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抗战之血色战旗

正文 第 301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可惜口嗣,唯一尚能脸红的胡敦也留不下了,英国人换了个亚力山大来对付我们,也是对付史迪威的。”

    戴安澜一惊:“真的么?“口“当然是真的。“杜聿明点点头,“史迪威朝胡敦嚷嚷,胡敦有点怕他,于是英国人换了个亚力山大来,史迪威叫嚷得多凶,亚力山大像个聋子一样装听不见!”他叹了一口气:

    “委座原希望史迪威能协调中英之间的事,现在看来很难奏效哩。”

    戴安澜见杜聿明情绪不佳,不宜谈正事,所以没有及时报告军务。

    杜聿明问道:“衍功,同古的百姓情况如何?”

    “唉!我连老百姓的影子也没有看见啊。

    “戴安澜叹息道,“要是能见着老百姓,还可以了解到一些情况,困难会少一些了。“杜聿明乱摇着双手叫道:“嗨!嗨!你完全想错了!依我看没有老百姓倒更好些哩。”

    “钧座,此话怎讲?“戴安澜不免有些诧异地问。

    “在腊成华侨们告诉我:缅甸人对中国远征军入缅是敌视的……”

    “怎么会呢,我们是来帮助他们打侵略者的呀!”

    “问题就在于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长期压迫缅甸人,所以缅甸人仇恨英国人。

    日本人早就以佛教渗透,派了许多日本人到缅甸来当和尚,并宣扬帮助缅甸人反英,所以缅甸人并不怕日本人的入侵,倒认为我们是来帮助英国人巩固殖民政权的,如此,焉能不恨我们?华侨对我讲,要我们警惕与缅甸人的接触,以防缅奸刺探军情搞破坏。

    戴安澜听了不禁惘然若失。中国远征军首先是没有指挥权,一切要听洋人摆布,其次是被“盟军“甩给了日寇,这已经极为不利了,现在又加上得不到老百姓支持,甚至是敌视,这对处在异国他乡的中国远征军来讲,实在太不堪设想了。他甚至认为出现这么多不利情况。比他目前孤军深入更加危险!但是,他不能表示出自己的忧虑,增加杜聿明的负担。

    “衍功,你为什么不说话?”

    “钧座已经够烦恼了,部下只能为钧座分忧,哪能再给钧座增加烦恼呢?”

    杜聿明听了颇为感动,他起身拍拍戴安澜的肩头,亲切地说:“你我同舟共济,努力把这一仗打好吧。走,去看看阵地吧。”

    于是两入带着一些参谋人员,登车开往皮尤河。

    皮尤河官兵已得悉军长前来视察,早在阵地前列队等候。

    杜聿明勉励官兵们说:“此次我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在中国历史上是首创、光荣的一页。蒋委员长以第二百师为先遣部队,是对第二百师将士的信赖,也是无上光荣!蒋委员长命令,第二百师必须固守同古,掩护主力部队集中,击破当面之敌,协同英缅军收复仰光,重开向我国提供抗战物资的新兴商港。

    第二百师的弟兄们,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皮尤河乃是同吉的门户。必须首先在这里痛击日寇的猖狂进攻,挫败日寇的锐气,让日寇知道第二百师铁军的厉害!

    日寇欺负英国人太甚,养足了骄气,这正是日寇的弱点,我们要抓住日寇的弱点猛揍一顿,使日寇今后闻风丧胆,见了第二百师就夹着尾巴逃跑。弟兄们有没有决心啊?”

    “有!!!”

    杜聿明视察完阵地,临行时对骑兵团副团长黄行宪说:“日寇十分强悍,英缅军又太弱,当然,其中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缅甸雇佣军根本不肯为英国人打仗。所以日寇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这是日寇嚣张的弱点,要抓住弱点,打他的弱点。打日寇与打野兽相同,打野兽可以使用弓箭、猎枪、毒药,也可以使用陷阱。打鬼子也要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要打巧,打好。

    你在这里率部设阵,全师将士寄于厚望,希望你发个利市,为与鬼子在缅甸交锋开个好头!”

    “部下遵命!”黄行宪确实受到了杜聿明很好的启发。

    视察完备阵地,回到师司令部,杜聿明就视察中发现的问题一一向戴安澜指出,对部署也作了个别改动的指示。

    忙完了正事,杜聿明和戴安澜促膝谈心。

    他告诉戴安澜:“委座对我们出国作战十分关注。二月十五号,委座飞抵昆明,对作战部署有明确指示,要求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彻底改变英、美各国对中**队的印象。所以,这次作战非同一般,必须努力打好。

    再者,滇缅路已威为我国抗战自勺生命线,没有滇缅路运送美援物资,我国抗战的前途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我们的责任十分重大啊。衍功,你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言!”

    尽管杜聿明与戴安澜关系极深,而且杜对戴一向另眼看待,十分优厚,现在又是单独私下谈话,但是,国民党军队的礼节是很严格的,军人都养成了习惯,所以戴安澜在杜聿明面前仍旧正襟危坐,丝毫不敢怠慢。

    “钧座,日前部下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部下问第五九八团副团长黄景升有没有把握取得胜利?他回答得很好: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

    杜聿明不禁赞叹:“壮哉!真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

    说着激动地起身在房里踱来踱去。戴安澜赶紧起身立正,并随着杜聿明的走动变换立正的位置,这也是国民党军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必须注意的礼节。杜聿明踱了一阵,回到原位坐下,并摆摆手说:“坐吧,坐吧,衍功,有你这员虎将,下面还有那么多英勇将士,我完全放心。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

    戴安澜沉思少顷:“部下的困难钧座都已知道了,而且说也无益。“他指的是英国人甩手一走等事。“此外就是我们这个机械化部队的机械化,战车没有跟上来;炮兵团也没有跟上来。这都是火力上的缺陷。”

    杜聿明听罢,转身背着手在房里匆匆踱着方步,半晌无言。最后,他拉戴安澜坐到近前,语气沉重地说:“真所谓一言难尽!本来明令规定我接受胡敦的指挥的,本月三号,委座飞抵腊戍,面谕参谋团指导入缅部队行动;四号,委座召见我面谕:今后我归史迪威将军指挥:八号,在腊成指挥部汇报,英方通知:

    已任命亚力山大接替胡敦英缅军总司令职务,胡敦改任参谋长,英国人走马换将,我是频频换顶头上司!下一步如何,只有天晓得了!”

    说罢长叹一声。

    戴安澜这才恍然大悟。他知道杜聿明是心高气傲的人,从杜平时谈话中可以知道,除了蒋介石和何应钦.其他任何大员将领,都不放在眼里。现在出国了,在他头上乱加紧箍咒,他如何不恼j但是,这是蒋介石的安排,也正因为是蒋介石的安排,不然他早就骂娘了!假如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又当如何呢?戴安澜几乎未假思索就下决心:辞职,不干了还不行!他试探地问:

    “钧座如何处置这样复杂的事呢?”

    杜聿明冷笑着“哼”了一声,他心里早拿定了主意:“你有干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但他对戴安澜讲的却是另一番话:“我有什么办法?我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我是黄埔学生,誓死效忠蒋校长!”他立正挺胸,说得慷慨激昂,尽管言不由衷。

    戴安澜不免纳闷:“既然你崇尚君父之命,又何必妈呀娘呀的骂这骂那呢?”当然,作为下级,他不能如此质问对方。“钧座是我辈黄埔生之典范,部下当以钧座为榜样。“口这正是杜聿明违心之意所要达到的目的。

    “是的,是的,我们都是带兵的人,如果我们自己不服从上级,不遵守命令,还怎么能够说服部下呢?衍功,这是带兵者必须牢记的一条啊!”杜聿明不禁喜形于色了。

    “至于说装甲部队和炮兵团,我正在积极督促运动上来。可恨的是英国人总是推三阻四,缅甸人实际上是在怠工,铁路运输秩序混乱,怎么也不能使英国人和缅甸人加快速度。

    为此,我向史迪威讲了,并激将他去和英国人吵。那胡敦倒还当回事,但他奈何不得缅甸人的怠工,英国铁路职员又人心惶惶,同样没有效率。现在换了亚力山大,根本不买史迪威的帐!我看都靠不住,还是靠自己吧。我已命令新二十二师廖耀湘部沿公路徒步;装甲部队也沿公路开来,只是炮兵困难一些,但也要千方百计赶来的,你在同吉坚持几天,情况也许会有改变。”

    戴安澜却从杜聿明那游移不定的眼神看出这番话是毫无把握的。然而,事已至此,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钧座,关于敌情方面,指挥部有没有比较可靠的详细情报?”

    “情报倒是有,是靠华侨提供的,并不详细。”杜聿明说着从口袋里取出笔记本,缓缓念道:“日第十五军团板田洋二郎所部第三十二师团在普罗美附近;第五十五师团在同吉以南地区:第十八师团在泰国景迈附近。’

    戴安澜见杜聿明合上笔记本,往口袋里放,他的心好像在随着笔记本下沉。“老天!

    老天!这就是中国远征军指挥部所掌握的敌情吗?”他正在暗暗叫苦,杜聿明却说:

    “据所掌握的敌情,估计当面之敌不会太多。所以,你也不要指望什么装甲、炮兵了,就你第二百师的火力,足以对付了!”

    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撤退

    2月里,战争还远在南方。WWw。

    缅北春光明媚,一片宁静。

    野花遍地怒放,牛群在山坡吃草。高大的棕榈树在春风里摇曳着美丽的身姿,气势非凡的佛塔在蓝天下大放异彩,竹楼里升起缕缕炊烟。山坳中不时传来姑娘和小伙子情意缠绵的歌声。

    在美丽神奇的异国土地上,中国远征军风驰电掣,全速南行。农田、村落、吉树、佛寺,从眼前一闪而过。经过繁华市镇时,穿得花花绿绿的当地华侨,打着小旗夹道欢迎,一盒盒香烟,一包包糖果,一束束鲜花,雨点一样落到车上,“欢迎中国远征军到缅甸打仗”

    的口号在缅甸上空回荡。异国情调,英雄式进军,直让人激情奔涌,热血沸腾,官兵们甚至忘记,他们是迎着炮声而去的。

    然而,对中国远征军来说,缅甸是一个既陌生又充满危机的战场。偏偏中**队又是一支完全缺乏国外作战经验的军队。自元朝威吉思汗以后,中**队没在国外打过一仗,放过一枪。

    过了腊戍镇,部队开始换乘火车,向南开进。深入到缅甸境内,中**队不断接触到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这才知道缅甸是个十分凶险的战场。

    缅甸地形极其复杂,高山环列,河流交错,茂密的热带丛林遍于全境,交通十分困难,这些对机械化部队运动作战极为不利。炎热的气候,也叫人难以忍受。虽然是二三月份,气温常常高达40。中**队缺乏热带作战的装备,有些人还穿着厚厚的冬装呢。

    日军虽然还在缅甸南部,但是,奸细早已渗透到北方。一般来说,缅甸老百姓对中国没有什么冤仇,但他们恨英国人。英国殖民者已经统治缅甸一百多年。日本人心怀叵测,到处张贴传单:“是赶走万恶的英国人的时候了”,“日本军队帮助缅甸独立”。

    这种话,要是日本人自己说,老百姓恐怕不大相信。但他们收买了不少缅甸和尚,让和尚帮腔。缅甸是个佛教国家,嗜佛如命,和尚的话就是佛爷的话。于是,老百姓大多倒向日本一边。中国远征军所到之处,除了华侨,当地人望风而逃。对此,官兵们大惑不解:我们来帮你们打日本,你们跑个什么劲?

    中国人哪里知道,在缅甸人的眼里,自己已经被看作英国老毛子的帮凶。

    谁也不知英国人葫芦里卖什么药。铁路在他们手里,输送中**队的列车走走停停,有时火车头莫名其妙地被人调走,中国官兵被撂在铁路上,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与此相反,一列列满载英军的列车在仓皇后撤。而一些缅奸,到处捣乱,放火,投毒,挖铁轨,袭军车,搞得鸡犬不宁。

    中**队语言不通,地形不熟,气候不适,情报不灵。这时官兵们才强烈地感觉到:

    我们原来是一支外籍军队,在别国土地上打仗。

    杜聿明自己更是倒霉透了。他的专列离开腊成没走多远,遭到缅奸暗算,道钉被松开,列车被颠覆,杜聿明被摔得满脸是血,遍体鳞伤。他是远征军副总司令官,但总司令卫立煌因故一直没有到任,他只好以副代正。没想到重任在肩的他,刚刚披挂上阵,便马失前蹄,栽个大跟头。

    幸亏没伤着要害,车窗玻璃把他脸划惨了,横七竖八好几道血口子,医生只好用纱布把整个脸部紧紧裹起来,只留下嘴巴、鼻孔、眼睛。

    可怜的杜副总座成了个“布面人”。急得他鼻孔直哼哼,眼睛直冒火。

    远征军先头部队第200师千里跃进,辗转半月,3月8日开抵缅南重镇同吉。

    刚刚从英军手中接过城防,就传来仰光失守的坏消息。

    脸上的伤口还未彻底长好,杜聿明扯下纱布,匆忙赶到同古部署作战。

    3月19日,战斗在同古外围打响。日军第55师团乘攻占仰光之余威,气焰极高。中**队初露锋芒,打得漂亮。第一天,歼敌300人。

    之后,日军向同古急速增兵。3月21、22日,日军出动350架飞机,摧毁了英国在缅甸的全部空军。

    缅甸天空首先宣告陷落。

    日军以优势兵力和绝对制空权,开始合围同古。中国远征军援兵受阻,第200师孤军奋战,伤亡惨重,3月30日被迫弃城突围。

    中国远征军干军万马浩浩荡荡而来,可是第一个回合就打了败仗。

    4月的缅甸,赤日炎炎,溽暑熏蒸,加上狼烟滚滚,战火燃烧,燥热得让人喘不上气来。

    杜聿明乘坐的黑色雪佛莱轿车,夹杂在混乱的队伍中,缓缓后撤。

    一路上,烟尘弥漫,人马喧哗。不少人开始骂娘。

    如此炎热的夏天,坐辆“雪不来”车,让人扫兴。车速很慢,走走停停,车内热得像蒸笼。杜聿明脱下军帽,解开衣扣,仍然大汗淋漓。尽管如此,车窗的玻璃关得紧紧的,还拉上咖啡色的厚窗纱。副总司令宁愿闷在车内,也不愿看到窗外的混乱景象、听到那刺耳的骂声。

    杜聿明现在需要冷静的思考。

    坐在昏暗的后排沙发上,他微合双目,思绪汹涌澎湃。

    同吉战败就跟他在腊戍的车祸一样,来得这么突然,这么可怕,一下把他手中最强的一个战斗师打垮。但仔细一想,首战受挫是必然的,也是值得的。由于英国人拖延,中国远征军出兵太晚,途中输送又慢,赶到同吉,立足未稳,就与敌军展开遭遇战。日军以四倍于我的兵力,还有制空权,是想一口吃掉第200师的。第200师血战3天后,虎口突围,把日军打得嗷嗷乱叫,很不容易了。第200师虽然打惨了,但他们在同古死守,为主力集结赢得10天时间,于全局有利。

    现在好啦!中路第5军主力已经在平满纳附近完成战略集结;东路第6军已前出至棠吉、罗衣考一线,与中路威犄角之势;战略预备队第66军也在跟进。日前,蒋总司令已电示机宜:“如同古完全失陷,拟即在平满纳附近相机决战。”

    好戏在后头。在平满纳大干一场吧!

    杜聿明胸有成竹,满是伤疤的方脸上掠过一丝笑容。

    “雪佛莱”在颠簸中,继续向平满纳方向行驶。气温越来越高,车门摸着直烫手,车外尘土飞扬,但杜聿明的心情却平静多了。他不慌不忙地仔细谋划着平满纳会战的每个细节。

    平满纳和同古一样,处于缅甸中轴线上,南北贯穿全缅的惟一一条铁路干线,从南端的仰光起,向北依次经过同吉、平满纳、曼德勒到达缅北密支那。同吉失守后,平满纳成了抵挡日军北犯的战略要冲。按会战计划,第5军主力将日军渐次吸引至平满纳附近山地。尔后,东路之第6军、西路之英军向中央靠拢,形成合围态势,一举集歼敌军主力,进而收复同古、乃至仰光。

    把整个会战过程推演一番后,杜聿明情绪激动,心旌飘荡:平满纳会战十拿九稳,一定能打个震惊中外漂漂亮亮的大歼灭战,不仅超过前不久的昆仑关会战,而且东汉大将班超远征西域的疏勒会战、北宋狄青荡平西夏的邕州之战都将为之失色。中**队国际声誉之确立当在此举!

    思来想去,杜聿明惟一对英军不大放心。

    缅战以来,英军的表现令人担忧。2月间,在锡唐河以南地区,7,000英军被俘。3月里,不战而放弃仰光。之后,一路后退。不知他们退到哪里才是尽头。平满纳会战指望英军担任西线作战任务,靠不靠得住啊?

    对英国人留点神!杜聿明暗中警告自己。

    血色黄昏中,尘裹土封的“雪不来”车,拖着一身疲倦,开进了平满纳城。

    远在重庆的蒋总司令,日夜关注着缅甸作战。除了利用电台遥控指挥,而且接二连三地向前线派遣指挥官。刚出国时是杜聿明负全责,到腊成加派史迪威,不久,又派林蔚领军委会滇缅参谋团进入缅甸,从旁襄助。到平满纳会战前夕,4月11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高飞正式走马上任。

    中国远征军还是三个军,但指挥班子已经增加到4套。床上架屋,互相掣肘。杜聿明心中抱怨蒋介石:校长,你让学生听谁的啊!

    正当杜聿明心有怨言,左右为难之时,平满纳会战打响了。

    廖耀湘新22师,按预定计划在斯瓦河地区逐次抵抗,且战且退,一步步将由同古北犯的日军吸引至平满纳附近。日军发现上当,4月17日起,向平满纳中**队既设阵地猛攻,中**队沉着应战,奋勇杀敌。平满纳城下,日军约2个师团在我第5军拦截下不能动弹。

    此期间,远征军游击司令黄翔率领的部队深入敌后,捣火车,炸桥梁,袭击机场,破坏敌人运输线,搞得日军心神不宁,草木皆兵。

    鱼儿已经上钩。只等我东西两路包抄过来,日军就溜不了了!

    平满纳城内,杜聿明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等待各路大军会合。然而,他等到了什么?

    他首先等来了西路英军败退的消息。在日军第33师团进攻下,数万英军士兵毫无斗志,争相逃命。先是放弃普罗美,继而扔下阿兰庙,甚至闹出仁安羌地区7,000名英军反被干余日军包围的笑话。紧接着,东路也传来凶讯。日军56师团突然从毛奇北犯。我第6军逐次投入兵力,杯水车薪,抵挡不住日军进攻。日军连下棠吉、雷列姆。4月19日,第6军有一个师在罗衣考地区下落不明,我一个整师的兵力忽然“丢”了。

    战局骤变。把日军吸引在平满纳的第5军,反而陷入敌军三面包围的危急之中。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面对危局,史迪威、罗卓英、林蔚与杜聿明四个指挥部之间文电交驰,经过一番磋商,争吵,最后决定:

    放弃平满纳会战。

    4月18日晚10时,杜聿明向第5军下达了突围的命令。

    这是缅甸开战后,他下的第二道突围令。

    与命令第200师放弃同古的命令前后只隔19天。

    缅甸作战,如同一次又一次截肢手术,每组织一次会战,就后退一大步。

    放弃平满纳会战后,蒋介石命令远征军立刻组织曼德勒会战。

    曼德勒亦称瓦城,是缅甸故都。400多年前缅甸阿瓦王朝建立时,风水先生就看中了曼德勒,把首都定在这里。至今城内还保留着气派堂皇的皇城,其规模气势及建筑风格,可以和中国紫禁城媲美。曼德勒位于缅甸正中央,从密支那至仰光的铁路,到曼德勒正好走完一半。缅甸最大的河流伊洛瓦底江从城外流过。古往今来,曼德勒皆为用兵之地。

    中国远征军把赌注最后押在曼德勒会战。

    除了第5军、第6军,充当预备队的第66军也全开了过来。

    此外还有英军第1师及装甲第7旅。

    中国远征军无论如何要打赢这一仗,决不能再退。再退就该退回畹町了。而退回畹町是什么滋味?想当初出兵的时候,滇西老百姓敲锣打鼓,兴高采烈欢送远征队伍,一旦战败而回,何脸见江东父老?畹町桥头还矗立着蒋总司令巨幅画像,“驱除倭寇,收复缅甸”,言犹在耳,而结果丢盔弃甲,陷城失地,如何复命?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这一带七擒孟获,功昭天下,现今要是在这里一败涂地,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背水为阵,绝处求生。

    4月26日早晨,杜聿明率领自己的副总司令部进驻曼德勒。

    把指挥所安顿在皇城的兵营内,杜聿明四处巡视阵地。杜副长官此时虽不像部署平满纳会战之初,雄心勃勃,与古人班超、狄青相提并论:但是,他认为缅甸之战尚有可为。有这么多的部队,这么坚固的城防,背水一战,说不定真能扭转乾坤。

    回到指挥所,喝下英军将领刚刚派人送来的一听冰镇罐装啤酒,杜聿明抖擞精神,口授电文:

    限二小时到。蒋委员长:瓦城会战备部集中完毕,决与城共存亡。职杜聿明叩。

    然而,缅甸的战局,就像这里的天气,阴暗不定,瞬息万变。杜聿明刚刚下了死战决心,远征军东路又告失利。曰军第56师团在攻占棠吉、雷列姆后,一路北犯。我第6军惊慌失措,溃不成军,仓皇败回中国境内的西双版纳。4月28日,日军一举攻下缅北重镇腊成。腊戍位于曼德勒东北,是滇缅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从曼德勒到畹町的咽喉要地。腊戍失陷,如马谡失街亭,败坏全局。集结在曼德勒的远征军主力一下成了断了藤的瓜,掐了枝的葡萄,陷于绝境。

    英军是一支随时准备撤退的队伍,见势不妙,撒腿就跑。4月30日夜间,他们撤出曼德勒,向印度方向逃跑。

    曼德勒会战顷刻成为泡影。缅战的最后希望破灭。

    杜聿明无可奈何,5月1日给所属部队下达了从曼德勒总突围的命令。

    这是他在缅甸战场下达的第三道突围令。

    距平满纳突围只有13天。

    5月份,已是缅甸雨季前期,天空乌云翻滚,雨水浙淅沥沥,更增添凄凉、萧杀的气氛。

    曼德勒会战的破产,中国远征军已处于极度危急之中。由于腊戍陷落,中**队已不可能沿滇缅公路撤回国内。5月7日,蒋介石越过史迪威、罗卓英,直接电令杜聿明:

    “向密支那、片马转移,勿再犹豫停顿。”

    杜聿明接命,不敢片刻停留,指挥手下第5军和第66军两个师沿铁路迅速撤退。计划抢占缅北要点密支那,而后夺路回国。

    现在,远征军官兵们再也没有刚出征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昂扬斗志;没有声威震荡、气贯长虹的高亢战歌。人人心中只剩一个念头:撤退,撤退,赶紧撤退!

    谁也没有料到,缅甸是个大泥潭,只要踩进脚来,休想脱身而去。

    从曼德勒往北,已开始进入山地丛林,除了密瓦铁路和一条简易公路,只有一些能通牛车的山间小道。道路两旁全是大山和莽莽苍苍的丛林。这时节,缅甸已乱成一锅粥。军队在撤退,老百姓也在逃难。漫山遍野都是惊慌失措的难民,途为之塞。

    远征军机械化部队,离不开道路。铁路没多大指望。全缅铁路部控制在英国人手里,他们也要逃命。即使抢到车皮,铁路也极不安全。缅奸到处破坏,炸桥梁,挖铁轨,搬道岔,神出鬼没,防不胜防。运载远征军直属辎重团的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不到5公里,为缅奸颠覆,死伤300多人。

    公路上,人满为患,车满为患。缅甸是牛车的王国。再穷的农户也有牛车。拉家带口逃难,百姓们更少不了牛车。沿途塞满了吱吱扭扭、慢慢香吞的牛车。

    缅甸汽车也特别多。一条滇缅公路不知招来多少汽车,有国民党西南运输处的大车队,也有冒险家们走私倒卖做生意的私人汽车!

    第六百三十二章 莽莽丛林

    因为腊成失陷,跑滇缅路的汽车全都挤到密支那方向来。WwW、QunabEN、coM有的是抢运积压在缅甸的援华物资。而更多的装着在滇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