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

正文 第3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0722:24:09

    事实证明李渊的眼光没有错,刘文静的确是一个能够担当大任的人。世上有一种人,平时咋咋呼呼,人五人六,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这种人在历史上并没有地位。

    另外一种人,临危受命,凛然不惧,凭借着超人的智慧和胆识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这种人在历史上有个专有的名词叫英才,诸葛亮是这样的英才,刘文静也是这样的英才。

    李渊这种人不叫英才,叫英雄。

    到了突厥,刘文静白天说地,谈古论今,阴阳五行,三教九流,无所不说,没有不白话的,听得突厥始比可汗都流口水了,最后不仅把始比可汗忽悠蒙圈了,还把那些突厥的贵族大臣都忽悠蒙圈了。

    最后刘文静又说了一句关键的话:“唐公攻入长安,只要土地,金银珠宝,子女玉帛都给可汗你。”

    突厥始比可汗见有这样的好事连声说好。

    “不过你们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在唐公率大军西进后,可汗不得帅军进入我们的土地,攻打我们的城池,抢劫我们的粮食。”

    始比可汗本来就对刘文静印象不错,挺喜欢他的,想了想,这笔买卖合算,

    等于是天上掉馅饼了,不用抢劫,就有人把好东西送上来,李渊的脑袋是不是让马给踢了。

    可汗不敢相信的问了一句:“就这么简单。”

    刘文静笑着向他点点头。

    “成交。”

    刘文静不辱使命的回来了,李渊很高兴,裴寂一些人也很高兴。为了表示做买卖的诚意,李渊决定给始比可汗写一封信。

    对于用“书”还是用“启”,李渊集团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书”是身份相等的人之间写信的方式,“启”则是下级对上级写信的方式。

    裴寂等人认为用“书”就可以,李渊为了麻痹突厥,坚决用“启”。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李渊到底有没有称臣于突厥,我这里不做深入的分析,因为以后会有关于李渊是否投降于突厥的专门论述。

    我这里只说,李渊对突厥写信用“启”,有以下对上的意思,你说他向突厥称臣也行。但是,李渊的称臣是有限度的,他和刘武周不同,有三点不同。

    一,李渊没有接受突厥的册封;二,李渊没受突厥指挥;三,李渊没有引突厥入侵中原。

    这些李渊都没有做,刘武周则是一样都缺的都做了。

    李渊和突厥的关系倒不如说成是一种高水平的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突厥得到他们想要的金银财物,但是不可以攻击李渊的后方;李渊失去金银财物,换得后方的稳定,顺利进军关中。

    只是一个政治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用的一个手段,向不向突厥称臣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做能不能得到实惠。

    这就体现了李渊做为一个政治家的风度和风范,在得到自己想要的实惠的同时,有不失去自我,又不让他人影响自己,这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