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77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7-0709:22:28

    老蒋思虑再三,终于点了头,同意实施**提出的“改组内阁”、“释放七君子”、“联红容共”等要求。

    针对两军对恃,剑拔弩张的局面,老蒋也拿出了一个方案,就是在他未回南京之前,由蒋鼎文先行命令中央军停止进军,等他到南京后,再发布手令,将中央军调离陕甘。

    拿着老蒋的方案,宋子文再找“三位一体”。看上去,张杨周也对老蒋的态度感到满意。

    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似乎已经诞生,只需要等西安方面开会正式通过一下就行了。

    但是第二天波澜再起。

    东北军内部先起反对之声。这个内部主要指的不是王以哲、何柱国这些“老人”,而是“新近崛起”的“少壮派新人”,比如在临潼负责扣蒋的孙铭九。

    西安事变之前,孙铭九不过是张学良手下卫队营的营长,属于大内侍卫的角色,在东北军将官中原本是排不上号的。但西安事变过后,他已俨然成为“少壮派”的首领,连张学良的话似乎也可听可不听了。

    从“少壮派”的角度上来说,既然大家都是靠捉蒋扣蒋“一举成名”的,一旦放老蒋回去,无疑就是“纵虎归山”,这老头子能不寻机进行报复吗?所以坚决不能放。

    这边张学良刚把昨晚的情形复述一遍,那边会场上就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有人问道:姓蒋的说得好听,谁知道他会不会真的去做,有什么具体保证吗?

    张学良此时已抱定和平释蒋的宗旨,周恩来的支持和老蒋的让步都让他更加坚定了这一想法,眼看骑虎难下的局面即将走出,却意外地遭遇到了来自自己内部的阻力,不由又急又气。

    他听后马上逼视对方:你们要什么保证?你说!你说!

    语调之激烈一反往常,使屋内气氛立时紧张起来。

    如果放在从前,以少帅在东北军中之权威,此时众人就应该噤声了。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虽然说话的人也感到有些慌乱,但没有一点要退缩的样子。

    你不是让我说吗?那我就说给你听听。

    老蒋所有答应的这些事,不能等他到南京后再做,在西安就要实现。

    第一, 撤退中央军,而不只是停止进军。

    第二, 释放七君子,以取信于民。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签字,然后公诸报端。

    有一件他没有做,我们就得不到“保证”,也就坚决不能放。

    张学良心里很清楚,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你们要知道,我们发动这次事变,对老蒋的打击已经够大了,他自己的地位都岌岌可危,朝不保夕如何履行诸位的要求。现在最重要的,是帮他撑面子,恢复其“领袖”威信,让他“好见人,好说话,好做事”。

    但不管张学良怎样解释和说服,双方都难以达成一致,最后会议不欢而散。

    会散了,却并不表明众人的情绪会散。

    有“少壮派”军人愤然出言:西安事变是我们大家伙提着脑袋干的,早已不是他张杨两个人的事了。

    哦,你们想捉就捉,想放就放,闹着玩的吧。如此做法,置我辈生死于何地。

    (760)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