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南明帝国复兴之路》——如果清朝没有统一中国,如果南明复国,历史将会如何

正文 第10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3022:08:03

    (三)

    十一日当晚,吴日生在吴江集结上万水军,换乘一千多条小舟,沿运河直抵苏州城下。吴胜兆见前来进攻的并非明军的主力,而是被他们称作太湖水匪的吴日生所部,因而派出了副将汪懋功前来堵截。双方在城南澹台湖展开激战,吴日生凿沉敌船,淹死清军一千余人,敌将汪懋功被数十名水军用标枪戳死。吴胜兆得到澹台湖兵败的消息,随即紧闭城门,固守待援。

    十二日,大军抵达苏州城下,因为先前一战,明军士气极度高涨,但杨铭化却迟迟没有下令攻城。

    原因很简单,这是他的第二故乡,毕竟二十一岁就就来到这座城市,在这里,他结识了无数的朋友,在这里,他得到了真正的成长,总之,有感情了。而且苏州的百姓已经遭遇了清军的抢掠和欺辱,为了尽量避免无辜的他们再遭到战火的荼害,况且吴胜兆目前只有五千余兵力,根本无法守住城池,左思右想之下杨铭化杨铭化决定,一面劝降吴胜兆,一面围点打援。

    南京、江阴、镇江、昆山四个方向五万兵力正在增援苏州,杨铭化不可能不知道,先解决眼前的敌人,才能更好地应付敌军的援军。但他另有打算,招降吴胜兆是目的,但围点打援也是目的。敌方兵力虽然并不薄弱,但只有五千八旗军,其余都是原本江北四镇的投降清廷的降兵,其战斗力杨铭化是知道的。

    九月十五,刘良佐的部队最先赶到。杨铭化抽调骑兵两千人、弓弩兵三千人、火枪兵五百人、步兵长枪阵三千人、助战水军两千人,双方在无锡县境内的荡口展开战斗。按照正常的过程,明军先以弓弩火枪压制敌阵,并造成敌军的混乱,而后用骑兵进行冲击,最后步兵再来最后一番进攻,并负责打扫战场。结果可想而知,刘良佐部惨败,伤亡两千余人,率军往江阴方向撤退。

    九月十六,李成栋的部队也赶到了。杨铭化在途中埋伏数千兵力,对李成栋进行突袭,李成栋也溃败,退往昆山坚守不出。

    歼灭汉奸部队不是杨铭化的目的,他在等着大鱼上钩。

    九月十九,大鱼来了,由博洛率领的镇江、南京守军一万两千余人正式赶到。杨铭化派出了一些兵力仍然在无锡县境内迎击,于是大败,明军撤回,清军得胜,继续向苏州城挺进。于是,杨铭化再次派出数千兵力在浒关迎击清军,再次战败撤走,清军再一次得胜,博洛据此认为,什么狗屁明朝大军,不过如此,碰上八旗军,就只有败逃的份,于是继续挺进。

    于是,杨铭化调集两万重兵,在虎丘一带再一次迎击清军,不过这一次,可不是明军战败溃逃,而是清军战败溃逃。杨铭化采用的是诱敌深入的战术,利用博洛建功心切的心理,连战连败,以此来助长清军的骄躁之气。接着,就是虎丘的当头一棒。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