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抗战之血色战旗

正文 第 73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牛戳烁叻梢谎郏骸坝啻豪凑夷悖几四阋恍┦裁矗拷鹛酰课淦鳎俊?br />

    高飞没有否认,点了点头。

    刘雨卿笑了一下:“和我当初一样。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一是因为你高飞在战场上打的出色,是声名显赫的抗战英雄,但这却并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尽管我刘雨卿是是中央军军官,但我的老底子终究还在四川,我的顾虑太多。但你不一样,你不过是个下级军官,忽然有上面的人器重你,赏识你,提拔你,你又怎会不感恩戴得?”

    高飞也淡淡地笑了,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对许多事情都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但他还是非常感激刘雨卿,能把这些事情都告诉自己。

    “甫公一死,川军群龙无首,唐式遵才能不足以服众。”刘雨卿继续说道:“而这个时候,就是蒋委员长最好的机会了。口子岭一战,打出了我川军的风采,而毫不避嫌的说,在口子岭大捷中以你高飞战功第一。握住了一个能打仗、有声望的军官,造成的影响将会是很大的。而徐州会战开始,你看出了什么没有?”

    高飞沉默了下:“是的。口子岭大捷后,23集团军被迅速拉到别的战场,但是,我26师和134师,却被从23集团军里抽剥出来,编入27集团军。名义上27集团军也是川军组成,但是无形中23集团军力量却被削弱,川军原本井然有序,互相呼应的态势也被相应的削弱了……“就是这个意思。”刘雨卿显得非常满意:“甫公去后,唐式遵迅速接管,拥兵十余万众,这是一股谁都无法小看的力量,再加上口子岭大捷,更让唐式遵声威大振。川军很有可能重新整合到一起,这样的局面下,是上面不愿意看到的….,高飞微微点头,完全能够理解刘雨卿话里的意思。

    “高飞!”刘雨9即面色忽然变得凝重起来:“你高飞能打仗,会打仗,26师我看要不了多少时候就将由你接手,我只要求你一点,要好好的带26师,还有一点,恐怕现在说起来太遥远,也太荒谬了些…刘雨卿拿起一枝烟点着,抽了几口,忽然说道:“川军需要一个领军人物!”

    高飞吃了一惊!

    也许,这才是刘雨卿今天要说的重点所在!

    “很荒谬,很荒谬……”刘雨卿的声音低沉并且缓慢:“你不过是个小小的中校团长,我却对你说这样的话。可别人认为荒谬,我却不这么看。大场之战的时候,你高飞不过是个小兵,但这才几个月?你已经一跃而成为中校团长。

    现在委座已经知道了你,并且还要接见你,你又恰好发表了这么一通演说。陈诚一心拉拢你,必然会在委座面前为你说话,这就是你的机会!

    高飞,要想得,必先舍!”

    要想得,必先舍!高飞隐隐的感觉到了什么…….“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它,不要放弃!”刘雨卿放下了烟,死死盯着高飞:“徐州战场,我26师被充任预备队,你高飞被闲置。看看我们全师部署,151团被借调去看守日军俘虏,可现在日军俘虏已经被转移了,151团却还是没有回归26师编制。为什么?你我心里都有数……别人不给你机会,自己去寻找机会!我给你一个特别权利,一旦机会出现,不必向我汇报,主动出击!你151团打好了,我26师,我刘雨卿脸上也有光彩!”

    “是!”高飞低声应道。

    刘雨卿对自己是器重的,而他对自己答应的事,也是在他职权范围内唯一能做的了。

    能够看出刘雨卿充满了雄心壮志,但却也有一些无奈。有时事情,根本不是他所能控制住的。

    这位师长,对自己有着很高的期望,甚至向自己提出了一些看起来如此遥远的要求,而自己能够做到吗?

    高飞不知道。

    刘雨卿站起来把高飞送了出去,一边走,一边说道:

    “目前形势不容乐观,但却也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上面防我们川军,却又不能不用我们川军。王铭章已经被拉到了第一线,准备和倭寇血拼。我们川军打了二十年内战,生灵涂炭,生灵涂炭那。现在,正是我们洗刷这一耻辱的最好机会!好好干!”

    “是!”高飞端正的敬了一个军礼。

    回到团部,弟兄们早就在等着自己了,一见高飞回来,马德弼率先上前问道:“怎么样,师座叫你去为了什么事情?”

    “独立作战。”

    高飞的回答让弟兄们有些摸不着头脑,高飞没有想多解释,有些事情自己一个人来抗就可以了:

    “其它事情你们不必多问,徐州会战行将拉开序幕,日军为了沟通南北战场,遂沿津浦路南北对攻,徐州将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眼下我151团虽然闲置,无事可做,但战机随时都会出现,弟兄们必须要随时做好准备……说着,朝老黑看了一眼:“从现在开始,所有军官全部驻守自己岗位,没有允许,不得擅离战斗位置,否则,军法从事!”

    老黑朝高飞翻个白眼,没有说话。

    此时,在中**队的顽强抵抗下,津浦路南段的日军进攻势头被阻,两军形成隔淮河对峙的局面。津浦路北殷因在日军进攻面前不战而退,济南、泰安、曲阜等地弃守;形势万分危急。第22集团军奉令急赴鲁南,增援北线作战。

    徐州会战,正式开始!

    这是高飞一个新的机遇,尽管现在看起来条件对高飞不太有利。但是正如刘雨卿说的那样,没有机会,自己去寻找机会。

    战争,从来不会等待一个人;机遇,也从来不会放慢脚步等待!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战序幕

    1938年1月中旬,日本“华中方面军”分布在以下各地:

    方面军司令部位于南京,第10军司令部及第18师团在杭州地区,第14师团在湖州地区,第6师团在芜湖地区;“上海派遣军”

    司令部及第16师团在南京地区,第3师团在镇江、常州、无锡地区,第9师团在苏州、昆山、太仓地区,第101师团在上海地区,第13师团在滁县、来安、全椒地区,第11师团之第10旅团在扬州地区。wwW。

    日军第13师团自1937年12月20日不战而占滁县及其附近地区后,不断向北推进。第五战区防守淮河以南地区的第11集团军第31军的主力控制于明光附近,利用半塔集、自来桥、张八岭及藕塘等丘陵地带的有利地形阻止北进日军,并不时以小部队实施袭扰性反击。

    1月15日,日军第13师团第26旅团由滁县沿津浦路向北进攻,中国守军以运动防御逐次退守池河西岸,日军于18日占领明光。

    1月26日,日“华中方面军”下令,命第13师团“歼灭凤阳、蚌埠附近之敌”,第13师团遂部署3路向北进攻;第26旅团长沼田德重率步兵4个大队、配属山炮2个大队,为东路,从明光渡池河,沿津浦路向蚌埠进攻;第13师团长荻洲立兵自率主力为中路,从滁县出发,在池河镇渡池河,由总铺、凤阳向蚌埠进攻:第65联队长两角业作率步兵3个大队、配属山炮1个大队,为西路,从全椒出发,在大桥镇附近渡池河,经定远、西三十里店、年家岗,迂回至高塘湖北端之上窑地区,掩护并准备策应东路军、中路军的作战。经激烈战斗后,三路日军先后突破池河防线,进至西岸。

    我守军第31军按李宗仁的命令,将主力西撤至蚌埠西淮南铁路一带,待命侧击北进之敌,以一部兵力在淮河、池河之间进行逐次抗击。东路日军于28日渡过池河,2月1日攻占临淮关,2日占领蚌埠;中路日军于29日渡过池河,2日占领凤阳;西路日军于28日渡过池河,2日占领定远。

    当日军强渡池河时,李宗仁为加强南线的防守力量,急调第51军由砀山南下增援。

    第114师首先到达,立即在蚌埠至五河间淮河北岸布防,并赶修工事。日军第26旅团于1日攻占临淮关,次日晨在主力进攻蚌埠的同时,派出1个大队,在飞机、炮兵火力掩护下,由淮河向南凸出处强渡淮河。激战4小时,被守军第340旅击退。

    蚌埠守军于2日退向淮河北岸,并炸毁了淮河大桥,但原停泊在南岸的数百艘民船未及撤走。2月3日,攻占蚌埠的日军第26旅团又以约2个大队的兵力乘民船在蚌埠以东实施强渡。防守该段的第342旅英勇抗击,但仍有一部日军登上北岸。2月4日晨,第51军白勺第113师车运到达,与第114师协同反击,将已登上北岸之敌击退。但当日日军第26旅团另一部兵力在蚌埠以西渡过淮河,攻占怀远,进抵涡河南岸;第65联队亦进至上窑。第51军调整部署:命第113师及安徽省保安第2团防守小蚌埠至怀远、涡河北岸一带河岸阵地;第114师在其左翼,防守临淮关北岸至西门渡河岸阵地。军部位于固镇。

    2月8日,日机20余架轰炸小蚌埠,立即又以炮兵进行火力准备,将河岸防御工事全部摧毁。干余日军在炮火掩护下乘民船、汽艇实施强渡。守军顽强抗击,两次击退渡河曰军。当晚23时,日军又进行夜间强渡,一度登上北岸,攻占了小蚌埠。第113师师长周先烈令第337旅反击,激战至9日1时,恢复了阵地。10日拂晓,日军再次发动大规模的强渡进攻,10时前后攻占了小蚌埠。第113师全力反击。双方反复争夺多次,小蚌埠终于为日军占领。

    2月10日,与侵占蚌埠日军发动进攻的同时,侵占临淮关的日军亦发动强渡进攻,6时前后首先突破晏公庙沿岸阵地,不久占领梅园子、前坂子、新庄等地。第114师师长牟中珩令第340旅组织反击,浴血肉”一整日,夺回新庄、梅园子等部分阵地。

    但至11日,曰军后续部队渡过淮河,第114师伤亡2000余人,终因兵力、火力不足,无力恢复及守住沿河岸的阵地,被迫撤至沫河口、年家庙之线。由于沿岸阵地多处被突破,许多守军部队因军官阵亡而失去指挥。

    为集中力量、整顿部队,第51军军长于学忠下令全军于11日夜向淝河附近之何集、新马桥之线转移。

    2月13日,李宗仁将刚刚转隶五战区的张自忠之第59军调至固镇附近,接替了第51军的防地。第51军撤至西寺坡车站一带休整。第59军部署第38师防守固镇以西瓦疃集至杨店子之线,第180师防守杨店子至固镇东南徊小楼之线,军部位于任桥。

    此时日军第13师团主力的大部进至淮河以北。李宗仁命第31军由淮南铁路向上窑、凤阳,令新隶五战区的第21集团军第7军由合肥向明光、定远分别实施侧击;同时要求空军支援,轰炸蚌埠、临淮关之敌,迫使日军将已渡淮北的主力撤回淮南,以加强蚌埠及津浦铁路的防守。张自忠乘机于15日令第180师和第38师备组成一个加强团,向小蚌埠之敌实施反击。经战斗,收复小蚌埠,淮河以北的日军全部撤回淮河以南。

    2月17日后,津浦路北段形势趋紧,日军开始由济宁向运河以西的第3集团军进攻。

    20日,李宗仁按蒋介石的指示,电令“张自忠即调赴临城待命”。津浦路南段仍由于学忠的第51军防守,暂时与日军隔淮河对峙。

    2月上甸,当南线战场中日两军正在蚌埠地区淮河南岸进行激烈的渡河攻守战斗时,第五战区为防止北线日军乘机南下,遵照军事委员会的意图,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于2月6日命令第3集团军向济宁、第22集团军向邹县、第3军团向蒙阴发动攻势。各部分别进行了反击的准备。

    第3集团军当时仍防守于鲁西南地区,总司令部位于曹县,第12军驻定陶、城武地区,第55军驻金乡。代总司令孙桐萱接受的任务主要是以主力攻占济宁,以一部攻占汶上,尔后向济宁、兖州间实施侧击,策应主力作战:目的是确保陇海铁路的安全和威胁沿津浦路南下日军的右侧翼,相机切断津浦铁路之交通。

    日军于1月4日占领兖州、曲阜,6日占领邹县,11日攻占济宁。此时,济宁日军为第2军第10师团第8旅团的第39联队主力,约1500人,大部控制于南关,城中守卫部队约400余人:汶上日军为第39联队的第3大队,约500人。第8旅团主力与第10师团司令部位于兖州。孙桐萱于2月10日下令,命第55军由金乡向济宁南关之敌进攻;命第12军的第22师由定陶经巨野、嘉祥迂回至济宁以北的二十里铺附近,尔后向济宁北门进攻,协同第55军收复济宁城;命第81军对汶上之敌进行袭扰。规定2月12日拂晓前到达进攻出发地位,12日开始进攻。

    曹福林的第55军派出一部兵力前进至济宁西南安居镇附近运河西岸,进攻开始时仅以第171团及第439团备一部渡河,向济宁火车站及西关等地进行袭扰,并未以主力实施进攻,不久即为日军击退。

    谷良民的第22师到达嘉祥以东的运河西岸后,部署以第64旅为主攻部队,第66旅为预备队,随师部控制于运河西岸。第64旅由大长沟通过运河木桥,于12日拂晓前到达进攻出发地位:第127团控制于二十里铺,掩护主力进攻,对汶上日军进行警戒;第128团及第129团秘密配置于济宁北关两侧,旅部推进至兴文镇。

    根据事先侦知的情况,本来预定天明后以小分队化装成居民潜入城内,然后发起进攻,里应外合,控制城门,歼灭城内日军。但日军已有觉察,当天未开东、西及北城门。第64旅旅长时同然急令北关的两团改为攀城强攻。

    12日22时左右开始用长梯多路同时攀城进攻,伤亡甚众。后在西北城角处击坍一段城墙,约有9个连从缺口突人。日军第39联队大佐队长沼田多稼藏将主力调入城中增援,首先以反冲击控制了城西北角的缺口,切断城内外中**队的联系,然后向突人城中的部队发起围攻。双方在北大街及城西北隅关帝庙一带展开了激烈的肉搏巷战,逐屋争夺。突入的部队孤军奋战,弹药及人员均得不到补充,血战一日夜,至14日拂晓,9个连的勇士全部壮烈牺牲。

    在城北的第64旅残部,13日23时接到孙桐萱令其向运河西岸撤退的命令,在当地群众协助下,从北关外小道通过沼泽地转移至运河东岸,由第66旅接应,用民船渡过运河,到达西岸。掩护撤退的后卫营损失较大,营长战死;负责接应的第66旅旅长薛明亮亦中弹负伤。第3集团军实际参加进攻济宁战斗的不过1个旅的兵力。在人员不占真正优势、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实施攻坚战斗,虽然广大爱国官兵拼死奋战,仍不可能实现军事委员会及第五战区的战略企图。

    展书堂的第81师于12日夜开始进攻汶上城,一度攻入北关,受日军猛烈火力袭击,伤亡甚众。由于济宁方面的第64旅已撤回运河西岸,第81师亦主动撤至开河镇附近,沿运河之线防守。

    2月17日,日军第2军参谋长铃木率道少将按照军司令官的意图,指示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令第8旅团旅团长长濑武平少将指挥以步兵约4个半大队、山炮兵1个中队为基干的“长濑支队”,于20日开始向运河防线的中**队发起进攻。经5日战斗,25日日军突破运河防线,26日攻占嘉祥。日军占嘉祥后留一部兵力防守,主力集结于济宁。

    第3集团军在逐次抗击后,撤至巨野、独山镇、大义集、孟家屯、相里集之线防守。

    在第3集团军向济宁、汶上进攻的同时,第22集团军也开始向邹县之敌实施进攻。

    第22集团军于1938年1月上甸由陇海路的商丘、砀山地区转移至滕县、临城地区,以阻止因韩复榘擅自撤退而得以轻易、迅速进至邹县地区的日军。

    第45军的第125师在界河东西之线占领阵地,第127师随军部控制于滕县地区,第41军、第124师的第372旅担任滕县城防,第370旅配置于滕县西北的深井掩护第125师阵地左侧背,师部位于利国驿;第41军第122师为总预备队,随总司令部位于临城地区。当时邹县日军为第2军第10师团第33旅团的第63联队,有1个大队在两下店占领前哨阵地。

    2月上旬,第22集团军接到向邹县之敌进攻的命令,孙震立即开始准备。

    此时,第22集团军借为四川部队,总司令邓锡侯。1938年1月,川康绥靖主任刘湘逝世,邓锡侯奉命回川继任。第22集团军副总司令孙震代理总司令。下属2个军,均为乙种军。全集团军共有16个步兵团,无特种兵部队,总计约4万余人。装备陈1日,主要武器为四川造7。9毫米步枪及手榴弹,仅有少量四川造轻机枪及迫击炮。本来兵员就不足,1937年10月至12月在晋南战斗中损失惨重,减员过半,2个军的建制均不完整。调第五战区前,12月在山西离石、赵城一带曾进行整编,每旅2个团合编为1个战斗团。调第五战区时,每军在番号上仍为2个师、4个旅、8个团,但实际只有4个团的兵力,全集团军总兵力不超过2万人。

    由于该部减员太多且装备低劣,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因此令第125师的第737旅由界河进攻两下店,令第127旅的第575团挺进至邹县、曲阜间,在敌人后方进行游击袭扰。

    2月14日,第737旅以第746团、配属地方抗日红枪会数百人担任主攻,以第745团占领铁路及郭山进行掩护。第746团命第3营对两下店实施夜袭。两次袭击均被击退。16日下午,又以第1、第2营实施强攻,以第3营为预备队。经激烈战斗,于傍晚冲入村中,占领了两座楼房。但在日军猛烈的火力袭击下伤亡过半,被迫于拂晓前突围,退至郭山。17日14时,两下店日军开始反击。在进行了反复争夺后,第737旅于18日退至香城、普阳山一线,与日军对峙。

    奉命渗入敌人后方的第575团,在当地抗日武装及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支援下,于2月11日进至曲阜以南的九龙山一带。14日,在邹县至曲阜公路两侧的小雪村、凫村附近,先后以伏击战消灭了两批日军,击毁汽车4辆,击毙日军第10师团少将军官1名、士兵30余人。15日,日军由曲阜、邹县对进合击。第575团东撤至距邹县约16公里的田黄镇,尔后返回滕县防地,归还建制!

    庞炳勋的第3军团于1938年2月上旬从海州调至临沂,中旬集结、布防完毕。日军第5师团于1月4日攻占蒙阴、沂水,10日攻占潍县。同日日本海军登陆占领青岛。此时诸城亦为日军占领,第3军团未能实施攻势作战即构筑工事,向蒙阴、沂水、诸城方向警戒。

    2月21日,日军第5师团依照军参谋长17日关于以1个支队配合第10师团的作战、向沂州方面前进的指示,派第21旅团的第21联队由潍县乘车南下进攻莒县。当时菖县地区仅有刘震东的第一游击队及沈鸿烈的海军陆战队,力量不足。第五战区遂电令第40军派军支援。庞炳勋乃令第115旅配属2门山炮往援。该旅于2月26日到达莒县附近,但莒县已于23日失守,刘震东牺牲,海军陆战队已转移至高里附近。这时日军以坂本顺少将的步兵第21旅团为基干组成的坂本支队正西进准备进攻临沂。

    坂本支队的编成为:步兵第11联队,步兵第21联队,步兵第42联队的1个大队,野炮兵第5联队,山炮兵1个中队。

    27日,日军坂本支队向第115旅发起进攻。经两日战斗,第115旅虽然顽强抵抗,但人力、火力均处于劣势,且伤亡又大,不得已主动炸毁2门山炮后于29日下午后撤,3月2日退回相公庄整顿。日军尾随第115旅追击前进,于3月5日攻占汤头。当其继续向白塔主阵地进攻时,遭到第39师防守部队的坚决抗击。庞炳勋组织了反击,由左、右两翼向敌人侧后迂回。日军被迫退回汤头,暂时形成对峙。

    日本“华中派遣军”及“华北方面军”虽然在南北两线的淮河及济宁等地遭到了中**队的坚决阻击及反击,受到一定的挫折,但得意于上海的胜利及南京、山东的轻易占领,不正确地判断了战争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国际上“由于德国承认满洲国”,英国已“修订了对外政策,在欧洲接近德、意而自求安定,在远东缓和支持中国政权的态度,采取保持本国权益第一主义”,“国际形势大局正朝着对我有利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错误地低估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认为:

    “中国的一般政局是逐渐丧失长期抗战的自信,外则失去各国支援,内则出现各种内政问题,现在正踏上崩溃之途”。

    对中**队的看法则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与盲目性,认为“在此次事变中,中**队受到的损失,仅在华中方面就有40余万,连同华北方面合计约为80万左右:而且蒋介石多年苦心训练的、占中央军大部约六七个师,在华中方面受到彻底打击,大部分已丧失战斗能力”,因而他们不同意日军大本营的判断和暂时“不扩大方针”。尤其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对中央意图不满”,坚持他“使华北、华中联接起来,进行徐州作战”的主张,并在2月下旬向到北平传达“战场不扩大方针”的参谋本部第二课课长一再强调他的意见。他积极支持第2军继续向南入侵的企图,并于3月初将第2军的作战计划及要求增兵的报告转报大本营,说:“追剿眼前之敌,决不是深入南进作战。为警备后方,希望增加兵力。”

    这时日本政府及大本营中主张立即扩大侵略战争的势力开始占上风。参谋本部一贯主张慎重的河边虎四郎大佐被免去负责作战指导的作战课课长职务,而以主张急进的陆军省军事课高级课员稻田正纯中佐继任,并迅速批准了第2军的作战计划和增兵要求。

    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派军参谋鹩泽中佐向第10师团师团长传达了司令官的希望:

    “应占领滕县附近及确保大平邑”。

    次后又下达正式命令,命“第10师团击灭大运河以北之敌,第5师团以一部占领沂州后,进入峄县附近,配合第10师团作战”,“在达到上述目的后,大致在滕县、沂州一线为以后作战作好准备”。

    日军第2军的进攻行动,直接导致了滕县及临沂的战斗,从而揭开了大战的序幕!

    第二百二十八章 面见最高领袖

    民国27年,公元1938年2月21日,中国最高领袖蒋介石抵达徐州!

    随同蒋介石一起抵达徐州的,还有军训部长白崇禧,以及周恩来、陈绍禹、秦邦宪等人。WwW。以及新近增援徐州的两万广西子弟。

    国民政府最高领袖视察徐州,轰动全城。

    蒋介石在视察了徐州会战的布防情况之后,很快召集了第五战区高级军官会议。

    “此次徐州会战,意义重大,将关系到整个抗战走向!”面对着参加徐州会战的高级军官,蒋介石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奉劝在座诸位,不要再抱任何侥幸心理。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此次徐州会战。开了一个好头,第23集团军在口子岭,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让不可一世的日军精锐国崎登旅团几乎全军覆灭,这很好,非常好……”

    蒋介石特意加重了自己的语气:

    “自从中日全面开战以来,我们还从来没有打过那么酣畅淋漓的仗,还没有取得过那么酣畅淋漓的胜利,这极大鼓舞了全国民众抗战到底的决心,极大鼓舞了全军士气。再有几个口子岭大捷,就可以严重削弱日本人的信心,迫使他们坐下来和谈……我这次来,不是来给你们布置这仗如何打滴,怎么打,李宗仁长官会告诉你们滴,这不是我的事情。我来,是给你们打气,是来当你们的后勤部长滴。我曾经说过,中日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