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73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6-2409:03:39

    胡汉民们能够“合纵”,是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稳固地盘,进可攻,退可守,而东北军此时的处境却是虽在北方,但原有地盘已大多丧失,无所依托,一下子从“主军”沦为了“客军”。

    显然,张学良此时的生存之道,不是参加“合纵”,而是进行“连横”,即依托老蒋这个“强秦”,重新举着抗日大旗杀回东北老家去。如此,“客军”才有转正成为“主军”的希望和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跟着老蒋做“忠臣”,就成了张学良的必然选择。

    蒋张会晤,张学良的第一句话就是:再回国内,我不想再带兵了,给你当侍从室主任吧。

    老蒋笑了。

    大家知根知底,谁不知道谁啊,这话的前半段是假的,后半段也是假的,但听着就是让人打心眼里感到舒服。

    于是鼓励一下:出国前,你没有干好,国民对你不满意,你这次回来后要好好干。

    张学良脱口而出:我听你的话,你认为什么活最难,就交给我干吧。

    这么有觉悟,是老蒋事前根本没有想到的。

    什么活最难,当然是“剿共”。

    张学良一口应承下来。

    随后,老蒋任命张学良为“鄂豫皖剿共副总司令”,总司令是老蒋,也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张副司令”向东北军下令,除万福麟第53军仍留河北外,其余部队全部南下,进入大别山“剿共”。

    曾有过去的部下劝他三思而后行,张学良答复:你主张抗日,可我现在不能抗;你主张不要“剿共”,而我现在不能不剿。

    南下其实正是三思后行的结果。

    对红军的实力,张学良原本只有耳闻,并未目睹。东北军内部也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打日本不行,打红军没有问题。

    的确,这时候的红军在实力上确已今非昔比,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多。经过大别山的轮番苦斗,红25军被迫长征。

    东北军和中央军一起追到了陕北。

    从这个时候起,东北军的噩运就开始了。

    红军毕竟不是一般的部队,到陕北后,包括中央红军在内的几路红军会合,尽管面临的困难仍有增无减,但他们已无退路,其战略战术和超强士气是东北军无法比拟的。

    最惨的一次,东北军整整一个师遭到伏击,从师长、参谋长一直到班排士兵,没几个人跑掉,光被俘就有3000多人。到后来,东北军几乎就成了人家的运输队,红军从中缴获的武器装备,仅轻机枪就可以装备一个师。

    一时之间,东北军内怨言四起,觉得与红军这样抵死拼杀,一点都不值:本来想依靠老蒋打回东北老家去的,没想到却被反过来利用了一把。说不定抗战还没开始,东北军就已经在内战中打得一个不剩了。

    及时改弦更张,对东北军将士来说几乎是本能反应——“在关内打红军,不如出关打日本,死了也是英雄”。

    于是,早在红军东渡黄河,与晋军和中央军杀得难分难解之时,东北军就已与红军达成了秘密停战并互助的协定。

    而在当时,主动要求和红军联合,不打内战,一致对外的,其实远非东北军一家,而几乎是所有地方军头的不二之选。

    (727)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