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91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1-2500:01:49

    军人就得有个军人的样,看看这家伙,一天到晚没个正形,就喜欢靠一张嘴得不得。怎么样,支那有你说得那么难打吗,平津还不是轻轻松松就被我们给拿下来了。

    平津一战,使石原身上“民族英雄”和“唯一战略家”的光环大为褪色,后者关于“陷入中国泥潭”的预言在军部也几乎沦为了一则笑谈。

    中**队有什么呢,我们还没花太多力气,他脚下的地就在抖,他身边的水就在流,最后他也必将一无所有。

    在日本国内,从关东军到参谋本部,从普通军人到议会政客,从一般国民到皇室成员,都被“胜利的光茫”搞得晕头转向,完全不知西东了。

    在临时议会上,一下子通过了军部提出的33个提案。这些提案里面,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都有,反正一个目标,都是奔着侵华战争去的。

    这标志着此时的日本国内,已由准战时体制向战时体制进行过渡。

    作为元首的裕仁当仁不让,自己给自己戴了顶帽子,呼为“海陆军大元帅”,并建立了统帅部。

    当然,统帅部只是一个名义,具体操持还得杉山元等人来。

    这个时候,近卫首相来找杉山元谈话了。

    他此行的目的,不为别个,说穿了,就是想再投机一把。

    眼看平津已经拿下,便宜也占得差不多了,这位就想,为什么不趁此时让中国人站出来讨个饶呢,这样又有好处又有面子,岂不乐哉。

    跟杉山元一说,后者也频频点头,对啊,我们原来持的就是“不扩大方针”嘛,只要中**队自己退出河北,见好就收也行。

    不过“停战”这码子事,当然不能由“得胜”的“皇军”主动提,得由中方提。

    如何把他们的想法告诉中国人,这是个问题。因为不能通过公开渠道,只能走秘密渠道

    平津沦陷之前,近卫曾派西园寺的孙子来华探听风声,这次他决定继续让“民间人士”发挥作用。

    出马的是船津辰一郎,时任在华日商纺织业公会会长。看上去是个生意人,不过他以前在上海天津都担任过总领事,实际上有着一定的政府背景,也有外交经验。

    根据国研所当时得到的情报,近卫是打算停战与“调整邦交”同时进行。

    中方先提出停战:我打不过你,我认栽了。

    然后将中央军全部撤出河北,再然后,对伪满予以承认或默认。

    这个是实的,是日本准备让中国政府这么干的。后面还有虚的,即所谓“调整邦交”。

    什么“淞沪协定”、“塘沽协定”、“秦土协定”,甚至于一纸便条的“何梅协定”,我们都废除,政委会和伪冀东自治政府也全部撤消。

    船津秘密来到上海,他要见的人是高宗武。

    (897)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