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炎黄战史之天地仁皇

正文 第 51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话音一落,又有数人走出臣班,来到那几个皓首老臣的身后,沉声说道:“臣等也赞成威武王的意见!”

    张敏突然间放声大笑,“好,好,我帝国突然间有你等这些忠臣,帝国如何不兴?先皇归天,未有子嗣,按照理应该顺延下去。呵呵,二王卫哲,三年前也已经病故,那么说起来这皇位是否应该由三王你来担当?”

    卫诚胸脯一挺,洪声说道:“这又有何妨?说起政绩,儿臣镇守安西,多次剿灭匪患,政绩卓著。说起战功,想当年除了四弟卫信之外,又有谁能超过儿臣?而说起辈份,儿臣也丝毫不觉得有半分的逾距。”

    张敏笑着连连的点头,突然间她沉声对乐清河说道:“忠勇王爷,还请你将安西威武郡的卓越政绩好生的宣读一下吧!”

    卫诚不由得一愣,他眼中透出一种迷茫神色,看着乐清河。乐清河笑着从袖中取出一叠密折,展开来看着密折大声的念道:“安西威武郡密折起奏:自威武王镇守威武郡以来,数次强行征兵,更丝毫不顾天时,与威武郡周围大肆练兵。十年来穷兵黩武,造成大片土地荒芜,百姓流离,盗匪丛生。自升龙十年威武王出任威武郡首,共有十七次兴兵,所剿灭之盗匪,全是当地流离失所的百姓。而威武王本人御下无方,凡挣勇斗狠者,皆视为豪杰,门下更是畜养门士,其中多为帝国通缉多年之要犯……”

    卫诚听着乐清河那清朗的声音,脸色越来越苍白,额头上渐渐密密麻麻的密布碎汗,半天说不出半句话来。乐清河念了两页,看着卫诚,笑着问道:“威武王,不知道您是否还要本王继续念下去?”

    卫诚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怨恨的神色,久久不语。张敏轻声的笑道:“威武王,莫非这就是你所说的政绩卓绝?呵呵,哀家以为即使是一个三岁顽童,恐怕也比你会治理一方。至于战功,嘿嘿,我问你,我帝国两大隐患,一为闪族,自有军机处群辅,北地兵马司总督杨陵大人抗击,你是否参与过半次?另一大敌乃是西荒羌人,自风城王镇守风城,未曾向朝廷要一兵一卒,兵不刃血的令羌人臣服西荒,十余年中未曾犯我中原。虽说其中有昭德太后的指导,但是风城可是风城王的属地,你可能与风城政绩,战功比较?”

    卫诚张口结舌,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他怔怔的看着张敏,好半天也没有说出一句话。张敏再次一笑,沉声说道:“要是说起辈份,呵呵,我卫氏一族非是我皇家一脉,宗人府中尚有许多辈份高过你的人物,你又何来当仁不让!”

    “这……”卫诚无语了,他低着头,不敢与张敏那阴冷目光接触。张敏轻声笑道:“卫诚,我们现在选的是能服众的帝君,不是一个只知挣勇斗狠的人物。哀家问你,我升龙这一般元老大臣们又有谁会支持你?乐王爷?陈司徒,亦或是远在江南的杨陀……”

    卫诚轻轻的摇了摇头……

    “乐王爷,陈司徒,你们以为何人担此帝位方为正确?”张敏突然笑着对陈星和乐清河问道。

    两人连忙躬身对张敏恭声回道:“太后,自然是风城王。昭德太后镇守风城,乃是我帝国西南屏障,而风城王本身也是与先皇手足情深,帝位出他之外,无人可当,想来这也是先皇的意思……”

    张敏点了点头,她看了一眼卫恒,眼中露出一抹柔和之色,沉声说道:“恒儿,若你登基,将要如何治理我升龙,保我帝国万世昌盛?”

    卫恒连忙一躬身,沉声的说道:“母后,孩儿年幼,对这朝廷之事并不甚了解。但是自父皇起,乐王爷,陈司徒和杨总督,以及朝中的众位元老重臣都是我帝国的肱骨重臣,孩儿以为还是要依靠他们,甚至包括江南王杨陀。此外,皇兄病故,孩儿心中颇有悲切,再加之当年父皇归天,孩儿未曾为父皇守过一天的孝制,想起来颇觉对不起父皇的养育之恩。所以,孩儿想尊崇古礼,为父皇补孝,为皇兄守灵。母后在孩儿来皇城之前,曾说过要孩儿好生的听从母后您的安排,更要遵守那人子应为的孝道。所以孩儿决定在父皇和皇兄陵前守孝三年。这三年中朝中事务,就请乐王爷,杨王爷和陈司徒三人打理……”

    卫恒此话一出,不禁是满朝的文武一惊,就连乐清河与陈星都感到一愣。卫恒此话的意思,也就是将由三人摄政三年,三年之中这三人掌朝中生杀大权。乐清河不由得心中暗喜,虽然有些不满和杨陀同摄朝政,但是杨陀为江南王,远离京城,也可以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计划……

    倒是陈星的眼中闪过了一抹不易察觉的欣慰之色。虽然对卫恒的此一决定颇感突然,但是他已经隐隐的猜到了卫恒此计的含意。心中不由得也开始暗自的盘算,为将来做着打算……

    而卫恒的守孝行为更是引起了朝中一干卫道老臣的赞赏,在他们的心中,卫恒的形象瞬间变了许多。如此一个懂得孝行之人,又能坏到哪里?

    卫恒说道这里,突然停住了,他想了想,脸上露出为难神色,轻声的说道:“只是……”

    “只是什么?”张敏脸上带着和善笑容,看着卫恒,轻声的问道。

    “太平岭荒野之地,似乎无甚遮掩之地……”卫恒轻声的说道。

    此话一出,再让乐清河心中最后的一丝疑惑消散,他看了一眼张敏,突然间沉声说道:“万岁不用为此担心,臣明日立刻命人赶工,于太平岭建起行宫,以支持万岁孝行!”

    张敏点了点头,她抬头看着卫诚,突然开口道:“威武王,你看,朝中几位元老重臣皆以为风城王乃是最合适的人选,你还有何话可讲?”

    卫诚脸色阴沉,半天也说不出来话语……

    张敏脸色一肃,双眼眯成一条缝,突然寒声对卫诚身后几位大臣说道:“尔等食朝廷俸禄,却丝毫不思为朝廷效力。嘿嘿,今日竟然还敢在先皇归陵,新皇将任只是挑动威武王闹事,乱我升龙万世基业,如你等乱臣,留下必然是一个祸害,来人!”

    随着张敏骤然提起的洪声喊喝,从大殿外应声走进了书名侍卫……

    “将这几个该死的奴才给哀家拉出去,乱刃分尸,尸体弃于午门外,不许任何人收尸,若有人违抗哀家之命,皆以同罪连坐,满门抄斩!”张敏寒声的喝道。

    侍卫们立刻冲上来,三下五除二的将那些大臣们身上厚厚的朝服扒下,丝毫不理会他们的凄声含冤,架起来就向殿外走去……

    万没有想到张敏竟然使用如此的雷霆手段,卫诚顿时惊呆了,他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支持他的臣子被拉出大殿,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不由得向站在臣班中的卫义看去。

    此刻卫义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如此的景象让他想起了当年张敏击杀卓立之时的情景,多么相似的情形,那一天也是年关……

    “母后,刀下留人!”突然间,卫恒洪声开口说道。

    张敏不由得微微一愣,看着卫恒。卫恒在满朝诧异的目光下走上两步,躬身对张敏说道:“母后,今日是皇兄的大行祭礼之日,实不宜杀生……”

    说着,卫恒抬起头看着张敏,轻声说道:“母后,皇兄乃是一个仁德之人,他最恨杀戮,若是在今日杀生,恐有违皇兄的仁道,望母后三思。”

    张敏看了一眼卫恒,虽不明白卫恒为何要求情,但也知道卫恒此举必有深意,不由得看了一眼乐清河。乐清河此刻也对卫恒这番话语颇觉奇怪,生平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惶恐。因为卫恒总是出人意料的行事,让人无法捉摸,究竟是不是……

    乐清河也不由得有些迷茫了。卫恒笑了笑,那笑容显得格外残忍,沉声说道:“母后,不过此等奴才若是不好生的教训,恐将来还有他人效仿。孩儿既然决定为父皇和皇兄守孝,那太平岭上也颇为无聊,母后不妨将他们送与孩儿,让孩儿慢慢的……”说完,他嘿嘿的笑了两声。

    不知为何,满朝文武听了卫恒的笑声,都觉得一种发自内心的寒冷。乐清河的脸色又一次的柔和了,他微微点了点头,转身对张敏说道:“太后,臣以为万岁所说颇为正确,先皇仁德,却不宜在今天杀生。不妨就依万岁的意思,也好让百官见识一下万岁的仁德。”

    张敏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恒儿,那就依你的意思,那几个奴才就赏给你,任由你来处置吧!”

    “写母后!”卫恒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躬身退下。

    张敏闭上眼睛,沉声喝道:“威武王!”

    卫诚不由得浑身一颤,双膝不由得有些发软。他低声的回道:“儿臣在!”

    “你可知罪?”张敏睁开了眼睛,眼中透出一股杀机,冷声说道,“你在威武郡胡闹,哀家可以不管。但是你今日竟敢在此闹事,实在是太过大胆。哀家若是不处置你,怎么让百官臣服?”

    “儿臣知罪,请太后恕过!”卫诚知道,今日自己已然无力回天,当下颤声回道。

    “嗯,你知罪就好!”张敏轻轻点了点头,沉声说道:“那么你说哀家应该怎么处置你呢?”

    卫诚默然,他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一旁的卫恒刚要再次出面,突然间听到大殿之外传来一个极为清雅淡漠的声音:“太后,皇上,臣有一法,可让百官信服!”

    第三十一章 群辅杨陵

    ——    >

    随着那清雅淡漠的声音,一个相貌清癯的中年人步履沉稳的从殿外大步走进。他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颌下长髯轻飘,两鬓斑白,举止之间颇为文雅,一副读书人的风范。但是随着他的身形,大殿中顿时笼罩了一层浓郁的肃杀之气,那冠玉般的脸庞,透出一种令人莫明的寒气。此人才一走进大殿,顿时原本有些骚乱的殿中立时安静了下来。倨傲如乐清河这样的人物也不禁脸色微微一变,露出尊敬神色。而张敏看到此人走进大殿,脸上立刻升起了淡淡的笑容,她缓缓的走上前去,向来人迎上前去……

    卫恒站在一旁,神色安静的看着来人。从殿中众人的样子,他已经隐隐的猜到了来人的身份。而帝国中能让乐清河如此坦直的流露尊敬之意,能让张敏起身迎接的,也只有一人,那就是先败闪族铁骑于古纶河畔,后又陈兵通州,驻守帝国北方大门,北地兵马司的总督,升龙帝国军机处三辅之一,群辅杨陵!

    杨陵,本是一介书生,三十岁遇卫夺之后,跟随卫夺创下帝国江山,乃是名列这金殿两旁壁画中的肱骨重臣。他以一个参军身份跟随卫夺,其间奇计百出,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司徒陈星并列卫夺的两大智囊。在卫夺归天后,张敏与卫宏力排众议,硬是将他任命为北地兵马司总督一职,也打破了千年来武将领兵的惯例,以文臣出任武职。

    而后在当时的济州府,杨陵不顾朝中众多的议论,一力防守,并实施屯田,解散当时济州驻扎的半数军队,着令他们解甲归田,务农耕种。当时这一决定震动朝野,弹劾奏章连续不断。但是卫宏始终未曾动摇对杨陵的信心。因为他看到济州兵马在裁减之后,战力非但未减,反而更见强悍,而从屯田之后,济州地方向朝廷索要的军需粮草日益锐减,凭借其千里屯田,已然可以自给自足……

    就这样,在十年间百官不断的弹劾声中,济州兵马司不断的壮大,十万大军渐渐的发展为二十万,不但补充了当年的兵源,而且还更加的强悍。就在去年,也就是炎黄历二一四九年,杨陵突然一纸奏折,请求出兵。十年来,由于济州不断的将闪族击退,文武大臣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安逸。当时杨陵奏折一到,立刻再次掀起波澜,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但是秉持着对杨陵的信任,卫宏大笔一挥,批准了杨陵的奏章。杨陵在冬季突然出兵,在两个月之中,五战五捷,一举夺回通州,将闪族铁骑逼回了闪族草原。

    当此战报传来之时,乐清河仔细的看了杨陵的整个作战过程。当时放下奏章,仰天长叹:“即使以当年天岚帝国一代帝后,与司马啸天并称两大兵法大家的梁湛用兵也不过如此……”

    但是杨陵给众人的结束并没有就此停止,在年初再次突然出兵,与闪族铁骑决战于古纶河畔,一战尽歼闪族铁骑主力,更擒杀闪族三军主帅仉督翔翔,一扫帝国当年卫夺被击杀的耻辱。

    此一战几乎是在不可能战胜的情况下夺取了胜利。因为杨陵所选的决战之地,正是闪族人最为擅长的野战。但是也就是因为这样,杨陵的名字,更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北地兵马司虽然在那一战之中元气大伤,但是依旧是帝国最为精锐的部队。

    乐清河虽然手中已经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的兵力,却依旧不敢轻举妄动,杨陵手中的精锐铁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卫恒对杨陵更是早有耳闻,在风城时他就曾不止一次的听母亲说过杨陵这个名字。而且在六年前他入京之时,杨陵曾是他非常渴望拜访的一个人物。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始终未能见到杨陵,没有想到就在这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他见到了杨陵……

    躬身对张敏一礼,杨陵沉声说道:“济州随军参军杨陵见过太后!”

    张敏的脸上笑意更浓。杨陵所说的乃是他以前跟随卫夺之时的官职,在他已经成为了帝国肱骨之臣的今天,每次见到张敏之时,杨陵依旧沿用当年的职位。不知为何,每次听到杨陵这样说自己的时候,张敏总会感到心中十分的开心……

    连忙伸手一把将杨陵扶起,张敏看着他,笑着说道:“杨参军,你可是迟到了呀。唉,从去年一别之后,你风采不改,甚至更甚往日。,呵呵。”

    杨陵的脸上也浮起一抹笑容,微微有些歉意的低声说道:“太后,本来杨陵今晨就会赶到。但是在路上被事情阻挡,所以几近傍晚才感到太平岭。那时太后你们已经离开,臣就在皇上的陵前又呆了一阵,然后才赶来……”

    “好了,好了,你不用解释。”张敏笑着打断了杨陵的话语,沉声说道:“你能赶来就好,哀家看到你,就已经十分高兴了。呵呵,灵心可好?哀家可是十分挂念她呀。”

    杨陵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自豪的神情,呵呵的笑道:“多谢太后您还挂念着这丫头,呵呵,她此次随臣一同来到了京师。若不是因为她,臣还不会迟到……”

    “嗯,嗯,那赶明儿把她带到宫中来,算起来从她从师学艺,哀家已经有七八年没有见过她了!”张敏说着,挥手示意卫恒上前,然后对杨陵笑道:“杨参军,你可还认识风城王?”

    杨陵看了一眼卫恒,眼中骤然射出一道奇光。他掸了掸身上的灰尘,紧走两步,推金山倒玉柱一般的跪在卫恒身前,洪声说道:“臣,杨陵见过万岁,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卫恒连忙伸手将杨陵扶起,显得十分惶恐的对杨陵说道:“杨公,你是我帝国的功臣,本王尚未正式登基,怎敢受您这大礼?本王在风城之时就听到了杨公您的威名,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向您请益,今日一见,本王已经大是开怀……”

    没有想到杨陵神色一正,沉声说道:“万岁,您此话差矣。先皇归天,太后立您为储君,更在方才已经宣读懿旨,说起来,您已经是我帝国的国君。臣怎敢有半分的懈怠,乱了这朝纲的规矩。”

    杨陵的话语一出,顿时百官醒悟过来,众人连忙伏身跪地,山呼万岁,就连乐清河也不得不跪在地上,高声的呼喝。

    张敏笑了,她看着眼前卫宏曾经最为信任的将领,不由得暗自点头。杨陵数语,已然将大局定下,接下来的就是看卫恒怎么往下来表演了……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看了一眼旁边跪在殿上的卫诚,示意卫恒让百官平身。卫恒会意的点了点头,挥手沉声说道:“众卿平身吧!”

    待百官归位之后,张敏缓步走回丹陛之上,示意卫恒坐在龙榻之上,然后自己坐在一旁,沉声向杨陵问道:“杨参军,不知道你刚才说如何处理这忤逆的逆子?”说着,张敏手指卫诚。卫诚不由得浑身一颤,一旁的卫义一推他,他立时明白过来,尽走两步,跪在大殿之上,静静的等候发落。

    杨陵微微一笑,沉声说道:“太后,威武王虽然胡闹,但毕竟是太祖的亲子,也是先皇的手足。入京皇上刚登上帝位,若是对威武王处置,实恐引起天下人对皇上误会。臣以为,既然威武王没有把他的领地治理好,那么不妨将他的王位削去,降为威武侯,依旧镇守威武郡。给他三年时间,若是三年他不能将威武郡治理好,太后和皇上再治他的罪,天下人也不会说什么……”

    张敏沉吟片刻,低声对卫恒说道:“皇上,此事还是请你来决定吧。”

    卫恒一笑,脸上露出一种极为怪异的笑容,沉声说道:“母后,刚才儿臣已经说过了,儿臣虽然登上了皇位,但是却需要为父皇和皇兄守陵三年,这三年之中朝中的事务都应该由乐王爷和陈司徒他们做主,儿臣不便插手。此事还是由乐王爷和陈司徒定夺吧……”

    张敏微微一笑,看着乐清河和陈星。乐清河刚想推给陈星,就见陈星已经抢先一步说道:“皇上,乐王爷乃是首辅大臣,臣此事唯乐王爷马首是瞻!”

    这一记太极推得十分巧妙,乐清河再无办法。从内心而言他当然希望能收拾卫诚,但是这出面当恶人的角色却不是他想做的。当下沉思一会儿,沉声说道:“臣以为杨公所说急是,不过臣认为还应该将威武郡的兵权夺去,以便使威武王可以全力治理威武郡,至于这兵权吗……”乐清河刚想说出让他的亲信担当,就听这时卫恒突然插口说道:“兵权不妨交给十三哥好了,看着他好象是挺和善的,也不说话。”

    乐清河的脸色顿时一沉,他看了一眼卫恒,只见卫恒一脸的若无其事,看着卫义挤眉弄眼,全无半点的帝王风范。乐清河不由得一叹,心中暗道:好一个多嘴的小子……

    但是卫恒已经说出了口,乐清河也不好当着百官扫了他的面子,只得轻轻的点了点头……

    张敏也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卫诚,沉声说道:“那就这么办。卫诚,你听到了,给你三年时间,把你的领地好好的治理,三年后皇上亲政之时若你还无半点的建树,到时就算先皇替你求情,你也休想逃脱!”

    “儿臣谢母后!”卫诚伏地先是向张敏谢恩,然后又高声的说道:“臣谢皇上恩典!”说完,他抬起头,怨毒的看了乐清河一眼……

    乐清河若无其事,故作不知的不理睬卫诚,心中却在盘算着以后如何来对付卫诚。就在这时,张敏再次沉声说道:“既然此事已经结束,那么众卿家是否还有别的本奏?若是没有,今年乃是年关,按照惯例,皇上要在这里大宴群臣……”

    “太后且慢,臣还有事情!”乐清河连忙出声叫道。

    张敏一愣,看着乐清河沉声问道:“乐王爷还有什么事情?”

    “太后,您闭关这些日子,宫中出了些小变故。大内侍卫副统领朗越威和御林军统领顾威因为些小事情触怒乐皇上所以……如今这两个职位空缺下来,是否应该立刻补上?”乐清河恭声的说道。

    张敏刚要开口,突然听到卫恒再次插口说道:“乐王爷,那个什么朗越威实在太差劲乐,连朕一拳都挡不住,居然还当这副统领?还有那个顾威,竟然连朕的侍卫三招都挡不住,实在是有些丢人……”

    乐清河闻听不由得顿时心中升起一股怒气,他强压着怒气,沉声向卫恒问道:“那万岁的意思是?”

    卫恒嘻嘻一笑,“朕只是说说,至于如何决定,卿家自己决定吧!”

    乐清河有些为难了,按照他的本意是安排两个人进去就可以了。但是卫恒这话一出口,若是水平太低,到时候恐怕……

    正在乐清河有些为难的时候,杨陵突然间再次插口道:“呵呵,其实此事简单,不如举办一次比武大会,如今各家诸侯都在,让他们每人推选一名高手前去参加,胜者可以担当统领和副统领之职。这样乐王爷也不需为难了。”

    “比武?好呀!朕一直都想和乐王爷再比试一次,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好,杨公此议甚好!”卫恒闻听,顿时笑逐颜开。

    乐清河看了一眼杨陵,杨陵冲着他笑了笑……

    “既然乐卿家也没有什么意见,那就依杨公所议,举办比武大会,挑选统领人选。各位卿家可以不避亲舒,为国推荐。凡有才者,即使无法担任统领之职,朝廷也会给他们一个大好前程。嗯,比武大会就在一个月后,皇家校场之中举行!”张敏沉声说道。

    话一说完,百官同时跪拜大殿,同声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张敏和卫恒相互对视了一眼,不由得会心一笑……

    第三十二章 初遇灵心

    ——    >

    新年终于到来了!

    新的一年,应该有一个新的希望,每一个人都这样的想着……

    年关之日从皇城之中传出了一个说是令人震惊,其实也是已经在众人意料之中的消息,那就是风城王卫恒接任了帝位,成为了升龙帝国的新一任帝王。

    一时间大街小巷之中议论纷纷,所有的人都在讨论此事,对于卫恒为何能登上帝位疑惑不解。不过此事已经过去,从皇城张贴出来的皇榜上写的清楚,卫恒将在一月三十日于三柳山举行祭天大典,登基成为帝国的三任帝。

    同时,从皇城中传来了另一个消息,一月三十一日,也就是卫恒登基继位之后的第二天,升龙校场将会举行一场比武大会,以选拔出空缺出来的御林军统领之位和大内侍卫统领之位。当天还有一场更牵动人心的比武,那就是新皇卫恒,那个在六年前就有了神剑伽蓝之称的卫恒将会与升龙帝国的第一勇士,也就是炎黄大陆天榜之中排名第一的高手,忠勇王乐清河的比试。

    这将是一场牵动人心的比试,消息一传出,立刻已经沉寂了十余日的八大胡同又一次热闹了起来。究竟谁才是这天下第一高手,又引发了无数人的猜想。在上次已经输的凄惨的赌徒们,再次抖擞精神,选择自己心目中的胜者。

    这一次,卫恒依旧是一个冷门,不过还是有人投注在他的身上。不少人都在想如果卫恒能侥幸一胜,那么收入还是颇丰的……

    一时间,升龙城开始喧闹了起来……

    卫恒独自在花园中漫步,大威静悄悄的跟在他的身后。他的身边没有一个人。来到京师近一个月了,几乎每一个皇城中的侍卫太监都知道这位新皇有一个奇怪的习惯,。那就是当他带上那威猛的异兽在花园中漫步的时候,最好不要去打搅。否则就是不被新皇收拾,也会被那威猛的异兽追的满城乱跑……

    缓步的来到了花园中的湖边,卫恒坐了下来。大威此时也静悄悄的匍匐在卫恒的身边,默不作声。卫恒看着清澈的湖水,一边轻轻的抚摸着大威那柔软光滑的皮毛,呆呆的有些出神。

    “大威,来这里快三十天了,你过的习惯吗?”突然间卫恒轻声的说道。匍匐在一旁的大威抬起头来,看着卫恒,低声的呜鸣了一声,似乎是回答了卫恒的问话。卫恒点了点头,那柔和的大眼睛闪动两下,嘴角浮起一抹笑意,“是呀,我也知道你不习惯。其实我也感到很不习惯。每天都要遵守那么多的规矩,我真的觉得有些烦闷。如今真是有些怀念云雾山,那里虽然艰苦,但是却过的十分纯净,哪里象现在,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大威,我现在都有些怀疑,我是否还是自己……”

    “呜呜呜-!”大威哼了两声,把大脑袋放在了卫恒的腿上,一只爪子无聊的放在冰冷的湖水之中,击打起一波波的水纹。

    低头看了看大威,卫恒苦笑了一声,“大威,在这里真的是要把我给憋坏了。我知道你也是……呵呵,其实我现在很想和杨陵好好的谈上一谈,可是总是没有机会。不过这样的日子就快要过去了,再过几天,等比武大会之后,我们就去太平岭,那里是我们的天下,我们可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