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48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3-0616:02:37

    要说老翁先前说少帅的坏话也不老少(就是背后考证少帅是否不中用的少爷那类话),只不过他自己恐怕早就忘掉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说了就忘,忘了再说,管天管地,管不住嘴巴,为此得罪人是家常便饭。

    让他没想到的是,少帅马上一口应允,还专门派了一个师给他。

    毕竟是沪战的抗日英雄嘛,又正在用人之际,请还请不到呢。至于说过一些不好听的,少帅当着面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倒不是说这人的肚量真的大得没边,而是那个时候正值少帅倒霉,估计身前身后说他坏话的人实在太多了,数也数不过来,自然也不会对某个人过于计较了。

    翁照垣兴冲冲地就带着兵上了前线。

    可是他很快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此兵非彼兵,东北军不是他带惯了的19路军。那是要军纪没军纪,要战斗力没战斗力。

    日军发动滦东战役时,他正在冷口以南的迁安和卢龙驻防。冷口那里一失陷,他率部迎击,才与日军打了一仗(其实可能就是对着面放了几枪),就再也打不下去了。原因是旁边的友军都在退,想不退都不行,而且你还得动作快,稍慢一点,就会发现前后左右的友军都没影了,尽是敌军。

    这仗还怎么打法。只好跟着退。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其实反过来也一样,三军无能,照样可以把那个将活活气死,哪怕你是曾经的战斗英雄。

    老翁仗没打着,还坏了名声,真是窝囊透顶,于是没多久就又挂冠而去了。

    商震带着这些堪称残兵败将的部队(当然他自己的晋绥军还是勉强能打一打的),守着一个称不上天险的滦河,真也是度日如年。

    毫无疑问,关东军要想突破滦河防线,并没有那么难。

    不过这时奇迹发生了。

    关东军在未受到任何攻击,且胜券在握的情况下,竟然主动撤退了,而且哪里来的往哪里去——又撤到长城沿线去了。

    此情此景,不要说商震,连何应钦也摸不着头脑。

    武藤这是搞的什么名堂。

    其实不是武藤爱搞名堂,如果照他的意思,他是要打到滦河这边来的。

    后撤那是别人的意思。

    谁?

    裕仁天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19日,裕仁接见参谋次长真崎,忽然提出一个问题:关东军的步子是不是迈得也太大了一点,好象捞过界了。

    真崎闻言一惊:陛下何出此言?

    裕仁笑了,嘿嘿,还瞒我呢,当我深居宫中,什么都不知道是吧。

    告诉你,皇帝也是有亲戚,有朋友的。

    裕仁单打直入:我让你们打下一个热河就行了,不要再进关,你们怎么不听话,有人说关东军已经进入中国河北境内了,有没有这回事?

    真崎一头汗,知道这事已经穿帮,再也遮掩不住了。

    不听天皇的话那就是“抗命”,这个责任他可担不起。

    从宫中出来,他赶快给武藤捎话,让后者悠着点,擅自入关的事天皇已经知道了,快撤回去吧。

    武藤毕竟不是那些张牙舞爪,不知天多高地多厚的少壮派军人,一听天皇都发话了,自然也不敢坚持,于是就向入关部队下达了撤军命令。

    但这次主动叫停并没有能够维持太长时间。

    (479)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