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抗战之血色战旗

正文 第 299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蒋介石越说越激动,甚至拍了一下沙发扶手。“美国人就更混帐!美国根据国会通过的租借法案援助同盟国抗击轴心国,他们援助苏联的物资,可以由斯大林支配,援助英国的物资,可以由邱吉尔支配,唯独援助中国的物资,我这个委员长却不能自行支配,要派一个美国人史迪威来监督支配!太不公平!”

    诸将领见蒋介石激动起来,脑门青筋暴跳,似乎要勃然大怒,因此一个个都十分紧张地屏住呼吸,唯恐突然迁怒到自己头上。

    何应钦扶了扶下滑的眼镜,慢条斯理地插话:“这就是不平等待遇.0羊人对我们中国人固有的态度!那个史迪威不久前还是驻华使馆的中校武官,美国政府为了派这个中国通来监督我们,竟把他提升为上将,简直欺人太盛!”

    这番话是激烈的,但是他的语气很温和,显得很不协调。何应钦是“慢性子”,从不大声呵贵人,其性格倒像儒士。

    “是的,不平等待遇!不平等!”蒋介石又拍了一下沙发扶手。“把什么样的阿猫阿狗派来骑在我的头上!太混账了!”

    “也是欺我们太穷,明知我们要坚持抗战,就必须美援,这是要挟嘛!“”何应钦冷笑着说,“但是,明知如此,我们也只好接受。”

    “是的,只好接受…….“蒋介石泄气了,颓然往后一靠,似乎不知该怎么继续讲了。

    高飞见蒋介石沉默了,便陈述己见:“我认为尽管继续抗战需要外援,但现在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战场对轴心国起到了很大的牵制作用。如果我们不抵抗日寇,日寇把中国战场上的兵力移向西方战场,对英美的打击将会是实难性的!所以美国援助我们抗战,有他们本身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并不存在以谁为主,关键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必须提高,才能使洋人不敢轻视我们:这就需要我们做出成绩来。这次远征军出国作战,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远征,是很光荣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在缅甸战场上打好这一仗,扭转英国人的败局,把日寇赶出东南亚。那么,中国的国际地位就提高了,英、美等国就不会再轻视我们,不平等现象自然消灭了。”

    这番话使杜聿明等人几乎忍不住叫起好来,但何应钦却悲观地摇了摇头:“高飞的话虽有理,但我们已经抗战几年了,并没有把鬼子从国土上赶出去,又怎么能指望把鬼子从东南亚赶出去呢?“口高飞据理争辩:“抗战四年战场上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武器装备与鬼子比较起来,相差太悬殊,尤其是制空权在鬼子方面,前线将士被鬼子的飞机、大炮压迫得抬不起头来!现在有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再加上美**援,我军的装备可以迅速改善,甚至超过日寇。这样,我们就有必胜的把握!”

    高飞的一番话铿锵有力,但是蒋介石听了却颇不是滋味。他哼了哼嗓子,然后说道:

    “是的,是的,高飞的话很有道理,很有道理……这个这个……我们这一次远征,一定要打好仗,这个这个…….但是,也要注意保存实力。这个这个…….我们国内的麻烦还很多,不能把兵力消耗在国外。这个这个…….此外,这次远征军到了缅甸,要注意与盟军配合好,这个这个…….要服从胡敦将军和史迪威将军的指挥。”

    蒋介石决无口吃的毛病,但在谈话中因为思考措词,或有碍难启齿的话,他就习惯用一连串“这个”来保持讲话的连续性。

    高飞听了蒋介石的话,不禁一怔!再看看在坐诸将领,一个个低垂目光呆若木鸡。显然是在坐听者都感到蒋介石的话十分不妥,却又不敢反驳。高飞觉得既然委任自己为远征军司令长官,远征军的成败系于一身,所以决不能对影响远征军作战的错误决定沉默不言。

    “委座,远征军入缅作战,固然主要是保卫滇缅路畅通,但同时也是解英缅军之危。再者,我们是英、美的同盟国平等关系,怎么能把军队交给英、美将领去指挥昵?这岂不是丧失主权吗?”

    蒋介石“唔”了半晌,颇有尴尬之色,“唔,是这样的……这个这个……英、美不仅武器装备先进,在战略战术上也比我们先进…….这个这个……,恐怕美国武器运来,我们的将士还不会用哩。这个这个…….所以还是听从他们的指挥为好。”

    高飞认为武器的使用与作战指挥权是两回事,决不能相提并论,事关重大,所以必须争一争:“委座,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军与日寇作战有四年之经验,这是我军之长,英、美之短。尤其是英方,尚且派遣军官来我国学习游击战术哩。在战略战术上,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但决不能一方服从另一方。”

    蒋介石很有耐心地听完了高飞的话,表面故作镇静,实际内心是很虚弱的。他颇埋怨高飞的固执,却又不能发作,因此十分吃力地说:“唔,这个这个……你的话很有道理……这个这个…….这一次出国作战,装备、给养、运输…….都要依靠英、美的支持,尤其是那个即将派来的史迪威,全权控制美国援华物资,所以……这个这个……必须服从其指挥!”

    原来如此,“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既是这样,还有什么道理可讲呢?但是,高飞已深深地意识到:把军队指挥权交给外国人,中**队的命运就操在外国人之手了,这是完全可以预见到的危险。因此,他顿然懊悔不该答应就任远征军司令长官这一职务。但是,现在已是“箭在弦上”,他似乎没有退路了,他只能力争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处境。

    “委座,让十万大军去听洋人的摆布,这是很危险的口嗣!再者,将领们打仗时没有主观意志,只能听人进退,这仗也没法打啊!”

    蒋介石皱了皱眉,暗想:“我又何尝愿意把军队交给洋人去指挥昵?但是,不这样又怎么能把美援弄到手昵?”这些苦衷他自然不便公开对部下讲。”实际上指挥权并不在洋人手里,我是中国战区总司令,史迪威只不过是我的参谋长,他要服从我的指挥的!”

    高飞感到自己再不便硬顶了,便注视着杜聿明,意思是说:“你是副司令长官,你也有责任讲话!”杜聿明意识到了,而且也认为自己责任重大,必须争一争,因此起身说:

    “委座,如果史迪威的命令与委座的意图不合,部下将如何处置呢?”

    高飞不禁暗暗喝彩:“问得好!问得妙!”他注视着蒋介石,看对方如何回答。

    蒋介石看了杜聿明一眼:“唔一这个这个……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这个这个……你随时打电报来好了,我会明确指示的。”最后他又补充道:“对于洋人的鬼名堂,我心里有数,你们放心好了。”

    话已经说到这里了,高飞与杜聿明交换了一下无可奈何的眼色,不敢再争论了。

    谈话的时间并不长,但因为途中的耽搁,已是中午时候,蒋介石邀请诸将领在官邸共进午餐。侍从副官前来带领诸将领去餐厅就坐,但诸将领来到餐厅,蒋介石却进里面去了,迟迟没有出来,所以大家不便就坐,站在餐厅里,颇有点手足无措。所幸过了不久,蒋介石便偕宋美龄来到餐厅。

    这位当时中国的第一夫人、宋家的三千金穿着一身深蓝色丝绒旗袍,仪态端庄,她一走进餐厅,不等高飞向她致敬,便主动亲切地打招呼:

    “高飞,好久不见了,你现在生活得还好吗?”

    高飞恭恭敬敬地答道:“承蒙夫人下问,高飞倒也粗安。“口宋美龄望着高飞,十分动感情地说:“我知道你是很坚强的,但是,总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看你消瘦多了。这样下去总是不怎么好的?”

    高飞凄然一笑:“谢谢夫人关怀。“众所周知,宋美龄是能够影响蒋介石军政决策的人,而高飞的两位夫人,和宋美龄的关系也都相当不错,应该对高飞有极大的好处,事实上宋美龄也没少在蒋介石面前替高飞说好话。

    众人围桌而坐,上的几样菜都很普通,而且桌上无酒,多数人深感拘束,所以只能说草草吃完了这餐饭。

    蒋介石没有多留众人,只叮咛杜聿明早日返回滇西,准备部队入缅,便结束了这次召见。

    从蒋介石黄山官邸返回市区时,高飞仍旧与杜聿明同车。他试探地问:

    “光亭兄,你对委座的指示有何感想?”

    杜聿明闷闷不乐地摇摇头:“感想有什么用?委座向来不容质疑的。“口高飞微微笑道:“委座委我为远征军司令长官,你为副长官,率领部队入缅作战,就是同舟共济。所以应该敞开胸怀,推心置腹地谈一谈。”

    杜聿明看看对方,觉得高飞还不至于打自己的小报告。于是颇为愤慨地说:“要说英美的装备比我们精良,这是事实;因此就说英美将领的战略战术比我们高明,那实在不敢恭维。我们有抗战四年的经验,而英美在此之前多年没有战争,将领乃至士兵都缺乏实战经验。怎么用兵,怎么布阵,光是口头上讲讲是没有用的,纸上谈兵乃兵家所忌!结果反要我们去听这些人的指挥,太没有道理了!”

    高飞点点头道:“是,你的话很有道理。

    据我所知史迪威前前后后在中国十年之久,自称是中国通,美国政府大概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派他来中国的,跟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打交道,甚至让这样的人来指挥,那是十分危险的。”

    杜聿明长长出了一口气:“委座也并非不知,但是,据说美国人准备装备我们六十个师,这确实具有极大诱惑力。这些装备及其他一切援华物资的分配权,都掌握在史迪威手里,他有这样一张王牌啊!“口高飞不以为然地摇摇头:“我们已经抗战了四年之久,我相信就这样再抗战四年也没有问题。何况美国人援助我们抗日,并不只为我们中国的存亡,而是利用中国战场吸引日寇大量兵力。如果我们失败了,日本人就可以用中国战场上的百万兵力去打击英美两国。所以,我认为不管我们是不是听从史迪威指挥,援华方案是美国国会既定方针,他史迪威想要从中阻挠也办不到。”

    杜聿明承认高飞的观点有道理。但是,他同时也清楚蒋介石的为人,总想多向美国人要些援助,这就只能通过史迪威去向罗斯福总统讨要了。再者,尽管援华是美国国会既定方案,史迪威阻挠不了,但是,史迪威可以少给,把时间拖长了慢慢挤牙膏,甚至可以向罗斯福说中国不需要那么多,扣掉一部分。所以苦笑着道:

    “所谓威事不足,败事有余,小人的特长史迪威是具备齐全的。“口高飞一笑而道:“真是精辟之极的分析!

    但是,你的第五军将是入缅作战的主力,所以你的态度很关键。”

    杜聿明哼了一声:“第五军是不会听人摆布的。委座讲了,部下可以直接请示。“高飞听了不禁一惊,因为他对当时蒋介石如此回答就很有意见,认为是很不负责任的话,却不料杜聿明竟会当了真。于是十分严肃地说:

    “光亭兄,你不能存有这样的幻想。缅甸距重庆何止千里,而且战场上瞬息万变,容不得你再请示委座。再者,你听委座的,史迪威可不听总司令的,僵持起来,你也难办啊。”

    杜聿明听了不禁皱紧了眉,高飞考虑得太对了,而且即便没有史迪威从中捣乱,蒋介石也惯于在千里之外看着地图指挥前方打仗,甚至往往命令下到一个师、一个团,这都是前敌指挥官所无法接受的事。但是,他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连蒋介石的命令也能抗拒吗?于是盯着高飞,试探地问:

    “请问老弟何以教我?”

    高飞淡淡一笑:“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将者必须有这点主动权,否则是无法随机应变,取得战争胜利的。“口杜聿明连连点头:”光亭当牢记于心。”

    停了停又奉承道:“有你老弟来指挥,是十万远征军将士的福气。我有信心在麾下效命,必能取得胜利!”

    高飞又淡淡一笑:“我是行伍出身,谈不到有什么韬略,倒是你刚才讲的,从上海到现在,仗打多了,也积累了些经验,仅此而已。

    交兵接刃,还要靠你们这些黄埔将领。’

    说着转过身去,面对着杜聿明:“光亭兄,昆仑关大捷,大长中国人的志气,你的威名也远震了,这次到了缅甸,再打几个昆仑关那样漂亮的战役吧。”

    一提昆仑关大捷,杜聿明来了神,眉飞色舞地说:“昆仑关一役,证明日寇并非不可战胜。第五军是钢铁之师,一定能所向披靡!请长官放心,第五军决不会给长官丢脸,也要让英国人、美国人看看我们中**队是能打败日寇的!”

    第六百二十八章 云南王

    高飞有点惊讶了。wWw。

    他曾听人说过:杜聿明自从在昆仑关打了胜仗以后,便有点目中无人。现在看来果然傲气十足,他认为这不是好兆头。但是,现在又怎么能对杜聿明劝说呢?

    所以他只是笑了笑,没再接茬儿。而且,原本想和杜聿明谈谈关于入缅后应注意的一些事项,譬如应取得缅甸华侨的支持,和缅甸人民和政府搞好关系,充分与友军合作等等,都不便再谈了。

    进城后张治中将高飞送到军政部招待所住下,并对高飞说道:

    “高老弟请好好休息几天吧,估计过两天委座还会召见一次,便可以让你去赴任了。一有消息,当即奉告,请放心吧。“口张治中和杜聿明等人告辞而去。

    高飞在招待所住下,重新考虑自己即将承担的任务。

    蒋介石第一次打电话征询他对出任远征军司令长官职务时,他拒绝了。原因有二,第一,云南长期在龙云把持之下,而龙云对蒋介石是存有猜疑之心的。唯恐蒋介石侵入他的±世盘,把他这个土皇帝推翻了。所以中央军大量开进云南,龙云疑惧之心会加大,而且肯定会有抵触。远征军出国作战,以云南为后方基地,假如龙云不配合,远征军便有后顾之忧,这样还怎么能打好仗昵?

    第二,大量中央军开进云南,倒是一股强大的势力。但是,在中央军内,还有派系之分,几乎每一个军、一个师背后都有人指使,不是本派系的人,往往号令不动。除了胡寿南、汤恩伯这些人自拉山头外,中央军中两六派系是何应钦派及陈诚派,杜聿明就是何应钐派的主要干将。他高飞跟这些人素无瓜葛,顼在是要他将背景复杂的部队带出国去作战了,到了国外,那些黄埔将领持宠不听号令怎么办?即便是阳奉阴违,在作战时也是非常可怍的。

    然而蒋介石不容他犹豫,终于还是派专车八把他接来了。

    经过黄山官邸与蒋介石的一番谈话,高飞可以说是1日愁未去又添新愁。而且比较起来,1日的已算不了什么了,倒是这新的问题,部陟的指挥权落入洋人之手,是最关键的了。

    英国人狡猾多变,由于猜疑中**队人缅后会有领土野心,所以迟迟不肯让远征军A缅,以至贻误战机;美国人专横跋扈,以救世主自居,尤其是对中国明显的歧视,现在又力'上用援助为要挟,实行胡萝}、加大棒政策,习'么,所派来的史迪威的态度,也就可想而失'了。既然英国人并不是诚心诚意邀请中**陟协助作战,肯定就不会很好地配合。高飞甚至想到:既然英国人害怕中**队人缅后会有够土野心,那么,就不会希望中**队在缅甸立足,更确切地说是不希望中**队在缅甸赢得战争的胜利!美国人只不过希望中国战区吸弓住更多的日本军队,以减轻其西方战场的负担,那么,就是要中**队与日本军队在战场上作消耗战,更确切地说是要中**队用血年'肉为代价去拖住日本人!

    这种仗怎么能打呢?

    身经百战的高飞,对于战场的残酷性了如指掌,将军一声令下,阵地上炮火连夭,血陵横飞,生命在此时的价值是极为低廉的,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必须前仆后继!战场的指捂官必须具有铁石心肠,为了坚守待援、牵制酩人、发动进攻,他使用过“督战队”,毫不壁情地将那些贪生怕死的将士毙杀在阵地前,没有一点点怜悯之情。但是,作为指挥官,明畦知道是错误的,却仍1日要让士兵去流血牺性,那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现在似乎已不可能再变更了,他必须去承担一个夹在英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的指挥官。朗然如此,他决不能坐以待毙,他要想办法争耶主动,在关键的时刻拿出正确的作战方案来,改变被动局面,因为他很清楚:把希望寄托在蒋介石方面,那是没有多大效用的,起码也是消极的。

    他没有到过缅甸,甚至连滇缅边境的情况都不熟悉。现在他急需一份印、缅方面的军事地图,以便对照着考察团的报告,研究地形,制订出作战方案。于是他要求外交部通过英匡驻重庆使馆向英国陆军武官丹尼斯少将要一侈印、缅方面的军事地图。

    地图很快送来了,他便闭门谢客,足足在房里关了三天,将地图和考察团报告仔细研穷透彻,而且还请来留在重庆自勺考察团成员,箭决他的一些疑难问题……繁华似锦的春城,在一九四二年初突然风声鹤唳,市面也顿显萧条。战争的硝烟由西舌!

    来,倭寇要进攻云南的狂畎,闹得人心惶惶。

    入缅部队主力第26师开进昆明。

    第26师是高飞的第一王牌部队,同时也是最先用美援武器武装起来的唯一的机械化甜队。

    26师师长老黑深知龙云敌视中央军,所以在部队进入昆明前,集合全师训话,要求各级官长千万不能再和过去那样目无军纪,…;I要收敛起来,认真严肃军纪,做到秋毫无犯。

    这员剽悍的虎将他训话的四川口音,仍lE铿锵有力。他告诉全师将士:云南是军阀占扼最后也是最顽固的一个堡垒,至今龙云也只慈蒋介石支持他自己扩充武装抵御日寇,而不愿中央军进入云南。因此,如果中央军纪律不严明,在地方上发生事端,龙云便更有借口阻按中央军进入云南抗击日寇了。所以,他要求全体将士必须严守军纪,保持雄壮的军容,既要得到云南老白姓的好感和支持,也要威慑军H七部队不得蠢动。最重要的是要给老百姓带去“安全感”,使老百姓确信中央军到了,云蘸就不会被日本鬼子侵入了,民心安定了,部以在前线作战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更好支持。

    老黑耐心而细致地反复向将士们宣讲完军纪的重要性后,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不料在部队行进中,得到报告发现有龙云的“滇军”跟踪!老黑不禁勃然大怒,他传辣第26师步兵指挥官兼第151团团长刘慝海,吩咐道:

    “龙云心怀叵测,派部队跟踪我们,有司能是企图挑起事端,寻找阻挠我部队进入云南的借口,老子的部队不上他的这个当,不能与滇军发生摩擦。但是,也不能让他们藐视黏们,以为我们怕他们,为了避免滇军挑衅,封命令,各团在行进中边行进边演习,要让滇霉看看我们26师的战斗力,使他们知难而退!”

    刘思海衷心地佩服师长这种刚柔相济的摧施:“部下明白了,马上执行!”

    于是第26师进入实战状态,备团有时作攻防演习,枪炮齐鸣;有时作长途奔袭,快lz'闪电;有时对独立山头作攻坚演习,喊杀之声震天撼地。

    第26师是身经百战的部队,将士们保描高度的作战意识,战场经验丰富,士气旺盛,使滇军望而生畏,终于不敢尾随。

    部队进入昆明市,列着纵队穿越市区,引得市民们沿街站满了观望“中央军”。

    此后几天昆明市民更是啧啧称奇地谈论著第26师,因为26师将士上街购物部是排藿整齐的队伍,一人进商店,队伍便在道旁列I附等候;一人购完,另一人再进去,然后队伍秀继续前进,这真是昆明市民闻所未闻见所未贝的现象。他们看惯了滇军的傲慢,动辄打骂芒姓的现象,从未见过这样纪律严明的军队,区此有口皆碑:

    “中央军就是好得很嘛!这才是打日本鬼子的军队,不是欺压老百姓的部队!“老黑之前的那些传奇故事也在昆明市民q流传开了,甚至将这位抗日英雄将领神化了,说他像西楚霸王一样,只要站在阵地上大喝一声,鬼子就会吓得枪炮都不会放了。

    昆明市民有了安全感。

    然而土皇帝龙云的不安却日愈增大。他I万关自守多年,不料倒是日本人帮了蒋介石眺忙,乘机把中央军开进来了,危及他那土皇律的宝座。因此,他千方百计地进行阻挠。老巽所料不差,龙云希望中央军与滇军发生冲突,得到拒绝中央军入滇的口实;第26师进入昆明后,龙云又派身穿法**装的宪兵加强巡逻,希望查到第26师将士违纪行为而加以驱逐。

    现在这一切都落空了,中央军进入,深得民心,他的小朝廷发生动摇了。

    真所谓一计不成,又生二计。龙云与其参谋长刘耀扬精心策划,在他那宫廷式的豪华花厅设下酒宴,将第26师营以上军官都请了去,并请了昆明各界知名人士作陪。

    盛宴开始,一张张紫檀大八仙桌上,银盘银碗摆满了菜肴,贵州茅台芬芳扑鼻,龙云矢'道国民党军都喜好京戏,所以把在昆明的夏声京剧班的名伶夏韵秋等请来陪酒清唱。

    第26师将士刚从前线行军至此,前线打起仗来,往往几天几夜水米不得沾唇;长年所吃军粮,也都是次质糙米,副食就更谈不上考什么荤腥了。现在面对满桌海参、鱼翅、熊掌等等海珍奇味,身临鸟语花香的环境,还有委婉的京戏清唱悦耳动听,使这些身上还有硝炬余尘,耳边还有枪炮隆隆回呜的军官们,几乎如在梦境之中。

    龙云坐在首席,环视着第26师的军官们,不由得意地捻须频频点头。他暗示陪客1r轮番敬酒,等军官们部已有了微醉之意,别有用心地朗声说:

    “诸位为蒋委员长打仗,出生入死,辛劳非常。老蒋应该经常好好犒劳才是,结果却让诸位常年清汤寡水,终日饥肠辘辘,未免太惶了嘛!老实说,叫我就不情愿去替他卖命!谴位请看看我的滇军军官们,你问问他们,哪一个不是常到我这里来吃吃喝喝!哪一个不是腮缠万贯发了财!待人要宽厚,尤其你们这些七兵的人,是要拿性命去替主子打江山的人,怎么可以亏待呢?”

    还在狼吞虎咽的军官们,听了龙云这番话,都敏感到蹊跷,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一个个放下杯筷,注视着他们的师长。

    老黑手里把玩着银酒杯,微笑着对龙云说:“龙主席,请恕我冒昧,对你刚才的话,要作几点更正,首先,我们是**,国家的军队,并非是哪个人的雇佣军;其次,我们是在为全民族抗击入侵的日寇,并不是为某个人扣江山;第三,抗战时期物力维艰,全体将士夫国流血牺牲并无怨言,改日请龙主席去检阅舞26师,看看第26师将士就明白了:虽然将士们几乎衣不能御寒,食不能果腹,但是士气却仍1日十分旺盛,可以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老黑这一席话虽语调低缓,却字字铿锵有力,第26师军官们不禁为师长的话鼓起尊来。

    刘耀扬见龙云显得有点尴尬,忙替主子解围。他先干笑一声,然后说道:“壮哉!戴9亓长,听说老黑师长之前无数次的浴血奋战,立下盖世奇功,虽然军人为国效劳,理所应当,但也应该论功行赏啊!蒋委员长应该给老黑l)il长晋级高升才对嘛!“口“是嘛!”龙云赶紧接茬,“这要在我化滇军,那真是高官任做,骏马任骑了!”

    “抗战至今已有四年,全国各地抗日何止千百战,哪一战没有可歌可泣英雄事迹!假女'都要高官任做,骏马任骑,只怕不仅我们委员长太穷办不到,就是富有如龙主席,也没有拼么多高官和骏马吧!”

    第26师军官们听完师长的话,再一次鼓掌哄笑起来。使摇羽毛扇的刘耀扬也不禁面红耳赤,不再言语了。

    筵席散了,撤去餐桌,穿着白色制服?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