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烽火

正文 第九十章 饥民多带来的烦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table width="90%" border="0" align="center"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td align="center" width="33%">

    

    </td><td align="center" width="33%">

    

    /*250*250,创建于2013-9-25*/

    var cpro_id = "u1375313";

    </script>

    

    </td><td align="center" width="33%">

    BAIDU_CLB_SLOT_ID = "776641";</script>

    </td></tr></table>

    </br>

    </br>    ;    左良玉继续说:“毕竟他说我和你只是小胜,大功在张应元等人的身上啊!他杨嗣昌倒是把责任推得是一干二净,还害死我俩!这算盘打得可真响!不过我才不会听你的!我知道张献忠不会入秦,他一向西进入四川成都平原,那就难以控制了!”    “张献忠再据蜀地的话,其势就大炽!举国会震动!我们的人头都只会掉!而杨嗣昌作为崇祯的宠臣,顶多是降下级,罚下俸禄。更新 ..我们可不能听他的!让杨嗣昌害死我们啊!毕竟我们的军令状还在杨嗣昌的手上呢!他捏得死死地!”    张必武便又问:“平贼将军,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左良玉回答:“立即弃兴安、平利,由渔渡溪进入四川,兵贵神速迅速地找到张献忠把其给击败!嘻!我已经是和郑崇俭通了音信,他们也极怕张献忠再返秦地,其帐下大将贺人龙、李国奇都愿随我一起行动!这样我的兵力更强!”    “只要让我找到张献忠的人马,我出其不意,袭击他,必得大胜!当然秦军愿与我一同行动,可不能让张献忠知道啊!还有我军进军神速,也不能让张献忠知道,不然张献忠一提防,我就不能以奇军取胜了!一切都得隐蔽进行!”    张必武便又说:“杨阁老会更恼怒镇台大人的,那样……”    左良玉轻蔑地一笑,说:“怕什么!他又不敢杀我!没有皇上的圣旨!他杨嗣昌就算是再想杀我左良玉也不敢动我!他大不了,把我的回文上奏给皇帝,以此来存照,要是打败仗,与他无关!要是我败仗了,他可以法办我!嘻!没这么容易!我会败吗?”    张必武见到左良玉是信心十足的,知道这一战必须胜,要是输的话,他与左良玉先前在枸坪关败张献忠的功劳也白费了。张必武坚定地点头,他将与左良玉同一条阵线。    事实上正如左良玉所料的那样,杨嗣昌不能直接斩杀左良玉,只是把左良玉的申文转报皇帝,立此存照。    在二月初的时候,左良玉得到了情报,张献忠的老营扎在了四川太平玛瑙山一带。就连张献忠的老营所驻的地方,他也探得清清楚楚。    他知道要是强攻的话,据守山顶的义军拥有地势之利,他是难以攻得下的。说不定还会损失惨重,进而他会战败!他必须慎重地才行!    老营!对!袭击张献忠的老营,把他的老窝给端了,然后他再率主力强攻玛瑙山,似此,张献忠又怎么能不败呢?    刘国能该是用他的时候了!毕竟刘国能与张献忠是有仇的,要是让他突袭的话,他能立功。自投了朝廷已来,刘国能就一心想要报效朝廷,他在率军勤之时,刚刚得到了副总兵之职,更是想要报效朝廷。    刘国能还节制了李万庆这一部,李万庆原本也是义军,因为被刘国能和秦良玉一同攻击,他最后投降了刘国能。同样的,李万庆由于新投朝廷,他也是极想立功的。对于一支想要立功的军队,就很好地驱使他们。    张必武跟在了左良玉的身边,左良玉并不让张必武参加战斗,其实也是害怕张必武抢了功劳,名义上是保护张必武,张必武这一支军是练勇,战力不强,必须保护。    似此,林翔凤他们很不服气,他们都不断地向张必武表示,在玛瑙山与张献忠作战的时候,务必进攻张献忠,立下大功!    可是张必武却摇头了,对他们说的是他们的本钱很少,加上现在又受左良玉的庇护,要是没有左良玉的庇护,他们就会被杀!现在功劳是好,可是命更重要!此次随军征剿张献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就足够了!    在二月初七日,左良玉所统主力和陕西官军,同张献忠部义军于玛瑙山展开了激战……    义军在山顶上已经是做好迎敌的准备。此时左良玉早就察看好了地形,他便下令他的人马担任中路和右路,陕西的秦军为左路,以击鼓为号,同时发起进攻。    “杀啊!”官军是呼啸着要杀上来,义军都是憋足了一股气要与官军死战的时候,可是很快地就退了回去。接连三次都是如此,呐喊声从不间断,这是左良玉的人马,而作为左路的秦军则是只呐喊了一次又退了回来。    在第四次的时候,左良玉的人马这才快速地冲杀上山了,义军们便以为左良玉是想要诓骗人,让人放松警惕,从而是再一攻就下。可义军并没有放松警惕,与官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一时之间,官军也难以取得上风。    左良玉看着战况,就算是不利,他还是哼着曲,饶有兴趣,他一点也不为战况焦急,明明这一战事关生死啊!    张必武看着左良玉,心中在想:“左良玉有什么企图啊?他如此地淡定,和信心满满的!我想不用多久就应该能知道左良玉信心爆棚的原因了吧!”    张必武并没有想到的一件事,那就是他所守备的三县之地出现了危险!而且还是危险至极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上一年崇祯十二年秋时,由于有早霜,所以秋天的收成减半。这就令得饥民大增了。到了1640年正月的时候,大饥,饥民造反。    可是皇太极听到之后,非常的高兴。他还特意显示隆宠于多尔衮,他在1640年正月,崇祯十三年,崇德五年,把淑妃所抚养的蒙古女嫁给了多尔衮。他还特意让大玉儿亲自去看,从而让他俩关系产生间隙。    皇太极屡次地说是多尔衮要求娶这位年轻的蒙古美女为妻,皇太极就是想要以此来离间多尔衮和大玉儿的关系,同时他也关注着大明的情况。    他知道现在明境内由于大饥,歉收,已有饥民造反了,他笑了,他就广为宣传,豫西、豫中、豫北、豫南一带除了灵宝、阌乡、卢氏三县不受影响外,依旧是粮草丰足。这谣言迅速地传遍了整个河南之地。    可以说,在这个月皇太极的心情是好极了,于内既离间了多尔衮和大玉儿的关系,在外,他又一次给予了张必武以重拳。    皇太极知道张必武还随着左良玉征战,他所守备的地方出现了问题,他是想处理也难以处理的,也不明情况的。似此,张必武的地盘就出问题了……    一切都只能是交由顾炎武来处理了!顾炎武一听到这个到处散布的谣言,他不由是感到了一阵阵的害怕,要是让饥民大量地拥进三县的话,到时三县的治安就会恶化了。    不止如此,他还听闻了有饥民造反从而攻打县城的消息,要是真让这些饥民过来,本来三县之地的百姓就已经是勉强可以填饱肚子,再来这么多人,还怎么养活他们啊?到时还不全乱了套!    说不定还真有人会造反,从此这三县之地就不可收拾了!那时又要如何去面对回来的张必武呢?    顾炎武知道张必武对自己这么信任,让他全权的管理三县之地,他就必须要管好!不然的话,又怎么对得起张必武的信任?    顾炎武急切地在想着一个好的方法,怎么可以度过这一难关,被留在此处协助顾炎武的张攀则是等待着顾炎武的消息。    顾炎武便说:“张攀,你速找些信得过的人速速地扮作饥民,就让他们辛苦一段时间,挨饿受冻,他们的家人官府会好好地照顾,等他们回来之后定有重赏!让他们也到各地去,让别的饥民说,三县之地同样也是闹饥荒,也有很多人是逃难的。”    张攀明白了,说:“好的!我懂了!”顾炎武接着又说:“要是我们封锁各个道路的话,是封锁不了的,毕竟只有五百练勇,再加一些官差衙役,总数还不足一千人,怎么封锁各个要道呢?”    张攀便说:“是啊!要是让饥民们拥入他们见到了我们三县之地,在整个豫西等是最好的话,他们一定会有所行动的!那时我们就很难管理了!而且我们也没有这么足够的粮食来救济他们啊!”    顾炎武便叹气了,说:“其实整个河南之地,只有豫东才是最好的,并没有多大的残破,人们也不会像河南其他地方因为天灾**闹得如此之凶,要是饥民们到湖广、豫东等地就食则是最好的!唉!可惜啊,我们没有能救得了这些人啊!”    顾炎武便双眼露出坚定地目光,说:“立即传令粮食不再通过赈济、赈灾,在路旁开设粥摊的行式发放。粮食由官府派人送到住户家中。就算是分配给他们的粮食不多,可是起码不会让他们饿死!也不会让三县之地有多大的困难!”    顾炎武又继续说:“水利必须兴修!现在正是关键时刻,要是有饥民来的话,就以发放粮食为报酬让他们去兴修水利!至于钱财就不会给了!毕竟我们还需要钱财到江南等地购置粮食了!似此,他们也会开心的,毕竟能有口饭吃,很多人都是什么事都愿去的,何况是兴修利在千秋的水利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