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荒诞、穿越、离奇的演义巨作-《收复南海》!

正文 第22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 )( )    2012-08-2721:15:54

    每一天发生的事情都是那么触目惊心!

    总是那么出乎意外!

    总是那么多的无辜伤害!(自来水公司的三位领导除外)

    一切却又都是必然、而绝非偶然!

    接连的着火、断桥、撞车、火烧水,一串串,看似孤立,孤立乎?

    2012-08-2722:26:22

    记录:

    【黑龙江一农村养老金1个月3毛71岁老人外出打工谋生】

    在全国1.85亿老年人口中,有超过六成以上生活在农村。X X 网 站 。也就是说,仅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就超过了1个亿。和城里的老人比起来,农村老人是如何养老的?今天我们就跟随记者到黑龙江的农村看一看。

    71岁的赵申90岁的爹

    赵申(对妻子):我们俩看看就暂时自己过,不能和他们(儿女)在一起过,都这么大岁数了,活一天算一天吧。

    已经中午12点了,虽然早就饿了,赵大爷老两口还是放弃了生火做饭,妻子南淑君端出了早上剩下的饭菜,剩菜只剩下一个盘子底儿,老两口还是勉强对付着,过日子,对赵大爷老两口来说,就是一分一厘地从牙缝中节省着。

    赵申:年年吧,把苞米卖了,我把大米就买了,够一年吃的,就怕以后咱没有钱了,你饭得吃啊!

    南淑君:买三袋子大米。

    赵申:别的不花行,这个你得,吃饭这玩意你不能不吃!

    家住黑龙江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的赵申今年71岁了,妻子南淑君也已经68岁,老两口在家门口的土地里忙碌了一辈子,现在家里这些摆设就是他们一生的积蓄,虽然有孩子,但养老,是他们老两口自己的事。X X 网 站 。

    南淑君:活一天算一天吧,那你怎么整?我就寻思了,我们咱俩要掉头一个,剩一个,不管他谁先走,归到儿子那是归哪,我就不管了,我得先走,他没毛病。我得走他头前去。

    赵申夫妇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早已经分家单过,孩子们的生活也不好过,没能分到承包田,只能靠四处打工维持生计。老俩口的年纪现在也越来越大,年轻时铲一垄地大气不喘,现在得歇上好几次,这农活,赵大爷越来越干不动了。

    赵申:农村人嘛,现在那你不能劳动了,没有啥劳动能力了,那你不靠子女,谁管你呀?跟子女在一起过,那就是跟着吃饭呗,干活,能干点就干点,不能干点那也没办法。因为,从古以来至今,中国不就这这么回事吗,你养他小,他养你老么。

    种地虽然累,但每年种玉米都能有6000多元的收入。听说玉米地里起了粘虫,赵申特别着急,往年的这个时候,这片玉米地已经是丰收在望了。

    赵申:就靠这地生活。农民嘛,不能出去打工了,就靠这点地。咱也没有副业。

    钱不好挣,物价却越来越高,他和老伴过日子也只能精打细算,一点一滴地省着。

    赵申:生活中你啥不得花钱呐,你买油盐酱醋,啥不得花钱啊,就得节省点,或者是,有些该买的,该买的就买,不该买的就不买了,你像买点水果,副食,有条件的就多花俩个吧。 。

    为了多赚些钱贴补家用,70多岁的赵申每年都会到外面打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赵却很难找到合适的活干。听说哈尔滨的一个工地缺人,他决定,到工地上碰碰运气。

    工头:能不能行?你能干啥啊?你看看……多大岁数?70来岁了,我就还有啥说啥。70多啦,70多不行。没有也不能太让你为难啊。咋这么说,说难听一些,老眼昏花,跟不上速度了。

    赵申是真的想在这个工地留下来,但软磨硬泡,最终还是没能打动工头,没有找到活干的赵申很失望,连中午饭也没吃。

    傍晚,奔波了一天一无所获的赵申回到村里,顺便到弟弟家看一眼老父亲,父亲今年已经九十岁了,腿脚有些不灵便,一直和弟弟一家生活一起。

    记者:那你整个那你生活靠什么呀?

    赵福成:就这几个儿子,一年给点钱。

    记者:就是每年给你点钱?

    赵福成:嗯。劳力也不行,不能干活了,完了。反正到时候了,别的没有,逢年遇节,多少是他们心思给点。

    赵申自己也慢慢老了,每年给父亲500元钱,虽然不能让父亲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多少都是个心意。

    赵申:要说我赡养我还没真做到那个赡养,只能就这两年吧,我看有点过意不去了,我老弟弟以前一切都是我老弟弟负担,这就说句心里话。后来我一看,我们哥五个,管他怎么的,咱多少给他,昨天不就说了,一年给拿500块钱就算顶着,给他伺候他的钱。

    生活中也有好消息,从2010年7月开始,黑龙江省给所有80至89周岁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以及所有9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每人每月补贴100元。

    赵申:就是去年7月份说是照相,说是能给些钱,说是说了。说道做不到了,那咱能找人家要去吗?

    赵申的老父亲赵福成年底过完生日,就能领到这每月100元钱。不过私下里,赵福成还是有些想不通,因为村子里能活到九十的老人并不多,这门槛有点高。但有总比没有强,赵申的老父亲一天一天数着盼着年底的到来。

    今天71岁的赵申种地都有些吃不消,但他还要四处张罗打工,赡养自己90岁的老父亲。农村老人的养老能不能找到一条有别于“养儿防老”的新道路?从2009年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试点,已经惠及到众多的农村老人。但在一些没有实行试点的地区,农村老人每个月只能拿到只有象征意义的三毛钱。他们在翘首企盼“新农保”早些实施。

    三角钱的养老金

    黑龙江省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有将近1000户人家,登记人口有3000多人,其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320人,几乎占到了全村人口的十分之一。在久援村很多人的记忆中,多年前,村里曾经集体代缴过养老保险。几年前,村里也有人领到过养老金。

    记者:后来你领过养老保险金吗?

    赵申:【领过,我那本我可能没瞅,有个几年了,我个人上,给通知一回上公社那个民政,领了12块钱。那个本上。】

    记者:之后你再也没领过?

    赵申:后来的,那天会计部在这儿说有个51,他说他送家来,不是通过我个人领的,我就忘了。

    【这是赵申的养老金领取证,上面写着“月领款额度1元”】。赵申记得,2005年发放过一次,后来2007年又领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领取过。

    和赵申同住一个村的【张海亭,翻出很多年前发下来的《养老金领取证》,领取证上写着,他每个月领的养老金是3角钱,从2005年到2007年,他先后领过三次,拿到手里的养老金一共是21.6元。】

    张海亭:这上都有着,要不怎么12.6呢,12个月不正好3块六吗?这够干啥的?就领这些钱,完了这几年没信了,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三块多钱,领不领也没啥意思。够干啥的,你说这个厂子造纸的话,卫生纸还4.5块。3.6块(笑)。

    张海亭说,这点养老金根本什么都干不了。他和妻子没有分到土地,只分到了三亩多的口粮田。为了生活,他现在只好在一家工厂看门,每月的工资是800元钱。

    张海亭:有的人分着地的有地,咱没着地的就得打打零工。

    记者:那你想没想过一天咱真的不能动弹了,怎么办?

    张海亭:动弹的话那也没着,国家能给就给,不能给那就得…

    一想到自己年龄再大一些怎么办?张海亭便更加伤心。虽然孩子们都还算孝顺,也经常来看望他。但张海亭明白,也不能完全指望儿子,42岁的儿子没能分到土地,只能靠打工,孙子还在上学。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