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

正文 第4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1620:48:42

    八月二十五日,李渊帅军抵达龙门,这个时候,李渊的老战友——刘文静回来了。还带了一个人,突厥始比可汗的大将康鞘利,外加五百名士兵和两千匹马。

    李渊很高兴,当即夸奖刘文静:“突厥人来的这么晚,就不怕他们抢战功了,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刘文静嘴上很谦虚的说:“我也没做什么。”其实心里非常高兴,默默的算着自己为李渊立了多少功劳,算上作战方针总路线,应该两个了。而且这两个功劳都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刘文静很骄傲,他认为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成为李渊建国的第一功臣,像汉朝丞相萧何一样,名垂后世。但是他不知道,他最终只能算个韩信式的人物,挺悲哀的,而且很勉强才能算上。

    他对未来很有信心,这个信心来源于他那无人可以比拟的功劳。他想李渊是不会亏待他的。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不懂。

    他不懂为什么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泛舟太湖;他不懂为什么张良帮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归隐山林。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没有错。

    有些人,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共富贵,这句话也没有错。

    在龙门有三件事令李渊高兴,第一件,刘文静回来了;第二件,刘文静这么晚才回来;第三件,不仅刘文静回来了,还带来了突厥的两千匹马。

    当时李渊的部队,不缺士兵,因为不断有隋朝的散兵游勇前来投靠,不断有吃不上饭的普通百姓从军,不断有黑社会组织集体前来混饭。

    李渊的部队最缺的就是马,准确的说,是缺少有着很高战斗力的骑兵部队。

    有了这些马,李渊就可以建立一支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

    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没有坦克,没有三八大盖,士兵们作战只能靠刀枪剑戟,斧钺勾岔等冷兵器。在那样的情况下,运动速度极快的骑兵部队,就显现出来了他的威力。

    骑兵刚一出现,对方的士兵,刀还没有拔出来,就被骑兵砍了脑袋。

    虽然有点夸张,不过足以说明骑兵对步兵作战的优势。

    在冷兵器时代的名将多能够独立灵活运用骑兵作战,包括:李世民、李靖、李勣(就是民间传说的徐茂公,历史上的本人虽然不如民间传说的那么神机妙算,却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侯君集等人都是此道的高手。

    在以后的漫长的大唐王朝统一战争中,会上演一幕幕名将灵活运用骑兵作战的大戏,主角当然是上面提到的几位了。

    李渊对于建立一支独立的正规的骑兵部队是非常渴望的,但是当突厥人送来两千匹马的时候,李渊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举动,只要了一半,就是一千匹,剩下的一千匹,怎么办?送回去。

    对于李渊的举动很多人不了解,当然包括他手下的士兵,有的士兵也许是太想建功立业了,非常激动的对李渊说,要用自己的钱买突厥人的马。

    这时李渊才不得不说出谜底。

    谜底很简单。

    原来这些马,不是白送的,而是要花钱买的,这可以理解,毕竟人家突厥人也不是活雷锋,凭什么将辛辛苦苦的养的马白送给你李渊呢。

    对于满脑子琢磨事的李渊,意识到一点,突厥人的马是无限的,而自己的钱是有限的,如果自己把这些马都买了下来,那么下次突厥再送马来,自己怎么办?

    怎么办都不好办,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这次不全部买下他们的马,告诉他们自己现在很穷,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买剩余的马了。

    据我分析,也有可能是,李渊和突厥人做的买卖并不公平。李渊扮演的当然是不利的角色。谁让你有事求人家了,就得吃点亏。

    偏偏李渊又不想吃亏,于是李渊就想出了这样一个计谋,只买一半。

    不得不佩服李渊的小聪明。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