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6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7-1117:09:21

    朋友们,从今天晚上开始更新。

    同时从第三部起改变更新规律,每个星期更新一次,一次更新一章,不再分节,一共一万多字。

    鉴于网上盗版凶猛,内容可能有所删节,请大家见谅

    2012-07-1119:54:23

    第三部三国鼎立

    第一章:美人不是计

    208年,从政治、军事角度来看,实在是个很特殊的年份,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其他领域也有大事发生。

    我说的其他领域,是指医学,这一年,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泰斗死了。

    他的名字叫华佗。

    他没有神医的雅号,没有主张无毒一身轻,没有上过芒果台推销自己,却给无数人解除了痛苦,他是真正的神医,外科手术的开创者。

    而杀他的人,名字叫曹操。

    华佗(约145?-208)字元化,一名旉,汉族,东汉末医学家,曹操的老乡华佗与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虽然张仲景同志被尊称为“医圣”,但事实上在老百姓心目中,华佗的名气却是最大的,即使现在,某个医生治好了疑难杂症,他得到的锦旗上都会这么书写“妙手回春,华佗再世”。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华佗同志不是被曹操杀害对,老先生奇迹般地活了一百多岁,且身体倍棒、吃饭倍香,形象气质俱佳(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虽然书上这么记载,但我认为在那个动乱不堪的年代里,基本是是幻想,这只不过寄托了人们对这位悬壶济世名医的一种美好祝愿而已。

    华佗虽然以医术精湛闻名于世,但鲜为人知的是,华佗小时候的志向并不是学医,而是读书当官。

    要知道,那时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人的地位是最高的,而当医生可不像现在那样是热门职业,医生一手拿红包,一手拿手术刀,地位极其崇高,日子极其滋润,受万人敬仰。

    人们没有意识到医学是一门前途远大的科学,因此医生的社会地位就和现在耍杂技卖艺的人差不多,而史书也常常把他们和搞封建迷信算命的、搞天气预报的、装神弄鬼等等三教九流的人归成一类,立传也叫《方技传》。方技,方技,雕虫小技而已,上不得大雅之堂。

    因此,大凡家里有点出路的人是不乐意学医的,虽然能赚票子,但人活在世上除了有点生活质量,还应该有点别的追求,比如面子,尤其是文人之家,怎么能学这些雕虫小技呢。

    华氏家族本是一个望族,其后裔中有一支定居于谯县。到华佗时家族己点衰败,但家族中对华佗寄托了无限的期望,希望他读书入仕,重振家族雄风。

    而年轻的华佗一开始钻研的也是儒家经典,而且他成绩很好,通晓几种经书。

    这种水平在当时是不愁没官做的。

    不久,本地的父母官沛相(相当于市长)陈珪举他当孝廉,这也是许多莘莘学子做梦都想得到的机会,但他还是拒绝了。

    前面我说过N个名人拒绝政府召唤的案例,大多数耍大牌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看破红尘,而是为了抬高身价,拒绝一次,股价涨一次,估计涨到位了,再羞羞答答地出来,名利双收,何乐不为。

    一句话,炒作,炒作,再炒作。

    从后来发生的故事可以看出,华佗并不是想抬价,他也不是一个善于炒作的人。

    不久国家领导人之一的太尉黄琬征召他到朝廷做官,这相当于去北上广端金饭碗,但华佗还谢绝了。

    对于华佗这样走下降通道的家族而言,影响力自然十分有限,机会不多,如不好好把握,失去了,往往不会再来。

    但华佗并不后悔,因为社会动荡,他的志向也悄然做了改变,他更乐意作一个平凡的民间医生,以自己实际行动来解除病人的痛苦。

    从此,官场上将少一个官员,而医学上就多一个伟大的医学家。

    当然,这方面的记载,《三国志》上前后矛盾,前面说他不想入仕,后面曹操杀他的理由就是他不安心本职工作,想当官(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我认为,《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的,曹操滥杀无辜,总是要找点理由给他遮羞的,出现这样前后矛盾的记载很正常。

    华佗行医,没有名师指导,当时也没有什么医科大学,因此华佗基本上靠自学,主要是精研深奥的古代医学典籍,自己摸索治病的良方。

    根据史书的记载,华佗是个全科大夫,消化科、呼吸科、儿科、妇科、血液科、传染科、精神科什么都会,而他最擅长的却是针灸与疑难杂症,以下记载的几个病例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病例一:督邮徐毅得病,华佗前去看望他。徐毅对华佗说:“昨天让官府内负责医疗的小官吏刘租针刺胃部终了,不知怎的我感到味苦咳嗽,坐卧不安,非常痛苦。”华佗说:“一定是针刺和位置错了,原本是刺胃的,却中肝脏了,这下没治了,食量应会日益减少,还有五天吧。”结果果真向华佗所说的那样,督邮大人五天后就被庸医治死了。

    病例二:东阳县有个两岁的孩子得了病,腹泻,常在早间啼哭,一天比一天廋,家长找到了华佗,华佗看了一下说,这个不是孩子的病,病根在他母亲身上,他母亲的**汁气虚偏冷,孩子得到母亲的寒气,所以只能咳嗽不止。说完,华佗给他四物女宛丸(丸药名),十日即病除。

    病例三:有个叫梅平的士兵得了病,被解除军籍,遣散回老家,半道上留宿在亲戚家中。恰遇华佗到了主人许家,主人请华佗帮忙看一下梅平还有多大活头,华佗仔细地观察了一下摇摇头,说出了一句打击患者信心的话,唉,您早遇到我,那就好了,但你只有五天的时间了,赶快回去可以和家人见上一面吧。梅平回家后不久,果然病亡。

    病例四:某郡守得一种怪病,听说华佗很有名,就请来这个老专家治病。

    但华佗看病后并不立即开展治疗,因为他发现患者是淤血堵塞,于是他给太守的儿子说,你父亲的病很特殊,要想治好,你必须得好好配合我,首先想办法让你父亲发怒,最好是把你父亲做过的缺德事告诉我,然后我写信刺激他一番,让他吐出淤血才算成功。

    相当于是搞心理疗法了。

    太守的儿子当即表示一定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