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62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5-0513:32:31

    在酒井下“通牒”的第二天,天津驻屯军便闻风而动,张牙舞爪地跑到河北省政府公署附近,来回溜了两圈,算作示威。

    紧随其后的是关东军,出兵虽然有难度,但发篇声明却是顺水人情,抬手就来:天津驻屯军的做法,我们十分支持,完全支持。

    面对空前紧张起来的华北局势,南京的汪精卫除了翻来覆去念叨:额滴个神啊,就只会急得在房间里打转转。

    蒋汪蒋汪,“蒋”在哪里呢?

    他在西南,正忙着“剿共”呢。

    这时候由于罗文干辞职,汪精卫自己兼任了外长,但这位仁兄平时夸夸其谈虽有一套,论起办法来却没有多少。

    能想到的法子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驻日大使去找日本外务省交涉。

    可是广田一听到这个事,便好象跟他浑不搭界一样,马上就一退老远,连连摆手:别的事可以商量,这事我可管不了,那是军队负责的,你找军队吧。

    然而,陆军省也早就发了声明,说“河北事件”最好还是由当地驻军解决比较好。

    一推再推,转了个圈,竟然又都集中到那个假冒的“代表”酒井那里去了。

    外务省选择回避与此时日本国内的大气候有一定关系。

    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上半年开始,东瀛三岛就刮起了一股旋风,名字叫做“国体明征运动”。

    它的斗争矛头是冲着“天皇机关说”去的。

    以前的日本学术界,曾有过一个广泛共识,认为统帅权应属于国家,天皇只不过是作为代表来行使这个权利,这就是“天皇机关说”的由来。

    尽管这个所谓的“共识”仅仅存在于学术圈子,在圈子以外早就名存实亡,但毕竟还有那么一个范围的人予以坚持和认可。

    但是经过“国体明征运动”,“天皇机关说”被彻底打入死牢。日本犹如进行了一次“无血政变”,以“天皇机关说”为依据的仅剩的一点立宪思想被扫地一空。天皇的权威得以无限提升,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军队也被推到了一个无人敢得罪的地位。

    就像大白天捡到金子,天皇自然是乐在其中,任由军队在外面胡作非为。

    裕仁起初在听到华北事件频发时就明白,这里面中国人一点责任都没有,完全都是他下面的军人们挑的事。不过他并没有像当年长城战役时训真崎那样,对华北军人的“非法行动”说上哪怕一句半句。

    责任竟然被推到了侍从武官长身上。

    据说是这个武官长“规劝”的:国家大事要由内阁处理,天皇不应“干政”。

    “陛下”于是就不再言语,转过身玩他的考证去了——这位老兄业余是个生物学发烧友。

    令人无语的是,在“河北事件”尘埃落定,日本赚了个盆满钵满后,这时候裕仁又出来了,他在接受中国呈递的国书时,还假模假式地对自己不能制止华北军人的所作所为,含含糊糊地表示了那么一点歉意。

    用意不外乎是向外界表明,那些坏事都不是我干的,我还是个好人,只不过不能劝阻手下罢了。

    高,实在是高。

    (614)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