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118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5-1619:39:20

    其实这个问题又与另外一个问题有关。

    那就是,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国内军界,庞炳勋是如何混成“不倒翁”的。要知道,在老西北军的支脉里面,无论是枪杆子还是地盘,庞炳勋都小到几乎可忽略不计,别说和宋哲元、韩复榘比,连石友三都不如。

    这样的小鱼小虾,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块头给吃掉,这样的事过去曾不胜枚举。那么,老庞长寿的秘诀到底在哪里呢。

    除了他对上处事圆滑,从不得罪人以外,对下知疼知热,能得众心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方面。

    战场之上,欺软怕硬几乎是一个通行的规则。从老西北军时代开始,仗打了一场又一场,庞炳勋几乎场场成为对方痛击的首要目标,也因此经常被冲得稀里哗啦。

    可说来也怪,被“冲”了这么多次后,庞炳勋所部点来点去,还是那么多人。

    大家渐渐发现,庞炳勋的兵跟他老人家放出的鸽子一样,会自己飞回来。

    在被冲散或吃败仗时,这些人或被俘虏,或被收编,但只要得到机会,一准会“潜返归队”,有时还能给这个穷得要命的破家带回一两杆枪呢。

    如此恋旧,就缘于老庞对自己的子弟兵确实是好,真的跟老爷爷待儿孙一个样。

    当兵的也有心肝,你对他们好,他们是记在心里的,所以即使瘸子落难时,也没人嫌贫爱富,另觅高枝。

    粗看庞军团,确实寒碜,但如果了解这些秘密,你就会知道,这其实是一支很有凝聚力的团队。

    打仗的时候,凝聚力就等于战斗力。

    可惜这个世上,人们往往更注重衣着外表,长城抗战时,尽管庞炳勋和他的庞军团报名踊跃,可谁也不认为他们能打仗,结果被放到一个不知名的角落,从头到尾也没派上什么大用场。

    李宗仁要用庞炳勋,并不完全是慧眼识珠,更多的原因是他没有第二个选择。要是你此时把薛岳、胡宗南、王耀武这些人交老李指挥,他疯了,非要用“庞老爷爷”不行。

    庞炳勋在临沂安营扎寨,这时他接到李宗仁命令,要求首先派兵援救莒县。

    老庞得到的情报是,来犯莒县之敌并非板垣师团,而是一股伪军。

    想想伪军作战力有限,加上在临沂打造深沟高垒要紧,因此庞炳勋只抽出了2个团,由旅长朱家麟率领,驰援莒县。

    他没有想到,来者并非什么伪军,而是货真价实的板垣师团,不过是先头部队——片野第21联队。

    在朱家麟赴援之前,防守莒县的是一支游击队,指挥官是著名的“刘司令”刘震东。

    刘震东是山东本地人,出身木匠,据说会一手雕工绝活,尤其擅长桃核微雕,也就是在小桃核上刻各种各样的人物肖像。

    当年很多山东人都会去东北谋生,俗称“闯关东”,刘震东就在闯关东的过程中,因为一手雕刻手艺,而被奉军留在军中做了文书,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竟逐步做到东北军的少将旅长。

    “九一八”之后,刘震东的角色发生变换,正规军的行列里已经渐渐看不到他了,东北义勇军、抗日同盟军的将帅名录上,则屡有其大名,基本上是哪里能抗日,他就奔哪去,正规军干不了,哪怕凑一群人,拉开架势也得干。

    (1155)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