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60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4-2714:00:48

    两人谈到深夜,估计老蒋当时也有些来火:好了好了,你实在不想去就不去吧。

    此话一出,黄郛如蒙大赦,多少天的心思一下子全放了下来。他回寓所后就马上把这一“喜讯”告诉给了夫人沈亦云。

    沈亦云同样有喜极而泣的感觉,终于不用再北上去受这种活罪了。

    可还没等两口子的高兴劲恢复过来,第二天一大早,老蒋就主动赶过来了,而且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义兄,你什么时候回北平去?

    黄郛夫妇顿时傻眼了。

    其实昨晚黄郛前脚刚走,老蒋立马就后悔了。

    自己脱口而出的那句话,完全是一时兴头上的气话。黄郛如果真的不去的话,环顾满朝文武,纵使愿去,谁又能挑得起留下的这副担子呢。

    再回头想想,又觉得黄郛说的有些道理,现在日本人确实还开罪不起,两害相权取其轻,能退让就退让一下吧。

    他同意了黄郛的意见,并希望黄郛继续到北平去进行主持。

    可是黄郛已经站不起来了,他也实在不想再去受这份煎熬。

    见此情景,老蒋急了。

    在正规场合,除了必要的演说以外,老蒋其实是一个惜字如金的人,这里面既有想学他的偶像曾国藩那样厚重沉稳的形象需要,也有他本人的性格因素在里面。可是为了打动自己的义兄,他不得不大开金口,变着法地说好话,要求黄郛无论如何要坚持北上,继续替他收拾和主持华北政局。

    黄郛始终不语。

    一旁的沈亦云再也忍不住了,这位当年杭州女子敢死队的队长当场质问老蒋:你昨天晚上还答应得好好的,要放过我丈夫,为什么现在要出尔反尔?

    老蒋很尴尬,只好陪着笑脸说:我义兄是为国家负责,你为什么一定要阻止他呢?

    不说到为国家负责还好,一提到这个话题,沈亦云气不打一处来:这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而是地地道道的辱国差使,这种活,你应该让人轮流来做,为什么独独让黄郛一个人去承受呢?!

    老蒋自知理夸,一时间被呛得哑口无言,涨红着脸做声不得,好半天才支吾着对黄郛说:你是学过佛的,佛经里有一句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应该是明白其中深意的吧。

    黄郛如遭雷击。

    从踏进地狱之门开始,已经不能再轻易回头了。

    什么都别说了,我去。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1日,由北平开出的第一列车驶往沈阳,标志着关内外通车实现。

    但正如老蒋所料,此举果然引起舆论大动荡。国内外均认为这是继塘沽停战后,中国政府对日本作出的又一次重大妥协与让步。

    当天这列车在塘沽以东的一个车站发生爆炸,当场死伤十余人,实际未能到达沈阳。

    不管怎样,通车总是通成了,但对于黄郛来说,麻烦还才刚刚开始。

    (594)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