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33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0-1408:38:53

    按照他原先的考虑,在经过准备后,到8月1日这一天,大家一齐动手:赵登禹守北平,冯治安攻丰台,张自忠定天津,刘汝明出南口,如此,依靠29军的“品”字阵型,自己就可稳住华北局面。

    但是老蒋这么一催,就有个表明态度的问题了。

    将计划整个提前难度较大,不过局部先做动作还是有可能的。因为你可以象卢沟桥战事一样,把它解释成为单个部队与日军的冲突,最后就算事情弄大,也比较好收场不是。

    可是从哪里开始呢?

    老蒋先前倒是提供了一个现成答案,那就是从北平入手,围攻日本大使馆,以便消除日军里应外合的隐患。

    宋哲元和秦德纯商量来商量去,认为太过冒险。

    日本大使馆在东交民巷,若论外国使馆,那里并非只此一家,还有好多家呢,什么英国、法国、德国,一炮轰过去,万一失了准头,扔到别家院里去就不好了。

    再说,日本使馆也有日本宪兵队,有500人,而且武器还不错,凭险据守的话,29军并无绝对把握一举拿下。

    北平打不得,那就换个地方,打丰台。

    计议已定,宋哲元把任务交给了冯治安,后者早就对丰台看不顺眼了,正中下怀。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25日,拂晓。

    冯治安调集步兵一个旅,炮兵一个营,忽然向丰台发动进攻。

    此时丰台日本守军并不多,在遭到打击后节节后退,一直退到了东南的一个角落。

    眼看大事将成,不料意外发生了。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日本援军,开始大量出现在29军面前,他们与残敌会师一处,对冯治安师发动反攻。

    到手的丰台又丢了。

    一查,还是从天津增援过来的。

    自然,他们都得经过一个叫做廊坊的地方。

    张自忠师驻守的地方成了大漏勺,你舀多少水进去都没用,一样给你漏得干干净净,清洁溜溜。

    冯治安不得不收兵回营。

    这边宋哲元刚出一手,香月即还一招。

    杉山元动议的搁浅,让他再次认识到,日军在华北作战的每一步成败,都决定着日本国内上至天皇,下至百姓对战争的态度。

    胜,什么都好说,败,一切皆无从谈起。

    要确保胜,就要明确每次作战的“聚歼之重点”,而不能面面俱到,全面铺开。

    现在香月要对付的“重点”毫无疑问就是冯冶安以及驻防的北平,张自忠虽然力量可能更强,但大家既然一直都“合作”得很好,那就可以暂时不用理会了。

    但是冯治安对丰台的进攻,让他意识到,要得北平,必须确保丰台,而要确保丰台,廊坊又是一个关键中的关键。

    其实日军此时通过廊坊,已经是一路绿灯,可就算这样,香月还是觉得不爽。

    为什么不直接拿下,一劳永逸呢?

    就在“借道”向丰台输送援军的同一天,朝鲜龙山师团步兵77联队11中队(五井中队)也坐着火车从天津开到廊坊。

    他们要干什么?

    说是电话打不通,要在廊坊这里修电话线。

    修线路是通讯兵的活,为了保护区区几个通讯兵,所以要派一个中队来进行“保护”。

    五井中队一下火车,就把车站的人都统统赶走了,然后布置警戒线,规定任何人都不准进站。

    这哪里是修线路,分明一副要大打出手的样子。

    在这之前,日军已经对廊坊进行了多次试探性挑衅,杨村的杜巍然连还没被调走时,他们就来放过鸽子了。

    (851)

    2010-10-1408:40:48

    作者:江__山回复日期:2010-10-1309:55:24

    给老关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能否在几个篇幅后加上个时间??因为已经有好久没看到时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了这么多,其实就几天之内的事。典型事例会加时间。

    2010-10-1508:32:45

    那天,226团团长崔振伦接到通知,说是有五六个鬼子兵提着两笼鸽子,正往车站方向而来。

    这两笼鸽子可不是什么普通鸽子,那是通讯鸽,犹如鬼子的空中通讯兵,岂能让他们说来就来,说放就放。

    事情一定得管,但是崔振伦却不能出面管,因为杜巍然的前例就摆在那里,往上面请示的话,别说拦或打了,没准还会让你帮鬼子一道放呢。

    怎么办呢?

    崔振伦和旅参谋长李树人一通合计,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我们不能管,别人可以管啊。

    廊坊公安分局的局长跑了过去,拦住了鬼子坐的车。

    等到日本兵下车,这位局长就问:你们到此有何贵干?

    几个家伙眨巴眨巴眼睛:到车站检查通讯。

    此行不光要“检查通讯”,而且还要劳逸结合,到廊坊镇里去逛逛。

    局长说,快别,幸好我及早拦住你们,现在从车站到廊坊镇,守军布得严严实实,密密麻麻,一不小心,发生“误会”就不好办了。

    这次来的日本兵一共没几个人,一听中**队早有准备,想想还真有点怕。

    那好吧,我们不去车站,就在这里放鸽子吧。

    “放鸽事件”虽然化解,但此后到廊坊来滋事的日军仍然有多无少,且态度也越来越强横,至于理由,则显得毫无新意,一律都是:检查通讯。

    不过崔振伦倒是从中得出了一个经验,那就是明顶不行,得暗拦。这样才能在不需向上报告的情况下,把事情给摆平。

    “公安”既然比当兵的好使,他就专门选派了一些军官,套上警服,带上短枪,跟着那个公安局长四处转悠。

    扮公安有局限性,毕竟你不能把一个连都派过去给局长大人做跟班吧。崔振伦灵机一动,又让一部分士兵化装成便衣,在这批人前后左右活动,那就是时刻准备着,如果日本人敢玩大的,立即进行秘密包围。

    来廊坊“检查通讯”的日军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在地面活动了,视野太小,看不清楚你们的军事目标啊。

    有个日本兵干脆爬上了电线杆。

    这厮上去后,就鬼头鬼脑地朝226团的营房张望。

    突然他看到对面房顶上站着一个人,那个人端着一只枪,而枪口不偏不倚,正对着他的脑袋。

    吓坏了。

    哧溜一下就从杆子上栽了下来。

    你们那个公安局长呢,给我过来!

    摔疼了的日本兵张牙舞爪,大发淫威:你们的驻军由谁负责,我们要抗议!

    我们“皇军”在这里是值勤的,你们为什么要朝我们瞄准射击。

    公安局长一脸诧异,回头问“随员们”:谁开枪了,你们谁听到枪声了?

    披着警服的29军军官们异口同声:没有听到。

    是啊,连枪声都没听到,何谈射击呢。

    受惊的那个鬼子跳了起来:还说没射,刚才那个兵明明拿枪指着我。

    公安局长的脸严肃起来。

    这话就错了,他可不光是针对你,这个方向他都得警戒,照你这么说,我们可不都在枪口之下吗。

    依我看,你们这次来的人也不多,那边的驻军却有成百上千呢,万一真打起来,你们可得吃亏啊。

    这么一哄一骗,日本兵想想有道理,才没继续闹下去。

    虽然依靠“歪主意”把一批批的日军都挡了回去,但崔振伦很清楚,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此辈到廊坊,就是侦察军情来的,他们今天放一放鸽子,明天爬一爬杆子,廊坊还有多少军事秘密可言。没有秘密,又如何驻守?

    更何况,“公安牌”只是权宜之计,时间一长,总有玩不下去的时候。

    (852)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