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9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419:23:18

    (2)

    献帝不光有孝心,还很有爱心。

    194年,三辅地区发生旱灾,物价更是涨声一片,麦子一斛20万,谷一斛竟然高达50万钱的天价!

    疯狂的粮食!

    现在不是人要吃粮食,而是粮食要吃人。

    要知道,在东汉如果一个家庭有20万钱资产都要算作是小康家庭了,但现在的CPI(物价指数)跑得比刘翔还快,让无数人辛苦一辈子,一夜回到了解放前。长安城中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事件。

    维稳很重要,那就赈灾吧,献帝权力不大,但这点主还是能做的。

    刘协命令侍御史侯汶拿国家粮库的米豆煮粥救济百姓,可就是这样,城里饿死的人也没见减少(经日而死者无降)。

    真是奇了怪了,难道那些粮食被天狗叼去了不成?

    实践是检验标准的唯一标准,献帝决定自己动手搞科学实验,他派人取米、豆各五升自己面前熬成粥,看到底投入与产出是多少,最后证实能煮出两盆,侯汶营私舞弊无疑。

    你以为领导是那么那么好糊弄的啊?

    有关部门把那个想发国难财想疯了的侯汶抓起来,准备绳之以法,但饱经忧患的汉献帝突发怜悯之情,从轻发落改为打他**五十下,以示警戒。在献帝的亲自过问下,救济粮得以如实发放,使饥民们切实得到赈济,救活了不少人。

    他的确是一个好人,一个厚道的人。

    比如他见追随自己的大臣中生活困难的,都尽可能地周济一下,“赐百官尤贫者金、帛各有差。”,这种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完全发自内心,不像现在的政府官员,给穷人送温暖,只选择节假日,而且前呼后拥的一大帮记者,又是采访、又是拍照的,完全为作秀而作秀,令人反胃。

    人能做到这一步,不容易了。

    他即位后恢复了察举制,察举制也是要考试的(不是科举考试,而是经学考试),有一次试考的学子有四十余人。考后主管部门把考生分为三等,一流优生赐位郎中,也就是当郎官,可以参政议政。成绩二流的赐位太子舍人,服侍于王子;三流水平的差等生回乡种田。

    汉献帝听说落榜生中竟然有60多岁的白发老大爷,一想他们从儿童时起就入学校学习,直到头发读白了,仍然两手空空,还要回家种田,实在可伶啊,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当即下诏把这批落榜生也留在京师,当太子舍人用。

    全部录取!

    连落榜生都安排工作,一项世界纪录由此诞生!而这些人也光荣地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一批落榜生了。

    虽然不合规范,但极富人情味儿,实在让人感慨。

    如果范进同志知道,估计会再疯狂一次。

    除此之外,他还做过一件力所能及好事:为冤假错案平反。

    195年,献帝派纪检官员(御史)裴茂到诏狱,审核冤假错案。当时诏狱里关押有二百余人。其中不少人是由于得罪李傕而光荣入狱的(傕所枉系者)。献帝突然来这么一手,李傕也有点发慌,连忙向献帝告状说,这个裴茂私自释放囚犯(乃表奏茂擅出囚徒),应该抓起来(请收之)。

    尽管车骑将军李傕实际上是国家的一号人物,但献帝这次却硬气了一回,他下诏说,现在天气不好,**雨连绵的,所以我派人使者前去放几个人,显示皇恩浩荡,以应天时,所以御史是无罪的,所以你就不要再发杂音了(一切勿问)。

    一个过河的泥菩萨,自身都难保的人,却能顶住压力,毫不妥协,能做到这一点,的确是值得称道的。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刘协,他除了软弱、除了可怜、除了平庸之外的另一面。当然也有不好的评论,一些好事之徒说是汉献帝作为皇帝,应该关注芸芸众生,而不是这些点滴小事。

    但我认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能做到这一点,够了!

    他是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慈悲心的人,一个真正的好人。

    除了当好人,刘协也想当一个有作为的好皇帝,无奈生不逢时,国家目前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几代老前辈们不遗余力努力的结果。

    欠账太多,没法还了,也还不了。

    不仅生不逢时,也生不逢人,大权先是落在董卓手上,接着是王允、吕布,再接着是李傕、郭汜,最后是曹操……

    王允他们还好点,多少是维护他这个领导的,而在其他人手上,完全不把他当干部,自己生存都成问题,谈什么治国理念。

    汉献帝的命很苦,这是前辈替他安排好的,是宿命,也是必然,所谓冥冥之中的天意,也改不了,变不了,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谁让你生在帝王之家呢?

    世界上,一天永固的江山是存在的;一月永固的江山也是存在的,一年永固的江山是存在的,百年永固的江山也是存在的,但千年永固的江山是不存在的,万年永固的江山更是不存在的,汉朝已经经历了400年风风雨雨,够本了。

    死也罢,活也罢,听天由命吧,谁让你摊上一个荒**无耻的父亲呢?

    父债子还,虽然不合法,却很合理,没办法在政治游戏中大家都吃这一套,只能认命了。

    对李傕而言,虽然控制了皇帝,但并非万事大吉了,想干掉他们的朝野人士实在太多。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