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3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1911:38:32

    3

    再说朔方战区这时担任留后的是杜鸿渐。杜鸿渐一向对大唐朝廷忠心耿耿,得知潼关沦陷的消息以后,他就派出大批的探子,四处侦察叛军的情形,密切关注着朝廷的动向和天下局势的发展,为朝廷的未来忧心如焚。

    当李亨一行到达平凉不久,杜鸿渐就探听到了太子李亨一行驻扎在平凉的确切消息。他的心里很是高兴,有了一种依靠的感觉,心里那块担忧朝廷未来,担心叛军进攻的沉甸甸的石头终于暂时落了地。

    但等了很久,杜鸿渐却既没有听见太子的召唤,又不见太子前来驻跸,不由得很是惊异。他一下子没有能够明白,太子为什么会逗留在平凉,而不来朔方战区驻跸的原因。

    左思右想,杜鸿渐才恍然大悟,弄懂了太子的犹疑心理。杜鸿渐知道,自己一向号称忠心报国,如今,表现自己忠贞,报效朝廷的时机来了。

    于是,留后杜鸿渐,当即紧急召集留守总部的官吏们-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盐池判官李涵等人前来交换意见,商议朔方战区的应对之策。

    会议很快进入了正题。当留后杜鸿渐的建议一提出,大家就热烈地讨论了起来。对待是否立即迎接太子前来的问题,大家却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朔方战区留后兼支度副使杜鸿渐,旗帜鲜明地竭力主张,立即迎接太子前来,主持大局。

    会议上,杜鸿渐慷慨激昂地首先讲道:

    “诸位,如今盗贼猖狂,中原板荡,正是奉献我们忠诚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犹疑不决,心存观望呢?这不是忠臣义士的行径!既然太子如今已到平凉,我们应该立即前去迎接他前来主持大局才是!这样,就可以号令全国,勘灭盗贼。”

    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心存疑虑地站了起来,表示他的异议和忧虑:

    “大人,你的建议的确很有道理!然而,皇上最忌讳臣下结党营私,边将与大臣、亲王之间互相交结亲昵。当初,王忠嗣大帅就是明显的例子。我们迎接太子前来,会不会遭到皇上的猜忌呢?况且,我们的郭大帅远在河北与安禄山叛军作战,我们奉命留守后方基地。如果我们没有接到大帅的军令,就猝然迎接太子前来主持大事,为我们平添一个新的主人,这会不会招致大帅的不安和不满呢?何况,我们朔方战区,已经有了郭大帅这样的主人。太子到来,他会不会喧宾夺主呢?而且,如今太子的意向不明,万一皇上怪罪下来,说我们图谋不轨,意图拥立太子,我们也定会吃罪不起!请大人三思!”

    “是啊,魏大人所虑的确很有道理!”支度判官卢简金也支支吾吾地表示赞同,“何况,如今京师的局势不明,皇上的懿旨不清,我们不能不慎之又慎,考虑长远一些!不要被别人怀疑我们心怀二心。”

    盐池判官李涵,急昂昂地站起来表示反对:“两位大人的观点,才是明显的心存犹疑,二心不定。如今,皇上已经远去西蜀避难,许久没有朝廷的消息,我们目前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太子殿下了。太子殿下正当盛年,英名远播,而且曾经担任过我们的节度大使,是我们的旧主人,他完全能够担当起复国的重任!诸位为什么还会犹豫不决呢?”

    节度判官崔漪,大力支持李涵的观点,他斩钉截铁地说道:“的确如李大人所言。如今,天下的依靠,都在太子殿下的身上。皇上已到垂暮之年,早晚都会传位与太子的。如果我们顺应形势,拥立太子,正是建立我们万世功业的最佳时机。大唐的恩德,普惠百姓,人心思唐,厌恶战乱是人之常情,何愁大功不能建立呢?我们怎能够丧失我们作为人臣的大节呢!宁愿死,我们也不能够苟且偷生,去侍奉安禄山那个蛮族瘪三。谁敢再说三道四,左摇右摆,我崔漪绝不会置若罔闻,听之任之!”

    最后,大家交换意见的结果,一致认为,应该立即派人前去迎接太子李亨前来驻跸,坐镇指挥平叛事宜。

    留后杜鸿渐见大家的意见已经统一,很是欣喜。他兴高采烈地总结道:

    “诸位,我们现在的意见统一,已经没有了任何异议,甚好!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共赴国难的精神和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而不应当各谋私利,心存犹豫。郭大帅方面,由我独立去承担解说工作就是。郭大帅忠君爱国,一向深受皇上的宠信,他定会大力支持我们的主张的。况且,我们大家都并无一点私心杂念,而是完全从江山社稷的大局考虑,怎么会担心别人的异议呢?

    大家都十分清楚,太子殿下现今驻扎的平凉,地势开阔,无险可守,根本就不适宜大军的驻扎和设防,形势危急。如果安禄山叛军偷袭平凉,我军定会一败涂地。

    我们朔方战区,一向忠于朝廷,对朝廷忠心耿耿,而又粮多兵强,足以依靠。我们怎么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太子殿下面临险境而不闻不问呢?这不是忠臣义士的行径!

    如果我们能够说服并迎接太子殿下到我们朔方战区,发号施令,号令天下,就会胜券在握。平定安禄山叛贼,也会变得不费吹灰之力。

    如此,我们就能够以太子殿下的名义,向北方征调各地边防军,向西方征调河陇的强大骑兵,从而可以挥军南下,平定中原。这应是万世难得的机会,我们也会因此而建立千秋伟业!”

    “好!”大家兴奋异常,一致赞同。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