕真是更加的高兴,呵呵,乐王爷也前来了,除了陈老司徒抱病没有前来和杨陵总督尚未赶到京师,当年跟随朕父皇一起开创这升龙基业的老臣子几乎都来了,哈哈哈,来,让我们再干一杯,为了朕,为了先皇在天之灵,为了朕与乐王爷的和解,也为了我升龙的千万年基业,众爱卿,请满饮此杯!”

    就在同一时刻,百官同时举起酒杯,与卫宏一饮而尽,刹那间殿中又恢复了方才那活跃的气氛,群臣不断的举杯相邀,而卫宏则是来者不拒……

    卫恒坐在卫宏的下首,冷冷的看着殿中的群臣,脸上没有半点的表情。在心中,卫恒不得不佩服乐清河的这种魄力和涵养,虽然有些出丑,但是却在几句话中将卫宏对他的敌意消除了不少,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向乐清河看去。

    乐清河也正在看着卫恒,两人的目光交接,在瞬间崩射出火花。乐清河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但是在眼中却闪烁着厉芒,卫恒不由得心头一震。就是这短暂的对视,卫恒感到了乐清河那深不可测的功力,两人眼光对视,仿佛有一把大槌重重的敲击在自己的心头,卫恒不由得感到有些心惊。更让他感到恐惧的是乐清河那深邃乌黑的眼瞳中,看不出任何的情感,他的眼睛显得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柔和,柔和的让人感到害怕……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卫恒缓缓的平息了心头翻腾的气血,他看着乐清河微微的一笑,而乐清河也在这时对他一笑!

    皇兄,你实在是太过仁慈了!卫恒心中默默的念道:乐清河今日前来,显然是早有预谋,他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将你心中的仇恨抹去不少,你将来会……

    “这位一定就是卫恒侄儿?”突然间,乐清河那清雅的声音在卫恒的耳边响起。没有等卫恒开口,卫宏笑着回答道:“是呀,乐王爷不知道是否还有印象?呵呵,恒弟离开升龙之时,王爷还在安西征战,似乎根本没有见过面……”

    “嘿嘿,是呀,老臣一直听说风城王的大名,可惜却没有机会能够一见!不过伽蓝神剑之名这一阵子?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