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4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1519:22:21

    第二十章:挟天子以令诸侯

    (1)

    曹操拿下兖州后不久,朝廷就发来“贺电”,正式任命他为兖州牧,虽说以前他的身份也是兖州牧,但只是陈宫他们推举的,严格说是不作数,现在终于获得朝廷的认可了,就像婚姻一样,有没有那张结婚证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要说明一点,此时的汉献帝还在李傕等人的控制之下,曹操的兖州牧与其说是汉献帝给的,不如说是李傕等人给的。

    不管谁给的,只要有皇帝的公章就行。

    拿下兖州后,曹操并不急于进攻刘备,尽管他的三大仇敌(吕布、刘备、陈宫)都在徐州。他还有更紧要的事情要做—迎接汉献帝。

    其实曹操有这种想法已经好多年。

    说来很奇怪,董卓专权,他带头起兵反抗董卓,李傕、郭汜专权,他却没有高呼口号,他甚至改变主意,主动派人去长安,去看望已经是人质的汉献帝,和李傕等人套近乎,争取给对方留个好印象。

    实话实说,他对李傕这些西凉土匪是相当痛恨,但当时还不能和他们翻脸。

    既然不能翻脸,那只有给笑脸了。

    有人不解,皇帝已经是人质了,差不多就是废柴了,这么做意思吗?

    有。

    因为曹操已经看到皇帝身上的潜在价值—刘协虽然没用,但皇帝这金字招牌还是很值价,至少可以迷惑不少人。因此,和皇帝搞好关系很重要,谁迎接了皇帝,谁就在道义上捞足了分,谁迎接了皇帝,就可以控制皇帝,谁控制了皇帝,谁就代表正统,谁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其他人发号施令。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也。因此控制皇帝很重要,但皇帝在李傕等人手里,要想把皇帝接到自己身边,必须先和李傕等人搞好关系。

    有人说,此举充分说明,他是一个务实的人,也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我说,此举充分说明,曹操是一个务实的人,也是一代奸雄。

    是啊,愤青不是,英雄也不是,曹操是枭雄,一个想通过控制皇帝进而控制全国的枭雄。

    这样的枭雄,大家称为奸雄。

    东汉已经不可复兴,通过打拼统一中国,那是枭雄,是英雄;通过偷梁换柱一类的障眼法来统一中国,那是奸雄。

    人民群众领导眼睛是雪亮的,不用翻案。

    其实除开曹操,还有许多人也是有眼力的,比如之前的陶谦、比如之前孔融,都是想迎接汉献帝的,但他们要么光说不练,要么条件受限,反正都没有把这事办成。

    就动机而言,孔融应该是最单纯的,陶谦要稍微复杂一点,因为他们不具备逐鹿中原的实力和野心,很难说他们迎接汉献帝的动机不单纯;而曹操同志就不同了,所谓的志向远大,因而动机也最不单纯,也最阴险。

    头脑简单的孔融、陶谦失算了,只有头脑复杂的曹操成功了。

    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玩政治城府不深怎么行。

    这就是东汉公司的命运吧。

    其实曹操之所以有如此举动,还得感谢一个人—毛玠。

    换句话说,毛玠同志是曹操迎接汉献帝的始作俑者。

    毛玠(?-216年),字孝先,陈留平丘人。

    《三国演义》中毛玠是武将,而且比较窝囊,比较倒霉,赤壁之战中蔡瑁、张允死后,曹操选拔毛玠、于禁担任水军都督。最终曹操赤壁之战大败,他也光荣地成为败军之将。当然,演义上也就是说说而已,真正的毛玠可不是赳赳武夫,他是文官,专管人事的,不曾领兵,而且毛玠同志是比较廉洁的,从步入官场到最后死的时候都是如此。

    毛玠年轻的时候在县里当过小官,后来打算到荆州躲避战乱,但听说荆州的刘表比较昏聩,于是中途改到鲁阳。曹操到兖州后,把毛玠收入帐下。

    公元192年毛玠向曹操提了两条合理化建议,许多人说这差不多是曹魏版的隆中对了。事实证明,正是曹操采纳了这两条建议,才让他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毛玠的建议归纳起来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

    毛玠虽然长期干人事工作,成绩斐然,但他最出名的地方却在于这短短的两三句话。

    前面一句文绉绉的,翻译过来就是:通过尊奉天子来号令那些不服从朝廷的臣子;当然,这是比较文明的说法,还是后来的诸葛亮同志比较实在,他一语道破天机:什么奉天子以令不臣,别扯了,挂着羊头卖狗肉,打着皇帝的旗号去教训人家,不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嘛!虽然如此,这句响亮的口号吼出来还是能抢占道德高地,很扯眼球,也很麻痹一些人的。

    毛玠的第二句话好理解:多开荒、多种地,努力生产,储备军用物资(粮食),搞好后勤工作。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