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107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2609:34:15

    陈铁命令黔军乘拂晓进攻,日军这时也正准备乘天亮之机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大家脸对脸撞在一起,上子弹都来不及,哗哗地就拼起了剌刀。

    经过一场殊死相搏的白刃遭遇战,黔军奇迹般地将鬼子挑翻在地,从日军手里夺取了阵地,而黔军在阵地上也不止坚守一天,而是超过十天。到忻口战役结束,陈铁一个完整的师被缩编成了一个加强营。

    为了固守红沟的山头阵地,陈长捷陆续调集部队达到一百个团,近15万人,堪称北方最早的“百团大战”。最激烈的一天,竟有11团被打光的纪录!

    杨虎城出洋后,他的陕军(第17路军)被改编成中央军系列,此时一部分也加入到红沟战场。

    陕军里面有个娃娃连,顾名思义,连队里面全都是娃娃,当然他们不可能是那些家境殷实人家的孩子——大凡家里还能过得去的,谁肯把自己年龄尚幼的小孩送去打仗。

    这个娃娃连,实际是吸收流浪和穷苦儿童所组成的,算得上是个“三毛连”。

    “三毛连”是为今后打仗储备兵员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放到第一线去。可是既然上来了,肯定也要让他们看一看战争场面,见识一下,所以指挥官就把这些三毛放在二线,让娃娃们只看不打。

    然而战场上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由于友军部队被日军突破,一股鬼子竟然钻进了二线,“三毛连”的阵地变成了一线,而且由于距离较近,必须拼剌刀。

    如果三毛们扭头就跑,谁也不能责怪他们,因为毕竟是一群孩子,从没有打过硬仗,可是这样一来,前面的部队就要被鬼子包抄了。

    好一群陕西娃娃,像黄土高原一样的硬气,竟然死战不退。一个年幼的小兵,由于个小力弱,被一大个子鬼子兵剌倒在地,临死之前,他人倒枪不倒,依然直搠过去,愣是把冲过来的鬼子也挑了个透心凉。

    结果,进入二线的日军没吓退“三毛连”,自己却被陕西娃娃兵给打垮了。

    这是真正的大血战,以至即使你调动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这些词汇都没法形容它的惨烈。

    南怀化的“血肉磨坊”终于在红沟找到了它的升级增强版,红沟已经完全被双方的鲜血染红了。

    陈长捷指挥部的一名参谋到前线联络时,亲眼看到敌我阵地之间的一座山沟里,竟然已经被累叠的尸体完全铺满,景象异常阴森恐怖,真宛如人间地狱一般。

    刚刚都还是活生生的人啊,即使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看到这一幕,也会禁不住两股战栗。

    本来战场是要进行清理的,可是双方谁都不敢下去清理,都害怕一脚踏上去,自己也会很快成为其中的一员。

    残酷的战争,把生命的价值高度贬低了,死去的人们,好象一脚踏上去就能踩死一堆的蚂蚁。

    今日之红沟,已非生人境矣。

    然而,即使置身这样的境地,也时见人的尊严在闪光。

    一个连长在起身投弹时,一颗子弹从侧面射来,什么地方你不能射,偏射屁股,说都不好意思说,送下来抢救时,不管多疼,这个连长始终一声不吭。

    一个排长挨了炸弹,下颚被炸碎了,他第一个反应不是包扎伤口,而是掏出身边的小镜子照了照自个。

    一照,完了,好好一帅哥被整得不像个人样,以后还怎么讨媳妇。

    死了算了,掏出手枪,砰地一声自我了结。

    (1051)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