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她们说我是剑侠

正文 第 123 部分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耸峦蛲虿豢尚孤!?br />

    众将自然应诺。

    散会之后,徐承志却又将唐小峰留了下来。

    徐承志低声道:“你可知我为何拖延破阵时日?”

    唐小峰道:“纵然攻下虎牢关,洛阳号称神都,城高池深,当年王世充占据洛阳,以太宗皇帝之能,率十万大军包围洛阳,亦用了大半年,方才逼得王世充开城投降,凭我们现在的兵力,实在是难有胜算,况且就算真的攻下洛阳城门,武后仍可固守皇宫,一旦变成巷战,死伤无数。龙族不知何时便会入侵神州,我们既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消耗,也没那么多的将士可以牺牲,倒不如设法将城内大军诱出洛阳,在虎牢关与我方对恃,然后再让朝中那些向着我方的重臣趁机起事,逼武则天退位,还政于中宗。”

    徐承志苦笑:“你果然是看得通透。”

    唐小峰笑了一笑……倒不是他看得通透,而是历史上就是这么做的。

    徐承志道:“我也不瞒你,朝中确有我方的人,亦已做好准备,只是现在却有个难题。”

    唐小峰道:“什么难题?”

    徐承志长叹一声:“黄天道。”

    唐小峰苦笑道:“确实是个难题。”

    徐承志道:“武曌担心有人行刺,早已将皇宫重地交由黄天道把守,朝中与我有联系的那几名重臣虽已悄悄将羽林军控制在手中,但要想靠羽林军剿灭黄天道,实是妄想,为此,必须要将飞骑兵团悄悄送入城中,这一仗,实为反周复唐最关键的一战,或是鱼死,或是网破,若不能攻下皇宫,这些日子的辛苦与牺牲全都白费。”

    唐小峰笑道:“你不需要向我解释这么多,你只需要告诉我该怎么做?”

    徐承志感激地看他一眼,道:“亭亭姑娘虽已教了破阵之法,但在破贝才阵时,我会来上一场‘惨胜’,武则天不欲让我方修整,必定会将城中大军派出,我方既是惨胜,只好一路败退。我方既败,洛阳乃繁华之地,管控上自然也会松上些许,飞骑兵团才可分散潜入,进入长安的人不宜多,更无法将英招这等座兽带入城中,真正能够进入城中的,也就只有你与紫绡姑娘、紫琼姑娘、卞璧、颜崖、燕勇等近百名习过剑侠之术的人,以你们的实力,再加上早已隐藏在洛阳城中,以天罡地煞图培养出来的七十二名地煞星,应能杀尽皇宫内的黄天道道徒,助与我方有联系的那几名重臣控制皇宫,逼武曌写下退位诏书。”

    唐小峰道:“那几名重臣是?”

    徐承志略带歉意:“事关重大,我现在不能告诉你。”

    唐小峰笑了一笑……其中最重的重臣不就是宰相张柬之么?这个史书上可是写得清清楚楚。

    若没有张柬之这等高居宰相之位的重臣做内应,徐承志只怕也不敢兵进洛阳。

    徐承志道:“颜崖等人,我自会安排他们以其它路线潜入神都,你与紫绡姑娘、紫琼姑娘、紫樱姑娘等人,我却希望你们能扮成亭亭姑娘身边的侍卫,一方面,你们可以借机进入洛阳,另一方面,亭亭姑娘这趟出使天朝的任务事关重大,不管我们最终能否推翻武曌,龙族有可能入侵之事,都要尽早让朝中诸位大臣知道。复兴唐室是忠义之事,龙族的威胁关系到的却不止是忠义,而是神州百姓的生存。”

    唐小峰略一沉思,点了点头……

    ……。。。

    更多到,地址

    '  '

    第三十七章 心怀叵测

    唐小峰走出主帅营帐时,天色已晚。

    他走在路上,正想着今晚是去慰怀一下锦枫美眉,还是去陪书香丫鬟,要不两个一起慰藉?旁边却有人叫道:“唐将军。”

    唐小峰回头一看,唤住他的却是军师赵文昧。

    赵文昧乃是李素的军师,唐小峰初上小瀛山时,就是他挑起唐小峰与安天豹之间的比试,唐小峰并不知道他到底有何居心,那一战中,唐小峰一指击碎安天豹的辟魔刀,一战成名后,赵文昧对他亦是客客气气,也没有对他做什么手脚。

    赵文昧虽是军师,徐承志对他却似乎并不如何看重,更多时候,听取的都是他自己身边军师程落的意见。但不管怎样,李素乃是大军名义上的主帅,赵文昧既是李素的军师,徐承志对他亦是客客气气,礼遇有加。

    赵文昧阴阴柔柔地拜了一拜,道:“李公子在后方营中设下薄宴,令在下前来,请唐将军赴宴。”

    唐小峰虽然很想回去陪美眉,但李素毕竟是良箴的哥哥,是他的大舅子,他也不好不给李素面子,于是便跟着赵文昧前去。

    来到后方营寨,李素早已等在那里,为示亲近,牵着他的手进入营中。唐小峰对这个不知道“男男授受更加不亲”的世界早就已经绝望,也只好任他牵着。

    令唐小峰诧异的是,李素虽然置好酒菜,却只邀请了他一人。

    酒是好酒,菜是好菜,唐小峰早已饿了,也就不管那么多,与李素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李素长叹一声,唐小峰心想话要来了,又想着,他难道是要我把燕紫琼让给他?但紫琼美眉又不是我的,不是我的东西我怎么让?就算要让,也得等她成了“我的”再说。

    李素却道:“军情议完,徐大哥不留他人,独独将妹夫留下,看来徐大哥对妹夫的信任,胜过他人。”

    唐小峰怔了一怔……他怎么也没想到李素不提燕紫琼,反而提起徐承志来。

    难道他暗恋的人不是紫琼美眉,而是……

    唐小峰一阵恶寒。

    他笑道:“也未聊什么,只不过是在谈如何破贝才阵的事。”

    “妹夫何必瞒我?”李素淡淡地道,“纵然破了贝才阵,入了虎牢关,以我们的实力也无法攻下洛阳。长安已毁,洛阳乃是天下第一坚城,无法从外头攻陷,只能从内破之。然武后有黄天道的妖术师保护,单靠朝中那些内应,难以成事,妹夫不但是飞骑兵团的统帅,亦是我军最强之人,便连紫绡、紫樱两位姑娘,与妹夫身边的那七位丫鬟,在飞骑兵团中也没有几人比得,且她们只听妹夫的话。徐大哥要从内部攻陷皇宫,自然要依靠妹夫这等英雄,才有机会成事。”

    唐小峰心中一凛……他竟也看得如此通透。

    李素看着他,道:“妹夫乃是聪明人,此番若是不能成功,我等尽成逆党,将重演当年徐敬业、骆宾王等一众英豪家破人亡之惨况,自不必说,若是有幸逼得武曌退位,不知妹夫觉得,徐大哥与我等下场,又会如何?”

    唐小峰沉吟道:“若是庐陵王还政,以我等推翻武逆,复兴李唐的功绩,混个武将当当不成问题,倒是徐大哥看上去背负太多,人未老,头先白,看他样子,倒像是要在诸事了结后,舍弃一切的样子。”

    李素叹道:“愚兄这些日子与徐大哥相谈,他的想法与妹夫所猜,应该差不了多少,我不知道徐大哥这十几年在东海到底是怎么过的,但唯一让他坚持下来的,只有他从小背负的国仇家恨,一旦反武成功,他只怕真会舍弃一切。但除此之外,徐大哥离开,只怕还另有原因。”

    唐小峰皱眉道:“什么原因?”

    李素淡淡地道:“狡兔死,走狗烹。”

    唐小峰震了一震。

    李素道:“庐陵王乃武则天之子,我们此番若是逼死武曌,庐陵王为防以子弑母之嫌,还政之后,绝不敢留下我们。我们若不杀武曌,只逼她退位,庐陵王优柔寡断,仍有可能被武曌再掌朝政,到那时我们又如何自处?就算武曌真的就此退位,庐陵王亦必会想,今天我们能逼他**退位,明日我们又是否会逼他退位?”

    唐小峰看着李素。

    他知道李素的这番话绝非没有道理,历史上,逼武则天退位的张柬之就没有好下场,武则天在位时,他还可当上宰相,庐陵王李显还政之后,他反而被人构陷,最后郁郁而死。狡兔死,走狗未必会烹,当年在玄武门助李世民弑兄杀弟的尉迟敬德等武将,之后都能得到重用,但李显却不是李世民那种明君,李素有这样的担心,其实也正常得很。

    李素有此担心,并不能说他是错,但问题并不在于他的担心有没有错,而在于……这种话他不能说。

    李显是君,他是臣,君可疑臣,臣不可疑君,这就是君臣之间的大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管是当年的徐敬业、骆宾王、李贞、魏思温,还是现在的徐承志、张柬之、章更、章荭,还有他的父亲唐敖、早已因反周复唐而死的文隐等等,为的也都是“忠义”二字。

    徐承志家破人亡,只有推翻武周,完成他父亲的遗志,他身为英国公之后的重重负荷才能放下,又如张柬之,他本就是为武则天所信任的宰相,位极人臣,就算迎中宗还政,他最多也就是个宰相,还能封王列侯不成?

    再如章更原本就是河东节度使,林书香的父亲文隐以前则是淮南节度使,俱是荣华富贵,他们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复兴李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失败便是家破人亡,纵然成功,仍难逃一个功高震主之嫌,他们为的又是什么?

    仍不过是那“忠义”二字。

    天下是李唐的天下,他们是李唐的臣子……这就是他们一腔热血,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理由。

    刚才的那番话,李素可以在心中想,但他绝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是大逆。

    当然,身为穿越者的唐小峰,对这种事倒不是非常在意,他加入反武义军,有他自己的理由。

    首先,他的父亲在这里,他身边的美眉们,不管是燕紫琼、林书香,还是徐丽蓉、骆红蕖、薛蘅香、宋良箴,跟武家都有灭门之恨,尤其像徐丽蓉、骆红蕖、薛蘅香、宋良箴,她们从小时候起,或是被带着逃到海外,或是藏在深山不敢露面,直到现在,她们事实上都还在被朝廷通缉,天下一日是武家的天下,她们的身份就一日不能曝光。

    而另一方面,则是跟黄天道有关,黄天道显然在大肆抓捕那些转世花神,连他的表姐林婉如都差点被他们抓走,他身边的美眉基本上全是花神,他的姐姐更是百花仙子,就算为他姐姐和这些美眉着想,他也不能放过黄天道,而就目前掌握到的线索来看,心月狐转世的武则天似乎就是黄天道的幕后主使。

    诛尽武家,毁了黄天道,或许就能解除掉对包括他姐姐在内的一众美眉暗地里的威胁。

    至于说,靠着复兴李唐的大业封官拜爵,这种事他从来就没想过,自己也没那个兴趣。当然,若能借着这个机会,既助他老爹完成复唐大志,又让他唐家光宗耀祖,顺便给他**挣个诰命夫人当当,他倒也并不介意,毕竟这种事他自己虽不如何放在心上,但这个时代的其他人,却都看重得很。

    他看着李素,缓缓道:“你为何要跟我说这个?”

    李素却只是笑道:“妹夫是个聪明人,愚兄只是想稍为提醒一下妹夫,来,喝酒,喝酒。”

    唐小峰亦笑道:“喝酒,喝酒。”

    两人竟真的再也“不谈国事”,只是喝酒聊天。

    酒足饭饱,唐小峰告辞,李素将他送到帐外,赵文昧已等在那里。

    天色已是尽黑,李素让赵文昧代他送客。赵文昧道:“唐将军请。”

    唐小峰道:“好李素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走在路上,赵文昧像是随意地与唐小峰聊了几句,又一阵迟疑,像是有话想说又不知当不当说的样子。唐小峰很想告诉他有屁你就放,这个样子做给谁看?他笑道:“先生莫非有话要说?”

    赵文昧缓缓道:“这种话,在下本不当问,不知唐将军觉得,庐陵王是否有人君之才?”

    唐小峰毫不客气地道:“没有。”

    赵文昧道:“相王呢?”他说的相王乃是李显的弟弟,武则天的另外一个儿子李旦。当年武后废李显为庐陵王,改立李旦,没过多久又废了李旦自己登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

    唐小峰道:“也没有。”

    李显懦弱,李旦无能,这本就是后世历史学家对武则天这两个儿子的评价。

    尤其是李显,他的懦弱在历代皇帝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许多人都觉得武则天的丈夫高宗李治懦弱,事实上李治虽然有点怕老婆,文治武功却是极强,对内接纳谏言,整饬内政,将贞观之治推到新的高点,对外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丽,令西域诸国纷纷称臣,中国历史上有盛唐强汉之说,而大唐最盛之时,正是李治当政。

    至于李显,却是真的懦弱,武则天还政于他后,于国事没有多少建树,于家事,他连自己皇后天天在宫里跟别的男人鬼混都不敢管。

    历史上虽然也有不少懦弱皇帝,但大多是因为天下大乱,权臣当道,想不懦弱都不成。

    李显当皇帝时,对外,国力上依旧强盛,退位前的武则天刚刚发兵二十万,大破契丹,对内,他**虽然杀了不少人,但却明察善断,治理有方,留给他的仍是一个太平盛世,朝中也无权臣,宰相张柬之助他登基持政,他却反听信谗言将他问罪,做事也优柔寡断,持政五年,最后竟然被他的皇后韦氏毒死,毒死他的理由,只不过是因为不想再偷偷摸摸的跟人**,想要成为另一个武则天。

    而睿宗李旦同样也无能得很,靠着他儿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兵变杀了韦后,被扶上帝位,太平公主在朝中结党营私,朝臣屡屡上告,他也不敢去管,好在他虽然无能,贵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能,当了三年皇帝,赶紧把位子让给李隆基,李隆基老来昏庸,年轻时却是有胆有识,举贤任能,整顿军纪,这才有了后来的“开元之治”。

    当然,虽然都是唐初,但他穿越的这个唐初跟史书上的那个唐初,有着很大不同,史书上的那个大唐,长安、泰山不曾崩陷,海外也没有什么君子国、女儿国,但李显依旧是那个李显,李旦也依旧是那个李旦。

    反过来说,史书上的李显和李旦,面对经李治和武则天对外开拓,对内清明的太平盛世都无法做好,那现在这个山川崩裂,妖魔四起,龙族在外窥视的乱世,也就更别指望他们能做些什么了。

    赵文昧听到他说李显“不行”,李旦“也不行”,心中大喜,脸上却不形于色,道:“如今天下大乱,庐陵王与相王都非英明之主,如之奈何?”

    唐小峰叹道:“李唐宗室,除庐陵王与相王,其他人已尽遭武曌屠杀,除他二人,还能有谁?”

    赵文昧低声道:“唐将军莫忘了,李素公子乃是八王爷之子,同样也是李唐宗室。”

    唐小峰装作“一震”,看向赵文昧:“先生的意思是……”

    赵文昧道:“李素公子既是各路义军之主帅,又是忠勇王之子,庐陵王与相王俱非明君,庐陵王还政,将军不过是各路义军的一个小小统领,纵然封将,最多也就是一个中郎将,唐将军若能相助李公子,大事一成,唐将军便是当朝附马,以将军之才,李公子必定会让将军大展才学,封王封侯,岂是难事?”

    其实,在李素将李显唤作“庐陵王”时,唐小峰便已知道他的野心,如徐承志、章更等人,在起兵的那一刻,就己将武则天的皇位视之为“篡”,庐陵王是武则天逼李显退位后给他的封号,对反武义军来说,李显并不是什么庐陵王,而是“主上”。

    反武义军起兵的理由是要“迎主上还政”,之所以叫“还政”,是因为,在心向李唐的忠义之士眼中,李显依旧是大唐皇帝。

    唐小峰犹豫道:“复唐在即,一旦攻下皇宫,接下来迎中宗还政,几乎是势在必行,还有何可为之处?”

    赵文昧低声道:“既如此,便要让大家知道……绝不可让庐陵王还政。”

    唐小峰皱眉:“如何才能做到?”

    赵文昧眸中闪过阴狠之色:“杀武曌。”

    唐小峰怔了一怔……他虽已看出李素的野心,但原本并不如何放在心上,不管李显有能无能,迎他还政乃是大势所趋,李素就算再有野心,也很难有什么大的操作空间,然而现在,他终于知道,他实是小看了李素,李素在暗中筹划,绝不只是这一天两天的事。

    对徐承志、章更、张柬之等人来说,武则天必须退位,但她不能死,且不说武则天当政这么多年,朝中文武百官都是她提拔上去的,若没有她的退位诏书,将只能以大清洗的手段来控制朝政,令得人人自危,便是李显,也承担不起“以子弑母”的罪名,若他们真的杀了武则天,不管他们有着什么样的借口,李显都不敢承认他们的功勋,到那时,他们就不是什么复兴唐室的忠臣义士,而将成为真正的乱臣贼子。

    就算李显迫于形势,勉强承认,如格浑等重要将领只怕也难以放心,杀了人母,却迎人子登基,他们要如何才能相信李显日后不会对他们进行清算?

    这才是李素在这关键时刻找上他的最主要原因,攻打皇宫势在必行,而他将会成为攻打皇宫的主力,对于徐承志、张柬之、章更等人来说,武则天绝不能死,武则天一死,天下必乱。

    而对于李素来说,武则天不死,他将没有半分机会。

    一旦攻下皇宫,武则天不死,张柬之等朝中重臣就能或逼或劝,劝她还政于中宗,而对武则天来说,就算是被迫,她也是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且仍然是太后,虽不情愿,却可以接受。

    有了她的退位诏书,文武百官自然也无话说,局面将会很快稳住。

    武则天若死,局面马上就会大乱,反武义军里并不是人人都是章更这样的忠义之士,更有许多人想借着这个机会博取功名,富贵险中求,如果明知要被清算,他们肯定会踌躇不安,赵文昧再勾结军中部分将领造些声势,李素这太宗之孙、忠勇王之子,将成为反武义军唯一的选择。

    到那个时候,李素就有机会将宋太祖的“陈桥兵变”,提前几百年开始上演……

    ……。。。

    更多到,地址

    '  '

    第三十八章 古篆与小妾

    在今日之前,唐小峰实未想到李素竟有这般野心,而如此大事,李素也肯定不是突然心血来潮,暗中必定谋划已久,只是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才开始向他露出口风,由此可见这人极能隐忍,唐小峰觉得自己有些小看了他。

    而之所以要让赵文昧来说,只是因为像这样的话,李素自己不能说。

    就像陈桥兵变中的赵匡胤一样,他不能说自己想当皇帝,一切都是属下的错,他只是“被迫”黄袍加身。

    他头疼地道:“我很快便要离开军中,现在说这个……”

    赵文昧见他未直接拒绝,放下心来,低声道:“此事本欲早些与将军商量,却因将军这几日不在军中,这才拖到今日。以将军之才,李公子若能得天下,在下必定力荐将军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还请将军细思。”

    唐小峰像是狠下心来,道:“我现在也不多说什么,你们等我消息。”

    赵文昧大喜,两人互相一拜,彼此对笑,很是肝胆相照。

    唐小峰告辞,出了营寨,往自己的营帐飞去,背对赵文昧时,翻了个白眼。

    天色尽黑,星月无光,唐小峰方飞未久,迎面却有两个倩影提着灯笼飞来,一个唤声“公子”,一个叫着“主人”。

    来的竟是林书香与阳墨香。

    唐小峰道:“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林书香柔声道:“公子失踪了这么多日,今日方才回来,奴婢本在营中替公子设了酒宴,又邀了红红、亭亭、紫琼、紫樱等诸位姑娘,本想热闹一番,谁知公子一直未回,奴婢让人打听,才知公子被李素李公子请了去,奴婢想,李素公子请了公子,或有要事,也不敢打扰,便与妹妹在此间等着公子。”

    唐小峰心生暖意,又看着阳墨香,笑道:“你也对我这么好,跟你姐姐一起等我?”

    阳墨香抿着嘴儿:“天又黑,风又凉,如果不是担心姐姐身体不好,要陪着姐姐,我才不来等你。”

    唐小峰嘿嘿一笑,等两个丫鬟提着灯笼,行在前方,突然出手在某个丫鬟后臀戳了一下。阳墨香的娇躯一下子变得僵直,紧接着便是一声惊叫,林书香疑惑地问:“怎么了?”

    阳墨香抚着后臀气道:“他,他……”

    唐小峰左看右看:“谁?谁?”

    “坏蛋”阳墨香扑上去就要揍他,他却身子一闪,笑着往前掠去。

    阳墨香追在身后,气得跳脚,林书香无奈摇头。

    回到营中,紫绡、紫琼、紫樱、锦枫、红红、亭亭诸女却都还未睡,等在这里,唐小峰笑着坐了下来,与诸女喝酒聊天,又跟亭亭说起扮作她的随身侍卫,潜入洛阳之事。

    亭亭瞅了红红一眼,笑道:“这样也好,免得红红总想着与你好不容易见上一面,马上又要分开,难过得很。”

    唐小峰看向红红,红红的脸蛋一下子就黑了起来,道:“我……我……”

    她脸儿虽黑,其实却是害羞,看上去别有妩媚,唐小峰心痒难耐,忍不住一直逗她。

    第二日一早,颜紫绡和燕紫琼练剑去了,其他美眉下半夜才睡,一个个去做了小懒猪。

    唐小峰让林书香将魏紫樱请来,商量一番,然后,他便带着林、魏二女飞出军营,一路飞到灵州城,找到他父亲唐敖。

    他劝父亲回循州去,唐敖本还有些犹豫,他却告诉父亲,龙族很有可能会入侵神州大陆,循州靠海,龙族一旦入侵,循州很有可能最先不保。唐敖听他这么一说,亦开始担心妻女安危,唐小峰便请了魏紫樱帮他护送父亲,回循州去。

    送走父亲后,唐小峰找了一个山谷,取出十八颗舍利,帮林书香铸炼了金刚杵、孔雀翎、伞盖、琉璃等十八样佛宝,林书香化作三目十八手的天人丈夫观音时,刚好能够各持一宝,六道转轮塔则作为最后杀招。

    每一样佛宝,都用了一颗佛骨舍利,三十六颗舍利子,一下子就用了一半。

    林书香化作天人丈夫观音,十八只手各持一宝,一眼看去,霞光万丈,宝气婆娑,竟是美仑美奂。

    炼完佛宝后,唐小峰便以这温柔丫鬟的腿儿为枕,躺在草地上休息,林书香有些疑惑,不知他为何要如此匆匆地将老爷送走,唐小峰也不隐瞒,将李素的野心说了出来。林书香一惊,道:“公子莫非已答应了他?”

    唐小峰道:“我既没有答应,也没有不答应,只是拖在那里。”

    林书香犹豫了一下,问:“那公子是想答应,还是不想答应?”

    唐小峰打了个呵欠:“就算李素当了皇帝,让我做了附马,那也没啥意思,去当天下兵马大元帅虽然威风,但这是个空头支票……”

    林书香道:“支票?”

    唐小峰干咳一声,道:“意思就是这饼画得虽大,却不可能真的给我。”

    又冷笑道:“如果李素敢直接跟我说,不用赵文昧当传声筒,我还真不介意帮他,反正谁当皇帝都是当,他好歹也是我大舅子,可惜他虽有那心,却没那胆,让赵文昧代他传声,说到底还是信不过我,我要是说出去,他可以死不承认,把一切推在赵文昧头上。历史上哪个开国皇帝不是拼着千刀万剐,才把前任皇帝拉下马?如此重要的事,他连这点险都不敢冒,能成什么大事?”

    林书香怔道:“公子,这、这种话儿……”

    唐小峰知道林书香乃是忠臣之后,从小接受的亦是三纲五常的教育,听他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自不免吓上一跳,惴惴不安,于是笑道:“我也就是随便说说,我要真做出这种事来,我爹就先骂死我。”

    林书香这才松了口气,低声道:“公子,这种玩笑,岂可胡乱开得?”

    唐小峰叹气……跟其他人比起来,林书香已是开明得多,从一开始就打心眼里不希望他参与这场反周复唐之事,且又对他最是忠心,然而即便是她,一旦碰到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lun理,根深蒂固的思想亦是难以改变,更何况别人?

    唐小峰在那叹气,林书香心中却也一阵发慌,公子虽然说他讲的是玩笑话,但她却又觉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