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中国教练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小丑艾马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帕莱蒂先生,这些俱乐部大概花了多少钱?”

    “500万欧元吧,还有18个月的时间。”

    这么多钱?就为了一台电脑,几个软件和一台跑步机?杨师不禁敬佩ac米兰俱乐部的大手笔。豪门就是豪门啊。

    正想着,一个穿着ac米兰训练服的年轻人推开了门。

    年轻人:“嗯?我走错了么?”

    还没等帕莱蒂和杨师回话,年轻人身后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大叔一把把他推了进来。

    大叔:“你没走错,就是这里。只是你来早了半个小时,现在的年轻人像你这么守时的不多了。”

    小伙子挠挠头,腼腆的笑了。

    帕莱蒂一指进来的中年大叔:“这是米兰实验室的总负责人梅尔瑟曼博士,也是首席医师。”然后又一指进来的青年,“他你认识吗?”

    杨师这才认真打量起面前这个略带青涩的青年,清秀白皙的面庞,一双安静而有神的眼睛。看着很面熟,接着一个名字从杨师的嘴里蹦了出来――里卡尔多?伊泽森?多斯?桑托斯?莱特。

    帕莱蒂惊奇的看着杨师,他本想炫耀的告诉杨师这个人的名字,没想到杨师却说出了他的全名。

    “叫我卡卡就可以了。没想到还能有人把我的名字说全,我的好多新队友都做不到。”

    “卡卡,你好,我叫杨师,来自瓦勒海姆,中国人。”

    “哦,你就是那个中国教练。”

    “你就是米兰花了850万欧元买下的天才少年?你知道我?”

    “恰好看了一期足球杂志,上面提到了您,很高兴见到你。”没想到杨师的名字还能传到遥远的意大利。

    “咳咳,卡卡,你的理疗该开始了。”梅尔瑟曼博士指指房间中间摆的大床,“无关的人也应该出去了,参观结束了。”

    帕莱蒂朝杨师一摊手,下逐客令了,我们走吧。杨师点头会意。

    这就是杨师和卡卡的第一次见面,他也没想到在若干年后,两个人还会在同一支球队里公事。

    ――――――――――――――――场景分隔线――――――――――――――――

    杨师从米兰回到瓦勒海姆已经是友谊赛后的第五天。

    “杨师抱抱。”克里斯蒂娜张开双臂。

    “娜娜,今天先不抱了。”杨师拍拍克里斯蒂娜的头,递给她一张光盘,“这是我去米兰实验室参观,还有搜集的资料。你有空看看。”

    说完,杨师走了出去。

    克里斯蒂娜:“他怎么了?感觉好像怪怪的。”

    科迪尔耸了耸肩:“谁知道,也许是在米兰丢了钱包?”

    杨师第二场的对手是丙级a组的白星俱乐部(lub)。比赛没有悬念,但却也没有摧枯拉朽的胜利,因为杨师和科迪尔在这场比赛尝试了新的阵型,4222。这是由两个后腰,两个前腰,两个前锋组成的阵型。

    后腰由杜普雷和迪亚拉担任,前腰是格洛摩斯和本阿尔法,前锋是亨特拉尔和董方卓的组合。

    其中前腰本阿尔法和董方卓随时都可以拉到两边做边锋。这样的打法大大的丰富了瓦勒海姆的宽度以及对对手肋部的穿插,可惜因为第一次踢这样的阵型,有些球员在位置上经常会跑偏。特别是作为中锋的亨特拉尔,明显不适合在中路被对方的肌肉夹住。

    1:0的比分说明了问题。

    第三场热身赛,瓦勒海姆找了上赛季比甲排名12的穆斯克龙(mouscron),结果皆大欢喜。

    2:2

    球员们经过一个月的磨合渐渐有了默契,而和比甲球队的热身也让杨师的球队认识到保级的形势是多么的严峻。比利时一共十八支球队,穆斯克龙也就是排中下游的球队,如果找不到前面进球,后面不丢球的办法,保级真会成为整个赛季的主旋律。那就更谈不上杯赛的野心了!

    杨师:“老科,你说我们是不是要排个532这样的阵容才保险啊。要不就猥琐的打防反得了。”

    科迪尔:“我觉得什么阵型不重要,让球员适应节奏才重要。现在有很多球员都找不到节奏,不会分配体力。”

    “没错,踢得乱糟糟。很容易被对手拖着打。”

    “因为实力上有差距啊。没辙。”

    “要是有能让实力速成的训练就好了。”

    “你最近好像不太正常啊,怎么了?我们大家都觉得你怪怪的。”

    “我有么?没有,错觉。我们来说说训练的事。”

    科迪尔嘴里嘟囔了一句:“什么错觉?我才不信呢。”

    杨师回到家,电脑显示猎头公司已经找到了合适的青训教练。几个陌生的教练的照片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几个曾在比利时豪门工作过的年轻教练,几个在法甲工作过的教练,几个荷兰的教练。

    杨师在候选的名单上选了又选,终于锁定了10个人的大名单,回复给了猎头公司。

    很快猎头公司回复,最快一个月内就可以上岗。因为要到中国工作,所以人员要减少到5个人。这一会功夫又缩水了一个人。

    好吧,让我先和这帮愿意不远万里去中国支持足球事业的教练们见一面吧。

    在瓦勒海姆的会议室里,杨师以权谋私的把面试放在了这,科迪尔友情客串了另外一个面试官的角色。

    “杨,我真搞不懂你。为什么要在家乡办什么足球学校?你想要中国球员完全可以回国去挑些来。这样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比如这些教练,到中国去一年,然后第二年呢?要不要给他们加薪?这样每年递增,你吃的消吗?”科迪尔带着三分敬意,七分提醒跟杨师说。

    “没错,你说的我都想过。我的祖国是个人口大国,但却是个足球小国。我希望我能尽力而为的去改变它的一些现状。也许我这代不行,下一代下下一代就会变的不一样。我们有个邻国日本就是这样崛起的。”

    “哎,既然要干,那就干吧。也许有天我干不动了,还可以去你足球学校教教孩子。呵呵。”

    “像你说的,每年还得给这些人发工资,我得多赢下些比赛,多拿些奖杯才行。不然我真的要破产了。好了,丽莎太太请第一位应聘的教练进来吧。”

    一个穿着运动t恤,身材高大的荷兰人走了进来。

    杨师:“荷西先生,你好,很高兴你愿意去中国做青训教练。希望……”

    还没等杨师把话说完,荷西打断了杨师的话:“我不是去中国做青训教练的,我是去做青训主管的。”

    青训主管?杨师和科迪尔对视了一眼,这位三十七岁的大叔口气不小啊?

    杨师笑笑:“青训主管?没问题,如果外面那几位面试的仁兄没问题,我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他们?蠢货滚蛋,有用的留下。我看了看外面的四个人,顺眼的也就只有一个。”杨师一天只能面试五个人,没想到第一个上来的荷西就是个“自大狂”――这猎头公司靠不靠谱啊?找这么一个人,还b级b档“+”。

    科迪尔:“荷西先生,如果你去中国,你会怎么去挑选球员,然后用什么样的训练办法呢?”

    荷西斜睨了科迪尔一眼,很明显觉得科迪尔问得问题很白痴。

    “这要看你办这个足球学校干什么了?是出成绩,还是培养下一个球王。”荷西理了理头上的乱发,好像理清思绪一样,“如果要出成绩,那就分年龄段,强化身体和力量,这样基本上能在同年龄段的比赛上有更大的赢面。如果要培养下一个球王,那就别着急,有个三五年,找到一两个好苗子,再一步步的培养过来,10年之后就能成为欧洲一流的球员。不过没去过中国,听说那的人越小的球玩的越好。”

    十年,这么久?杨师吓了一跳,完全没理会荷西最后一句的讽刺。这荷西看来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啊。杨师记起荷西的简历里有这样一条:曾服务于荷甲威廉二世队,与阿德里安塞公事,并得到了良好的评价。阿德里安塞可是阿贾克斯95年捧起冠军杯的重要功臣之一,他所掌管的青训体系,为一线队源源不断的输送了大批猛将。连范加尔都承认,这奖杯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家伙莫非是得到阿德老头真传了?但他为什么要去中国呢?

    ――――――――――――――――场景分隔线――――――――――――――――

    1999年的夏天,大概也是7月这个时候。阿德里安塞和荷西一起站在威廉二世队的训练场上。

    “老头,你回去执教阿贾克斯一线队,还有什么要说的么?”荷西一副“你走了我一点都想你”的样子。

    “嘿,你这家伙,好像要我留什么临终遗言似的。你这张破嘴什么时候能让我省省心?我走了可没人罩着你了!”

    “呀,你真烦。我一直是这样,看我不爽就把我踢出去呗。我可不希望那些孩子成为这帮人的赚钱工具。”

    “你啊,迟早让人踢出去!足球已经不是当年了,自从博斯曼之后,小球会只能靠培养这些希望之星维持运营。生产,加工,出售,才是生存之道。谁也没法阻挡资本的车轮滚滚向前。”

    “老头,你总是一套套的。我还是喜欢和孩子呆在一起。你说我要不在这了,去哪?”

    “要是我能当主教练,你可以做我的副手。”

    “我都说了,我只喜欢当青训教练。”

    “你……真他妈的贱。”老头的思绪跳跃了一下,一个画面跳到了他的眼前,然后一晃又不见了。“85年的时候,我还在兹瓦鲁俱乐部。有一天有一个在荷兰的中国商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培训一个年轻人三个月。那小伙子只有17岁,小个子,很有天赋。后来,他在兹瓦鲁踢了半年。那个神奇的东方国度,你可以去看看。你不是想培养出下一个马拉多纳吗?并不一定要去南美洲。”阿德里安塞说起的那个中国小伙子,叫做谢育新,是中国第一个留洋球员。他那个时代还是中国队想赢日本几个就赢几个的时代。

    荷西看着阿德里安塞的侧脸:“老头,你保重吧。我听说人老了,都喜欢开始回忆了。”

    阿德里安塞飞起一脚,向荷西踢去。

    ――――――――――――――――场景分隔线――――――――――――――――

    杨师:“那荷西先生,你对一个国家的青训体系有什么想法呢?”

    “各个梯队保持同一种风格,同一个阵型,同一种打法,不管时间怎么变化,让球员对战术的感觉像融化在血液里一样。”

    ……

    杨师和荷西越聊越投机,面前这个大叔果真有几把刷子。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多小时,丽莎女士提醒杨师外面还有几个人在等着呢。

    还有人等着?那就交给你了。杨师把后面面试的事情交给了科迪尔,拉着荷西到自己的办公室接着聊。

    第二天,杨师面试完最后一个青训教练,做出了一个决定――马克?荷西出任“醒狮足校”的青训主管,全权负责足校的招生、选拔和培养。在十人名单里,杨师又圈定了3个人作为荷西的助手赶赴中国。

    “荷西大叔,中国的孩子可就交给你了。希望你的牛皮别吹破了。”

    “行了,别叨叨了。”

    杨师:“有什么女儿在这边需要我照顾的吗?”

    “没有!!!!”

    杨师把荷西一行人送上飞机,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刹那,杨师突然想起了那个像蝴蝶一样飞远的侯晓婧。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